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东汉王朝 » 第二十二回 征刘永众将苦战 王梁祭孔意味长

第二十二回 征刘永众将苦战 王梁祭孔意味长

    第二十二回征刘永众将苦战王梁祭孔意味长

    先是董宪、邓奉、延岑等在南阳一带作乱背叛,岑彭、耿弇等攻之不下。建武三年的夏天,皇帝于是自己率领将领向南面征伐,准备要讨伐邓奉等几支部队的叛乱。建武帝的大军到了叶城,董宪的部将,率领着数千人挡住了道路,车马都不能前进了,岑彭奋勇奔击,左右拼杀,不顾一切的冲在前面,才前进到了堵阳郡。

    话说邓奉,命令士卒埋伏在道路旁边,士卒们见车骑一天到晚络绎不绝,于是跑回来告诉邓奉。邓奉大惊失色,知道是建武帝御驾亲征,连夜逃到了淯阳。前面已经提到,邓奉在战争中活捉了朱祐,将勇猛善战的贾复,也杀伤了。尽管刘秀亲率大军,邓奉也没有丝毫的惧怕,还是继续硬钢。

    岑彭与耿弇、贾复及积驽将军傅俊、骑都尉臧宫等一起率军,从淯阳追击邓奉到了小长安,建武帝亲率诸将与邓奉的军队大战,由于人多势众,而且建武帝的将领极其勇武无畏;邓奉无论再怎么勇猛拼杀,也抵不过人多将才广,就败下阵来。邓奉被追急了,认定不可能长久抵御汉军的进攻,刘秀也来到了,念及之前与刘秀的恩情,还有就是两家本来就是亲戚,刘秀还是自己的长辈,所以不想再作无谓的抵抗力,于是就赤膊自缚前去投降了。

    邓奉投降之后,刘秀感到万分为难。就征求妻子阴丽华的意见:“夫人觉得邓奉可活吗?”阴丽华保持沉默,刘秀催促道:“你就说一句话吧?说出了也没有关系的。”阴丽华这才说:“作为后宫,本来是不该干政的。但是你既然征求我的意见,那我就直说了。望陛下不要笑话我浅薄。”刘秀说到:“你大胆说吧。”阴丽华说:“邓将军神勇不假,也有大恩于我们兄妹;况且事出有因,是有人先得罪南阳在先。他万不该的就是造反,他如果在妻子收到凌辱而死之后,直接找到陛下伸冤,或者和大司马理论皆可。不过,他活捉了朱祐也没杀他,也是讲情义的人啊。陛下要推行仁政;可否将其废为庶人?”刘秀回答说:“你的意见,我会考虑的。即使废为庶人,他也不见得会苟活的,因为他的自尊心很强。”

    继而,刘秀又征求了阴识的意见。阴识很识趣,回避了这个话题,没有正面回答建武帝的问题,只是淡淡的说:“他千不该万不该久久执迷不悟,居功自傲。”

    建武帝怜悯邓奉是原来的功臣,还有保护妻子阴丽华和舅子阴识的功劳,而且事出有因,是因为吴汉管教手下不严、抢劫邓奉家乡伤害了邓奉亲人等事情引发的,就想赦免了邓奉死罪,功过相抵,留他一条性命,废为庶人。岑彭劝谏建武帝说:“邓奉背弃恩情反叛背逆,带领部队反叛多年,还将贾复打伤,将朱祐俘虏。陛下已经亲自到了的时候,还不知道悔改行善投诚,而是率兵继续顽抗,失败了走投无路了才投降。若不杀邓奉,那就不能惩恶扬善了;谁人都可以想反叛就反叛了,反正不会被处罚,那就危险了;这样,怎么能够服众呢。”

    耿弇也走上前,对建武帝说:“功是功,过归过;邓奉虽然功劳很大,但是罪过更大。一个人,无论功劳多么大,都不能以此来要挟天下图谋不轨,这不就是要和圣上争天下了吗?”说到和皇帝争天下,自然就是建武帝不能容忍的了。邓禹、吴汉功劳大吧,都是任劳任怨的,从未居功自傲,邓奉是晚辈,居然敢说反就反,太不像话了。而此刻,邓禹自然主动回避了,因为这个侄儿太不争气,太为年轻气盛了,自己也毫无办法为他说话;如果邓禹厚着脸皮给侄儿说几句好话,或许建武帝会看在邓禹的面子上,给邓奉一条活路的;可是,这不符合邓禹的风格和处世原则,所以选择了沉默。

    而吴汉,则故意躲开了。因为此事,就是吴汉纵容部下烧杀抢掠、奸淫残害邓奉的乡亲门引发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吴汉应该为此负责任的,是该被追究责任的,如果他在场,邓奉与他理论,恐怕是脱不了干系的,难免不被功过清明的建武帝惩罚;所以选择了躲得远远的,因为他自己无法面对邓奉。但是建武帝念及吴汉的勇武、忠心和功劳显著,也就没有特意加以追究。自然,从心底里,吴汉是希望建武帝杀了邓奉的,因为他打不过邓奉,曾经被打得灰溜溜的;只要有邓奉在,吴汉留下的伤疤就会复发,所以只得跑开了。

    邓奉听后,叹息道:“都怪我一时糊涂,陛下就以我的头颅来告诫天下的英雄吧,不要自认为勇武和曾经的功劳,就能逞一时之强,给后人一个警醒吧!都怪我太年轻了。”说完,两行热泪唰唰的留下来了。

    于是,思前想后,众将领也多多劝说建武帝不要赦免邓奉,于是,建武帝横下一条心,就对邓奉说道:“既然这样,朕也无法救你了。要怪就怪你太不争气、太不珍惜我们之间应有的情谊了。你安心的走吧,我会善待你的家人的。”因此,下令斩了邓奉,对其家人优待。

