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青山愿 » 第22章 去京师一趟

第22章 去京师一趟

    翌日一早,王大飙一行人便离开了郡城前往京师洛城。

    宁松问了掌柜,独自前往柳桥巷,一路询问下,终于找到了何老所说的钱三家。

    一座豪华的府邸,门口两只威武的大石雄狮,大门上方的金色牌匾偌大“钱府”二字。

    宁松上前叫了门,片刻后,一个年轻仆人开了门。

    宁松说明来意,年轻仆人打量了一眼来人,见其虽然穿着普通,但相貌不凡气质出众,不敢有所怠慢,让其稍候片刻,掩上大门后便快步朝府内书房走去。

    这钱三十多年前得了何春铭一大笔钱财,瞬间从一个小商贩摇身一变成了有钱人。

    刚得了钱财的前半年,其心还有所顾忌,担心何春铭回来,发现对其女照顾不好,所得钱财成了竹篮打水,因此对其女的照顾算是贴心周到。

    谁料半年后仍不见其前来,也没有任何消息传来,心中便存了一丝侥幸,对其女的照顾便怠慢了许多。

    这样又过了一年多,其仍是音信全无,心中便没了顾忌,虽然那几年生意越做越大,但对其女的态度急转直下,吃穿用度方面缩减了一大半。

    就在何思伊六岁的时候,一位来自京师的青楼老板路过钱三家,碰巧遇见其站在府邸大门处,见其生得明眸皓齿、聪明伶俐,穿作却颇为一般,而这钱府却颇像有钱人家,便以为此女只是府上的一个小丫环,于是专门登门与钱三商议想要买下此女。

    钱三自然是求之不得,一番惺惺作态之后,那老板许了一笔不小的钱财之后,便顺其自然的将其卖给了青楼老板。

    这些年其生意越做越大,商铺越来越多,一直以来也没有相关人为此女之事找来,心中便早已将此时沉到了心底。

    近几年钱三有了钱,也开始附庸风雅,学那文人雅士写字作画,始终不得其道,却仍然坚持不懈。

    不过近年来这钱三广撒钱财,对游学的才子倒颇为大方,但凡主动上门能做出些诗句,留下些笔墨的,都少不了给些恩惠,倒也得了些薄名。

    此刻钱三正在书房提笔练字,见看门的仆人进来,不待其说话,便停笔拿起桌上书写的纸张,递到仆人眼前问道:

    “看看我今天写这字如何?”

    那仆人一眼看去,白纸上一群扭扭捏捏的黑线,像土里纠缠着的一堆蚯蚓一样,假装仔细端详片刻后,一脸真挚的赞叹道:

    “老爷的字真是越来越好看了,可惜小的看不识字,不过虽然不识字,但小的感觉这字写得龙……龙……凤……”

    那钱三等了半天,见其最后一个词半天蹦不出来,便一敲其脑袋怒其不争的说道:

    “龙飞凤舞!让你们平时没事多看看书,别光顾着偷懒睡觉就是不听。”

    那仆人揉了揉脑袋连忙说道:

    “老爷说话越来越像先生了,小人笨,不及老爷万分之一,小的就是觉得老爷这字看着特别舒服,但又说不出哪里舒服,感觉跟那些专门写字的先生差不多了。”

    钱三一听甚是得意,心想:

    “这仆人,平日里看着粗俗,眼光却不赖。”

    面上神色却假装谦虚道:

    “我这还差的远着呢!少在这拍马屁。”

    仆人一听连忙道:

    “哎哟老爷,小的我说的可都是实话。”

    钱三美滋滋的将纸张小心翼翼的放在书桌上,随口问道:

    “你来有何事呀?”

    仆人连忙躬身答道:

    “门外有位少年,说有事想见老爷。”

    “何事?”

    “没细说,只说受人所托。”

    “嗯……”

    钱三沉吟片刻后继续问道:

    “此人是什么样子?”

