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三清山海图腾录 » 第一章 玉溪不速客,天师下凡来

第一章 玉溪不速客,天师下凡来

    明嘉靖四十五年,江南云溪镇,犹如一颗明珠,静静地镶嵌在浙江与江西交界的水网之中。它不只是江南水乡的一处景致,更是碧波荡漾间隐藏的历史瑰宝。水网如细密的掌纹,遍布于这片古老的土地,小桥轻跨流水,乌篷船在波光里轻盈穿梭,这一切,都仿佛是从一幅绝美的江南画卷中走出的景致。

    这里的河流,如同飘逸的丝带,轻柔地环绕在每一个街角、巷尾。它们不仅滋养了这片丰饶的土地,更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与往来的重要纽带。小桥、流水、人家,每一处都透露着一种特有的幽深与韵味,那是云溪镇独有的水乡情致。

    农人们在这片土地上辛勤劳作,将每一寸土地都利用到了极致。稻田中,游鱼穿梭,与稻谷共同生长,形成了一种奇妙的共生关系;桑树林间,散养的肉鸡自由地觅食,它们的粪便与水田的淤泥混合,成为了这片土地最天然的肥料。而这里的蚕丝,质地细腻、光泽如玉,经过工坊的巧手,化作了一件件令人叹为观止的丝绸佳品,为云溪镇带来了源源不断的财富。

    地处两省交界的云溪镇,自然而然成为了丝绸与瓷器转运的重要节点。浙江的华美丝绸与江西的精致瓷器,在这里相遇、交汇,再由此运往市舶司,远销海外,换取了无数的珍宝与银两。

    而云溪镇的心脏,便是那条繁华无比的云溪街。街道两旁,店铺如林,石板路被岁月磨得光可鉴人。每当夜色降临,华灯初上,云溪镇便仿佛变身为一个梦幻的王国。流水潺潺,歌声悠扬,人们在灯火阑珊处忙碌着,享受着生活的充实与美好。这座小镇,以其独特而迷人的气息,让每一个过客都为之驻足、流连忘返。

    在云溪街的一角,悦来饭庄的招牌熠熠生辉。老板胡胖子,不仅煮得一手好茶,更擅长将新鲜的稻谷、肥美的鱼鸡烹饪成一道道令人垂涎的美食。这里,不仅是商人们交流信息的场所,更是品味云溪镇独特风味的绝佳去处。

    惊蛰之日,朝霞初照,一老一少两名道人踏着薄雾,信步走进了熙熙攘攘的悦来饭庄。老者银须飘飘,身着道袍,宛如云间仙人,透出一股超凡脱俗的气质。他多年辟谷,对尘世美食已无所求,只淡淡地点了一壶清茗,独自品味其中的清雅。

    相较之下,那位少年道人则显得神采飞扬,眉宇间透露出一股逼人的英气。他连夜赶路,此刻已是饥肠辘辘,于是挥手招来小二,豪气地点了一桌丰盛的佳肴。然而,当满桌珍馐摆在他面前时,少年却双眉紧锁,面露不悦,忿然道:“此等庸俗之食,岂能入我之口?”

    当今圣上尊崇道教,道人在世间备受敬仰,百姓皆对他们敬畏有加。店主胡胖子听闻少年的不满,慌忙上前,赔着笑脸道:“仙师息怒,小店已竭尽全力,奉上最上等的酒菜,还望仙师多多包涵。”

    少年却是不屑地冷哼一声,嘲讽道:“这等粗鄙之物,也敢自称最上等酒菜?”