    先前的时候,诸将打击邓奉,朱祐的军队被打败,朱祐被邓奉生擒去了,念及朱祐与刘秀的恩情,邓奉并没有杀他;贾复与邓奉交战时,身上被邓奉十二处伤创,几乎到了不能被救治过来的地步了。等到邓奉投降被杀之后,建武帝恢复了朱祐的职位,还厚加勉励、安慰和赏赐;并且又派遣朱祐打击新野、随县等几个地方的恶势力,这些地方皆被朱祐扫平了。

    当时,原野的野生稻谷丛生、野麻、白术等野生植物尤其茂盛,野蚕自然就长成茧了,而且挂满山谷山坡,农人就将野谷、野蚕等收拾起来,作为食物或者卖钱得利。建武帝三年,六月戊戌这一天,建武帝下令册封贵人郭圣通为皇后,册立郭圣通生的儿子刘彊为皇太子,并颁布文告,大赦天下。

    这年秋季的八月,建武帝亲自率军征剿五校的军马。丙辰这天,车架临幸内黄,大军随着跟进,在戏阳这个地方,将五校的军马打得打败,收降了他的人马。

    九月间,景丹得了疟疾病,在皇上面前出现寒冷发抖站立不起的问题,皇上笑着曰:“我听说壮士不会得疟疾病,现在汉朝的大将军反而把疟疾得了?你是怎么一个情况呢?让我好好看看。”亲自来询问他的病情。皇上派小黄门扶起景丹,赐给他医治疟疾的医药,派人护送回到雒阳。景丹到雒阳后,病情越来越重了。这段时间,陕西的贼将苏况攻破了宏农,生擒了宏农的太守。皇帝就派遣景丹的旧将通知景丹,想命令景丹强行打起精神,统领宏农郡的战事,反攻苏况。

    于是,病重的景丹不敢推辞,建武帝半夜召景丹进入内宫,建武帝对景丹说:“贼人迫近京师了,我希望借贵将军的威信和声望,你就躺着来镇住阵势吧,这样也足够震慑敌军了。”景丹自然是不敢推辞,就用尽所有的力气接受了命令,带领着营兵到达了宏农郡。景丹只是打出了旗号,并不参加战斗,激战十余日后,景丹就病死在了军营之中。延岑也自从被冯异杀得大败之后,带兵逃入南方后与秦丰的军队汇合。等到邓奉的军队被清除后,建武帝回到了雒阳,诸将就合力攻伐秦丰的部队。六月间,各部与延岑交战十场,终于大破延岑的部队,消灭了他的有生力量大部分。七月,岑彭率三将军急攻秦丰,在黎邱又展开激战,再次大破延岑的部队,擒获延岑的大将蔡宏。延岑逃至东阳,遇到朱佑、祭遵的部队,又与祭遵、朱祐的部队大战一阵;延岑的大将张成,枭勇无比,在多次交战以后,被祭遵的大刀斩为两段,延岑不停的损兵折将,只得败逃而去。

    再说吴汉这一边。吴汉自被邓奉杀败之后,光武便令他不要在南阳地界作战,叫他和偏将军冯异一同攻击昌城、五楼等地的贼首张文等,之后又在新安地区进攻铜马、五幡。由于吴汉非常勇猛,出击速度很快,攻击极具冒险性和突然性,经常是骑兵配合步兵,再加以弓箭手一起出击,所以说战斗很快打胜了。

    建武三年的春天,在轵西郡,吴汉率领盖延攻击青犊军,采用步兵引出、骑兵冲击包围,强弩射击的方式,再次大破迫降青犊的敌人。等到盖延激战刘永在楚、沛之地,追邓奉于淯阳时,苏茂叛乱后归顺了刘永,也被盖延追杀打得大败。苏茂转逃到广乐时,吴汉就率领杜茂、陈俊等,将苏茂围困在广乐。攻打了一个月,眼看城就要被攻破了,吴汉说:“苏茂被围困很着急了,第二天,我们只率军从三个方面进攻,留一个方面的门,他们必定从这道门逃跑,届时我们便好生擒苏茂等了。”正在商议妥当之时,忽然前方的探马来报:“不知何处人马,正如潮水般涌来!”吴汉大惊,对杜茂等将领说道:“公等小心督营,我自己带兵亲自去迎接,看看倒地时何方神圣。”吴汉于是率领轻骑千余人马,分作四路迎上前去抵挡。走进了才看见:原来是周建的人马,自从沛西大败之后,他从其他地方招聚、收集了十余万人马,前来援救广乐。吴汉一见周建,大怒,奋起画戟,策马闪电般奔驰,便直接冲向周建就开刺。二人立即展开大战,战到数十个回合,周建渐渐抵挡不住了,败下阵去;吴汉杀得性起,大喝一声:“贼人哪里逃?”拍马赶去,看看就要赶上了,不料飞跑过于急了,马失前蹄,将吴汉一下子从马上跌下来。周建听到动静,急忙勒马转头回来,一刀便砍下去,却被众军一齐拥上,用枪挡住,立即救了吴汉回营;周建带领的十多万人马就乘势入城驻扎下来。

