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诸天万界之收集系统 » 第十七章 心生武夫意,遥承颜师法

第十七章 心生武夫意,遥承颜师法

    寒意散尽,阳和方起,三月初十,庭院里青草透露着一股盎然春意。

    一位白衣少年,在院内空地处,挥剑练武,寒光掠空,剑意四起。一招一式,犹如雨落荷花,松柏挂枝,挥洒自如,自带几分蕴意。

    赵文待全部剑招施展完后,收剑入鞘,闭目而定,身形微微上下起伏,鼻息缓而延,体内先天真气,运转周天。

    犹如老树枯根,入定参禅一般,心意守御于内,无暇外物。

    足足过了一个时辰。

    赵文眼皮微抬,两道精光迸出,鼻息呼出,一道白气,好似利剑,呼出一丈之距。

    这时,他才真正的修练完了早功,将《先天抱一功》和《无量四元剑》全部练完一个周天,足足花了一个半时辰。

    晚上还要再练一次,每日两次,风雨无阻。

    现在赵文的修练感悟也是渐入佳境,虽然对于自身实力提升不大,但两门功法的熟练度都达到了32/100,每天提升一点,保持住这种速度,三月底就可以将功法突破到小成层次,那时估计实力就会提高很多了。

    昨夜赵文再给李英服下虎豹丹后,又交待一番如何联系后,他就离开了,至于李英到底是否会泄露他的身份,他在作出决定的那一刻,也就不再意了。

    不过赵文看人还蛮准的,在当天夜里,李英在他离开后,就连夜赶到妙手医馆,趁着徐昆熟睡就杀死了他。

    关于怎么解释,他也想好了一套说辞,顶多再受些皮肉之苦罢了。

    至于为什么李英不去告密赵文的身份?

    除了自己生命受到威胁外,以及其内心的那一抹良知外。

    更重要的是他的野心再次被点燃了起来。

    赵文仅是一个十四岁少年,就已经武功如此高超,并且还能一直隐藏武功这么久。

    可见其背后的身份有多厉害,极有可能是某个神秘宗门收下的弟子。

    他李英要是真的能靠上一位宗门大佬,那还要什么青衣帮啊。

    当然他的这些想法,赵文是不知道的。

    赵文准备接下来好好修练了,现在各个暗子都已经布下,但他还没有把握对付蔡尹大,毕竟他们相差一个境界,虽然术士对上武夫同境会略高一筹,有所补足,但通过他询问赵泰和许攸二人,关于蔡尹大的真实战斗力如何。

    他就知道自己恐怕还不是炼血境武夫蔡尹大的对手。

    据他们二人所说:

    蔡尹大,主修一门《波涛断浪决》,赐给许攸的《断浪掌》也就是其中的一部分,这个武决要比赵、许二人的武决的品质要高,威力也更强。

    据说这门武决初始,需要借助海浪拍击全身来修练,那时蔡尹大独自一人前往东海去寻找崖壁来修练,最终经过近一年的磨练才得以入门,之后就回到了灵寿县,开始按部就班的修练,最终达到现在的炼血境。

