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我就是天启皇帝 » 070 人事安排

070 人事安排

    太阳升起,金色的光芒透过淡淡的云层,照耀在皇宫的每一片琉璃瓦上,反射出来了一片朦胧的金光,将紫禁城给笼罩了起来,显得更加的神秘而又庄严。

    朱有教坐在金台之上,看着下面排着队鱼贯而入的大臣们。

    下面大臣们都按照规定戴着乌纱帽,穿着圆领衫,束着腰带。

    明朝对朝会有着严格的规定,还有专人来监督检查。如果有人君前失仪,比如咳嗽吐痰、走路姿势不雅观、交头接耳、喧哗谈笑等等,都会被弹劾。

    然后还有可能会被降职、廷杖,最少也要被罚俸。

    这么多的官员们聚集在一起,年龄、性格、仪态都不同,整个流程时间又长,肯定会有人失仪,这是难以避免的。

    谭纶就有一次因为咳嗽,就被弹劾,最后罚俸一个月。英宗时期有一个刑科给事中曾瑄,因为内急在殿前失禁。处罚是直接降职为边远地区的县主簿,一辈子都没有再回过朝堂。

    正式的朝会,过程繁琐、时间长、规矩多,效率反而又非常低。这就导致到了后来皇帝不喜欢开,大臣们也不喜欢开。甚至因为晨钟一响,数千只乌鸦被惊起飞掠过紫禁城,大家还给早朝起了个外号,叫做“鸦朝”。

    皇帝不喜欢朝会,就可以宣布不开朝会了。大臣不喜欢朝会,有些就直接缺勤了。

    比如宣德六年六月初八的大朝会,大臣五百多人缺勤。弘治十五年又有一次,缺勤的有一千多人。

    对于缺勤的,一般是三次一个循环的处罚。第一次罚俸,第二次接着罚俸,第三次直接抓起来打屁股、进牢房关禁闭。

    得益于奏章制度、廷议制度、内阁票拟制度、司礼监批红制度、集议制度等的创新和日益完善,朝会事实上很多时候也确实没有了存在的必要。

    朱有教穿越这么久,这才是第二次朝会。

    第一次是因为要接见顺义王的使者,目的是宣示一下大明和藩属的友好感情。

    这一次是阉党的覆灭,皇帝需要宣示权威,各党派也需要重新分一下蛋糕。

    朱有教仔细看了一圈儿,基本上来的大臣都有黑眼圈儿。

    “今天的事情一宣布,估计他们今天晚上又要整夜整夜地睡不着觉了!”

    朱有教暗自得意。

    熬了一晚上,早上起床之后先去信王府朗读道歉信,接着马不停蹄的赶过来参加朝会,很多人都有了疲惫的感觉。

    这种情况,这些人的斗志不会太高。

    大臣们排列好,对着朱有教行礼。

    然后平身。

    钱龙锡第一时间就给手下的东林党人打了个眼色。

    他们没有看到高第和周应秋,也猜出来这俩人肯定是提前跑路了。

    但是没关系,照样可以弹劾,而且接着还有推举内阁成员的奏章。

    五党那边,施凤来也使了一个眼色。

    只要是东林党人推举的人选,他们准备先驳斥了再说。总之不能让东林党上位欺负人。

    朱延禧则是和周如磐、丁绍轼等人对视了一眼,都感觉有些棘手。

    他们知道东林党必定会出来找茬,也知道五党和不喜欢东林党的中立派会阻挠。

    但是看到双方的眼神和态度,还是对今天的战况有一些低估了。

    “希望陛下能坐稳!”朱延禧心里默默地念叨着。

    皇帝年轻,血气方刚。

    面对东林党的咄咄攻势,还有五党以及一些中立派的纠缠,不知道能不能忍住不发火,不知道能不能稳住局势。

    “诸位臣工奏事之前,朕先说一个事情。”

    “高第和周应秋提出辞职,朕完全同意。”

    “王承恩,先宣布一下朕之前的任命吧!”

    朱延禧吃惊地看着皇帝。

    任命?皇帝早有安排了吗?

    施凤来等人也都愣了一下。难道皇帝提前和东林党人商量好了?要不然怎么会突然把东林党的对手给打翻在地,然后再提前安排任命呢?

    东林党人则是脸色黑了下来。

    看来又被皇帝给耍了!

    高第、周应秋的事情轻描淡写,还提前就做好了人事安排……

    朱有教盯着下面人的表情,心里开始期待接下来的变化。

    王承恩上前一步,大声说道:“皇爷有旨,高第、周应秋辞职,既往不咎。”

    “现在内阁与顺天府职务空缺。”

    “着太子太师、建极殿大学士、内阁次辅朱延禧,进位为少师、中极殿大学士、内阁首辅。照旧领吏部尚书一职。”

    “周如磐为少傅、建极殿大学士、内阁次辅。”

    “丁绍轼为少保、文华殿大学士,依旧在内阁办事。”

    这些还算是正常的任命。

    但是接下来王承恩又宣布道:“东阁大学士、蓟辽督师孙承宗,回朝接任兵部尚书。进位为太子太师、武英殿大学士,依旧在内阁办事。”

    下面的人开始站不住了。

    兵部尚书的位置被人占了,但是辽东第一人的位子又空出来了。

    钱龙锡等人脑子使劲转圈,也知道这不是好事。

    孙承宗回来,虽然威望和资历都能做朝中东林党人的魁首,但是这人对皇帝太过于温和,平时都不舍得说一句重话。

    孙承宗回来做东林党话事人进入内阁,东林党的攻击性就没了。

    还丢了辽东的兵权!

    接着,王承恩又说道:“南京太常寺卿申用懋,做事勤勉、深得朕心,着加封为文渊阁大学士,任命为礼部尚书,入内阁办事!”

    这个占据的是魏广微腾出来的位子。

    现在的六部,只有一个刑部尚书空缺了。

    还有一个辽东的职务,但是东林党的孙承宗既然调回来了,那么东林党已经没有了得力的人选了。

    除非六君子再回来。

    所有人都开始脸色凝重起来。

    六君子回来,对东林党以外的人,都不是个好事儿。

    王承恩接着宣布:“前辽东副经略周永春,在位时功勋卓著,善于筹划。着加封为东阁大学士,任命为刑部尚书,入内阁办事!”

    “皇爷口谕,内阁成员已满,各位臣工务必精诚团结,为我大明出力!”

    内阁成员已满,就是不会再有人加入进来了。

    五党那边的人,以及反感东林党的中立派都有了欢呼雀跃的神色,只是碍于朝会规矩不敢当场欢呼,但是一个个眼神都炽烈了起来。

    朱延禧等保守型的中立派则是深深地皱起了眉头。

    这是明摆着让申用懋和周永春跟东林党斗了啊!

    钱龙锡和刘鸿训对视一眼,都感觉形势不对劲。

    “就看辽东那边怎么安排了。”

    “一旦安排了六君子中的任何一个,我东林党在朝堂上就还是优势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