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重生明朝我是王爷 » 第十二章 让人无法抵挡的力量

第十二章 让人无法抵挡的力量

    朱权此时也从百科全书系统中了解到了明朝早朝制度的更多细节:每天上早朝是朱元璋制定的规矩,他身世艰辛,却成功逆袭成为皇帝。

    在废除丞相制度后,他担心自己会被人蒙蔽,因此决定通过大规模早朝制度来体察民情,以免受蒙蔽。

    根据《大明会典》的记载,早朝时,大臣们必须午夜起床,穿越半个京城前往午门。凌晨3点,大臣们到达午门外等候,在鼓敲响时排好队伍;大约在凌晨5点钟声响起时,宫门开启。百官们按照次序依次进入,过金水桥在广场整队。

    任何咳嗽、吐痰或步履不稳重的官员都会被负责纠察的御史记录下来,等待处理。

    通常情况下,皇帝会驾临太和门或太和殿,百官行跪拜礼,按照一跪三叩头的次序行礼。

    只有四品以上的官员才有机会与皇上对话,大臣向皇帝报告政务,皇帝则提出问题或回应。

    朱权意识到早朝不仅是一项仪式,更是皇帝了解朝廷和民情、处理政务的重要机制。

    朱权此刻陷入了沉思,对比现代社会的休息制度,他不禁认识到朱元璋时代的早朝制度的严苛和劳累。

    他觉得这种制度违背了现代劳动法的原则,是一种真正的内卷现象。

    他想到现代社会,工作时间有规定,劳动者有法定的休息时间和周末休假,注重平衡工作和生活的节奏。

    而朱元璋时代的早朝制度却要求大臣们在午夜起床,穿越半个京城前往午门,以及在凌晨3点就到达等候,凌晨5点开始整队,甚至连咳嗽、吐痰、步履不稳都会被御史记录,这简直是高强度的劳动。

    朱权认识到,这种早朝制度下的劳累和劳动强度与现代社会的休息制度存在较大差异。他开始思考,在现代社会里,个人的身心健康和合理的休息时间是被重视和保障的,而那个时代的百官们可能没有享受到充分的权益和休息。

    然而,朱权对于朱元璋设立早朝制度的用意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他认识到,在明朝时代,没有像现代社会那样发达的通信设备和快速的信息传递方式,各地的情况无法迅速传达给皇帝。因此,朱元璋通过早朝制度,可以及时了解民情、处理政务,并保持朝廷的纪律和效率。

    在那个时代,国家建设和治理任务的规模庞大,需要朱元璋及时了解各地的情况,掌握政权的动态,以便做出及时的决策。早朝制度的严苛和劳累,可以帮助朱元璋直接与大臣们交流,听取他们的汇报并提出问题,从而更好地掌握国家的局势。

    朱权深感现代通信技术的进步与朱元璋时代的不同。在现代社会,通过电子邮件、即时通讯工具和各种社交媒体,信息的传递变得非常迅速便捷。国家领导人也可以通过视频会议等方式与官员们进行沟通和交流。

    尽管如此,朱权依然对朱元璋时代的早朝制度充满敬意。他理解那个时代的特殊性和朱元璋面临的挑战,也认识到早朝制度在维护国家稳定和良好治理方面的重要作用。

    朱权对朱元璋设立的早朝制度表示敬意,理解其背后的用意和时代背景。然而,作为现代人,他对这种劳累的制度感到难以接受,心中更强烈地渴望着早日就藩成为独立的藩王。

    在朱权的心中,藩王才是真正的土王帝,拥有自己的权力范围和治理职责。他希望能够尽快被封为藩王,独立管理自己的领地,并享受更为宽松的工作和休息制度。对他来说,参加早朝这种和自己藩王身份不符的事情,似乎变得越来越没有必要。