    却说吴汉一交跌倒后,左脚膝盖骨的半月板跌歪到一边去了,不能起床活动。周建、苏茂军威大振,率军前来进攻。陈俊对吴汉说:“大敌在前,而将军受伤躺在床上卧着,众将领的心里害怕啊。”吴汉听后,忍痛用手一拍,居然无意间将错位的半月板拍来归位了;痛得吴汉大叫一声:“啊呀——我的妈呀!”于是,吴汉立即就站起来了,虽然还是痛得钻心,居然能够跑动了。众将领都高呼起来:“吴将军神勇。”吴汉命令:“杀牛,大飨士卒;准备大战。”吃完牛肉和饭食后,吴汉下命令说:“敌人虽然人数众多,但是,都是一些劫掠的群盗,他们胜不相让、败不相救,不是那种有仗节、有礼仪和血性的青年;所以是可以战胜的。今天是我被封侯的第二年,希望诸君一起共勉,并肩杀敌;我们一定能够取得胜利的。胜利之后,我们论功行赏;看看谁杀敌最多。”

    于是,大家吃得饱饱的,群情激昂,勇气倍增。第二天早晨,周建、苏茂派出大量兵力包围了吴汉的军队营帐。吴汉一点也不惧怕,挑选了四部精兵;包括黄头、吴河等及乌桓的突骑部队共三千余人,吴汉全身披铠甲手拿战戟,命令诸部将领说到:“大家听到擂鼓声,就大呼而进,只准前进,不准后退,后退的就斩首。”于是,吴汉率领着三千人马,分成五路,每一路600人,由军中六位虎将率领。吴汉命令击鼓,随着战鼓声响起,六路精骑像疾风闪电一样冲出去,完全没有人能够抵挡得住。周建、苏茂的军队人数虽然众多,但是都是一些乌合之众,见着大队人马杀出来,都就逃命去了;所以,被打得大败,转身就要奔回城里去。吴汉率军长驱迫击,争相进入城,准备入城之后再战。苏茂、周建看见汉兵追进城里来了,怕跑不出去了;又命令士兵冲突出城去。吴汉料到苏茂、周建必定投奔回到雎阳城里去,于是,就只留下杜茂、陈俊率领的人马守住广乐城,自己却带领将领和士兵一起追往雎阳,以帮助盖延打击刘永和刚刚败走到来的苏茂、周建率领的部队。

    之前,刘永就被盖延杀得大败,逃走到了湖陵。后来,雎阳人又反了,接应刘永,就在刘永返回来时,打开城门迎接迎刘永的部队入城。于是,盖延又率领诸将把雎阳包围起来了,三个多月,将近一百天了,还是攻不破睢阳城。忽然,苏茂、周建领数千人马,急忙到来了,刘永在城楼远远的望见了,大喜,以为已经在广乐打胜了,急忙率众开城迎入。苏茂、周建哭诉着广乐城被打败的情形;苏茂说:“吴汉、陈俊的军队确实太能打硬仗了;我们10万人马,他们仅仅2万人马,却被他们打得打败,是属下无能啊。”刘永伤感不已,说道:“战场之事,瞬息万变,不怪将军和士兵们。时运不济而已。”第二天,吴汉率军又到城下了,将雎阳围成铁桶一般。盖延命令:“架云梯上城,务必在几日内攻下此城。”刘永被吓得走头无路,几乎就要大哭了;周建安慰刘永说道:“陛下不要担忧,我们的东方有张步、北方有董宪,足以克敌制胜。又有五校的兵马,在牵制和掣肘着刘秀的部队。现在且到酂王那里去,收集散兵游勇,集合五校的兵马来帮助我们,盖延的势力就显得孤单了。”苏茂、周建于是重点保护着刘永,打开城门,带领部队拼命杀出了重围。盖延环顾四周,对众将领说:“刘永这个贼寇,前次就大败了,母亲、妻子都被杀了;可是没过多久,他就又聚众数十万人马。他虚张声势最能迷惑天下的大众;普天之下,愚蠢的人最多了,我等必须趁这个时候把他给消灭了,不要再让他长久的使天下苍生受苦了。”于是,军中士气大振,将领和士兵都被激励起来了,就趁势拔营猛追。

    刘永等在苏茂和周建的护送保护下,不要命的跑了一天,等到西山日落时分、霞光夕阳普照的时候,探望四野,看见征尘已经消失,四周静悄悄的了,只有罗日的余辉撒在苍凉的四壁;料想离追兵已经很远了,方才歇下来安营扎寨。

    第二天黎明时分,正待起行,刘永的大将庆吾入帐劝说:“人不可以逆天,逆天而行,没有不灭亡的。刘秀作天子,在汉哀帝汉平帝之际已经就有此谶语了,在蓟县有神秘的白衣人指路,滹沱河时不寒而自然就冰封得神助,天命就可知道了。以战功而论,刘秀南胜昆阳百万大军,北破邯郸王郎劲敌,三辅大破赤眉降其重兵,南阳叛逆战神邓奉被诛,像这样用兵如神的,齐梁这些地方哪里有过啊!之前刘秀就有明确的诏书,他也是为了恢复汉朝的宗室故国,现在被追着打,还不如倒戈归顺刘秀。朱鲔那样有杀兄之仇的人都被封候了,何况你是刘家宗室的王呢?一旦归顺,也不会有多坏的下场,也免了征程之苦。”刘永听到这话就大怒,指着庆吾骂道:“你这个奸佞小人,看见我暂时败下阵来,你难道是想造反吗?不要命了吗?”话还没说完,庆吾就已拔出宝剑赶上刘永,一剑将刘永砍倒,顺势就将刘永的头颅砍下来,提头在手上了;鲜红的血不停的往下滴,叫人不忍直视……众卫士大惊失色,正准备奔上前对付庆吾。庆吾左手提头,右手将宝剑击地,大声对众人说:“敢上前者,这个就是下场!为了这么一个人,不顺应天势值得吗;刘永只想一个人做皇上享富贵,已经害死了数十万生灵了。今追骑已至,你们还想活命吗?还想与这竖子一同死掉吗?那你们就反抗吧,如果不想反抗,就跟我一起去归顺建武帝吧。”苏茂、周建等听说军中发生了哗变,想急忙进入中军帐观看;但是还没有进入大帐内,正好吴汉率领突骑,如疾风骤雨般到来了,庆吾立即丢下兵器带领士兵们外出跪地投降了。吴汉说道:“庆吾将军神勇果敢,知道顺应天势了。”下马扶起庆吾及众人,做好警戒;立马着手接受刘永和庆吾留下的部队。