    “相貌不凡,气质也还不错。”

    钱三心想莫非是游学的才子,听闻自己的名声想来得些恩惠?

    想到此处便一挥手说道:

    “请他进来,来这,书房,去吧。”

    仆人告退。

    不一会儿功夫,仆人便领着宁松进了书房。

    钱三一见来人,果然相貌不凡,气质出众,不由得精神一振,连忙上前握住了宁松的双手道:

    “哈哈哈哈,公子能来钱府,真是令蓬荜生……生……啊!”

    随即又对仆人吩咐道:

    “去,快去沏一壶上好的茶来!”

    宁松以前做乞丐时受尽了冷嘲热讽,不料初次见面对方竟如此热情,连忙道:

    “钱老客气了,在下冒昧来访,叨扰了。”

    “哈哈哈哈,哪里哪里,敢问公子如何称呼?”

    “在下宁松。”

    “原来是宁公子,久仰久仰,此次前来游学,准备逗留多久,目前可有住处,如果没有不嫌弃的话,不妨住在本府也无妨。”

    钱三脸上洋溢的笑容几乎都快填满了整间书房。

    宁松闻言才知对方应该是误会了,连忙道:

    “钱老误会了,在下此来是受一位长辈朋友所托,有事相询。”

    钱三不以为意,脸上笑容有了些许收敛问道:

    “公子但问无妨?”

    “在下是来寻何春铭之女,名叫何思伊,十多年前何老将其女托养于此的。”

    钱三闻言脸上笑容一僵,木然问道:

    “谁?”

    宁松以为自己如此问有些突兀,便解释道:

    “在下前不久偶然遇到何老,他告知在下十五年前曾将其三岁幼女托付给钱老照顾,并托在下前来寻找,有玉佩作为信物。”

    说罢便从怀里掏出了何老交予的玉佩。

    钱三顿时心中大乱,无数念头瞬间闪过脑海,神色有些慌张,不过很快便冷静了下来,心中已想好了说辞。

    长长的叹了口气,对宁松做了一个请的手势说道:

    “宁公子请坐,待我给你细说。”

    宁松见钱三如此模样,心中涌起一种不祥的预感,依言坐下,神色紧张的看了一眼钱三。

    钱三何许狡诈之人也,瞬间读懂了宁松的神色,此时仆人端茶进来,钱三对其挥了挥手,示意退下,口中不紧不慢的说道:

    “宁公子请喝茶。”

    宁松端起茶盏,一丝茶香从鼻尖飘入,令人精神一振,不禁喝了一口,忍不住赞道:

    “好茶。”

    钱三收敛了神色叹息道:

    “当年何大侠将女托付给我,我钱三有负所托啊!”

    说罢一脸懊悔之色,在抬头眼角已经隐隐有了泪花。

    “当年何大侠给了我一笔钱财,本可让小女一生衣食无忧,可是当时我的生意出了变故,不到两年时间不光亏光了钱财,还负债累累,到第三年,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

    “当时正好有从京师来的亲戚,膝下无儿无女,见小女生的可爱怜人,便生了认女的心思。”

    “我当时万般不舍,奈何处境艰难,小女跟了我也是吃苦,最后实在没办法,将小女交给了亲戚带去京师抚养。”

    宁松听到此处松了一口气,忍不住问道:

    “这么说思伊姑娘在京师咯,这些年她还好吗?”

    钱三在宁松眼前伸手偷偷抹掉眼角的泪花,继续道:

    “前两年每年我都还去京师看看小女,当时小女确实还挺好,可是第三年再去的时候,我那亲戚就好像失踪了一样,问了当时附近的所有人家,都说不知道去了哪里!”

    宁松听到这心中一沉,不禁焦急的问道:

    “那然后呢?”

