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洪荒鲲鹏,天道之敌 » 第七章 观盘古开天辟地,言鸿钧道似无形

第七章 观盘古开天辟地,言鸿钧道似无形

    黑水龙宫。

    开宴大庆已经连续三日,这场盛会,几乎聚集了整个北溟能来的开智生灵。

    “鲲鹏道友乃为先天神圣,道生造化,不知天外紫霄宫的鸿钧,又该是何等大道?”

    敖蒲举樽问道。

    这一问,主宴上的玄仙们俱都竖起耳朵。

    偏殿真仙和宾客,屏息凝神,调适心境。

    方才还乌泱熙攘,鼓舞群欢,不醉不归的仙灵。

    一片寂静。

    被万众瞩目立在身后的腾蛇,则是被“先天神圣”代表的含义,震惊到思维空白。

    对刚踏上修行的生灵来说,成仙是传说终点。

    但对仙灵来说,每一位先天神圣,都是传说。

    传说先天神圣,自洪荒创世,降临天地,都有高强神通和道行,至于天外讲道的鸿钧,存在于传说中的传说。

    事实上,洪荒多年来,也并不是没有生灵去往天外求道。

    只是天外混沌凶险,道行浅薄的生灵迷失之后,甚至连回来的路都找不到。

    哪怕是玄仙,也是有去无回。

    传说只有混沌孕育的神圣之体,漫游天外,无需抵御混沌之气,方有机缘寻到紫霄宫听道。

    秦末沉默良久,才道:“道似无形。”

    短短四个字,有悟性高者咀嚼回味,有不明所以的哈哈一笑,也有不求甚解的起身恭维。

    将一切看在眼里。

    秦末只是淡淡饮下绝品参茶,瞬间炼化体内生出的浓郁先天灵气。

    从天数注定那刻,变得不盲从遵循天!从鸿蒙演算开始,变得喜欢看到一些超出预料的变化。

    从百年传道之后。

    他又变得有一点好发蒙解惑。

    经历令心境产生变化,让他看待大道万物,有着不同变化。

    鸿蒙之心,也可演算更多的可能性。

    印证修行,当有一颗无限求变之心。

    任由亿万之心,仍是求道之心一颗。

    “道友评价颇高,和西昆仑和东海那边说的不差,看来鸿钧不虚其名。”

    敖蒲喝下一樽美酒。

    不同于北溟的生灵,身为祖龙之子,眼界俯瞰天地,龙族制霸洪荒之东,大势延绵整个洪荒,辐射四海。

    他见过的先天神圣并不在少数,事实上龙族麾下种族亿万,大神如云,也有不少先天神圣。

    纵然鲲鹏境界、道行、法力,目前是他见过最强的先天神圣。

    但这个程度再往上估算。

    那从未入世的鸿钧,传的再神,也不可能有将会一统洪荒的父皇强。

    龙宫宴上,依旧载歌载舞,觥筹交错。

    一名玄仙凶兽化形,名为陆吾的峥嵘大汉,好酒贪杯,豪饮三千。

    忽然起身,神态酩酊大醉,粗手提着壶尊,边走边喝道:

    “吾本是不周山神兽,两千年前被追杀,无奈迁徙到北溟,洪荒之大,吾只尊父神,只爱父神,只信父神....”

    “盘古父神开天辟地,吾至今无法想象,那是何等高大之躯?何等伟岸身姿?何等无上神力?”

    “若不能知,至死不能瞑目。敬鲲鹏道兄先天神圣,若有幸目睹,求不吝相告。”

    说完醉倒,又似拜倒在秦末的宴席前。

    这一下龙宫哗然。

    敖蒲色变。

    盘古大神乃大洪荒创世之神,天地生灵尽知。

    一概先天神圣对涉及盘古之事,都三缄其口。

    只因创世之说,涉及因果太重,牵扯深远,无法算清。

    如入无底深渊,滋生凶噩,如处云端之上,云遮雾绕。

    倘若说出之后,随之传播,或许会享有承载洪荒历史的开源功德,但曾经混沌远观开天的少数先天神圣,如今俱是道行高深,无法从中推断未来大吉或是何种大凶,实则不为。

    创世之初,鲲鹏吞食九天清气。

    北溟大兴,秦末参与龙宫之宴。

    接受龙族之邀,感知自身天数,隐隐有一股看不清的劫气,且被洪荒三分之一大势裹挟。

    他安之若素。

    踏上他要走的本心之道,既然认为天数可变,就必须去一探究竟,那些凶险天数的变化,那些气运与天数的关联,那些吉凶与天数的原因...

    究竟是哪些、哪种、哪样的变化。

    正如其所说的,对天数要学、要悟、要弈...也要反。

    若只一味遵从天数、或是万事万物,皆无变化。

    那时就是,他成道之路断尽,道心破碎的时候。

    此时所言,因果将涉及的不只是他。

    于是。

    秦末顿了顿,目光看向龙宫聚集众多生灵的敖蒲。

    龙宫之主一样目含期待。

    未来无穷因果变数笼罩龙宫所有生灵。

    他们聚精会神。

    秦末眼泛一丝回忆。

    “混沌阴阳未变,现盘古巨神,先天道体,撕裂混沌,执斧开天辟地,化阳清为天,阴浊为地。”

    “...巨神顶天立地,天日高,地日厚,一日九变,造化万物。”

    “...大道感应,虚空生出无量功德之光充斥寰宇,盘古之躯神于天,圣于地。”

    “...盘古之道,万物起源。敬大神!”

    混沌中的‘主角’,第一个得道证道,隽永难忘、波澜壮阔、气势磅礴的一幕幕,浮现于秦末脑海。

    声音几分颤栗,几分高亢,几分激奋。

    “...敬盘古大神。”

    龙宫千万生灵,心神震荡,齐齐呐喊,惊天动地。

    神、龙、仙、妖、精、怪...此后心中永怀一份至高崇敬。

    没有生灵,问之后呢?

    秦末也没再说。

    言尽于此,后面细说都会牵扯到其他顶尖先天神圣的大因果。

    若生灵有缘,自会去行,自会去寻。

    龙宫大宴,吸引来如此多的各类生灵,不可能管得住嘴巴,注定会流传出去。

    果然无边功德再次落下。

    秦末运出体内海量的功德之光,在头顶化成一个淡黄小塔,快速吸收越来越多的功德,塔身一点点凝实。

    见此,龙宫之主敖蒲,威严的神情,蓦然笑逐颜开。

    功德之光神圣闪耀。

    宴上,玄仙们目光皆是惊羡,口称大善,生灵们尊敬拜伏,高呼大德。

    待到大道再无功德降下,秦末顶上小塔缓缓虚幻无形。

    龙宫宴会,同欢,同庆。

    悬灵灯万盏,诸光异色,光华如云霓彩雾。

    北溟生灵,皆有所得,尽生欢喜,享此盛会,如痴如梦。

    大宴欢庆一连十个昼夜。

    终有散。

    赴宴的远客尽兴而归,投奔的种族一一拜宫,潜修的真仙各自建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