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明末:我,李自成,重夺天下! » 第四十一章 佟养和:不能败,我不能败!

第四十一章 佟养和:不能败,我不能败!

    (营庄制在作者在上一本书中写吐了,就这样吧,再细扒拉一回也没什么好写的了。)

    若是不怕士绅造反叛乱,那么莫说是推行营庄了。

    就算是追脏助饷李自成在三省之地也推行的下去。

    只是钱粮这种东西并不能直接转化为战斗力。

    就算有再多的钱粮也得需要时间去准备,去使用。

    才能转化为战斗力。

    他李自成昔日在北京刮了多少?

    整个大顺政权的追赃助饷又从北方刮了多少?

    一片石之前,论银子、论粮食,李自成能够直接砸死多尔衮。

    可是有那么多钱粮大顺军在北方赢了清军吗?

    所以李自成在三省之地并不像孙可望那样把士绅们压榨到极致。

    孙国主在云南是没办法,整个云南就那点资源。

    所以他也只好先苦一苦士绅,只给一成地租了。

    等他以后打出去那可是肯定会给云南士绅提一提的。

    至于他最后没打出去……

    反正士绅一直苦的都是百姓。

    孙国主多苦几年士绅又怎么了?

    将心比心,百姓都苦了几千年了呢!

    而李自成就不同了,他坐拥三省之地,资源十倍于孙可望。

    所以孙可望这位大西国主是官四田主一耕种者五。

    而李自成这位大顺天子则是官二田主三耕种五。

    虽然李自成只从耕地上提了两成。

    可就是这两成也足够养活数十万兵马了。

    在钱粮管够的情况下,与其再继续压榨士绅,令大顺政权动荡。

    还不如先怀柔一下,多给士绅们分点地租。

    这种政策相对于大顺之前的追脏助饷无异于对士绅友好多了。

    大顺政权非但不夹他们的脑袋,也不动他们的家产,更不动他们的地。

    李自成等到时候再恩科取士一番。

    如此一来在清军的烧杀抢掠和剃发易俗面前。

    整个湖南的人心就都在自己的身上了。

    说到底,这政策都是对比出来的。

    之前李自成在北方追脏助饷,结果多尔衮严肃军纪,保护士绅们的利益。

    北方各地的反动士绅当然一个个地喜迎王师了。

    可是到了现在,多尔衮眼见天下唾手可得,他的本来面目直接暴露了。

    清军不但烧杀抢掠,而且八旗还要跑马圈地。

    咱大清更是狂妄地再度颁布剃发令,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

    如此情况,非但孙国主的一成地租能让云南士绅捏着鼻子认了!

    甚至贺珍等人从汉中起兵,席卷陕甘,打出大顺旗帜之时。

    但凡有点良心的陕甘士绅都重归大顺旗帜之下,和咱大清干了!

    而现在李自成彻底放弃了追脏助饷。

    在三省之地推行营庄,加税限租,平衡大顺、士绅、百姓三者之间的关系。

    和满清的倒行逆施相比,他倒是要变成圣主明君了!

    “陛下,营庄之法平衡了朝廷和士绅、百姓之间的关系,的确乃点睛之笔。”

    “但按照营庄之法,划分分成,我大顺在三省之地,还需要大规模的驻军设吏。”丞相牛金星开口,一眼就看出了营庄制的弊端之下。

    想要大规模地清丈土地,划分地租。

    并且稳定士绅利益受损所带来的反抗。

    大顺政权在三省之地必须要大规模的驻军并且安排巨量的吏员进行管理。

    否则营庄之制是推行不下去的。

    也就是说用孙可望的营庄制度,大顺政权的行政成本会非常高。

    “我大顺有十几万大军,更有数十万家眷。”

    “除此之外,三省之地收编的义军、奴仆不计其数。”

    “有如此实力,何愁不能推行营庄?”

    “再说了,若是营庄能够建成,获利最多的不是朕,也不是大顺,而是百姓!”

    “昔日朕在北方三年免征,朝廷和大军的开支皆由追脏助饷所得。”

    “可是鞑子南下之日,士绅反叛之时,百姓们却坐观成败,甚至在士绅的哄骗下还有百姓不明所以,竟然跟着士绅袭击我大顺官吏!”