    苏茂、周建等大惊失色,挟持了刘永的儿子刘纡,又上马急忙逃跑。见刘永被杀、庆吾投降,军士有大半就随着庆吾投降吴汉的部队了;盖延知道这是吴汉的功劳,是已实现安排好了的。事前,五号就联络好了庆吾,叫他说降刘永,如果不成就斩杀了他,带着他的军队来投降,吴汉则就在外面接应;其实就是要复制自己斩杀苗曾的故事,没想到又做成了。盖延也大喜,命令各将领率军追赶苏茂、周建、刘纡等人;但是,由于他们跑得太快了,追赶不上,盖延等才分头派人到各郡县乡进行安抚,派遣官员实行具体管理;之后才奏着凯歌回军,向建武帝报功。吴汉将庆吾如何果断斩杀刘永并获得刘永数千人马的事情,如实汇报给了建武帝。建武帝下诏:“封庆吾为果机侯,食800户。”并且说:“吴汉也懂得用里应外合的计策了,邓禹当初真是识人——他给我找到了一位虎将。看来,他也不只是只有鲁莽行事的啊。”

    再说苏茂、周建等逃至垂惠,又招聚了数万人马在一起,组成军队,拥立刘纡为梁王,占据着小小的垂惠城自行守卫;再不敢掉以轻心了,很害怕建武帝的军队再来攻打。佼彊则带着人马到垂惠城的西部设防,作为第一道防线警示;如果发现情况,以便第一时间,差马来报告军情,以便刘纡再次做好逃走的准备。

    建武四年的春天,盖延经过修整之后,又派兵攻击苏茂、周建所在的蕲县,再次打败周建、苏茂带领的军队;逼迫苏茂、周建带兵夹持着刘纡远逃了。盖延继续进军,与董宪的部队在留下郡开战,尽管董宪的军队及人数多于盖延的军队人数,但是没有士气,交战就被盖延的部队打得大败而逃。盖延因率平敌将军庞萌,进攻刘纡西面的佼彊防线,也很快就攻下来了。盖延又率军追击已经失败的周建、苏茂到了彭城,苏茂、周建一路带着刘纡逃奔而去。盖延所向披靡,攻必克、战必胜,左右的敌人都望风而逃,听说盖延的大名就非常恐惧;吴汉、盖延在梁、齐大地威名远传。一向作战不顺的吴汉,也换了一个环境之后,打得顺利多了,采用智取的情况也比以前多了。

    在南部,董宪的大将贲休,将兰陵城献给盖延,投降了。董宪听后大怒,自郯城带领全部大兵到兰陵城围住了贲休。当时盖延和庞萌都在楚地,就以十万火急的文书报告给了建武帝,请求建武帝派兵前往去解救贲休。建武帝下诏书说:“可以直接前往郯城攻击,那么兰陵的围自然就解了。这就是围魏救赵的办法,务必执行。”盖延等以贲休的兰陵城危险为理由,于是没有服从建武帝的命令,就先赶往兰陵城直接援救贲休去了。董宪于是仅仅率千余人迎战,交战仅仅几个回合,便败下阵去了,盖延等追杀一阵,因此以为击破了围城的人马,就此入城驻扎下来;心想:建武帝也不是神,他那里是千里眼顺风耳呢,还是处在战场上的人才最了解战场形势,这真是:将在外、主令有所不受啊;我得灵活用兵才好;因此,心里很是得意。于是连夜派人将战况报告给建武帝,说明没有执行命令的原因,以免被处罚。建武帝接到信件,长叹一声:“又一个不听话的狂悖家伙出现了,不久他就会明白朕的旨意的!”

    不过,盖延的好感觉才过了一个晚上,就被打破了。第二天,董宪才又派出全部兵马,将兰陵城围得水泄不通。原来,董宪知道盖延、庞萌二将带兵前来,难以力敌,因此假装诈败散去了。盖延等将领,这时才大惊说:“不听圣上的话,果然中了贼人的计策了!现在,只有趁此机会不要命的杀出去了。”于是,只得倾城而出奔走冲向董宪的部队。董宪的兵虽多,却抵挡不住盖延、庞萌军队的勇猛,几下子就被冲散了;但是很快就陷入了董宪的重兵包围之中,董宪也是能征善战的猛将,多次和盖延正面交锋,都杀得难解难分、昏天黑地的;的那还是他的部队很难脱身;因此损失很大。实在是没有办法了,盖延要回到城中,已经不可能了,只得等将领率兵冲出重兵包围之后,就率军往郯城的方向奔去了。盖延没法,只得派遣使者向建武帝认罪,并线上自己的将军印信、绶带,表示愿意接受处罚。

    建武帝听说盖延失败了,叹息着说道:“我叫你们先攻打郯城,你们就是当做耳边风,不听我的话!不失败才怪呢。现在盖延既然率军奔到郯城了,人家早有准备了;这时董宪的计策已经奏效了,兰陵之围怎么解啊?”接到盖延的信件和交回的大将军印信、绶带之后,建武帝笑道:“我的大将军那么神勇,胜利了那么多次,打下了那么多地方;偶尔失败一次、不听话一次,也不算是大罪过;我怎么可能那么苛责他呢?叫他好好准备,会有转机的。”于是,将自己的裘衣解下,交给使者说道:“天气还很寒冷,请将军保重身体!印信、绶带都带回去交给大将军,请他不要过于自责了。”

