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战神朱厚照 » 第三章 八虎养成时

第三章 八虎养成时

    朱厚照同学不仅在学习上天资聪颖,而且关于宫廷礼仪也弄得门儿清。朱祐樘有时候会去看望儿砸读书,见小厚照率领官员、太监、宫女引来送往,有模有样,颇有贤君风范。

    教育讲究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朱厚照同学也不例外地想当个“三好学生”,他不仅书读得好,而且在体育项目上也不落后。朱厚照同学生性好动,能骑善射,喜爱打猎,而且还表现出了极大的天赋。

    朱祐樘希望朱厚照能继承先祖朱元璋和朱棣马上天子的雄风,成长为一位文武兼修的帝王。再加上朱祐樘从小吃苦,朱厚照又是独子,便对朱厚照十分宠溺,没有过多约束,反而被寄予厚望。

    八岁的天空,湛蓝如洗,就像朱厚照的世界,纯洁而美好,一切都朝着圣贤之君的方向发展着。然而、但是、却、but,一切看似合情合理的表面之下,或多或少夹杂着些许变数,让朱厚照同学从一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转变为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的直接原因,是一个人,哦不,是半个人,也不对,是半个男人。

    他出现了,他带着满腔热血和一身的抱负出现了。这个人是谁呢?哦,他叫刘瑾,一个励志成为第二王振的太监。

    王振是谁,这里就不多赘述了,反正就是大明帝国曾经辉煌一时、权倾朝野的宦官,后世有人评价他为太监中的坦克。这位刘瑾同志,就希望将来能成为王振那样的人,呼风唤雨,叱咤朝野,将所有人都踩在脚底(皇帝除外)。如果要为刘瑾赋予一个称号的话,我愿称之为太监中的战斗机。

    据了解,刘瑾原本不姓刘,而是姓谈,出生于陕西兴平,家道中落后选择了自宫,经熟人介绍就进了皇宫。到了皇宫后,刘瑾拜在太监刘顺门下,于是就改姓刘了。

    刘瑾呢,是一个聪明人,而且在宫外读过书。于是,他就每天琢磨,如何才能走上人生巅峰,成为像王振那样的宫人。

    他想啊想,想啊想,终于有一天,他想通了。

    在这个偌大的皇宫里,没有靠山寸步难行,而最大的靠山,是谁呢?当然是皇帝了。但是,要想走近朱祐樘,似乎不大可能,因为朱祐樘只喜欢张皇后。那怎么办呢?于是,刘瑾将目光放在了未来的皇帝身上,那就是聪明、乖巧、听话、可爱、活泼的朱厚照同学。

    可是,朱厚照同学品学兼优,身边有那么多德高望重的老师围着转,怎么才能靠近他呢?

    刘瑾就想啊想,想啊想,终于有一天,他想通了。

    卖惨!

    只要在这个善良又心软的皇太子面前卖一波惨,获取他的同情,成为他的朋友,然后就可以为所欲为。有了这个大致的策划方案,还需要做一份具体的执行细案,于是,刘瑾拿出自己所有家当,买通东宫的近侍太监,获取朱厚照的行程安排计划表。

    那一日,太阳毒辣,晒得花草树木都蔫了头,晒得鸡鸭鱼鸟都白了眼,刘瑾就自编自导自演了一出好戏。在朱厚照课后玩耍的路边,刘瑾邀请了几个小太监前来客串,假装被揍得嘴角渗出了血,小腿也骨了折,哀嚎不已。恰在这时,最佳配角朱厚照同学哼着小曲唱着歌,蹦蹦跳跳地进入片场。

    “门前大桥下,游过一群鸭,快来快来数一数......”朱厚照嘴里自顾自地唱着儿歌,“旋转、跳跃,我闭着眼,尘嚣看不见,你沉醉了没?”stop!切错频道了。

    朱厚照探着小脑袋,往草丛里一伸,大声喝道:呔,尔等何人,在此作甚?

    几个小太监见是皇太子,心里慌得一批,但既然收了好处,戏还是要做足,只好硬着头皮,假模假式地吼道:哪来的小屁孩?那边凉快,待着去。

    朱厚照同学见这几个小太监还真不懂事,居然不认识自己,心里更加高兴了,想着逗上一逗,于是挽起了袖子,双手叉腰,哼道:你们可知道我是谁?