    朱权深感自己作为未就藩的皇子,继续参加早朝是现实所要求的。尽管他对这个安排内心有所抵触,但他意识到现在只能忍耐并寻找机会,以搞事情来引起皇上的不满和不安,从而尽快赶他去就藩。

    他明白,只有等到皇上对他感到失望和焦虑,才有可能得到早日就藩的机会。因此,朱权决定要多搞些事情,以引起皇上的关注和不满。

    明天的朝会将使朱权被迫留在城中,他明白在这之前无法离开。

    然而,他对明朝社会的未知让他充满了好奇,于是决定利用今天的时间先去城内逛逛。作为一个穿越过来的人,他一直沉浸于政务之中,没有机会真正领略明朝社会的面貌。

    “杨公、李德,本王决定今日外出一番,领略一下江山美景。”朱权的声音中透露着一股逍遥自在的意味。

    李德听到这话,一听之下就忍不住立刻回答道:“王爷,我将立刻安排护卫一同前往,以确保王爷的安全。”

    朱权却摇了摇头,神情坚定地说:“不需要,只有你和我,乔装出行。”

    杨公和李德立刻反对道:“太危险了!王爷,这样做实在太冒险了!”

    朱权静静地看着两人,双眼中闪烁着一丝不寻常的光芒。他的嘴角勾起一抹诡异的笑容,仿佛掌握了某种难以捉摸的力量。他的声音透露出一种自负和嘲讽的意味。

    “危险?你们觉得本王的实力如何?”他的话语中带着一丝不可思议,似乎在捉弄杨公和李德。

    杨公立即回应道:“王爷,您自幼便展现出卓越的武学天赋,如今已经达到二流高手级别,甚至在同辈中属于佼佼者。”

    李德也连忙接着吹捧:“是的,王爷,您的天赋无人可敌,您的声威早已传遍四方。无论遇到何种危险,您都能稳如泰山,应对自如。”

    朱权听到两人的赞美,眼中闪过一丝得意。他颔首微笑,目光中透露出一种神秘的自信。

    “实力…呵,你们只是看到了表面而已。”他的声音充满了神秘的力量,仿佛隐约透露出一种超越凡俗的气息。

    杨公和李德的心头涌上一阵寒意,感受到朱权周身散发出的威压,他们不禁不自觉地向后退了一步。

    朱权的笑容愈发诡异,仿佛化身为武林高手,周身笼罩着一层难以抵挡的强大力量。朱权此刻展现出大宗师的气势,他的眼神中透露着战胜一切的自信和决绝。

    杨公虽然实力已经达到宗师级别,处于武林的巅峰,但在朱权的压迫之下,也感到了巨大的压力,艰难地支撑着自己的立场。

    而李德,作为实力仅有二流高手的他,早已经顶不住朱权的气势,跪倒在地上起不来。他无法抵挡朱权的威势,顿时感到自己微不足道的渺小。

    朱权的身影逐渐变得模糊,仿佛化作一道不可阻挡的剑光。他的每个动作都充满着精妙而凌厉的剑意,如同剑神降临凡尘。

    杨公和李德不敢有丝毫怠慢,他们知道自己正在面对一位真正的武林传奇。他们的脸上布满敬畏之色,面对朱权这样的高手,他们只有低下头,默默接受自己的渺小。

    随着朱权慢慢地收起自己的气势,房间的气温开始回升,一股紧张的氛围也逐渐散去。杨公此时已经是浑身大汗,湿透了全身,强大的压力让他不得不单膝坐在地上,勉力支撑着自己的姿态。

    而李德则更加不堪,整个人几乎贴在地面上,身体因为害怕而颤抖不止。他感受到巨大的威压,无法承受朱权的力量,只能默默忍受。

    朱权渐渐放松下来,他扫过已经疲惫不堪的杨公和卑微地趴在地上的李德,眼中闪过一丝歉意。他明白自己的气势可能给两人带来了过大的压力,但在此刻,他需要展现自己作为武林大宗师的风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