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位极人臣不做也罢 » 第三十章 中了

第三十章 中了

    在桃源村的许家院子里,许陈氏一遍坐着一遍遍看向外面“怎么还没回来,大河,去村口看看你爷和你叔快回来了没”

    “好的,奶,我就去”已经六岁的许大河正在坐不住的年纪,见天的想着往外跑,像皮猴子一样但聪明伶俐,一张小嘴特讨人喜欢,在许泽安得中县案首的消息传回了桃源村的时候这个村子都轰动了,对这个小村子来说这么多年没出过读书人了,现在还是案首,那以后可是要做官老爷的,那可是整个族里的荣耀,更何况许家那小子才十二岁,考上的可能性很大的,虽说现在只是过了县试,只有过了府试才能称得上童生,过了院试才算得到了功名,也就是生员,也就是俗称的秀才,但这也不影响这个村子里的热情,都县案首了,秀才还远吗,别的村有个读书人说话的底气都要比他人要响一点,凭什么就凭这个名声,读书人的名声

    随着许家父子回到许家的时候受到的欢迎真是出乎他们的意料,许泽安直接被许陈氏搂进怀里心肝肉的喊着,令许泽安不禁羞红了脸,好歹都是家里人不然可要被人笑话了

    “让娘好好看看,这都瘦了,得好好给你补补”这就是来自亲人的关怀,只是几天没见而已,许陈氏没次都是决定自己瘦了,但这只是关怀中的感受,其实只是几天没见而已

    在随着许家父子的踏进家门,村子里的各种邻居亲戚都来了,各种好话各种的夸奖听的许泽安这个本人都不禁汗颜,真是在说的是自己吗,什么天上文曲星,什么官老爷,自己只是考中了一个县试还什么都算不上,他们的眼睛好像就看到了自己中状元了一样,偏偏许父许母是听的乐开了花,明明脸上嘴都咧开的合不上了,但许父还至少一边谦虚着说着哪有哪有之类的,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他们很受用这番话,但许泽安自己知道科考一路如千军万马过独木舟一样,也是自己得天独厚过目不忘,不然那有这么简单,光是各种书籍至少要十年寒窗

    村子里随着晚饭时间到来都各回各家了,正经农活什么的可不会耽搁,劳累了一天回来可要有饭吃的,就像大哥也刚回来,像许家本身劳动力少的情况下,有三头牛才好过,不然那来的及干完活,既然是这样,日常都要请上个长工,许母年纪大了早就不下地了,女儿家也不能做粗了,家里老的太老,小的太小可不能给累坏了,许父至今已有五十开外了,在这个平均寿命低的年代已经是老人家该颐养天年了

    在休整了好好的清洗了下舒服的躺了会就到了晚饭时间了,许家一家7个人就一张桌子上吃着,最好的菜都放在许泽安面前,他娘不停的给他碗里夹菜还一边念叨着都瘦了“娘,你也吃”一边说着一边也给加菜,

    “这鸡汤可炖了一天呢,鲜嫩的母鸡呢”看着碗里的两个鸡腿,“说道我哪吃的了这么多啊”边说边夹了个给大河“这可是给你补身子的”

    “就是他小孩子家家哪吃的了,还不还给小叔”大嫂说道

    许泽安忙到“我一个人可吃不完呢,大河就替我吃了吧”在这个家中最好的都是会就给自己的,但享受了这么多年自己心里也有愧的,大河是自己的侄子岁数还小,而自己对于这些食物能分享的就一家人一起分享,因为是一家人啊

    第二日清晨难得的起床迟了,这么多年日常生活起床时间一直很规律,大约每日六点前起床,而今日却已经在是在快7点了,家里也没有来叫自己不知道怎么会如此好睡,虽说现在二月天气还冷,温暖的被窝还是很迷人的,房屋外天气寒冷暖暖的被子里还是很遮风挡寒,冬尾春寒料峭如果不是要走科举之路也舍不得离开被窝,在但即便如此这么多年却很少睡懒觉,毕竟书山有路勤为径,许家虽说吃喝不愁,但供一个读书人还是一笔大开销的,毕竟少一个男丁干活,一来二去就差了人手了

