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苟在三国刷词条 » 第七十一章 马钧

第七十一章 马钧

    赵丽娘摩挲着手中纹路精美的金票道,

    “此金票虽然确实可以代替五铢钱流通,但也有一定风险吧。”

    “若是我们无限量的印刷金票,岂不是凭空多出许多钱来?”

    刘宣拍了拍赵丽娘的头笑道,

    “丽娘是越发有长进了,你的担忧没错,印刷金票绝对不能无限制的印刷,尤其是我们刚开始使用金票,应以兑换信誉为重。”

    “一旦出现客商拿着金票却兑换不到五铢钱的情况,我们就会失去信誉,金票也就没有价值了。”

    “所以,咱们先期发行的金票,不宜超过我们库存五铢钱总量的三成。为避免金票兑换太过频繁,目前金票只适合大额兑换。”

    刘宣将这些知识一一讲解给赵丽娘听,

    以赵丽娘的悟性,稍一思索便明白了刘宣此举的意义。

    看着刘宣俊秀的脸,赵丽娘满眼都是崇拜,

    “主公这脑子里怎会有如此多新奇的想法?丽娘真恨不得全都学会,好为主公分忧。”

    刘宣笑了笑没有解释,只是说道,

    “走,带你去看个更新奇的玩意儿。”

    贾诩一听,也来了兴致,

    “主公的新奇玩意儿,贾诩也感兴趣的很,我也一起去看看。”

    两人跟着刘宣来到府衙附近,

    拐了几个弯,来到一条人烟稀少的巷子,

    望着街边那颗歪脖子柳树,赵丽娘不禁脱口而出道,

    “主公,这不是弯柳巷吗?这里有什么稀奇玩意儿?”

    刘宣神秘一笑,带着赵丽娘进了弯柳正对着的那个院子。

    这个巨大的院子曾经是前任县令朱亭用来关押训练女仆歌姬的地方。

    刘宣将这所院子接管过来,改造成了一间巨大的工厂。

    流民之中也不乏一些手艺人,铁匠,木匠,甚至还有一些精通炼丹的方士,

    这些人都被集中到这所工厂,

    刘宣经常有什么新奇想法,便会来这里找相应的匠人商量。

    三人来到一个宽敞的木棚下,

    只见木棚中央立着一个一米多高的铁家伙,一边一个圆形铁罐,中间则是一个构造复杂的机器,机器一头延伸出几根曲轴,另一边连着一个轮子。

    几个老铁匠正在围着这铁家伙做最后的检查,

    见刘宣过来,为首的老铁匠拜见道,

    “老叟见过刘县令,我们按照刘县令所给图纸,已经将这机器的部件全部打造出来,并且组装好了,正好刘县令来了,我现在就安排点火。”

    刘宣看着这两米高的铁家伙,点点头道,

    “好,点火吧。”

    老铁匠得令,便吩咐众人将熔炉中烧红的碳铲到圆形铁罐下方,

    之后又铲了些黑炭进去,拉动旁边的风箱,

    下方的碳立刻喷出火苗来。

    铁罐上方的水很快就沸腾起来,大量的蒸汽通过铁罐上方的管子被压缩进了中间的机器中。

    随着蒸汽越来越多,中间机器的活塞被缓缓推动,通过曲轴带动右边的轮子开始转了起来,

    轮子越转越快,机械传动间发出轰隆轰隆的声音。

    第一台蒸汽机,终于问世了。

    虽然以现在的炼钢技术,这台蒸汽机显得有些笨重,

    但刘宣相信古人的智慧,假以时日,蒸汽机将越来越先进。

    蒸汽机的轰隆声引来了院内其他人过来围观,

    其中一个少年从围观的人群中挤了出来,

    凑到蒸汽机前睁大眼睛看着,

    嘴里喃喃自语道,

    “好家伙,这东西要是装上轮子,岂不是比马车快多了?”

    “还能装在船上代替船桨,嗯,这里还可以装一套齿轮,改变转速。”

    少年一边说着,一边从怀中掏出一本册子,旁若无人的刷刷刷画了起来。

    老铁匠见状,朝少年笑骂道,

    “马钧你个小崽子,别在这里愣神啊,等下铁罐子给你烫熟咯。”

    少年听老铁匠一喊,只是稍微挪了挪步子,继续低头画着。

    刘宣听得老铁匠的话,却神色一动,

    “你刚才叫这个少年什么?”

    老铁匠不知道刘宣为何突然问起这个,心中有些惶恐,赶紧施礼答道,

    “回县令,这少年名叫马钧,也是跟随流民来到淮阴的,平日里就爱捣鼓些新鲜玩意儿,性子是有些跳脱,要是冲撞了刘县令,还请饶了这个小子。”

    言语之中,显然对这个少年颇为欣赏。

    刘宣按下心中激动,来到少年面前,

    只见他已经在纸上勾画了好几个草图,

    其中一个草图,赫然是将蒸汽机底下装几个轮子,利用蒸汽机飞轮带动下面轮子的设计。

    和刘宣所熟悉的蒸汽机火车头,已经有了七分相似。

    “马钧,还不快见过刘县令。”老铁匠在一旁急切的提醒着。

    少年这才回过神,放下手中的炭笔朝刘宣施礼道,

    “马钧见过刘县令。”

    “你这册子上画的是什么?“

    马钧闻言将册子凑到刘宣面前道,

    “回县令,我见这机器不用人力就能自己转动,且力大无比,想来底部装上轮子的话,岂不是远胜马车?”

    马钧兴致勃勃的指着图上的几个部件介绍起来,“县令请看,此处以齿轮链接,可以通过齿轮大小控制轮子转动速度,而此处以转轴连接轮子,可以控制轮子转弯,此处则以。。。”

    马钧滔滔不绝的讲了几分钟,听得刘宣眼中越发神采奕奕。

    马钧所描述的东西,正是蒸汽机车的雏形,

    虽然有些地方还不成熟,但短短时间内他已经构想到了加速减速,转向,刹车这些东西,甚至已经勾勒出草图。

    若不是平时就对这些东西感兴趣,并且有一定的积累,是不会这么快就有灵感的。

    刘宣确信,这个少年,就是传说中三国时代的大发明家马钧。

    “马钧,你的想法非常好,”刘宣拍了拍马钧的肩膀道,“这台蒸汽机,我可以交给你来研究,你有什么需求,尽管跟这里的管事提,只要你能将这些新奇的东西造出来,我都会全力支持,你可愿意?”

    马钧抬头看向刘宣,眼睛里都是兴奋的光芒,连连点头道,

    “愿意愿意!”

    刘宣微微一笑,朝马钧低声道,

    “顺便跟你提一点,这蒸汽机需要以煤炭将水烧开,所以即便装上轮子,也要防止机器颠簸。要想让它顺利动起来,最好给它铺好路。”

    说着,刘宣接过马钧的炭笔,在他设计的轮子底下,画了两条笔直的线。

    一幅蒸汽机车行走在铁轨上的图跃然纸上。

    马钧咬着笔杆子,重新陷入沉思...

    马钧

    蒸汽机。

    吕布战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