    盖延接到裘衣和印信绶带,心无限感慨,觉得自己是如何的幸运,遇到了一个真正的明事理的明君,心里暗暗嘱咐自己,一定要为建武帝统一天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果然,盖延率军等到了郯城,无法攻克,因为董宪已经昨天早就有准备了;所以,只得率军离开;而董宪则在盖延败走之后,轻松的就攻下了兰陵城,杀掉了贲休。盖延得到的军队,又失去了。董宪获得贲休率领反叛过的军队,也没有追究那些将士们的责任,只是教育了一番,“这些都是贲休的错,你们都是被挟持的,被破听命的,所以与你们无关。”董宪也懂得笼络人心的道理,给了他们足够的台阶下。

    建武四年秋天的七月末,建武帝派遣捕虏将军马武、骑都尉王霸,围困刘纡、周建在垂惠城。但是,攻打了几个月,小小的垂惠城依旧没有打下来。到了建武五年的二月间,苏茂又带着五校的兵马十余万人,来救垂惠城。马武的军队人数很少,虽然神勇无比,但是一人不敌二手,几下子又就被苏茂、周建的军队打败,马武奔逃的时候,经过王霸的大营,于是就向王霸大呼求救。

    王霸很有判断的对部下说:“敌人的兵马全部出来了,势头正盛,我若要救马将军,必定我们两个都被打败。对不住了,这时只有靠你自己努力而已。”王霸于是闭营坚壁,坚决不出战。王霸手下的军吏都争着说:“我们都一样受皇帝的命令,现在捕虏将军兵败,我们不去相救,这怕不妥当吧。”王霸回答说:“苏茂的军队精锐,他的人马又多,我们的将士们内心恐惧,而捕虏将军与我军相恃对峙着,我们和马武两军的号令不统一,出去只有更加的混乱,弄得不好还会自相残踏;所以,贸然出去就是败着,还形不成夹击优势。我现在闭营固守,表示不相援助,敌人必乘胜轻敌冒进,捕虏将军见到援助无望了,打起战来必定勇气倍增,军士为了活命才会拼死二战;马武将军是沙场老将了,他会懂的。这样之后,苏茂的军队必然是疲劳了。我乘苏茂军队疲劳的时候再冲出去,就可攻克他们了。”苏茂、周建果然全部出来攻击马武的军队,将马武的部队围在核心。马武见王霸坐视不救,怒发如雷、睁圆豹眼、倒竖虎须,大喊道:“众将士随我冲出重围去吧。”只这一声,就如晴天霹雳振荡天空一样,众军士齐声回答说:“愿舍身忘死辅助将军冲出重围。”只见马武奋起青铜大砍刀,一策马便冲围出去,所到之处,只见人仰马翻倒;众人只得躲开去。马武只有数千人马,在十数万人之中,仅仅是下酒菜一样,算不得什么。冲击了半日,虽是杀人如麻,却怎么也冲不出去了。王霸营中,内有壮士数百人,按纳不往,自断其发,入营请战。

    大约一个时辰之后,王霸见士气已足够了,乃下令开营出战。这时,只听得王霸营中,闭了半日气的将士们,喊杀声连天,全部人马,悉数杀出来,从四面八方,好比从天而降。冲出来的全是精骑,抄敌背后袭杀。苏茂、周建等敌将正杀得疲乏了,被王霸生力军从后面杀来,显得非常意外;他们之前断定王霸的大营不敢出来,所以没有安排部队看管。王霸营中冲出来的人马,也无不以一当十,冲杀毫无顾忌,一个个争先冲入敌营乱砍乱杀。马武一得知是王霸奋勇积蓄力量杀出,大吼道:“王师出动了,大军援助我们了,大家奋力战斗吧!”说完,身先士卒的冲入敌阵砍杀;将士们又气增百倍的冲杀,苏茂、周建前后受敌,八方被围击,人数虽多,但是自相残杀践踏的不计其数,受伤在地上的哇哇大叫,没有受伤的就惊乱败走。王霸、马武追杀了一阵,大获全胜,苏茂的大军只得四散而逃;马武的军队将受伤跑不动的兵马全部救起来,捉拿回营,给与医治,并赏给他们肉吃;这些受伤的兵士非常感动,自然就投降了。王霸、马武得胜,都心领神会,没有丝毫怨气,各自领兵归营;这就是把握时机和心心相系、惺惺相惜了吧。可见,把握住战机,是多么的重要啊。

    马武军队战胜苏茂的队伍后就安营闭受,不轻易出去挑战。几天后,苏茂、周建又聚集兵马来挑战,来到王霸的大营外谩骂叫嚣挑衅。王霸就是坚决闭营不出战,还招待将士、叫歌伎作乐。苏茂的箭像雨一样的射落在营中,甚至射来的箭击中了王霸面前的酒樽,王霸也安然坐着不动。军士们都说:“苏茂前日已被我们打败了,现在打击他的部队,应该很容易了。”王霸说:“不是这样的,苏茂的兵大都来自远方,粮良已经不足了,数次挑战,就是想靠激将法取得一时的胜利。现在闭营让将士门休息,就是所谓的不战而屈人之兵的道理。”苏茂、周建既不能与王霸开战,只得带领军队回到垂惠城里的大营;因为没有吃的了,骤减只得带领部队外出寻找粮食。找到粮食之后,外出回来的周建、刘纡正想入城,不料,周建兄长的儿子周诵反而命人关闭了城门,拒绝周建等入城了。周建愤怒不已,上前去责备周诵,骂他没有仁义道德。周诵反唇相讥说:“叔叔确实是奇才,可是不能择到明主,反而恃强逆天命,屡次失败也不知道悔改,是自求灭祖灭宗的做法啊。既然现在求生有路了,既使舍身忘死也要去努力,机会没有很多,就在眼前,我必须要抓住,否则后悔就来不及了。”周建听罢,气得目瞪口呆,又见城头上已经高高的竖起了投降的大旗;周建就大吼一声,气急攻心,鲜血直喷出来,仰身倒下马去了,摔了个半死。刘纡急忙命人救起,扶到马上,一起逃生去了。走到半路上,周建就因伤重死去;刘纡于是前往投本佼彊,外出没有回去入城的苏茂,也只好带着人马连夜奔逃到下邳城,与董宪一起汇合。垂惠城投降,周诵被送到雒阳受到奖赏,就自然安定下来了。

