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农家致富忙 » 第四十三章 过明路

第四十三章 过明路

    夏末秋初的天空是深邃的宝石蓝,迎面的微风带着凉意送入飘飞的衣摆,树叶开始泛黄。

    谷雨小心地跟在孙夫子身后,垂头丧气,大气都不敢喘。如果可以,她真的很想挖个坑把自己埋了。前世活了二十几年都没这般尴尬过,她现在只想当一只埋进沙子里的鸵鸟。

    弯弯绕绕走了两圈,跨过一道院门,孙夫子把她带到了书房。

    推门而入,孙夫子径直坐到了主位上,旁边的小厮消无声息地端了茶水进来,再静消消地出去,没发出一点儿声响。

    书房的空间仿佛陷入了凝滞,孙夫子垂头端详着手中的纸,不发一言。谷雨立在孙夫子跟前,站得笔直,等待着宣判。

    半晌,孙夫子把手中的纸搁到案上,沉声开口道:“我听你兄长提过,说你虽年纪小,但聪慧过人。如今一看,确有其事。只是学习本就是持之以恒的事儿,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只会伤仲永罢了。”

    谷雨听闻,羞愧地低下头,她最近一直在忙碌着食肆和食摊上的事儿,放在学习上的心思就少了许多,没有平衡好学习与事业。孙夫子想来也是发现了,这次才特意把她带过来的。

    谷雨没有辩驳,开口道:“夫子说的是,是学生最近忙于俗务,在学习上有所懈怠了。夫子的话,学生铭记于心,之后也会时时注意。”

    谷雨见孙夫子没有反驳自己自称学生的话,胆子也大了许多,便接着开口道:“不知夫子是否得闲,学生有一些问题,想要请教先生。”

    孙夫子只微微颔首,示意谷雨提问。谷雨一见有戏,把自己最近积攒的问题都递上去。

    孙夫子看着眼前厚厚的一册子问题,瞥了眼垂手立在一旁的谷雨,抽了抽嘴角。但他到底没有推拒,而是认真看起了册子上的内容。

    这些问题显然谷雨都是经过自己的思考的,她把自己的想法写了下去,有些观点连孙夫子都感到颇为惊讶。比如,对于算术的看法,当今普遍认为是逐利之具,但谷雨却认为算术能激发人的思维能力;再比如对于孝道的看法,他在课上说“百善孝为先”,讲解了孝经中的为孝之道。谷雨却发散思考,提出了自己认为的“合理孝顺”。孙夫子兴致也上来了,就着谷雨提出的问题。两人一同探讨起来。

    孙夫子知识渊博,能言善辩,谷雨想法新颖,古灵精怪,两人都从彼此的身上学到了不少的东西。

    孙夫子更是一脸惊叹道:“汝之所思所想,虽离经叛道,却惊才绝艳!”

    谷雨当然知道自己的思想跟古代差了几个世纪的距离,闪闪发光的思想经历了时间和历史的洗礼,洗去了糟粕,只留下精华。当这些思想来到她面前时,只余下历尽千帆的精华。她的观念想法和世界,就是由这些精华思想启蒙的,并在她的身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谷雨没办法跟孙夫子解释人民当家作主,解释人身权益,解释公民在法律面前平等。她只能腼腆地笑笑,循序渐进,把自己的想法观念润物细无声般渗透出来。

    如此,虽不会有石破天惊的壮阔,但也有细水长流的隽永。

    待到午时,小厮在门外通报了,才恍觉时间竟然过得这般快,不知不觉就已经过去了一个时辰。

    眼见时候不早,孙夫子起身道:“你虽聪颖,但基础还是太差了些。你往后还是先跟着中班上课,不必呆在外间了,坐到后面去,别打扰到其他学生就好了。我那儿外面的花花草草可经不起你折腾了。今日回去把课业做了,明日辰时直接带到这儿来给我。你也不必从洞里过来了,直接走正门罢。”

    谷雨一听,就知道孙夫子是认同她,高兴地点头应下,当即表示回去后会认真准备拜师礼,还感谢孙夫子的教导。孙夫子不甚在意,点头同意了。谷雨见孙夫子要歇息了,才恭敬地行礼告退。

    走出院门,谷雨还沉浸在能拜师的喜悦中,步伐轻快,只想着赶紧回去。经过一片竹林,就听见一阵窸窸窣窣的声响。

    只听见一声惨叫:“啊啊啊啊啊,有虫子!!!”接着,一道身影就跌跌撞撞地从竹林中跑了出来,后面还跟着两个人影,说着:“小声点儿,小声点儿,被夫子抓住就完了!”

    谷雨不由脚步一顿,转头望向竹林中,定睛一看,是义哥儿和莫明礼,以及刚刚见到的义哥儿的友人宋学子。

    那宋学子还惊魂未定,义哥儿和莫明礼却是一眼就见到了谷雨,便把宋学子丢到一边儿,围到谷雨身边,一个问:“小妹,夫子可有为难你,阿兄去同夫子说情罢?”一个问:“小妹,莫慌,你就说是阿兄带你进来的,有什么事阿兄帮你抗。”

    看着两位兄长关切的面容,谷雨顿觉心中暖流翻涌,安抚道:“没事儿,夫子没有为难我,还有好事儿呢~”

    义哥儿和莫明礼只笑着应和,一脸看自家妹妹异想天开的表情。

    谷雨见他们不信,就把孙夫子同她说的话照搬了一遍,还拿出了孙夫子布置的课业。

    两人才信了,兴奋地握住谷雨的手道:“那岂不是以后咱们就能一起上学了?”

    谷雨轻哼一声,一脸得意道:“错了,我直接读中班,以后就是你们的师姐了!”

    当然,师姐是不可能师姐的了,谷雨立马就接受到了两位兄长“关爱”,一路笑着跑回了家。

    义哥儿和莫明礼则是帮她把书包提了回家,同家里说了下情况。

    听到孙夫子愿意收谷雨做学生,家人都非常高兴。

    李氏还让义哥儿和莫明礼稍等片刻,她亲自炒了三道菜放到食盒中,让两人好生带回去给夫子,嘴上还叮嘱义哥儿:“你回去后,好生同夫子说,多谢夫子宽容大量,不计前嫌。明日必登门拜谢。”

    义哥儿认真地点头,表示一定会把话带到。食盒不算重,义哥儿一人提着就成,路上要是觉着累了,再同莫明礼交换一下就成。

    义哥儿和莫明礼走后,食肆还得继续着午食生意。

    待午市结束,李氏压抑不住内心的喜悦,立马让谷雨修书一封,请人捎回去给莫林山。她自己也顾不得休息,找了桃花村的村民,转告莫二郎此事。

    这实在是件好事儿,村民一口就答应了。

    李氏走后,那村民才纳闷地同旁人道:“我咋没听说过有书院收女子入学的呀?”旁边的人不以为意道:“你想想那小娘子的本事儿!小小年纪,铺子都挣了一间。那能是一般人嘛?”

    村民想想也是,忍不住羡慕道:“哎哟,这可真是个金疙瘩呀。咋俺家没这等有本事儿的小娘子呢。要是有那小娘子一半的本事儿,俺家也发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