    蔡尹大踏入炼血境已经八年左右了,一身气血已经磨练到气血外显,镇煞摄魂的地步了,这种层次的炼血境都是凝练了一百道气血以上的。

    要是能够做到气血化形,那都是凝练了三百道气血以上的顶尖炼血境武夫,那等磅礴气血一撞之下,普通人触之即死,炼皮境轻则重伤,重则直接丧命。

    赵文虽然没有真正见过炼血境武夫出手,但通过他们的描述,其中实力已经可以管中窥豹了。

    单靠他仅仅的养气境修为恐怕还不是对手,所以为了以防万一,他准备等到月底将身上两门功法全部突破到小成层次后再动手,那样的话把握也大一些。

    并且经过他们二人对于炼血境武夫的描述,武夫居然这么强大,又是气血外显,又是气血化形,镇煞摄魂的。

    搞得赵文现在对于武夫的那些武决也是很感兴趣了,他迫切的希望能从系统里抽到一本武决。

    到时来个两道同修,兼修武决与道术,简称道武双修。

    赵文收了一下嘴角里的口水,回到了屋内,想起今天的免费抽奖还没有抽。

    于是进入脑海系统,准备开始今天的抽奖,看着系统的大屏幕,上面写着现在的任务,收集钨钢云母石(0/3)、击败三大帮主、击败各个副帮主(2/6)…诸天点数:10。

    昨晚虽然赵文并没和许攸正面对打,但系统依然认定了他击败了许攸,看来这个系统是不管你用什么毒计手段的,只要结果是好的就行,真不愧是会PUA的系统。

    赵文自然是乐意之至了,毕竟要是不算的话,他岂不是还要再和许攸打一场。

    赵文道:

    “系统,开始抽奖。”

    系统道:“宿主现有今日免费抽奖一次,可使用10点诸天点数兑换人阶物品抽奖一次(注:此类抽奖高级物品出现概率较高),宿主是否进行兑换?”

    “先不兑换,先抽取今日免费抽奖”赵文立即说道。

    他要先看看今天能抽出什么来,看看运气如何再决定是否兑换,毕竟系统说的什么高级物品概率高,哼估计又是骗鬼呢,赵文撇了撇嘴。

    系统屏幕上的黄金轮盘和碧玉指针开始飞速转动,不一会儿,指针听了下来。

    那是一张泛黄的字帖,两尺余长,近一尺宽,上书《祭侄赠赞善大夫季明文》。

    一幅行书,共23行,234个字。

    “维乾元元年、岁次戊戌、九月庚午朔、三日壬申。第十三叔银青光禄夫使持节蒲州诸军事、蒲州刺史、上轻车都尉、丹杨县开国侯真卿…

    当书帖缓缓打开,哪怕是隔绝时间、空间,同样可以感悟得到书写之人时而消沉痛楚,声泪俱下;时而低回掩抑,痛彻心肝,其心中的悲愤之意。

    “恭喜宿主抽到人阶中级物品《祭侄文稿》,并完全掌握颜真卿行书技能。”系统道。

    《祭侄文稿》本身并不是一篇有意为之的书法创作,而是颜真卿在悲痛伤怀之中书写的一篇祭文草稿。

    正所谓“书法无意乃佳”正是这撇除一切书法刻意完成的行文,才是一位书法大家书法造诣的最直接体现,其可贵之处就贵在“无意”的流露,无为书法而书的意念之中。

    其书以圆笔中锋为主,藏锋出之。

    厚重之处显浑然苍穆,如黄钟大吕;精细之处露筋骨凝练,如金风雄鹰;转折之处能化繁为简,如挥斥方遒。

    又见杀笔狠快,戛然而止;笔转意赅,痛快淋漓,似江水直下,一泻千里,可以说是浑然天成。

    没有等赵文反应过来,脑海中大量的书法笔锋技巧,以及无数练字的景象一股脑的涌进其脑海,那是数十年如一日的磨练。

    赵文则是一脸懵,颜真卿?行书技能?

    前世,他也仅仅是听说过颜真卿的名字,毕竟他前世学历不高,也不爱历史。

    不过他也隐隐的知道这个什么《祭侄文稿》,好像是无价之宝,那他现在掌握了颜老的书法,以后没钱了是不是可以去街上卖卖字帖啊,估计能挣不少钱啊。

    当然了赵文只是想想而已,他还不至于落魄成这个样子。

    “唰“的一声,那卷字帖落在了赵文的手上,他手里这个现在还没有盖满红戳,只有颜真卿自己的印章。

    虽然只是一张书帖,

    但赵文却能真切地感受到它的情感,它的生命力。

    也许这就是它能流传千古的缘由吧。

    赵文喃喃道:

    “没想到今日让他成为一个书法大家了。

    虽无拜师之礼,却承颜师之学。

    颜师,请您放心!

    我一定会让您的书法,也在这个世界展现出它的风采。”

    这是一位少年读书郎的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