    原来,这是聪明的王霸派遣部将偷偷入城说降周诵的结果。王霸的部将柳顺化妆成老百姓,带着王霸命人写好的书信,找到了周诵,柳顺对周诵说:“当今天下,建武帝任人唯贤,复兴汉室,天意所在,人神共助,已经十有七八;而你的叔叔则辅助一个幼稚的小子;他带给你的将士灾难;乘此你叔叔不在的时候,你可以做主了;这将是改变你们周家被灭族命运的关键时刻。如果你认为我说的的不对,你可以立即杀了我。”周诵跟着叔叔已经厌倦了长期东奔西走逃命的生活,时时都有掉脑袋的危险,所以就动心了,接受了柳顺的说降。于是才关闭了城门,并劝说周建投降;可是周建一根筋,就是不愿意改变,直至被气死了。周诵被解到雒阳,建武帝好言抚慰,赐给住宅五十间、田亩2000亩,得知周建已经死了,建武帝也没有为难周建的家眷,一律赦免无罪,并封周诵为迁陵县尉。周围的士兵看到周诵受到这样的待遇,都心里非常羡慕。

    这时间,大司马吴汉,率领建威大将军一起,带领军队攻击富平、获索大量的农民军。那是在平原地区,敌人无险可守,吴汉凭借着勇猛无畏的进攻能力和军队实力,在耿弇大将军的协助下,双方配合得天衣无缝,将这两股敌军打得大败,迫降了他们的部众四万多人。吴汉在攻破南阳之后,正好建武帝刘秀回到故乡春陵郡,也就跟随建武帝到了舂陵郡。建武帝召见了吴汉问道:“大司马近日有何打算?”吴汉答道:“吾自请北上,收上谷精骑兵、以及没有用于上几次战斗的闲置军队,用以平定齐地。”建武帝说:“彭宠已经在渔阳被家奴杀死了,在涿郡攻下张丰也是早晚的事情,你最近还收降了富平、获索的军队,现在剩下东面的张步了,他有几十万人马,谁能为我评定他呢。”吴汉答道:“建威大将军耿弇曾言可代为陛下铲平之。”建武帝懂得吴汉的意思:杀鸡何用牛刀呢。于是,吴汉走后,建武帝召耿弇进帐,问道:“大将军可有平张步之法?”耿弇答道:“张步空有众多的军队,但是他没有用兵的好办法;我如果带兵前去,必将为陛下将他拿下,以定东部大局。”建武帝笑着道:“将军不可骄傲自满哦,张步有数十万众的兵力,不可小觑;宜稳打稳扎取之。”耿弇道:“谨遵圣上之言,我必有万全之策之后,方能行动;步步为营、稳打稳扎是我这次进军的原则。”刘秀很慢的点了点头,其实心里还是有点打鼓的,他就觉得耿弇在说大话、在吹牛;因为张布也是一方诸侯,实力确实较为强大,久居齐地,也比较富裕。

    当时,梁地的董宪实力还比较强盛,军队战斗力也不错;盖延等将军还要率领军队不停的往来于彭城、郯城、下邳、兰陵之间,要应付董宪的部将也是不容易的事情;但是盖延攻击董宪的部队也有一定的收获,虽然几次都截获了董宪他们的辎重、粮草,但是对董宪的实质性打击不是很严重的。建武帝害怕盖延轻敌,害怕他深入董宪老巢导致失败,多次派遣使者传书信告诫他。盖延大为感慨,于是汇报说:“我幸运地得到你的封赏成为将军,带兵诛杀反贼和强盗们;自从接受你所封的职务以来,做得很不够,没有很好的击败敌军队伍。我经常恐怕玷污了自己的将军名号,够不上你的赏赐,所以心里惴惴不安。等待天下平定以后,我的功劳是很微弱的,不敢再贪恋职位占据位置而毫无建树。皇上每次下诏深深的怜悯督导我,怕我做错事导致失败;所以,我每每打仗,都要做好充分准备才开战,每一件事情都要遵循你的指示,必定不敢做出让你忧虑的事情来;所以,我会小心谨慎的做好攻守。请圣上放心!”

