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晋末扶风歌 » 第四十七章 徐光

第四十七章 徐光

    正当刘群游览襄国城时,刘希与薄盛也已攻入其中,与刘群汇合。

    刘希满面春风地说道:“将军,襄国已下,事成矣!”

    并州军此番的军事目标,便是南下夺取襄国及三魏地区,现在襄国陷落,其他郡县必会望风而降,是故刘希才会如此高兴。

    刘群亦是面带微笑地说道:“襄国,石勒之都也,今我军一战而下,断其后路,坐襄国,而观其与王浚决战成败,可谓尽收渔翁之利!”

    众人闻言,哈哈大笑起来。若不是王浚、石勒相争,并州军也不能乘虚而入,攻下石勒苦心经营的襄国。

    现在只需静待幽州战事成败的消息,再计划兵进河北,图谋幽冀。

    众人大笑时,薄盛走过来,向刘群禀报道:“将军,襄国城内一干人犯皆已被押至郡公府,不过……”

    “石勒之子石弘已自刎而亡!”薄盛有些可惜的说道。

    襄国城破时,程遐曾劝石弘逃出城,北上幽州。石弘在郡公府的护卫下,本欲趁乱从永昌门西逃。

    但在并州军攻占襄国后,刘群第一时间,便令薄盛领兵,封琐襄国各城门,严禁任何人出入。

    故石弘逃到永昌门之时,其早已被并州军控制,石弘出逃无门,便一路躲藏,可最终还是被并州军发现。

    石弘见已事败,面对并州军的围剿,悲愤地向着北方说道:“父亲!”

    “弘有负所托,以致襄国陷落,今已无颜再见父亲!”

    “只能一死,以谢父亲之恩!”

    说完,石弘挥剑自刎,一腔热血喷射而出,片刻后,生机全无。

    石弘一死,护卫其的军士便纷纷向并州军弃械投降。

    刘群听到石弘身死,也没有多惊讶。在这样的乱世之中,石弘身为石勒之子,若是被并州军擒获,也不过是沦为阶下囚,受辱被杀,还不如自刎而亡,保留最后的尊严。

    正所谓士可杀不可辱,倒也算是符合石弘儒生的身份。

    刘群为其短暂叹气后,便令人将其厚葬,也算是全了他的体面。

    而后在薄盛等人的引导下,刘群移步至上党郡公府。

    但府中尽是石勒及其麾下将领的妻儿老小,刘群可不是欺辱妇孺之人,便令人将其扣押在郡公府,好生照看。

    随后刘群特意前往了襄国监牢,只为寻找一人。

    幽暗的监牢之中,关押的尽是昔日西晋的旧臣和不愿归顺石勒的士人。

    并州军打开暗无天日的监牢时,被关押许久的犯人们兴奋地喊道:“朝廷大军攻入襄国了,我们有救了!”

    刘群在军士的护卫下,亲自打开了牢房,对这些士人好生抚慰。

    而再见到晋军的士人们无不热泪盈眶,更有甚者伏地痛哭起来。

    作为永嘉之乱的见证者,京都洛阳陷落,天子被俘,国破家亡,令中原士人无比绝望。

    这是中原王朝千年以来,第一次被北方蛮夷彻底击溃,西晋王朝的虚弱被暴露无遗。

    这使中原士人们无不为之震撼与神伤。

    但并州军的到来,又给了他们希望,故才会如此激动。

    刘群沿着牢房,一间一间地探视,行至一处偏僻的牢房时,却驻足起来。

    只见黝黑的牢房中,一青年人在微弱的烛光照耀下,为经书作着注解,神情专注,全然不受外界影响,与喜极而泣的其他士人,形成鲜明对比。

    刘群缓步走入狱中,刚一踏入其中,一股刺鼻的酒气,扑面而来,刘群只能用衣袖掩面,忍着不适,开口说道:“敢问先生尊姓大名?”

    青年人抬头看了一眼刘群后,便又低头伏案疾书,半响后,才不痛不痒地说了句。

    “在下微末小人,不足为道!”

    周宏见徐光如此不识抬举,想上前喝斥徐光,但刘群将其拦下,一脸笑意地说道:“先生可是三魏徐光,徐季武?”

    徐光听到刘群居然知道自己,眉头一挑,轻笑道:“光不过乡野村夫,将军竟识吾名,诚惶诚恐!”

    徐光嘴上讲诚惶诚恐,可是根本不为所动,继续注解着经书。

    徐光狂妄的举止已经激怒刘群身侧的刘希等人,众将怒不可遏,纷份向刘希建言道:“将军,徐光早年附逆石勒,罪当处斩,今又举止狂妄,目无尊长,当坐死罪!”

    “是啊将军,此人不识抬举,若不杀之,襄国降人又岂会顺服?!”

    刘群并没有恼怒,而是先令其余人退下,独留自己与徐光于监牢中。

    刘群行至徐光跟前,不管徐光到底有没有在听,拱手行礼道:“在下并州刘公度,早闻徐先生博学多才,乃当世英杰,恳请先生出山助我,匡正天下,还四海安宁!”

    “四海纷乱,兵戈四起,光不过一介儒生,又是寒门微素,只想苟活于世,至于匡扶天下,非我这凡人可行。”

    徐光说着,写下最后一笔,抬头望着刘群。

    徐光少年的身躯下,尽是老成与沉稳。徐光出生于顿丘郡的微寒之家,父亲仅是名牛医。

    可徐光却自幼好学,博览经书,在司州三魏一带,声名鹊起。

    若是没有永嘉之乱,徐光说不定早已入仕,或成为隐入乡间,研究经书。

    可造化弄人,石勒席卷中原之时,将年仅十余岁的徐光俘获,后因其能力出众,委以记室参军之职。

    但徐光常对石勒口出怨言,对其不满,又好美酒,荒于公事,最后被削职入狱。

    若故事的结局到此为止,徐光也不过是个恃才傲物的蠢人罢了。

    可是事有转机,伴随着张宾的病逝,继任的程遐谋略不足,徐光的才华终于显现。

    在石勒荡平河北,统一北方的过程中,徐光屡献奇谋,渐渐被引为心腹。

    后赵建囯后,徐光被任命为中书令领秘书监,成为石勒的机要谋士。

    可以说,后赵诸多谋臣中,张宾之下,徐光乃是第一人。

    但石虎篡权,年仅三十多岁的徐光连同石弘一起被杀害,英年早逝,这也是其于后世声名不显的原因。

    正是徐光出众的谋略,才使刘群对其如此恭敬,恳请其出山辅佐自己,若换成常人,早就被处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