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明末:我,李自成,重夺天下! » 第六十三章 多尔衮:准备动手,准备动手!

第六十三章 多尔衮:准备动手,准备动手!

    多尔衮麾下的八旗健儿就只有这么多。

    在扣除阿济格和多铎的两路大军后。

    残余的人马光是稳定陕甘和江南就耗费了整整一万七千人。

    而以剩下的八旗兵多尔衮已经无法组建一支强有力的大军了。

    所以征讨流贼之事只能等到来年,待阿济格和多铎的这两路主力休整完毕,恢复实力再说。

    只是在时间上虽然敲定为了来年。

    但是在具体的月份上多尔衮又犯了难了。

    因为阿济格和多铎的大军在春季能够休整完毕,再此出征。

    但那时候就算让他们立刻南下湖南,可跋涉三千里后,仗还没开打估计夏天就来了。

    可若是让他们一直在北方避暑,这无疑又会多给流贼几个月的喘息之机。

    如此情况不由地让多尔衮陷入了两难之地。

    “昔日流贼在襄阳经营三年尚且为我大清王师所败。”

    “秋季出征,不过多给了流贼几个月的时间而已,却能让我八旗健儿免于暑热之苦。”

    “这无疑会更利于我军。”

    “所以本王决定,待来年秋后大举,全歼流贼!”

    十月,睿亲王府上,多尔衮最终敲定了满清主力南下的时间。

    八旗兵将在来年将在北方避暑之后,再倾巢而出前往湖南剿灭大顺军。

    然而就在多尔衮刚刚敲定战略,准备动手之时。

    整个天下的局势陡然为之一变!

    十一月初,绍兴城外鲁监国登坛拜将。

    “监国有旨,晋方国安为越国公,晋王之仁为兴国公……”

    “拜方国安为兴明讨虏大将军,节制诸军,克日出征!”

    祭坛之上,一道旨意宣读。

    “臣等愿誓死以报国恩!”

    方国安等人大喜过望,连忙三跪九叩,叩谢鲁监国的封爵之恩。

    “诸将请起,大明兴废再此一举!”

    “还望诸将奋勇杀敌,攻克杭州,进取江南,一举匡扶我大明的江山社稷!”

    祭坛之上,看着自己的百员战将,万余兵马,鲁监国意气风发道。

    鲁监国政权自成立以来就在钱塘江一带与清军持续交手。

    甚至在复明义士的相助下,还收复了钱塘江北的好几座县城。

    只是在进攻杭州的时候却被清军击退了。

    而现在鲁监国决定封赏诸将,恩赐诸军。

    准备以倾国之兵梭哈打下杭州和清军决一死战了。

    “请监国放心,我等必定打下杭州,恢复江南!”方国安等人豪气十足道。

    十一月十九日,鲁监国麾下的精兵强将尽数集结于钱塘江边。

    鲁王亲自犒军,每人赐银两钱。

    并许诺打下杭州后将重赏各军。

    几天后,方国安、王之仁、马士英在江边义士的指引下。

    于清晨分别从朱桥、范村、六和塔过江。

    两万多明军大举北上,直抵八盘岭,逼近杭州。

    满清驻守在杭州的闽浙总督张存仁不敢大意。

    迅速下令麾下的各路清军集结,并向在南京的洪承畴和勒克德浑求援。

    而方国安则调度三路兵马在杭州城外会师。

    两万多明军旌旗蔽日,金鼓宣天。

    大有一举击破杭州之势。

    一时间城内的士绅、百姓闻风而动。

    整个杭州城都风声鹤唳。

    张存仁眼见如此自感大事不妙。

    所以连夜召集城中的清军将领召开军议,准备在翌日出城迎战先发制人。

    第二天,天蒙蒙亮时。

    张存仁督麾下梅勒章京济席哈、朱马喇、和托,总兵田雄、张杰。

    八千余清军精锐从各处城门出城。

    分三路向明军发起全面进攻。

    方国安见状大惊,连忙组织军队抵抗。

    可是明军虽多,但无论是方国安部,还是王之仁的地方备倭军都战力不高。

    而清军中的张存仁、朱马喇、田雄等人更是战力非凡。

    其中梅勒章京朱马喇甚至还在历史上带兵跋涉数千里抵达新会。

    和尚可喜联手击溃了李定国。

    在这种情况下,三路明军相继败下阵来。

    战至午时,明军全面崩溃。

    方国安等人只得收拾残兵败将狼狈逃回浙东。

    麾下的两万余兵马折损大半,仅被俘的就有副将十一人,参将、游击、都司、守备四十八人。

    此战之后,鲁监国大惊失色,顿感绝望。

    整个鲁监国政权的锐意进取之风都为之一变。

    然而鲁监国政权攻打杭州的壮举虽然失败但是却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江南乃我大清税收之根本!”

    “若无那几百万漕粮,我大清何以养活在北京的几十万满人以及全国的数十万大军!”

    “所以此地绝不容一丝闪失!”

    “而鲁王不除,江南不宁!”

    “我大清必除鲁王不可!”

    北京城中,得知鲁监国攻打杭州后多尔衮眉头紧皱。

    满清岁入的米粮大多来自江南。

    若没有那几百万石的漕运之粮。

    不仅北京城中的满人会断了炊,全国各地的绿营兵也发不下米!

    一旦没有每个月三斗的月米供应,单靠绿营兵的那点饷银。

    就满清占领区的恐怖粮价,绿营的兵油子非被饿疯了不可!

    所以江南地区是绝不容一丝马虎的。

    而现在鲁监国政权锐利进取,三番两次的意图攻取杭州,恢复江南。

    正所谓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况且江南已经不是多尔衮的卧榻,而是他的裤裆,他的命根子了。

    鲁监国时不时的就对着多尔衮的命根子挠两下,捏两下。

    虽然伤害性不强,可多尔衮身为男人又如何能忍?

    所以为了命根子,重拳出击是多尔衮对鲁监国的唯一的选择了。

    “皇叔父摄政王说的对,若不除掉鲁王,江南的乱臣贼子必定心中还存妄想!”

    “如此一来江南人心将无法彻底安稳,必需要彻底消灭鲁王,江南才可大定!”谭泰等亲信也纷纷附和道。

    鲁监国政权虽然并不强大,但它的存在本身就具备非凡的意义。

    一个南明政权就存在于江南之侧,其对江南的人心影响可想而知。

    所以多尔衮为了稳住江南,稳住自己的命根子,无论如何都要尽早击垮鲁监国政权。

    “责令博洛抽调各旗兵马,统兵七千克日南征,一举消灭鲁王,并擒拿唐王。”

    “尽收闽浙之地!”

    睿亲王府上多尔衮缓缓下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