    再说庞萌,每当看见建武帝的诏书每次都是独自给盖延的,从来不给自己,就认为盖延在建武帝面前说了自己的坏话,自己生了疑心之后,于是就带领军队反叛了。庞萌叛变之后,带兵直接就打败了盖延的军队,并带领军队与董宪的军队合并在一起,自称为“东平王”,屯扎在桃乡郡的北城里面。庞萌,是山阳人,最初为侍中,为人谦逊和顺,建武帝对其深信怜爱,常常称赞庞萌说:“可以寄托六尺之孤,寄达百里之命的人,就是庞萌啊。”于是,建武帝封庞萌为平狄将军,和盖延一起攻击董宪的部队。等待得知庞萌造反了,建武帝大怒,准备自己带领大部队讨伐庞萌;建武帝给各位将领写信说:“我常常认为庞萌是可以为社稷出力建功的大臣,今天却反叛了,证明我的判断是完全错误的;将军们可有笑话我幼稚的吗?这个家伙应当被灭九族才让我解恨。各位将军,你们各自厉兵秣马吧,我们在雎阳会师,一同打击庞萌。”这边,庞萌打败盖延之后,又带兵攻破了彭城,杀死了建武帝任命的楚郡太守孙萌,占据了彭城。

    话说董宪听到建武帝自己率军讨伐庞萌,就与刘纡、苏茂、佼彊带兵去了下邳城,提前做好防卫措施;然后再回到兰陵城,命苏茂、佼彊协助庞萌,合兵在一起,总共就有三万人马,急忙前来围攻桃城。建武帝当时还在蒙城,听说之后,就留下辎重,自己率领轻骑兵三千人马,步兵数万人,昼夜赶赴到桃城。队伍到达任城,离桃城还有六十里的地方,就驻扎下来,建武帝与众将领会师后,赶到了桃城。第二天,各位将领请求出兵迎战庞萌、苏茂和佼彊等的部队;对方也准备着带兵出来挑战。

    建武帝不听众将请求,说道:“诸将莫急,我们休息吧,乘机养精蓄锐,以挫其锋芒。”城中守城的汉军,看见建武帝的车驾到了,坚守桃城的决心更加坚定。当时吴汉在东郡,命令骑兵使者飞驰而来,拜见建武帝,告知建武帝:自己的随后兵马就到。后续跟随前来的,还有汉忠将军王常、前将军王梁、捕虏将军马武、讨虏将军王霸与盖延,他们都到了任城驻扎下来,任城离桃城很近,可以随时支援桃城。庞萌、佼彊和苏茂等,见建武帝不出战,不知道建武帝葫芦里面卖的什么药,就率领全部的兵马攻桃城,城中有足够的守备信心,所以不心慌。庞萌等将领率兵进攻了二十余日,众人已经疲困了,但是还是无法攻下一个小小的桃城。等到吴汉与诸将都到齐了,建武帝才率众军进入桃城。这时,建武帝才亲自督察作战,亲自登楼指挥战役。

    董宪手下亦有数十员战将,建武帝指挥着吴汉、盖延、王霸、王梁等悍将,一起杀出,精骑埋伏在桃城的四周小山上。董宪的几十员大奖,遭遇吴汉、王霸、盖延等大力士的追杀,一下子就被诸将斩了几员。董宪大惊失色,情急之下自己追上阵来,刘秀见董宪杀出阵来,也亲自杀出去交战,架住董宪就厮杀,董宪非常意外,没有想到御驾亲征的皇帝会与自己直接交手厮杀,一时心慌意乱,心里七上八下的,又看见刘秀的队伍旌旗昭昭,心里自然就害怕了几分;刘秀则越战越勇,长枪尖劲直挑向董宪,来回毫不手软,直打得董宪无法还手,几十下子后,董宪招架不住,直接就败下阵去,勒马逃走了,怕的是走迟了,就再也逃不掉。见建武帝出阵交战,众将领都纷纷四处奔出,寻找强敌厮杀。

    见董宪败走,刘秀勒马大笑道:“竖子不过如此也。朕还以为你有多么的勇武呢。”盖延、马武、王常等,见建武帝亲自上来作战了,都品这名护卫着,不让凶悍的敌军将领靠近;同时,也勇气倍增,都各自奋勇搏杀,加上建武帝的队伍人数众多,直杀得庞萌、苏茂队伍七零八落的,尸横遍野。关键时刻,之前埋伏在四周的骑兵又从周围杀出,打得苏茂等的队伍哇哇大叫,阵型瞬间被完全打乱;战至天晚,双方才收兵回城和回营。之后,乘着夜色,庞萌、苏茂、佼彊丢弃了辎重,连夜逃奔跑掉了;建武帝早有安排,也不去追赶,象征性的追了一阵子就收住了阵脚。偷袭桃城不成,还折损了多员大将和众多的士兵,庞萌、董宪、苏茂、佼彊等人都非常沮丧。

    董宪就与刘纡率残兵败将数万人马,直接奔走到了昌虑,在昌虑城里驻扎了下来,吩咐众败将屯守昌虑郡,自己带领精锐部队向新阳城进发,打算在新阳城里驻扎下来,补充粮草和兵丁;两城相距有数十里远。可是,刚刚要到新阳的时候,忽见一路人马早在前面扎营,拦住了去路,营帐门口和旗帜打开的地方,一位将领突然威风凛凛的闪出,大喝道:“反贼,哪里走?吾在此守候多时,就等你们自投罗网了。”原来,吴汉到任城时,建武帝就秘密对吴汉说:“此战之后,董贼必然败走昌虑,又必发精锐在新阳堵住我们。将军乘胜的先机就预先带领部队在紧要的地方扎营守候,要把他们在半路上就截住,并把他们打败;打败他们之后,他们必定回军昌虑,我们就好在昌虑收拾他们了;如此,董宪之患可解也。”吴汉依计而行,早就在这块不宽不窄的地方扎营堵截董宪的部队了。该地地形仅能容得下小部分部队交战,董宪兵马没有冲过去的机会,也没有厮杀的空间;唯有死战。

