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农家致富忙 » 第十二章 做豆腐

第十二章 做豆腐

    回到家,一进门,莫二郎就把院门关上拴好,随意把竹筐背篓放在院子中后,大家伙儿就兴冲冲地跑进正房,待大家都进来后,把门关上。莫二郎才小心翼翼地把包袱解开。

    看着吊在一起整整齐齐的一吊钱和鼓鼓囊囊的一钱袋子散钱,在挤挤挨挨的众人之中,仿佛也闪烁着耀眼的光芒。第一次见到的李氏攥紧了手中的帕子,既欢喜又难以置信。

    莫大郎莫二郎和几个小孩虽然已经见过一回了,但还是笑开了花,前儿在医馆有外人在不好放肆,这会儿却是无所顾忌了,直接咧开嘴,露出牙花子,几个小的抱成一团,原地蹦跳宣泄自己的兴奋之情。

    虽说从前在老宅的时候,家中也不是没有这么多钱,但这毕竟是众人头一回挣这么多钱,自是心绪难平。

    待众人心情稍平复后,莫大郎就开始分钱了。只是,莫大郎虽说算数比莫二郎好,但也就能数到一百,再多久容易犯迷糊了,再加之从前家中有做过货郎的莫林山坐镇,哪需要他来数大数?正为难之际,谷雨站出来道:“大伯何必为难,根据林掌柜所说,我家是四百三十六文,大伯数四个一百文,再另数三十六文不就得了?”

    莫大郎听了,一合计发现果真如此,不由对谷雨刮目相看,道:“你这妮子真真是聪明的紧呀。以后定是当家的一把好手。”说完,还竖起了一个大拇指。

    谷雨只抿嘴一笑,心中并无多少波澜,毕竟这是一个小学一年级的学生都能回答的问题,实在骄傲不起来。

    莫大郎仔仔细细地数了两三遍,确认无误后才把铜钱交给了李氏,李氏就在边儿看着,自是知道没问题的,很是爽快地接过了钱,道:“大哥,好好歇会儿。饭已经蒸好了,我去炒两个菜,你和二郎好好聊聊。”

    说着,也不待莫大郎推脱,把钱拿回偏房放好,就直接到厨房做饭食去了。谷雨和月娘也跟了进去,义哥儿和信宝则陪着堂兄堂姐。谷雨怕李氏直接来个野菜炖猪肉,别说,这还真是农家的常用做法呢,谷雨印象中在老宅难得割了肉,小方氏就是这么干的。

    谷雨小声指导李氏把肉切片,再去地里抓了把葱,拍了蒜,配着之前晒的笋干,炒了一大盆香喷喷的笋炒肉,油亮的笋片,焦黄的肉片肥中带瘦,看着就让人食欲大开。再烧了个素菜,配着一大盆的野菜蛋花汤。

    谷雨做蛋花汤很是有两下子的,两个鸡蛋就能做出一大盆汤,看着似乎是四五个蛋的量。这是她从前向公司隔壁的小炒店老板学来的,要把蛋搅发开来,注意火候和手法,两个蛋一桶汤不是梦。

    李氏心疼自家闺女年纪小,只让她指导着做,谷雨也不逞强,只动动嘴皮子。半个时辰后,就开饭了。莫家人口不多,方氏也没立过儿媳孙不得上桌吃饭的规矩,故男女老少都是上桌吃饭的。

    众人都在正房,莫二郎是一家之主坐上首,莫大郎紧挨着莫二郎坐左侧,几个男孩围坐一桌。李氏则带着谷雨月娘和莫天蓝另做一桌。莫大郎和几个小孩第一次吃炒的菜,很是新奇,虽是尽量克制,但也吃的飞快。莫大郎连连夸赞李氏的厨艺进步飞速,从前竟不知还有这种做法。

    李氏哪能承认,笑着说是谷雨听县城的人说起,自己琢磨出来的。莫大郎更觉得谷雨机灵,对谷雨又是夸奖了一番。谷雨只得故作害羞地垂下了头。她可算是知道了,莫大郎真是难得一见的直白人,对人的喜恶很容易就能从他的言语中看出来。

    吃饭罢,莫大郎婉拒了谷雨一家的留宿邀请,揣着钱兴冲冲地回家了。谷雨没告知莫大郎她要做豆腐的想法,左右这会儿还没做出来,实在是不必急于一时。而且,虽然她有信心自己能做出豆腐,但她年纪摆在这儿,莫大郎未必能相信。因此,不若做出来后更有说服力。

    第二天,谷雨起了个一大早,今天她就打算把豆腐先试着做出来。古代的豆子和现代不同,工具也不一样,她必须得试验一下,找到最合适的配比和手法。

    至于做豆腐的事儿,昨晚临睡前她已经告知了李氏和莫二郎,当然说的是自己前儿进城时,送了些药草给那厨娘,那厨娘好了后,准备离开前教了她几个方子。豆腐就是其中一样,这东西制作不难,在厨娘老家那儿还算常见,但这边却没有。不是多珍贵的,全当做感谢了。

    这厨娘自然是谷雨瞎掰扯的,但她这半个月还真进了两三次城,不是跟着莫二郎去约定送药草的时间,就是跟着对门的庄伯伯一起去安世堂复诊。是的,莫谷雨为了去县城,是真的使出了浑身解数。而且,莫无论跟莫二郎或是庄伯伯的时候,她都有独处的时间,因此也还算能说得通。

    当然,谷雨也说了,这方子还不知道成不成。李氏和莫二郎虽然担心浪费粮食,但想到莫大郎说的粮价快要下降,以及药草生意的收入,思虑了一会儿,还是点头同意了。

    不过,李氏素来节俭,还是担心谷雨会霍霍粮食,因此还是不放心地叮嘱道:“雨娘,娘亲知道你手上有方子,只是这豆腐我也只听过没尝过,给不了你帮助。你第一次做,还不知是个什么情况,还是把步子走小点吧?”谷雨自是没有意见的。