    “然后我就继续打听啊,可……可打听了这么多年,还是没什么消息,唉……是我钱三无能啊”

    钱三长吁短叹的说完,又在一旁偷偷抹起了眼泪。

    一旁的宁松心中有所怀疑,但见其神色悲戚,又不似作假,一时不知是该信还是该疑。

    此时不禁想到自己那突然消失的师父,自己多年来一直没有查到任何消息,连那厉害的山青观都没有查到,可见茫茫天下,找一个人谈何容易。

    见一旁的钱三还在偷偷抹泪,便安慰道:

    “钱老不要太过伤心,也无需过于自责,后来可有查到什么线索?”

    “唉,没有,最后的线索就是在京师了。”

    宁松一听,心想这京师看来也是非去不可了。

    拿定主意后,宁松又安慰了几句便起身告辞,那钱三多次挽留无果。

    钱家大门外。

    钱三一脸珍重的叮嘱道:

    “宁公子,如果有了小女的消息,还请务必通知我这老头子。”

    说罢又从怀中掏出一个钱袋塞到其手中说道:

    “这点银钱你且带上,那京师可不比这儿,花费大,以后有什么困难,可以来这钱府找我。”

    宁松刚想推辞,转念一想确实如此,没钱去京师可怎么找人,便顺势收下了钱袋。

    钱三想着对方怎么也会推辞一番,没想到收得如此坚决,自己准备好的一番言语便没了用武之地,那递钱袋的手在空中僵住片刻后,便怏怏的缩了回来。

    宁松再次行礼告辞,转身离去。

    待其身影走远,钱三脸上的笑容一收,低声嘀咕道:

    “哼,毛头小子,三言两语就打发了,偌大京师,慢慢找去吧。”

    说罢一拂袖转身进了府。

    宁松离开钱府后并未走远,细细品味方才钱三的言辞后,觉得颇多问题。

    眼见不远处一个卖甜饼的小吃摊,张罗着两张破旧黝黑的小桌子,摊主是一个佝偻着身子的小老头。

    走过去打了招呼,要了两张甜饼,一碗稀粥便坐了下来。

    宁松咬了一口甜饼,触口松软细腻,入口一股清新麦香混合着甜甜的味道,忍不住大声赞道:

    “老板好手艺!这是我吃过最好吃的甜饼了!”

    老头初见这少年相貌出众便甚是喜欢,如今一听其如此称赞自己的甜饼,心中更是欢喜得有些飘飘然,得意的说道:

    “这是自然,老头我三十几年的手艺,在这附近那是远近闻名的。”

    宁松一听心中大喜,便故作惊讶道:

    “三十多年!老板你是在这做了三十多年吗?”

    老头一听,佝偻的身体仿佛直了起来,得意的回道:

    “那是自然,不信你可以随便在附近找户人家打听打听。”

    宁松嘴里塞满了饼,嘟囔着点了点头。

    老头尤其乐意看到客人如此吃香,心中无比受用。

    宁松喝了口清粥,接着说道:

    “老板,正好在下想在您老这打听个事!”

    老头心头正痛快之极,一拍胸脯说道:

    “什么事公子尽管问,只要是这方圆十里的事,我准清楚。”

    宁松连忙竖起了大拇指,嘴里接着说道:

    “我想打听下,这附近那家钱府,十几年前是不是有个小女儿。”

    老头一听,不假思索道:

    “有,长得特别好看的一个小女孩,还特别爱吃我这的甜饼,据那钱三说是他亲戚家的女儿暂时寄养在他家。”

    “那后来小女孩人呢?”

    “后来被一位京师来的人带走了,那钱三说是小女孩的母亲。”

    宁松“哦”了一声继续问道:

    “那钱三对小女孩如何?”

    老头一听脸上一脸鄙夷道:

    “开始还不错,就是后来不知道为什么,给人家吃穿都不怎么好,偌大一个钱府,又不缺钱。”

    “钱府当时就很有钱吗?”

    “当时已经算是很有钱了,附近好多他家的铺子。”

    宁松听完,心中已有了计较,对老头咧嘴一笑道:

    “这饼真好吃,帮我打包两张。”

    老头正要问其打听钱府的目的,一听宁松如此说,便立刻将要问的话抛在了脑后,麻利的去打包了两张饼递了过来。

    宁松接过,从腰间摸出一粒拇指大小碎银递给老头,老头连忙摆手说道:

    “哎哟,公子给得太多了,太多了!”