    董宪见是骁勇善战的吴汉,惊叹道:“你怎么这样快捷神速!这真是所谓的用兵如神啊;佩服、佩服。”吴汉笑道:“无路可走了吧,还不快快下马投降,我求明主,或可饶你不死。”董宪回答:“休得胡言!”董宪急着想要勒马退回去,吴汉早已杀到,董宪连忙接招,几个回合之后,渐渐显得力气不支了,于是命令吹号兵吹号,收兵往回走,逃跑回到昌虑。吴汉随后派骑兵也追击而来,并令步兵拔营进军,追至昌虑城外扎营,围着昌虑不走了。董宪非常害怕,知道吴汉、刘秀等都不是等闲之辈,且刘秀的大队人马就在附近,随时都可能将董宪包围在昌虑城里,就再也逃不出去了;于是,董宪又招收了五校的已经没有吃的正走投无路的残兵败将,步兵和骑兵有数千人马,在建阳这个地方驻扎下来,离昌虑有三十里远。建武帝到了蕃邑,离董宪所在的建阳有百余里的距离;众将领请求带兵攻击董宪,建武帝笑着说:“五校的兵马已经没有粮食马料了,自然就会败走、逃散,我只要乘他们饥饿逃散之时再攻击,就没有什么攻不下来的了。反倒是现在,他们正向饿狼一样,饿得慌了,是会决死而斗的;因为现在他们还有一点决斗的力气;等到力气也没有时,我们去捡便宜就可以了。”于是,刘秀命令:“各营坚壁清野,没有朕的命令,谁也不得出战,违者军法从事。”几天之后,五校败军残部,粮食吃完了,董宪也没有给他们补充的粮食马料,果然就带兵离开了董宪的队伍。这时,建武帝才亲自带着队伍,从蕃邑秘密运动到建阳;立即包围了建阳城,从多个方面发动进攻,拼命打击董宪的部队。攻城的部队昼夜不停,城中不得安生和休息,惊恐不安;骑兵不定时的发动冲锋,有效的杀死杀伤董宪的兵马。急攻了三天,城北被攻破,大量士兵被杀死杀伤。董宪只好再一次率众奔散去逃命,建武帝命令吴汉及时追击董宪,不给他喘息的机会。

    在走投无路的时候,佼彊率领他自己的部队投降了;苏茂没有办法了,就投奔附近的张步去了,董宪和庞萌则再度逃走,进入缯山郡去了。几天后,散兵游勇听说董宪还在,又相聚在一起,有数百人马,迎接董宪进入了郯城。吴汉听说,立即行动,率领二千人马,又来攻打郯城,董宪自知守不住,就和庞萌一起又率军奔走,据守朐城。慌乱之中,刘纡不知该向何方逃走,一个名叫高扈的士兵,果断砍掉了刘纡的脑袋,劝住了逃跑的人说:“我们没吃的,跑也没有力气了,天命已定,我们就顺势而为吧。主子都没有了,我们就找一个新的主人吧!”于是,大家就停止了逃跑,打出了投降的旗子,跪地交出了兵器,就等待着追上来的吴汉来接收。吴汉率军追上来之后,见高扈高高的举着刘纡的脑袋,众兵将都投降了,就叫他们各自拴上一根红带子,重新拿起武器,冲在最前面,参加接下来的战斗,并严肃的宣布了战场上的纪律。

    吴汉接收降兵之后,就进兵包围了朐城,采取建武帝的打法,围而不打,等待着粮食并不充足的小城自己乱起来。几天之后,城中吃的东西没有了,董宪、庞萌在一个夜晚悄悄溜出来,袭取了赣榆城,利用赣榆城里的物资勉强维持部队的粮草。这时,离琅琊很近了,吴汉将这个情况报告给了琅琊太守陈俊,陈俊在第一时间就率军攻打董宪和庞萌,再一次将其击败了。不得以,董宪和庞萌又只好率军败走泽中。等到吴汉攻下了朐城,将董宪及其将领们的妻子儿女俘虏时;董宪听说后,就流着眼泪,哭泣着感谢他的将士们说:“我们的妻子皆被俘虏了,悲哀啊!是我让你们跟着我受苦很久了啊,很对不住大家了。”诸将答曰:“主上待我等如兄弟,我们愿随主上赴汤蹈火,万死不辞。”于是,董宪率领着数百骑在夜里奔逃而去,想从乡间小道上去归降张步。

    吴汉知道董宪是一员虎将,也是一位善于作战的宿将老将了,而且意志坚定,一旦他投降了张步,则耿弇平定张步的难度就大大增加了,所以决心要将其消灭在自己的战斗之中,而且要干干净净的消灭为止。吴汉料到董宪已经没有出路了,就派遣将军们穷追不舍,嘱咐他们一定要将董宪及其部署就地消灭殆尽,不得让他们再次逃跑掉了。吴汉的校尉韩湛追得很急,在一个名叫方与的地方,韩湛很快就追上董宪,与董宪展开了生死决战,由于董宪长期以来忙于奔逃,吃不饱、整天战战兢兢的,体能和体力大为下降,渐渐的不支,最后被韩湛斩于马下,韩湛砍下董宪的脑袋之后才返回。同时,方与人黔陵,也追上了庞萌,黔陵和几位将军一起,围住了庞萌,经过激烈的交战,黔陵将庞萌斩杀在马上,也砍下脑袋回去报功。吴汉命人将董宪和叛贼庞萌的脑袋都送到了建武帝所在的建阳城。建武帝于是封韩湛为列侯、封黔陵为关内侯,参与围斩董宪和庞萌的将士们都得到了相应的奖励。

    建武帝回到雒阳之后,巡幸山东,派遣大司空王梁住持,举行仪式,祭祀孔子,建立修复被毁坏了的孔庙宗祠,立孔子极其弟子后人的牌位在庙里,并制定规章制度,设立地方机构,形成习俗,派人世代祭祀和守卫孔庙。

    耿弇已经说了大话,建武帝也不怎么相信他能够打败拥有三十万大军的张步。那么,年轻气盛的耿弇做到了吗——请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