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位极人臣不做也罢 » 第二十章 订婚

第二十章 订婚

    许父抽了口烟道“这门婚事真也是好,是镇上的人家,有房有地有铺有学问,不是没恒产的人家,许秀才也是有功名的人家了,现在也是我们高攀了,毕竟不是以前了,陪嫁也是抬了下身价,丫头要是嫁过去也不用受苦,你忍心让她在地里刨食?这条件在这十里八村的,其他的估计也不会更好了,我自己女儿还不知道,没让干农活,这两年过的日子你不知道,除了还要干干家务,都和有钱人家的姑娘都差不多了,何家儿郎也是斯文的读书人挺好,他爹能考中秀才的学识也不差,就算何家儿郎要是考的出来,女儿的好日子还在后头,退一万步来说考不出来也有家底过活,开个学堂也有生计,丫头的日子也轻松,要是结成亲家了,以后三儿也能继续读书了”当初不能读书后,看着小儿子的聪明劲只能在家里呆着都快成了许父的心结了,镇上识字能教书的人不多,有功名的更是凤毛麟角,何家就是维二的秀才,只是有产业,不需要去赚钱,不收学生,另一个秀才都快进进棺材的年纪了,何秀才只有四十来岁

    许陈氏在听到能让自己儿子读书,女儿也能过得好也就不再说了,女儿也是亲生的也是心疼的,虽说给的嫁妆厚也是给自己孩子了也就心疼了一下,只是现在这事还没有成也就牢牢在心底先压着,不然别人知道,左右不过几天就会有信

    而在另一边的何婶在得到了许家的准话后就盘算着第二天就去了何家,见了何秀才道”秀才公,你托我的事情现在有眉目了,现在有户好人家也是知根知底的好姑娘,他家是桃源村的,虽然在村长里,祖上也是读书人家,这姑娘不是我夸啊真是样样都好的,家里里里外外都担的起来,也还是识字的,村里没人说她们家不好的,他家也是好几代单传,到了这姑娘这里光是亲兄弟就有两个,上有哥下有弟,家中人丁兴旺,这家人也心疼女儿光是地就陪嫁了十亩,嫁妆也是厚厚的,更重要的是这姑娘性格温柔又能担的起事”

    何秀才在自家妻子去世后就想着到时候找个身强体健的儿媳能干的,也是亡妻的意愿,阴差阳错之下儿子到现在还没定亲成亲,自家就一根独苗,自然说盼着能早日开枝散叶的,虽说娶儿媳虽说贤德重要但也不能太过粗俗,自己是个男人也无法打听也就只能说媒,而媒婆也不敢全托付毕竟好坏也不知道,就想到了自己这个同宗的表嫂,自家都是亲戚而她口碑也好,当初也都有来往只是妻子去世后也就不好再见了,在出了孝后就把事情给安排上了,没想到没过几天就有消息了,虽说是庄户人家,但祖上也是官宦人家,毕竟这十里八村地方不大,有亲戚也是正常的,哪个村有名有姓的也都大概知道,只是不相熟,有活干必定身体好,识字就更好了起码能明礼,能陪嫁十亩地家中必也和睦,最重要单传了这辈有兄弟,女儿像母那就更好了,再说拼着两家的关系,嫂子这么推荐那姑娘也是个好的,先成家立业再立业,但都快要过年了儿子马上二十了可要抓紧了,于是想了想道道“那就劳烦嫂子了,小儿的婚事就全拜托你了,待我备下礼数请嫂子前去提亲”

    而何婶也没想事情这么容易就成了笑容也就更大了道“秀才公放心这姑娘绝对是个好的”

    而在许家这头得知了小桃将要定亲的消息自然是开心不已,许泽安看着满脸通红低着头的二姐心里在呐喊着辣手摧花啊,这么小就要嫁人了,但也没办法这也是这个时代的习俗,总不能为了迟几年嫁人耽误了好亲事,再说再过完年就十七了,对这个时代来说也不下小了“娘,那个人都没有见过就要把姐姐嫁过去吗,不看看吗”