    在家里的时候许泽安穿的都是上下短衫,农家村落长的一来容易弄脏,二来耗费的布料也多一点,颜色鲜艳的衣服都是富户能穿的,村中居民穿的最多的就是褐色之类的,好的布料可是一般舍不得买的,许家虽说吃饱穿暖但也很是节俭,穿好了衣服一打开门一股寒风扑面而来彻底吹散了那一丝困意,天气虽然还是清冷但今日是个晴日子,天边的那一抹蓝看着心情也是舒爽,家中今日却是静悄悄的,冬日或天气寒冷的时候没什么事情都是窝在家里头不出门的偏多的,现在也还没到春耕的日子,家中的事物也不繁忙

    许家的厨房中常年在灶台边有个小洞,里面放了个瓦罐,在每日有开火的时候在罐子里的水装满,在热度透过来的时候罐里的水也就温热了,这时候的厨房中已经没人了,许泽安很习惯的对好来了水温开始进行了刷牙和洗脸,虽然说这个时代没有牙膏和牙刷但是有着嫩枝和青盐,但却不是每户人家都有,将就的人家也有向后世牙刷一样的漱口器具出现就像何家就有,像许家就是用柳枝条了,青盐也是有好坏之分,主要一句话就是看家里的生活条件

    等到许泽安洗簌完毕后,嫂子许王氏提着个篮子从门外回来了,看见许泽安站在院子里忙道

    “小弟起了,这天还冷呢,赶紧回屋子里去,锅里还留了鸡蛋和白馒头快去吃点”

    “多谢嫂子,我用温水洗的,今儿也没风,嫂子一大早去哪了”

    “一家人客气啥,前几日不是下了场雨吗,前头那里长了些菌子就是拾了点,晌午给你们尝个鲜,快去把朝食吃了不然要冷了”边说着边往井边走,水井的水有个好处就是冬暖夏凉,冬天洗东西啥的也不怕冻到

    锅里的馒头还热着,还有一小碗腌菜和一个蛋,许泽安麻利的到了晚温水,把馒头分成两半往中间夹了点腌菜进去滋味顿时就不一样了,就在许泽安快要吃完的时候大侄女进来脆脆的喊了声“小叔,奶奶让你吃完去下她房里”

    “知道了”许陈氏的屋子在许家的正房,也是冬日里没什么事情不常出去,毕竟天冷着出去也没有什么事情,更何况他娘也不是个凑热闹的性子,大部分时间都是带着蓁蓁和大河偏多,不出意料的是在房间就看见了这两个小家伙,一个正在桌边玩一只小木马,一个在绣篮里挑着些东西

    许陈氏看见许泽安进来房间后立马起身拉起他的手道,怎么不多穿点,一边拉到窗下站定“今年好像又长高了些,刚好李老板家给留了新布很是细密,看看这个色可是多好我儿穿上了肯定好看”

    “娘,不用做了,我衣服够穿呢”许泽安忙回到,自己这个岁数也不需要穿什么很好的,看着就是一副小孩子的样子看着也就这样,这几年都是在家或姐夫家闭门读书偏多,没什么接触同龄人的机会,自己这个假小孩也实在是玩不到一块去,既然不出门在许泽安的心里穿什么也就无所谓了,这个时候做衣服一般都是会做的大一点,本身就是宽松型的随着大一点再袖口下摆都放几寸下来就可以了,这样耗费的时间和布料都比较节俭

    “这哪行,这是给你去府试穿的,你可是正经读书人了,出门也是要交际的可不能让人小瞧了去可不能再穿短衫了,这叫什么来着的,反正你必须得穿上,蓁蓁给记下尺寸”十三岁的许蓁蓁已经是半大的小姑娘了,女孩子发育的早许家吃饱穿暖更显得次同岁的女孩子更看的起眼,而自己只比这大侄女小一岁却显得小孩子气,女孩子发育的早更显得大一点,差了一岁身高上差了半个头多“小叔穿啥都好看,府试肯定中,还说不定就是第一呢”