    老者轻啜清茗,对少年的怒火视而不见,宛如超脱尘世般淡然。他轻轻放下茶盏,终于开口询问此行正事:“店家,我二人此次前来,实则是为了寻人。”

    “哦?寻何人?”胡胖子好奇地问道。

    “名叫肖源丰。”少年脱口而出,语气中透露出一丝急切。

    胡胖子一愣,皱眉思索片刻后摇头道:“肖源丰?这个名字小人从未听闻。”

    少年闻言大怒,猛地一拍桌子,厉声喝道:“连人都不知晓,你这饭庄还开什么开?”说罢,他手掌猛然用力,结实的木桌应声而碎,木屑四溅。

    胡胖子被吓得脸色惨白,连连后退几步。而老者依然保持着那份超然物外的淡定,道:“罡儿,我等修行之人应心境平和如水,何必如此动怒?”

    少年仍面带怒色地别过头去,不甘地说道:“叔祖,我们跋山涉水数日之久,难道就为了找一个无名之辈?我一人便足够了,何须劳您老人家亲自出马?”

    老者微微一笑并不以为忤,他轻捻胡须道,“店家,我等此行并非偶然。老朽已占卜过卦象、细算过时辰方位,断定此地必有我所寻之人。此子年约十二岁左右、相貌清秀、眉间藏有一颗红痣并且现在孤身一人无依无靠。”老者详细地描述着仿佛已经亲眼看到了那个孩子的模样。

    少年闻言大惊失色,他深知叔祖自从修成天师后每次占卜都准确无误、神奇无比。然而叔祖每年仅占卜一次且只在三清山大殿中进行,即便是权倾朝野的严阁老和徐阁老亲自传旨也未能打破这一规矩。今日为了寻找这个名叫肖源丰的少年竟然用到了占卜实在令人匪夷所思。

    “店家在此地经营多年,或许能为我等提供一些线索。”老者悠然说道,目光中透露出一丝期待。

    胡掌柜沉思片刻后眼中闪过一丝恍然大悟:“啊!您这么一说我想起来了!确实有这么一个少年,小名叫阿牛,如今在裕丰钱庄当学徒。不过他近日外出收账去了。”

    老者闻言眼中神光一敛,他知道自己找对了方向心中更加笃定。对胡掌柜微微点头致谢道:“多谢掌柜指点迷津,烦请代为引路。”并说到,“罡儿,有赏。”

    少年道士从袖中掏出一锭金子随手抛给胡掌柜,胡掌柜急忙推辞,口中连称不敢,但内心却是暗自窃喜、乐开了花。

    老者长身而起,按胡掌柜的指引方向,悠然前行。他语重心长地对少年道:“罡儿,你的性情,与天罡剑诀颇为相投。然而,你日后要执掌天师府外门,还须多加历练才是。”

    少年闻言,紧握双拳,眉头紧锁,沉声应道:“是,谨遵叔祖教诲!”

    老者并未回头,但洞悉了少年的每一个细微动作,却未再多言。

    他,便是当今天师教的掌教天师葛渊,自先祖晋代葛洪以来,已传承三十二代。十年前,他的武功便已达到登峰造极之境,武林之中无人可与之匹敌。近年来,他潜心修炼道法,终至前所未有的出阳神之境。天师府内门掌教与外门掌门之位,皆由葛家后人传承。掌教需保持纯阳之身,选自每代中悟性最高的子弟,自幼培养;而掌门则可成家立业,延续血脉。

    这少年,正是他兄长——当代天师府掌门的孙儿。他本是这一代中根骨奇佳的苗子,可惜傲气凌人,不愿受教。数年前,他曾为美貌所迷,与近些年兴旺起来的妙音门的佳瑟仙子私定终身,从而失去了继承道统的资格。然而,他在剑法武学上颇有进境,被选为未来外门掌门的培养对象。此次老者带他出来,便是为了磨练他的性情。

    天师此刻的心神并未放在葛罡身上。因为,那百年一遇的大事,二十年后即将来临。他继位以来不惜违抗圣旨,十年来十次问卦均用来卜算此事,抽丝剥茧指向这个名叫阿牛的少年。想到那传承一千二百余年的秘密有可能在自己手中揭开,他那颗平静的道心也不禁泛起了涟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