    “这可不合规矩,这么多年老祖宗传下来的都是这么过来的,我当年嫁过来才见到你爹第一面,再说,你爹和我去镇上的时候去看过了,你何婶我还是信得过的,读书人也都会是斯文的,那家你爹也打听过知道的是好人家”,在两家初步定下口风之后,就由何婶安排下,由许父许母相看过何家儿郎了,许陈氏摸着自己的女儿心下不禁感叹道女儿大了也就是别人家的,当初以为这是自己最后一个孩子了也是心肝肉,从没叫闺女下过地,现在好了能嫁到镇上好人家去自己也放心了

    二姐的亲事进行的很顺利,在何婶回去没几天就上门提亲了,因男方过年就已经二十了男方家就想早点成婚,所以六礼就进行的很顺利日子就定在三月里,半年内成亲也给了双方准备时间,这时候气候也好,

    对于许泽安来说在和自己二姐相处的日子是越来越少了,在这个时代讲究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大都是在婚礼当天才见到第一面,但也有大部分人家也会安排相看,当然不是本人相看一般就是家中长辈进行。许泽安也看到了自己的未来到时候也会娶个十五六岁的未成年少女然后。。。。,一阵恶寒,立马摇着头把脑子里的场景摇出去,至少对现在的自己来说还是有十几年的时光,到时候的事情就到时候再说吧

    而在下聘的那一天,许泽安见到了自己未来的姐夫-何湛,一个很文弱斯文的一个人看着是个脾气温和的,希望二姐今后能过得好,不管是现代还是古代女子都不易,婚姻就是一场赌博,就是有没有水声

    何湛看着和他父亲何秀才很是想像,而何秀才看着很是就是那天在书肆见到的那个蓝衫中年男子,不过他并没有认出许泽安来,毕竟只是萍水相逢,没想到竟会有缘做亲家,不过说来也就只有识字的也会去买书

    在下聘那天二姐躲在屋子里就着门缝偷看了一下那何湛,那羞红的脸庞透露了她对这门婚事是满意的。在二姐定了婚期之后许泽安就像送礼物作为结婚礼物,可是手中没钱在之前卖花样子得到的钱都入了自己娘的手里,在想到自己找娘要钱的那一番话,心中不禁摇了摇头

    许泽安想着钱虽不多但好歹能买点东西那也是自己的一片心意就跑去找了许陈氏“娘,那天你帮我收着的钱,我想一起去镇上买东西给姐姐贺新婚”

    许陈氏本来就还在心疼着女儿的嫁妆,听见这句话心理更是一阵抽着疼“买什么买,小孩子家的买什么,钱娘给你收着以后给你娶媳妇,我们家可没亏待了你姐姐,小桃你也在我今天我就把话给说明白了,这十里八村的可没有给女儿陪嫁地的人家,再加上其他嫁妆也是这村里独一份的,你是我和你爹的亲闺女从小也没少疼你,这村子里有几个姑娘家像你一样的,女人家最要紧的就是娘家,再看嫁的夫家,出嫁的女人要是在夫家受了气没娘家就没人撑腰,你爹疼你本来也就打算给地,小户人家哪有这种说法,可为什么你爹会出十亩地增加你的嫁妆给你促成这门亲事,十亩地都快可以养活一家人了庄户人家哪家的姑娘会有这般陪嫁,何亲家是秀才是有学问的人家,你嫁人这样的人家从此再也不用在地里刨食了,要是我们成了亲家你小弟就可以读书考功名,你弟平常对你多好教你识字教你画画有点点好都想着你这个姐姐,我和你爹都是半脚进棺材的人了可都是盼着儿女们好,等你嫁过去了可不要忘了家里”

    看着坐在自己眼前的女儿,许陈氏摸着她的手又道“爹娘也是很疼你的,何家的婚事也是实在好,爹娘也都是实实在在为你考虑了的,那可是读书人家,家底也殷实,何家没有婆婆你一嫁过去就是当家媳妇,你公公也管不到你房中,清清静静的等你嫁过去抓住你丈夫的心生下儿子你就好了,日子不知道多好过,爹娘也是很疼你的,不是好人家爹娘也不会把你嫁过去,嫁过去后要孝敬公爹就像孝敬你亲爹一样,要孝顺,要知礼”