    “哪有这么好考,大家们都是十年寒窗,天外有天山外有山,我说不定就井底之蛙了,要被人知道了说不定要笑掉大牙了”

    “我就觉得小叔肯定中”一旁的大河说到,许家的人口对于村里其他人说是人丁薄弱的,对于这个好不容易得来的宝贝儿子,大嫂那是看的紧紧的,像天冷的时候可都是不许出门的,这个时代幼儿的夭折率还是很高的,一场伤寒什么的就能夺走一条生命,再加上从这个孩子以后这家里就再也没有孩子出生了,自然现在是除了许泽安以外最金贵的,家中的男丁香火还是不一样的

    “就你鬼精灵”许陈氏笑说着她现在最爱听的就是中啊好啊第一之类的,在她心里自己小儿子怎么能不中,更何况亲家老爷都说了会中的,那可是举人老爷家当年这门亲还真是结对了,手心手背都是肉,自己那闺女也是有福的进门没多久亲家中举了,又有了桂哥儿上头有没有婆婆立规矩,上次去看她穿金带银的身上穿的好料子真是过上了富家太太有人服侍的好日子了对闺女自己也是安心了就是什么时候再多生几个就好了一个总归是太少,再加上这几年看着女婿亲家对儿子的照看许陈氏早就不心疼那几亩地了,尤其现在还得了县案首更是心里满意了,等安儿考上官老爷自己这辈子就是值了,这孩子从小是体弱哪干得了粗活也幸好是个读书的种子

    要是许泽安知道他娘的这个想法在感动至于还是想要分辨几句,自己真不是体弱只是长得太白了,肤色白皙就算怎么晒也不怎么晒黑,即使晒了在房间里读书几天捂捂也就白回来了,就此还受到了家中女子们的妒忌但也可能是之前的年岁尚小而已,说也是奇怪许家人的长相最多就是端正和清秀而已,可自己随着长大确实越来越显示出美丽的外貌,就是美丽目前岁数还小处于一种雌雄莫辨的年纪别人见了只会感叹长得真好,也免了许泽安当初害怕长成个像老爹和大哥那副五大三粗的模样,作为还是有个前世的几十年的审美观长在自己身上还是挺有冲击力的,自己的五官拆看看还是很像许家人的,就是在原先的基础上更加的美化和但是合在一起却是精致可人,可以说是360度无死角的那种,现在还小还处于男女莫辩的孩子年龄就是再大几岁就不知道会怎样,但毕竟是十多岁的少年郎了就是再歪再偏也不至于是太多分,长相在科举中也是有一定的要求的,不求多仪表堂堂但也要求端正不能残疾,讲究的是君子之风

    第一次见过许泽安的人都说看着却不太像是农家子弟,可见是长的太好了早几年的时候在何宅读书都是不被单独出去的,姐姐就听了婆子们的拍花子万一被拍走了自己可没地方哭去,出门都是要被带着一起,回家也都是直接上门接送的,虽说穿着是粗衣麻布的普通装扮对于奢侈有钱的人家那还真是远远的够不上,只能说是不失礼而已,有钱的人在哪个时代都可以过上舒适的生活在哪个时代都是通用的,有的几件好衣服也是出门见客的时候穿的,毕竟许家也没有这么多少钱供许泽安样样好,有田有地吃饱穿暖,许家这条件在村里已经是数一数二的人家了,对于镇上的体面人家比不上但也算的上的小康家庭家有余粮,只是家里节俭的习惯了而已

    在一个举人的门下教导对于这个不算繁华的地方已经算的上是很幸运了,再加上和何家的姻亲关系更是能得到不一样的开小灶,县试在二月进行,府试都是在四月进行中报名等手续与县试略同,府试及格者称为“童生“也就是属于有了初级的成果,一般到了这个时候才算是开始了科举的第一步,但这个第一步很多人都会倒在这里,白发的老童生也不知道有了多少还在考,像许泽安这样年纪轻轻就得了县案首的不出什么意外就会成为童生才有了这么多人的恭维,各级官员没什么太大仇怨是不会轻易打脸的,士人们脸面风骨可比性命重多了,谁知道哪个后面就有靠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