    宁松将碎银一把塞到了老头手里,笑着说道:

    “老板你这甜饼,值这个钱!”

    说罢便转身大步离去。

    老头看着宁松大步离去的背影赞叹道:

    “好一个翩翩美少年!”

    宁松拐进一条小巷,面色骤然变得冰冷。

    这钱三所言肯定有所隐瞒,必须再回一趟钱府,文的不行,那就来武的如何。

    将手中的甜饼丢给了小巷里的一个小乞丐后,宁松凭着记忆再次来到钱府的院墙外,轻松翻过了院墙,偷偷回到了刚才钱三的的书房。

    此时的钱三仍在书桌旁提笔写字,突然眼前人影一闪,方才送出府的少年正微笑的看着自己,不由得一愣,随即面色变得惨白,刚张开嘴,顿时觉得咽喉处好似被一把铁钳夹住,几欲碎裂的剧痛袭来,口中无法发出半点声音。

    “要是你发出半点声音,招来了人,下次就捏碎你的喉咙!”

    宁松微笑着微微加大了手中的力道。

    钱三顿感呼吸不畅,一张脸很快憋成了猪肝色,眼神恐惧的看着眼前这张俊朗面带微笑的脸,双手死死抓着宁松的手腕。

    突然间咽喉处一松,久违的空气吸进了肺里,钱三捂住脖子大口喘息着。

    “何老的女儿到底去了哪?”

    宁松脸上的笑容骤然一收,冷冷的问到。

    钱三心头一阵慌乱,觉得这天仿佛快要塌了一般,支支吾吾半天未吐露一个字。

    “说!”

    宁松一声呵斥,犹如一声惊雷凭空响起,钱三不由得身体一颤,双腿一软跪下道:

    “英雄饶命!我说……”

    “小女六岁那年,京师来了个青楼老板,看中了小女,我……我就卖给了她。”

    说罢看了一眼宁松,见其脸色冰冷,眼神好似两柄利刃一般,不由得恐惧到了极点,连忙一把抱住其大腿哀求道:

    “英雄饶命!都是小的我一时糊涂,求英雄饶过我吧,我知道错了……”

    宁松冷冷的看着他,心中第一次陡然升起一股杀意,要不是强制压下,便要先杀之而后快。

    冷静数息后沉声问道:

    “那青楼老板姓甚名谁?是哪家青楼?”

    钱三不敢抬头慌忙回道:

    “那老板自称归三娘,青楼名……小人也不知道……也没问。”

    宁松强压着胸中的怒火,打定了主意要去一趟京师,冷冷的说道:

    “起来。”

    钱三闻言连忙站起,不敢去看宁松的脸色,身体忍不住瑟瑟发抖。

    宁松目光似箭盯着钱三,一字一句的说道:

    “准备一万两的银票,给你半柱香的时间送来,对了,不要有其他想法,忘了告诉你,上官家的上官平,就是我杀的!”

    钱三一听,全身一个哆嗦,脑中如雷击中般一片空白,慌忙低下头说道:

    “不敢不敢,英雄稍等片刻,小人这就去取。”

    说完哆嗦着腿小步跑出来书房。

    不到半袖香的功夫,钱三便捧着一个盒子气喘吁吁的跑了进来。

    “英……英雄,取……来了。”

    说完双手将盒子递了过来。

    宁松揭开盒盖,将里面的银票取出,也不细看,便收进了怀里,起身便往外走去。

    钱三见其准备离开,心底不由得松了口气,连忙挪开两步,低着头恭敬的说道:

    “英雄慢走!”

    宁松走到门口,冷冷的留下一句。

    “姓钱的,若是何老的女儿有个三长两短,你便准备好自己的后事吧。”

    钱三闻言双腿一软,瘫坐在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