    “百姓愚昧,朕不怪他们,但是我大顺也该吸取教训,好好地让百姓知道谁才是真正的对他们好了。”

    “若是在北方之时,数千万百姓能够人人力挺我大顺,区区十万鞑虏,何足挂齿啊?”李自成叹气道。

    其实他这个闯王败得冤枉啊。

    追脏助饷其实得益最大的不是他而是百姓。

    为了实现自己造反时的诺言,李自成在北方全面推行三年免征。

    政权和军队的开支皆不用百姓的民脂民膏而是从士绅的头上用刘宗敏的夹棍夹出来。

    要是他李自成不怎么做,而是带着大顺和士绅全面合流。

    那么大顺该花的钱还是会花的,只不过这些东西不从士绅头上夹就只能从百姓头上刮了。

    如果他这样做,或许就不至于流落湖广了。

    因为某些时候士绅真的比百姓重要。

    李自成得罪了士绅,士绅知道趁他病的时候要他的命。

    李自成没有忘记百姓,可是大顺式微之时。

    民智未启的百姓就在那看着。

    甚至还要不少人被士绅一忽悠,竟然跟着造反了。

    等大顺败了,清军和还乡团彻底回来了。

    北方的数千万百姓就直接抓瞎知道反抗了。

    可是没有了大顺的领导,满清和反动士绅的合流。

    就连太平军都能镇压,更别提这些松散的义军、百姓了。

    这一切固然是百姓愚昧懵懂的原因。

    可是大顺政权也做的不够好了,要是李自成当时能够组织几百个宣传队上山下乡。

    大顺军也就不至于如此。

    毕竟人民群众的力量要是开发出来了,那可是无穷的。

    所以李自成准备在南方亡羊补牢了。

    此言一出,一众大顺文臣也是落了心来。

    推行营庄的确需要大量兵马,大量人员。

    可是李自成来到湖南又不是一个人来的。

    光是大顺军就有十几万,算上家口那可是几十万人啊!

    更别提还有湖南和两广原本的义军和奴仆了。

    把这些人组织起来,在三省之地推行营庄根本不成问题。

    三省之地才多少府县?

    这几十万人全撒下去,一个县都尼玛能分两三千,一个村都能安排好几个呢!

    昔日李自成麾下的二十万大顺军追赃助饷,都能追陕西、甘肃、山西、河南、山东、北直、湖北七个省。

    如今十几万大顺军在湖南、广东、广西推行营庄难道就推不下去了吗?

    更何况还有多尔衮的剃发令呢!

    还有清军的烧杀抢掠呢!

    湖北士绅在左良玉的大恩大德下,连大顺的追脏助饷都特么能忍。

    现在左良玉的旧部可就在湖北和江西对虎视眈眈呢!

    所以李自成的营庄推行在三省之地的推行那是没有问题的。

    要知道湖南在被咱大清给霍霍后。

    只给士绅一成的大西军出滇,湖南民众都竭诚欢迎,整个抗清局面一片勃勃生机!

    营庄制的推行靠着大顺军现在的实力和组织力那是没有问题的。

    而一旦能够将这个编户齐民,皇权下乡的体制给落实了。

    那么其爆发出来的能量是非同凡响的。

    固然李自成现在需要投入大量兵力和吏员去整顿三省地方。

    可是一旦成功,历史上孙可望以云南一省拉起二十万兵马和满清分庭抗礼的现象将会在湖南等地上演。

    而营庄前期花费的精力的确很大。

    但到了后期,大顺军的行政成本也不会高到那里去。

    因为分成可以转化为定额,士绅的反抗可以清理。

    孙可望在云南后期的军田六七斗,民田八斗至一石二斗便是摸清楚各地情况后。

    为了缩减行政成本而推行的定额制。

    而营庄所能够带来的编户齐民,全省动员却能够绽放出无穷的能量……

    …………

    岳州城中,权将军李过跪在地上恭听着李自成的圣喻。

    “亳侯,圣上的圣旨你可曾听清楚了。”大顺礼部尚书杨永裕开口道。

    李自成流落湖广,非但有大批老兄弟跟着。

    文官中陪伴着他的人也不少。

    除了丞相牛金星外。

    还有刑政府尚书安兴民,文谕院侍郎顾君恩。

    户政府侍郎萧应坤,户政府侍郎杨建烈。

    礼政府侍郎杨永裕,礼政府侍郎姜学一。

    兵政府侍郎王家柱。

    刑政府侍郎邓岩忠,刑政府侍郎陆之祺。

    工政府侍郎姚锡胤,工政府侍郎徐尚德。

    可以说李自成不仅是武将未散,就连大顺六政府的文臣也没散!

