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青山愿 » 第24章 启程去京师

第24章 启程去京师

    宁松最后在客栈又多逗留了两日,在边三三的指点下,对武学还有江湖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很快便到了离别的第三日清晨,两人两马一起来到了城外十里处的凉亭。

    边三三一脸温和的看着宁松说道:

    “此次宁师侄独自前往京师,路途遥远,还需格外小心,近两日我总有一直被人盯着的感觉。”

    “边师叔放心,弟子明白。”

    边三三点了点头,又从怀里掏出一物递了过来。

    宁松接过一看,是一本书册,封面写着“江湖杂事集”几个字,不禁面带疑惑。

    边三三微笑着说道:

    “这是我这些年来游历之时,闲来无事记录的一些江湖门派相关介绍,包括历代掌门,擅长使用的功夫及兵器。另外还有浮云大州五国地理习俗相关的一些记录,你有时间的话,务必多仔细翻阅研读,对你将来行走各地大有益处。”

    宁松闻言将书册仔细收进腰间口袋妥善放好,然后说道:

    “边师叔放心,弟子一定将其牢记心里,京师事成之后,弟子还会在回一趟乐成县,想办法将何老救出,助其与女儿团聚,然后在回观里拜见各位同门前辈,往后,弟子希望能与师叔一起寻找师父的下落。”

    边三三欣慰的轻点头说道:

    “如此甚好。”

    说罢便不在言语,却神色有些古怪的看着宁松。

    宁松有些疑惑的问道:

    “边师叔是否还有事需要交代弟子?”

    边三三老脸微微一热,有些支支吾吾的说道:

    “这个……宁师侄,那个……你从钱府中拿的银子是否能给师叔一些,这个……”

    宁松恍然大悟,从怀里掏出厚厚的一沓银票,抽出五张递了过去,一边解释说道:

    “边师叔千万不要误会,不是弟子不愿多给,而是这银票,本是弟子为何姑娘讨要的,这是五百两的银票,不知道够不够用。”

    边三三脸上笑容灿烂的接过,连忙说道:

    “够了够了,完全够了。”

    宁松看着眼前这位性子温和的师叔,心中有些不舍的说道:

    “边师叔保重!”

    边三三同样面露不舍之意道:

    “宁师侄保重!”

    随即翻身上马朝南而去。

    看着师叔消失的背影,随即翻身上马,朝北边的京师方向而去。

    刚策马奔出里许,便听得后面有马蹄声越来越近,于是勒马回望。

    只见一银甲少年正骑马飞驰而来,数息间便到了跟前停下,正是那少年巡卫徐茂一。

    那徐茂一在马上抱拳朗声说道:

    “宁兄,徐某特来送行!”

    宁松对徐茂一的印象不错,当日只身前来示警,又为了自己与李大彪等人动手,当是一个值得深交的朋友。

    于是双手抱拳诚挚的回道:

    “谢过徐兄送别之意,先前的恩情宁某时刻铭记在心,日后有缘再会。”

    “宁兄此行前往何处?”

    “去京师寻一人,徐兄当日因我之事恐已得罪了上官家,今儿还望多加防备。”

    “哈哈,宁兄放心,徐某人可不怕那上官家。”

    徐茂一爽朗一笑,心中不以为意。

    两人相视一笑,心生惺惺相惜之意,宁松突然问道:

    “徐兄今后有何打算?是否还打算继续在这福泉郡城做这巡卫?”

    徐茂一叹了一口气道:

    “徐某暂时也没有什么打算,会继续留在郡城,宁兄若是日后再回郡城,记得前来寻我,咱们把酒言欢。”

    宁松点了点头说道:

    “一定!告辞!”

    “告辞!”

    宁松掉转马头,双腿一夹马腹两侧,一人一骑绝尘而去。

    ……

    上官府书房。

    身着灰色短衫的莆管事正恭敬的站在书桌前,书桌后的上官明脸上阴晴不定,一言不发,手中正玩弄着一只毛笔。

    半响后,手中毛笔啪的一声断为两截,上官明双目陡然爆射出两道精光,眼神中写满了坚决的杀意,沉声说道:

    “莆管事,立刻准备两千两黄金给金菩萨送去,就说我要买一名乙级杀手出手,事成后还有两千两报酬。”

    莆管事闻言眼皮一跳,连忙提醒道:

    “老爷,两千两可不是个小数目啊!”