    只见二姐听的眼睛都红了一手抱住娘一手搂住自己道”娘我都知道的你和爹疼我,你放心我永远是家里的女儿,小弟的事你放心这可是我亲弟弟我一起带大的我能不盼着他好’许泽安见此知道原来这和自己都是有关系,而许父许母也都是为了自己打算,虽说姐姐的确嫁到了目前最好的婚事,但也有几分愧疚,而听了许陈氏的话也知道是从她手里是拿不到钱了,也不再忍心

    而在许家的另一边,许王氏正在洗完衣服,就有妇人酸酸的开口说到道“诶,小桃这一份陪嫁可是十里八村独一份的,可从没听过哪家的姑娘有这份陪嫁”只见的许王氏收拾好了手头的东西道“那都是爹娘做主,爹娘疼女儿,桃儿嫁的好,我这坐嫂子的也高兴着呢”说罢就往家走去,许王氏抱着水盆想着刚刚听的话说心里没想法那是不可能的,那可是十亩地,自家是个没娘家一样的人当初也没有嫁妆,自己能过的好也是多亏了婆婆,而自家是长房又生了大孙子就是将来分家怎么样都不会亏了这一房,更何况自己好容易有了儿子有了依靠,小姑好也是真心为她高兴”

    坐在窗下烦恼的许泽安在从娘那里拿不出钱后想着要这么办,侧头看了看正和娘在那里比划着布匹的二姐,在抓紧时间的过了六礼的情况下,何家在年前下了聘,而在何家下聘后许家就赶紧去了镇上赶在过年前买布和各色丝线备用,毕竟距离婚礼就几个月的时间要一起赶制婚服和绣品正线,而一起带过去的还有这短时间画的二十个花样子,其中还画了一个系类凑成一套,还记得那天二姐一回来就抱住了自己在怀里让许泽安享受了一把埋胸的感觉

    既然不能买东西,那就画几幅嫁衣的图案花样看看,而看着二姐刚裁剪好的青色和红色的衣服也有点想不来要什么图案,毕竟在现代看见的都是红色婚礼或西方白色,哪里会有青色的新娘服,典型的红配绿。有了,说着就拿出东西开始画了,想了一下看过的那几次婚礼新娘穿的衣服就开始动手了,在勾勾画画写写只可惜现在的这个时候没有橡皮擦,画错了就相当于废了图,在断断续续修修改改了大半天,许泽安看着桌上的这张最后新娘服露出了笑容

    阳春四月,春雨纷纷,而在二姐小桃出嫁的那一天是一个艳阳天,天气晴朗微风拂面

    在吹吹打打的迎亲的队伍走后许陈氏再也站不住身子回转屋子坐下,看着迎亲的队伍走去的方向呆呆的望着,许泽安被许陈氏搂在身边道“女儿大了终是要出门了,这是门好亲事,她会过的好的”似在讲给许泽安听又似乎在讲给自己听,可许泽安抬头却看见了母亲眼里的泪光

    在青石镇上的何宅,今天是何秀才家娶儿媳的好日子,在这个大喜日子中免不了要人手相帮,虽说何家人丁稀少但是本地人也有在镇上也是有功名有学问的人也颇受尊重,这场婚事也是办的热热热热的,何湛已经接亲去了,家中的亲朋好友已然都到了,门口迎宾忙进忙出的

    而今天何秀才穿着一身暗红色的长衫满面笑容的在院中迎客

    “秀才公恭喜恭喜”

    “何兄,恭喜恭喜”

    恭贺声络绎不绝,一派热闹景象,人多也预示着话也多“你听说了吗,新娘子是乡下的,湛哥儿这么好的人才怎么聘了个村姑”

    “听说虽是乡下的光是田地就陪嫁了十亩”

    “真假吧,十亩地下等地可至少要几十两银子吧,要是中等上等的,岂不是更多了,那家这么疼女儿”

    “莫非是有啥短处才给这么多,还是他家没儿子”

    “他家听说祖上还是官宦人家,还有两个兄弟,也别嘴碎了,快听,莫不是回来了”

    吹吹打打的喜乐声很快由远及近的到了,迎亲的花轿在许家门前停住,这是一顶

    是二人抬的花轿,罩轿子的帷子都选用大红色的彩绸,并绣有富贵花卉、丹凤朝阳和百子图等吉祥图案,更显的喜庆富贵,而随着何婶的喜庆话下新娘下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