    小太监们怎会不知?可又要装作不知,于是按住心里的波澜,说道:你就算是天王老子,我们也要揍他。

    朱厚照同学心里更加好奇了,究竟是什么人,能让天王老子的面子也不给?于是上前扒开小太监们,凑到刘瑾跟前,心想:我滴个妈耶,这人好丑!好残忍!啧啧啧,不忍心看了。

    “你们继续,就当小爷没来过!”朱厚照同学挥挥手,撵着小碎步就要逃。

    真可谓是,你说你想要逃,偏偏注定要落脚。刘瑾此起彼伏的哀嚎声,一阵一阵地传到朱厚照耳朵里,令他良心不安,茶饭不香,辗转难眠。终于,他回头了,一步一步地靠近刘瑾。

    “嗬,退!退!退!”朱厚照同学表现得无比英勇,独自面对七个小太监也毫无惧色,施展出一套自创的、气势汹涌的、咄咄逼人的神功——嗬退神功。

    小太监们见皇太子发话,赶紧一溜烟儿跑个没影,稍微跑慢了都可能会危及性命。

    小太监们跑了,剩下朱厚照和刘瑾,不会有人再来打扰他们了,这是属于他们的二人时间。刘瑾痛哭流涕,声泪俱下,紧紧抱着朱厚照的大腿,大呼:恩人哪,你就是老天爷派来救我的恩人哪。

    朱厚照一脸的嫌弃:喂,我娘刚给我缝的新裤子,给我弄脏了,起开!

    刘瑾连忙撒开双手,旋即叩头:恩人,大恩人,我刘瑾这辈子甘愿以声相许,也要报答恩人的救命之恩。

    朱厚照连忙摆手:诶诶诶!小爷可不好这口,你另外寻身相许吧。

    刘瑾一把手拉揩鼻涕,笑道:恩人,我太激动了,口误,我的意思是,我这辈子做牛做马,也要报答您。

    朱厚照瞥了刘瑾一眼,心想:书上说,物极必反。这人都丑到极点了,心地应该不坏吧,干脆收留了他,也免得再遭人欺负。

    就这样,年幼的朱厚照遇上了腹黑的刘瑾,属于他们的时代即将开启。

    不久之后,刘瑾将先前请来客串的七个小太监一一引到东宫,他们分别是马永成、高凤、罗祥、魏彬、丘聚、谷大用、张永(排名不分先后)。数年之后,朝野上下被这八人搅得鸡犬不宁,江湖人称“八虎”,谐音:跋扈,朝臣们则称之为“八党”。他们组成的阉党集团与文官集团形成对立,影响了大明帝国未来百余年的气运。

    七个小太监陆陆续续来到东宫,小厚照开始还很疑惑,于是就问刘瑾:这是怎么回事啊?他不是欺负过你吗?

    刘瑾弯着腰,舔道:太子殿下,圣人说“以德报怨”,奴才虽比不得圣人,但跟在太子身边久了,自然也是受了不少熏陶,当然不会把仇恨记在心里了。

    朱厚照满意地点了点头:不错不错,这话中听,赏!

    就这样,七个小太监慢慢的,慢慢的,就都到了东宫任事。他们整日围在朱厚照身边,为他提供花样百出的游戏,比如玩鹰犬、斗蛐蛐、跑大马、踢蹴鞠等等。久而久之,朱厚照玩腻了那些游戏,于是刘瑾又有了新的想法。

    在刘瑾的策划下,朱厚照吩咐太监和宫女,扮作民间市集上的小摊小贩,每日在宫里营业,而自己则扮作大富商,每天在不同的市集上买、买、买。

    朱厚照玩得不亦乐乎,因此也就荒废了学业。时间久了,那些科任老师越想越觉得不对劲,这朱厚照同学基础那么好,怎么就成绩越来越差了呢?难不成,是老师们教得不好?

    彼时,担任朱厚照同学老师的都是翰林院院士或学士级别,可以说是满腹经纶,甚至可以把儒家经典倒背如流之人,怎么会教不好一个孩童呢?他们没有在朱厚照身上找原因,而是开始质疑自己的执教能力。

    当他们发现朱厚照身边的太监宫女们整日围着他玩耍娱乐的时候,才明白了其中原因,但是已经为时晚矣。那时,已经是弘治十八年,弘治帝朱祐樘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五月初七,弘治帝朱祐樘在弥留之际,将刘健、李东阳、谢迁等大臣诏到乾清宫,交代后事:以刘健、李东阳、谢迁为辅政大臣,时时劝导太子,引导朱厚照走向“好皇帝”之路。

    朱祐樘躺在龙榻上,望着自己钦定的三位内阁大学士,心里想着的是他唯一的儿子。他脑海里浮现出自己的一生,童年凄惨、沉疴身弱、勤于政事、中兴帝国,可以算得上是一个合格的君王了。但是,他对自己还不够满意。他希望能够看着儿子长大,亲手教其治国之道,然后将这片美好江山交到儿子手中。可是,天不遂人愿,他没有时间了。

    临终前,弘治帝朱祐樘紧紧握住三位辅政大臣的手,一边咳血一边说道:太子人很聪明,但是年龄还小,又好逸乐,诸卿要好好辅佐他,使他担当起大任,朕死也瞑目了。

    刘健、李东阳、谢迁见状,惊慌得一批,却如何也挣不脱皇帝的手,只好连连点头应承下来。

    随后,弘治帝朱祐樘又叫来儿子朱厚照,拉着他的小手,用尽毕生力气,吐出了人生的最后四个字:任用贤臣。然后,撒手人寰。

    那一年,朱厚照还未满十五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