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重生明朝我是王爷 » 第二十八章 容易变脸的朱元璋

第二十八章 容易变脸的朱元璋

    朱元璋的眼神里闪动着惊异和不可思议,他大老粗的本性无法理解儿子竟然能如此细腻地表达。他内心深处的自卑情绪被点燃,他渴望证明自己的价值,让那些文人无法再看不起自己老朱。

    于是朱元璋的心头涌起一股决绝的冲动,他恨不得立即召集大臣们,当着他们的面,亲自将儿子的精彩言辞重述一遍,将他们震撼到内心深处。他希望以此证明自己不仅有着统治天下的胆识,还有着文采横溢的才华。

    朱元璋想起曾经邀请许多大儒来朝廷任职,却遭到拒绝的景象,这令他无比沮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他不得不颁布《大诰》,严惩那些轻视自己的不仕明朝儒士。这是他内心深处一直耿耿于怀的梗,成为他争取尊严的动力。

    朱元璋心头痒痒的,他想象着场景:自己挺直身躯,威严而自信地站在众多大臣面前,将儿子的精彩言辞重述出来。他的声音威严而激情澎湃,震撼众人,彰显着他作为皇帝的威严和才华。他希望一举击碎那些对他心存轻蔑的文人们的成见。

    他缓缓降下手中的鞭子,沉思了片刻后,终于开口:“朱权,你的用心我明白了。这番言辞,是谁教你的?还是自己在内心的感悟中产生的?”

    朱权抬起头,坦然回答道:“父皇,这些言辞并非他人所教,而是我对美食领悟的一种向往与情感的抒发。华夏大地的美食文化深深地触动了我的心,激发了我内心的热忱与渴望。我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传递美食背后的情感和精神,让人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温暖。”

    朱元璋默默点头,眼中流露出一丝欣慰。他理解到了儿子的真实动机,明白这番言论并非刻意装扮或别有用心,而是朱权内心真挚的感受和表达。

    他深吸一口气,意味深长地说道:“朱权,你的话我已经听明白了”。

    朱元璋端起旁边的茶杯,轻轻喝了一口茶,表情渐渐平静。然而,突然间,他像变脸一般,急躁地将鞭子抽击在桌子上,发出一声响亮的啪声,宛如雷霆炸响。

    他的脸色变得严厉,语气中满是愤怒和威胁:“第二件事,你竟然参与赌博,还与赌场发生了斗殴,居然还赢得了十几万两!你给我解释一下,否则看朕抽死你!”

    朱权心中一惊,被这突然的变化吓了一跳。他心想,这老头怎么变脸变得这么快,说翻脸就翻脸。

    朱权定了定神,缓缓开口解释道:“父皇,容儿臣解释。事实上,儿臣确实参与了赌博,并与赌场内发生了冲突。起因是赌场背信弃义,不认儿臣赢得的钱财,儿臣为了维护大明的法律和伸张正义,选择了打斗。随后,锦衣卫赶到赌场,儿臣知道事态严重,便及时离开了现场。”

    朱权继续诉说着,他详细叙述了自己为什么去了赌场、如何赢得了赌资、与赌场发生冲突的经过。他强调自己的行为是为了替天行道,追求正义,希望能查清究竟是谁敢如此挑战大明的法律,违背社会公义。

    朱元璋静静地听着,没有打断。他在听完儿子的叙述后,朱元璋肃容说道:“朱权,你说的都是真实的经过吗?”

    朱权说道:“父皇,若您有疑虑,可询问锦衣卫,他们对事情的经过已了如指掌。如果儿臣有任何虚假之词,任凭父皇处置。”

    朱元璋明白朱权所说的是实情。他早已从锦衣卫那里得知了事情的详细经过和背后的种种情节。

    朱元璋之所以拿出来说,一方面是想看看他的儿子会如何回应,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他对朱权赢得的这些钱产生了觊觎之心。毕竟这不是小数目,他的内务府也正面临着财政困境。

    所以朱元璋开口说道:“考虑到你是为了维护大明法纪,父皇原谅你了。不过,锦衣卫提到那些钱是赃款,你应该上缴给朕。对此,父皇先替你表示感谢。”

    听到这里,朱权瞬间不淡定了。他心想,这怎么可能?谁会干傻到把钱给父皇呢?给了父皇那不就等于是送羊入虎口,根本没法再回头了。

    于是,朱权忍不住开口说道:“父皇,明鉴啊!那些钱早已经用完了,真的没有了。我已经把它们用于各种开销了,一分不剩了。”

    朱元璋听到这番话,顿时震惊不已。他愤怒地说道:“什么?没了?你给我说说那些钱都用到哪里去了,如果不说出来,朕就打死你!“说着,他又举起手中的鞭子,脸上浮现出恶狠狠的表情。

    朱权吓得一哆嗦,他急忙辩解道:“父皇,请息怒!这些钱都已经用于修缮王府,收购酒楼,美食盛宴等地方上了。”

    听到这里,朱元璋陷入了愤怒之中。他怒气冲冲地说道:“啥?这些事情我还没有问你呢!好好的王府为何要修缮?而且我已经多次明令禁止官员经商,你竟然还违背我的命令!你必须给我一个合理的解释,这些事情朕都不允许!将这些银子赶紧交上来!”

    朱元璋眉头紧锁,带着怒气和严厉的口吻,完全不给朱权丝毫回旋的余地。

    朱权此时大胆起来,坦然地说道:“王府的修缮乃是必要之举。这次只是王府的一个厢房坍塌,幸好只砸到了丫鬟,但如果哪天不小心砸死了我呢?父皇,请原谅我的私心。正如诗中所云:守边疆乃壮士志,扩土拓宇是责任。儿臣两年后即将去往边疆封地,来日儿臣可能战死沙场。在此之前,我想给自己一些短暂的喘息和满足。如今,就让我稍事享受一下,以增添我保家卫国的决心。我不能带着遗憾离开。”

    朱权的声音坚定而激昂,他毫不掩饰地表达了自己修缮王府的意义和希望通过短暂的享受来增强自己保家卫国的决心。

    朱权接着说道:“如果父皇不同意修缮王府,儿臣请求立即去就藩,为国守国门。我宁愿面临边疆的艰难与危险,也胜过留在这间危险的房间被砸死。我深知个人的安危与国家的稳定和繁荣相比微不足道。我愿将自己置于国家和民众的利益之上,奉献我的一切来保卫大明的疆土。”

    朱元璋深深地注视着朱权,心中明白儿子已经长大成熟,愿意承担一些自己认为重要的责任。他决定不再纠结于修缮王府的问题,而是选择支持朱权的决定。

    朱元璋紧紧盯着朱权,语气中带着威严和不容置疑:“现在你必须给我一个合理的解释,为什么你去经商收购酒楼?如果你不说出真相,我立刻就会动手将你打死!”

    朱权感受到了朱元璋的压迫力,他见招拆招地解释道:“父皇,我之所以去收购酒楼是因为我看到了其中的商机,我相信通过这个投资能够带来丰厚的利润。另外,这家酒楼是如此优秀,我不忍看它倒闭,对于经济的发展也有所贡献。”

    他继续道:“同时,我要强调的是,我只是投资者,并没有直接参与酒楼的管理。所以我不认为这算是真正的经商。我希望通过这个投资活跃民间经济,为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

    朱元璋听到这个解释时,不禁失笑起来。他随手抬起鞭子,重重地抽向了朱权的身体。然而,这一击对于朱权来说,只能算是轻轻挠痒痒。他没有躲避,也没有出声抗议,只是默默承受着父皇的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