    上官明脸色一沉,咬牙切齿说道:

    “区区两千两而已,我上官明出得起,金子没了可以再赚,平儿没了却是再也回不来了,我上官明哪怕是倾家荡产丢了性命,也要誓报此仇。”

    说罢抓起一旁书桌上的笔砚朝其砸去。

    莆管事眼见一团黑色朝自己飞来,还未有所反应,右肩便被笔砚砸中,一股钻心的疼痛传来,却不得不强忍着回道:

    “是小人多嘴了,小人这就去办。”

    说完快步后退出了书房,一溜小跑着离开了。

    书房内的上官明气尤未消,又一把抓起一旁的茶壶、杯子,尽数砸在了地上,又掀翻了桌椅,在书房内大声的怒吼咆哮。

    ……

    郡城一条破旧的巷子深处,一个不起眼的小铺里,摆满了眼花缭乱的木雕。

    一名老眼昏花的老者正费力的在一块木头上雕刻着什么,突然一道人影闪过,一名脸戴白色面具,身着白衣的人突然出现在了老者身边。

    老者竟自顾自的在木头上雕刻着,半响后,用嘴吹掉了木头上的木屑,缓缓说道:

    “有人出两千两黄金要此人的命,事成后还有两千。”

    说罢一指一旁的一张白纸,上面赫然画着宁松的头像。

    “人在哪?”

    白面具声音沙哑的问到。

    “去京师的路上。”

    “三日后我来取钱。”

    沙哑的话音刚落,白面具的身影消失在了小铺里。

    老者长叹一声道:

    “哎!又雕歪了!”

    ……

    京师洛城。

    鼎丰酒楼一个密闭的房间里。

    一名神色冷漠的少年正用手指轻轻敲击着自己的额头,一旁一名黑衣人恭敬的肃立在一侧。

    “你说那乞丐凭空消失了?”

    少年不解的问到。

    黑衣人自知未完成任务,心中有些惶恐的回道:

    “是的,那乞丐救走那蒙面女子之后,就在没露过面。”

    少年轻轻一挥手道:

    “那就先别管那乞丐了,还有什么别的消息吗?”

    黑衣人继续答道:

    “福泉郡城友来客栈传来消息说,山青观的俗间执事出现在了客栈,救下了一名少年。”

    少年瞬间来了兴趣,满含疑惑的哦了一声。

    黑衣人接着说道:

    “那名少年十六七岁的模样,因为救一女子杀了郡城上官府的公子上官平,上官明带了许多高手围住了那名少年,其以一己之力击败十多位云雾境高手,最后力竭,危机关头被山青观的俗间执事救下。”

    “倒是跟本王一般大小,那然后呢?”

    少年连忙问到。

    黑衣人回道:

    “消息说那名少年应该是山青观的弟子。”

    “山青观的弟子很少外出,这名少年怎会出现在郡城?”

    少年不禁心中想着,口中又自然问道:

    “那少年人呢?”

    “昨日一早已离开郡城,正往京师而来,为何事而来消息里并未提到。”

    “可有那少年画像。”

    少年好奇的问到。

    黑衣人从腰间掏出一张满是皱褶的画像递了过来并回道:

    “有,是那上官家贴的悬赏画像。”

    少年接过看了一眼,失望的叹道:

    “我就纳了闷了,你们古人的画像就这么稀稀拉拉几笔,认得出来是鬼哦!”

    黑衣人一脸疑惑的问道:

    “属下不明白永王之意。”

    少年似乎意识到自己的失言,将画像递了回去,连忙正色道:

    “将此画传下去,如果此人进到洛城,立刻通知本王,你且先退下吧。”

    黑衣人双手接过画像,应声后退出了房间。

    少年正是此前的那名神秘人,也正是乐国当今三皇子永王,本名陈永乐,寓意永远欢乐。

    永王在乐国上下以顽劣纨绔而闻名,但深得民帝溺爱,这更助长了其荒唐的作风,曾有官员弹劾其终日无所事事流连烟花酒楼之地享乐,民帝也一概按下不予理会,久而久之,整个朝堂上下便也在没人提起永王之事。

    永王待黑衣人离开后,脸上又恢复了慵懒的表情,伸了个长长的懒腰,便也走出了房门,嘴里低声的哼着:

    “大王叫我来巡山,

    我把人间转一转,

    打起我的鼓敲起我的锣,

    生活充满节奏感,

    ……”

    洛城的烟柳巷,是乐国境内数一数二的寻花问柳之地。

    烟柳巷的月仙楼,是烟柳巷里数一数二的青楼。

    而伊思思,是月仙楼的花魁,生得一张瓜子脸,柳叶眉、杏仁眼、鼻如胆,一袭水蛇腰,一颦一笑皆是情,一顾一盼皆有意。

    此刻的伊思思,已经结束了每日的例行表演,正独自坐在梳妆台前对着铜镜里的自己发呆。

    其手中,拇指指肚正轻轻摩挲着一枚白色方形玉佩,白色的玉佩一面雕刻着一个“思”字,另一面雕刻着一个“伊”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