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女侠请住手 » 第四十五章 宁公子…果然大才啊!(求追读)

第四十五章 宁公子…果然大才啊!(求追读)

    诗会进行至今,已然接近尾声。

    而南楚三皇子的诗敢压轴登场,说明他有十足的把握力压全场。

    众人的反应就很好理解了。

    平台上的几位大儒早已探讨过一遍,即使心有不甘,但也不得不承认,这首诗确实出类拔萃。

    最后还是由董洪新出面,说道:“此诗出自南楚三皇子之手!早就听说,南楚三皇子天赋异禀,文武双全,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朱彦锡也从包厢中走出,俯瞰大厅。

    “董大人过誉了!”

    一脸微笑的朱彦锡朝董洪新拱手,随后便朝台下说道:“本王在来大梁之前,便已听闻,大梁国内文风鼎盛,文人墨客多不胜数,本王心向往之。”

    “恰逢今日七夕诗会,借此机会,本王便想跟京都才子们切磋诗词,感受大梁文风,即使输了也属正常,毕竟大梁重文轻武,本王虽败犹荣。”

    说到这,他突然话锋一转:“董大人,虽然本王远来是客,但请各位大人不要给大家施压,刻意让着本王。本王只是随手写了一首拙作,到现在却无人能胜过此诗,若传扬出去,该说大梁无人、竟然连一个南楚的皇子都比不过了!”

    “……”

    打脸,疯狂打脸!

    看似朱彦锡在替京都才子们说话,实则在明嘲暗讽,现场没有一人能胜过他!

    平台之上,几位大儒脸色不佳,尤其是雍王沈仪远,桌上的宣纸都被他捅破了,奈何他不能像朱彦锡一样,写出一首好诗来…

    大厅内依旧鸦雀无声。

    南楚三皇子虽狂,可人家凭实力说话,若是无法拿出与之抗衡的诗词,说了也是徒劳,只会惹人笑话而已。

    “慢着!”

    这时,一道浑厚有力的声音在人群中响起。

    众人皆回头看来,等看到发声者,顿时愣了。

    因为说话的是宁国韬——身为武将之子,大家搞不懂他跳出来做什么?总不至于是写诗吧?

    此时,古月容已经回到平台之上,看到宁国韬出面,她心中大概猜到了什么,眼光明媚。

    “宁公子,你有何事?”

    对方毕竟是镇国公之子,董洪新不好多说,耐着性子问道。

    “董大人,既然南楚三皇子都说了,他是来领略大梁文风的,一味的让着他,反而是不尊重他!”

    宁国韬眼神一凛,正色道:“所以在下斗胆出面写一首诗,好教南楚三皇子明白,京都之内,哪怕是个武将之子,写出的诗词也要强过他!”

    “……”

    朱彦锡脸色微凝,皱起眉头:本以为他出面写诗就是大结局了,怎么又蹦出一人?

    遂看向身后的孙正平。

    孙正平也无奈摇头,他打听的基本都是文臣这边的消息,一个武将之子,他还真没听过!

    董洪新其实并不相信宁国韬,一个武将之子不是瞎捣乱吗?到时候写出的诗词太离谱的话,怕是要丢大梁的脸面!

    可宁国韬话都说出来了,他只好问道:“你当真要写诗吗,宁公子?”

    “千真万确!”

    “……”

    无法,董洪新只能让他把诗递上,而一脸阴翳的朱彦锡也退回了二楼包厢中。

    ……

    幕帘之后的祝想容看到异象突生,有些担忧。

    因为…

    宁国韬身边站着的正是秦亦!

    两人谈笑风生,好不热闹!

    刚才紫菀过来跟她说,秦亦如她所说,没有退回银子,她还自暗鄙夷,觉得秦亦果真只是抬价。

    可现在…

    一个骇人的想法出现在她脑海中,气的她捏住了那张承诺书,最后又无力松开:上面只承诺了他不参加诗会,谁能证明宁国韬的诗是他写的?

    倘若宁国韬的诗真的胜过朱彦锡,她再把这承诺书一抖,到时候丢的还是南楚的脸!

    祝想容苦笑一声,把承诺书撕个粉碎,暗道自己还是大意了!

    他那么精明的人,当时却毫不犹豫的签了这张承诺书,说明他有恃无恐!

    接下来,便只能祈祷了…

    ……

    诗稿首先递交到古月容手中。

    看到上面的诗,古月容眼神发亮。

    又朝台下看了一眼,便见秦亦一脸轻松,无比自信,心中更是好奇:他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呢?

    古月容的表情变化落在几位大儒眼中,董洪新问道:“古舍人,这诗如何?”

    “董大人,你们还是自己看吧!”

    于是乎,便将诗稿递了过去,几位大儒连忙起身凑头,待看到诗稿上的诗,脸上表情颇为精彩。

    诗稿最后传到董洪新手中,这次他并未再递交给祝想容,反而觉得,这种诗,只有他亲自读出来才能彰显诚意。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

    此诗一出,众人愕然。

    倒不是说这首诗不好,而是因为…

    写得太好了啊!

    宁国韬是谁?

    大梁第一武将,镇国公之子!

    平日里他连一首诗词都没写过,今天第一次参加七夕诗会,竟然写出这么一首佳作?

    不管大儒们信不信,这些书生肯定是不信的。

    诗会本是文雅之地,王侯子弟买诗的事情倒也并不罕见,可就算买,那也是买一首差不多的,上来就买一首千古绝句,只能说不愧是武将之后!

    这实在是太勇了!

    再看向一旁老神在在的秦亦,众人了然于胸。

    若是放在平时,这些书生对于如此不耻之行肯定会口诛笔伐,但今天却不行,因为此时宁国韬代表的可不止他自己,而是整个大梁的脸面。

    于是乎,沉默片刻的大厅,突然就热闹起来。

    “宁公子…果然大才啊!”

    既然有人拉下脸来猛夸宁国韬,其他人也有样学样,全部豁了出去。

    “宁公子身为武将之后,不忘钻研诗词一道,此种精神值得我辈学习啊!”

    “宁公子此诗一出,这天下的七夕节诗词都将暗淡无色,无一可与其争锋!”

    “那今日诗会的头名,非宁公子莫属了啊!”

    “大梁文风之鼎盛,哪怕一个武将之后,也非其他国家能比!”

    “……”

    听着此起彼伏和拉一踩一的夸赞声,朱彦锡的脸色黑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