    这位大顺天子带到湖南的不仅是一支十几万人的大军,而是整个大顺政权!

    而今刚刚升任礼部尚书的杨永裕带着李自成的圣旨来岳州呵斥一番李过了。

    “臣,听清楚了!”李过对着李自成的圣旨三跪九叩,随后接过。

    总有人说李自成控制不住手下,但不要说李过了,就算是刘宗敏也得拜李自成这个大顺天子。

    闯营之中不服李自成的人,早在闯曹火并的时候就被李自成给清理的。

    也正是火并了罗汝才,大顺才是个朝廷而不是联盟,李自成才是个天子而不是盟主。

    “亳侯,岳州乃是重中之重,陛下几个月之前放弃襄阳现在悔之晚矣。”

    “所以对于岳州重镇他是宁死不失了。”

    “陛下的话虽然重了些,但是亳侯也该体谅陛下的难处。”

    “岳州要是再失守,我大顺就算在湖南都立不住脚了。”

    捧着李自成的圣旨,骂了一遍李过后。

    杨永裕又开导道。

    “杨尚书,请回禀陛下,这次是微臣的过失,微臣知罪。”

    “来人待鞑子南下之时,微臣便是死也要死在岳州!”李过没有丝毫的不满,正色道。

    杨永裕见状点了点头。

    “亳侯,我这次来除了宣读圣旨,展现天威外。”

    “陛下还发布了一道密诏,让你依计行事!”杨永裕颇为神秘地开口。

    将李自成的密诏交给了李过。

    当李过看完之后,整个人都目瞪口呆,惊为天人!

    当天下午,一封李过的书信便由一名被俘虏的清军游击带出了岳州,准备去拉佟养和下水了。

    武昌城头上。

    佟养和佟总督双眼血红,已经足足三日没闭眼了。

    “总督大人,已经三日了,您还是先回府休息吧。”一名亲信于心不忍劝慰道。

    “不,我要等着我的兵马回来!”佟养和红着双眼不死心道!

    岳州战败的情报几日前便早已传来。

    佟养和得讯后五雷轰顶,宛如遭到了晴天霹雳一般。

    一时间竟然不肯相信!

    咱大清自从入关之后,大大小小连胜闯贼数十阵。

    早已经不把闯贼当回事了。

    咱大清所有人都在追着闯贼打,所有人都在赢赢赢!

    这让佟养和如何相信自己会败给闯贼。

    然而事实就是如此,郝效忠三人了无音讯。

    整整两万大军更是仿佛从人间蒸发了一样,不见任何踪影。

    直到三日前一名军医好不容易跑回了武昌。

    佟养和这才在心里接受了他战败的事实。

    可是战败是确认了。

    佟养和却不相信他麾下的三大总兵,两万兵马,会覆灭得如此彻底。

    整整两万人竟然就跑回了一名军医!

    所以从三日前开始,佟养和就望眼欲穿地守在武昌城头,等待着自己的大军归来。

    可是整整三天!

    却只有几名败兵回到了武昌!

    这让佟养和如何能够接受啊!

    咱大清的文武都追着闯贼打。

    而他这个多尔衮力排众议任命的湖广总督。

    要是刚上任就败在了闯贼的手里,还败得如此彻底。

    咱大清会怎么看他?

    被打了脸的多尔衮会饶了他?

    他佟养和会有好下场?

    所以不能败,不能败,佟养和佟总督他不能败啊!

    他得到了多尔衮的赏识才刚刚上任,要是打了多尔衮的脸,给咱大清闹了一个大笑话。

    他可怎么活啊!

    一想到此处,佟养和就忍不住掩面而泣。

    败在被咱大清一直追着打的闯贼手上。

    还一次性折了三大总兵,两万兵马。

    不仅是他这个湖广总督到头了,他佟养和的脑袋也到头了!

    然而就在此时,一个人骑着马,在晚霞的照耀下踏着五彩祥云出现在了佟养和的眼中。

    “此人是谁啊!”佟养和连忙询问道。

    “总督大人,是郝总兵麾下的赵游击!”

    “快快快,快吊他入城!”佟养和激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