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天天死谏,老朱竟不杀我? » 第十二章:朱元璋听削藩....

第十二章:朱元璋听削藩....

    这一天,老朱吐血之后倒在了朝堂之上。

    周云自然是被打入了大牢等待着发落。

    只不过这会儿周云却是半点都兴奋不起来,毕竟到时候自己就算是死了,可能也不会是朱元璋下的命令啊。

    那自己被杀了,那也是白白牺牲啊。

    他这会儿也是忧心忡忡的。

    .........

    皇宫里,此时风声鹤唳,全面戒严。

    以黄子澄,齐泰还有方孝孺为首的文官集团簇拥着朱允炆将其守护在身边。

    而淮西武将自然是将朱允熥给找过来了。

    到时朱元璋真的有个三长两短的话,那便是他们两大集团看谁厉害的时候了。

    只不过现在老朱还没死,因此文臣武将都达到了一种诡异的平衡之中,谁都没有选择先出手。

    并且在这个关头,两者还配合的十分的默契。

    在这个关口,一旦出现大意,那将会引起大明的大乱的,双方都默契的先稳住了局面,封锁消息。

    而此时的双方也是准备好了在奉天殿自行驻留的行动,准备在这里直接处理政务了。

    之所以不回家一方面是为了自证清白,免得一个不慎就引起对方的警惕来;另外一个自然是参与感了。

    以身报国难的机会课不多啊,这也是为人臣的最高追求,但凡是对名声有所追求的人自然是不会放过这个好机会。

    这会要是在奉天殿奋战的话,那日后的史料里必然是会有这么一笔的:

    【明初,洪武某年,洪武帝因言官力谏导致吐血昏迷,某某某于奉天殿于朝廷诸公奋战多日,稳住朝政,期间政令清晰,条理分明,于国危难之际挺身而出,挽大厦之将倾,可谓世人之楷模.........】

    倒是这会儿要是离开了奉天殿了的话,那可就不一样了。

    画风可能就变成了洪武年间,洪武帝昏迷,某某某趁朝廷诸公于奉天殿奋斗之时偷偷回家或收拾金银细软,或有不臣之心......

    那可就不好解释了啊,到时候你就算是想回家因为尿裤子了换个裤子,都可能留下污名。

    更甚至可能引起武将的警惕,直接将朱允熥按上皇位呢?

    这到时候就成了千古罪人了,划不来啊。

    ..............

    而这时在朱允炆身边的黄子澄和齐泰两人也是说道:“太孙殿下,如今陛下被这周云气的昏迷,想必一定是必死无疑了。”

    “幸亏他越说越离谱,不然的话对您的位置还真的会产生威胁。”

    听到黄子澄如此说道,朱允炆的眼睛也是不由得一亮:“黄先生此言当真?”

    “殿下放心,臣都看到了,当时带走周云的人是锦衣卫,到了他们那里的人就没有活着出来的。”

    听到了黄子澄的话之后,朱允炆的脸上也是闪过了一抹狠辣。

    “好,那就依黄先生所言,那就杀了他吧。”

    .............

    不知过了多久,被周云气的昏迷的朱元璋才悠悠醒来。

    第一时间便打开了聊天群。

    对着另外一头的崇祯不断地发着消息。

    太祖高皇帝:“小兔崽子,到底是不是老四夺了允炆的江山,你如实说来,咱可以饶了你!”

    思宗烈皇帝:

    “....太祖爷爷,那.....那孙儿便说了啊”

    太祖高皇帝:

    “咱说话一言九鼎,还能糊弄你吗?快点说!”

    另外一边时空的崇祯不由得嘴角抽搐了一番,历史上怎么说自己太祖爷爷的他可是知道啊。

    连丹书铁券这玩意都不好使,你说你说话一言九鼎?

    只不过崇祯还是发消息说道。

    思宗烈皇帝:“太祖爷爷您先别生气,孙儿这便说。”

    “史料记载,洪武三十一年,太祖爷爷您......您晏架了。”

    “太孙朱允炆继位,改年号建文,大赦天下。”

    “建文帝继位之后便同黄子澄,齐泰方孝孺三人商议了削藩事宜,决定先易后难。”

    当看到了崇祯发来的消息之后,看到自己洪武三十一年死了,他没有丝毫的波澜。

    但是看到先易后难之后,朱元璋的额头不由得青筋暴起。

    这都和周云说的话对上了。

    太祖高皇帝:“小兔崽子,继续说,说过程!”

    思宗烈皇帝:“是。”

    “同年,周王朱橚被其次子举报父亲图谋不轨,周王被朝廷逮捕,贬为庶人,徙云南蒙化。”

    “十一月便命人去北平监视燕王。”

    朱元璋看到之后也是不由得点头,他是万万没想到,周云看人是如此之准。

    十几年之后的事情都能够猜到。

    关键还派人去监视老四,这是在折辱人家嘛?

    “建文元年二月,朱允炆下诏天下诸王不得节制文武,同年三月,直接调谢贵、张信所在部众移驻于北平,并派驻耿炳文之子移驻于山海关。”

    “同年四月,在这时,湘王朱柏被人诬陷私印宝钞,蓄意谋反。”

    “当军队围满朱柏府上时,朱柏既惊且怒,身为太祖之子,父皇病重,既不能探望病情,又不能参加葬礼,如今又要受辱于一些奴仆之手,随后,亲手放火焚其宫室妃妾,并穿戴好亲王的衣冠,手执弓箭骑着白马跃入火中自尽,阖宫皆从朱柏而死。”

    即便是朱元璋早就做好了准备,但是当看到自己的儿子居然这么被逼的自焚了之后仍旧是感觉到一阵的天旋地转。

    “同月,齐王、代王皆因罪贬为庶民,软禁于凤阳。”

    “六月,珉王被废,流放于漳州。”

    “随即消息传之北平之后,成祖随即于北平起兵,奉天靖难........”

    当朱元璋看到了朱棣起兵的消息之后,心中也是不由得松了口气。

    他自己都没发现,自己竟然是那么希望朱棣起兵靖难。

    只不过要是朱棣真的没反的话,可能自己真的要骂朱棣没出息了。

    逼死叔父,

    流放叔父......

    若是朱允炆直接从燕王开始削藩,哪里会有那么多的事情。

    直接光明正大的打一仗,若是输了直接退位就行,若是胜了,恐怕连削藩都可能用不着,天下的藩王自然臣服。

    毕竟大明的大多兵权还都是在皇帝的手上啊。

    但是朱允炆没有这么做。

    那么多正确的选择,他偏偏选择一个最错的做法,这不是把天下的藩王都逼到了朱棣的那边去了吗?

    太祖高皇帝:“然后呢?”

    思宗烈皇帝:“建文四年六月,燕军挥师南下,攻克金陵,燕军入城。”

    “同时宫中起火,建文帝不知所踪.....”

    看到这里的朱元璋感到一阵的恍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