    李氏见谷雨听进去了,心中松了一口气。左右要是做不成豆腐,他们还能自个儿吃,不论好吃不好吃,总能填饱肚子,总不会抛费了去。

    义哥儿和月娘也是知情并同意了的,毕竟这次的本钱是大家一起努力得来的。别看他们年纪小,对家中的剩余的钱粮不清楚,但他们还是从过年时缺少的冬衣,从吃饭,变成粥,再变成糠米粥中,察觉到了家中的拮据。而且,他们对自家妹妹非常有信心,从前妹妹就十分聪明,只是不太爱讲话。现在妹妹依然不爱讲话,但却更聪明,还愿意与人打交道了。

    至于信宝,都不需要多说什么,只消说要做新吃食,他就高兴地蹦跶起来了。不过,谷雨也还是跟他讲明白道理,让他先不要告诉别人。信宝人小主意正,虽然小脑袋还不能完全理解阿姊的做法,但也还是认真地点点头,拍拍小胸脯保证道:“阿姊放心,这是以后让家里吃饱饱的好东西,信宝不会跟别人说的。”

    因着昨晚李氏就把家中的大豆翻出来泡上了,统共泡了十斤,谷雨这会儿就打算把豆腐试着做出来。

    谷雨先到厨房,打开了盖着的大木盆,发现大豆已然泡发膨胀,看着分外圆润饱满。谷雨家中是没有磨盘的,整个桃花村就一个磨盘,在村西头那儿。跟大坡村一样,都是过年过节家里需要磨米磨面的时候才会用到。现在年不年节不节的,压根就没人用。

    村西头的磨盘离谷雨家不远,只要跨过几片地,很快就能到。加之桃花村人家少,谷雨一家又是外来户,虽然一开始十分吸引人注意,但外来的佃户不少,谷雨一家与邻居相处友好,住的也偏僻,渐渐地也就没人在意了。

    谷雨招呼莫二郎拎着大豆和桶到磨房去了,磨盘久不用,需要打扫一遍。而义哥儿和月娘则等着谷雨洗漱完,喝完水,才一起去磨房找莫二郎。

    天刚透亮不久,已经有村民下地了,见到三个小孩,也只以为是去村西头玩,只看了眼,就继续忙活手头上的事儿了。待来到磨房,莫二郎已经把磨盘打扫干净,随时可以开始了。

    谷雨也不含糊,指挥着莫二郎放上豆子开始磨。因着谷雨人还没磨盘高,加水的活儿只能由孩子中最高的义哥儿来。谷雨和月娘就在一旁拿着木桶接磨出来的豆浆。

    随着磨盘的一圈圈转动,大豆在重力下被碾碎,汁与水混合,变成了奶白色的液体缓缓流进木桶。待木桶的豆浆缓缓涨高,快满一筒时,豆子也磨完了。莫二郎早就脱去了外衫,随手抹去了额头的汗。谷雨小心把豆浆盖好,又把豆渣用干净的竹刷收集起来放到另一个木桶中。待收拾好磨房,几人就匆匆回到了家中。

    回到家,指挥李氏用笊篱过滤了两遍豆浆,接着煮豆浆,谷雨不时在旁边提点两句,李氏很快就上手了。

    待浓郁的豆香气飘出时,谷雨给一旁的义哥儿使了个眼色,用嘴型说了碗字。义哥儿很快就知道自家妹妹的打算,转身就拿了一个脸盆大小的汤碗。李氏看着这汤碗,立马明白几个孩子的打算了。待豆浆熟后,用木勺给几个小馋猫舀了大半碗。

    谷雨招呼月娘把柴先拿出来,加入小盆冷水,待豆浆的温度下降后,分次加入之前调配好的石膏水,搅拌均匀后,静置。

    不一会儿豆花就出现了,谷雨又让李氏舀了些出来,才指挥着李氏把结好的豆花用麻布包好,放入模具中,再用石头压上。这可不能图省事,要是重量不够,压出来的豆腐会松松垮垮,不好吃的。

    在等待的时间了,谷雨让李氏放了两粒饴糖。化开后,众人一起分享了那半盆豆浆和两碗豆花。喝着甜香醇厚的豆浆,吃着软滑可口的豆花,谷雨心里点了点头,大豆的品质不错,但因为饴糖放的少,还是有些豆腥味。下次可以琢磨着去一下豆腥味,毕竟是古代,不可能靠加糖来解决,那样成本也太高了。

    约摸一个时辰后,谷雨觉得时间差不多了,豆腐应该成了。所有人都放下了手头上的事儿,来到了厨房,等待着最终的揭晓。李氏深吸了口气,小心翼翼地挪开移开石头,掀开木盖板,打开里面的麻布。

    入目是米白,方方正正,虽是边角有些破损,但显而易见是成功了。李氏忍不住伸手小心摸了一下,柔嫩却有密度,这才相信她真的把豆腐做出来了,明明心中充满了喜悦,却眼眶发红。

    李氏很快收敛了情绪,再抬头就看到孩子们都凑上前来看着,信宝正伸手,想用小指头戳一下,却被义哥儿一巴掌拍下。信宝瘪了瘪嘴,没哭,在众人兴奋情绪的传染下,很快又乐呵起来,忘了刚刚的事。

    谷雨也很开心,但她没想到莫二郎更开心,直接把她抱起,把她抛了两下。嘴里不断念叨着:“真是太好了….咱家是受大恩了,以后有机会一定要报答人家啊…”一时间,家里是一片欢声笑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