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女侠请住手 » 第十六章 乱点鸳鸯谱

第十六章 乱点鸳鸯谱

    星月交辉,华灯初上。

    不知不觉间,夜幕降临。

    若是真说起来,秦亦接近宁国韬的目的并不是那么单纯,因为他想通过镇国公之口,打探到更多关于锁龙骨、龙涎香和北疆雪莲的消息。

    不过他自认为无论现在还是将来,他不会做任何损害镇国公府之事,况且秦家和宁家有旧,他对自己所做的一切问心无愧。

    好在他的表现也算不错,一番对话之后,宁忠对他感官甚佳,欣赏之情溢于言表。

    随后,宁忠在后府摆了一桌丰盛的酒席。

    酒席之上,宁夫人看到相貌极佳的秦亦后也格外喜欢,拉着他的手问了不少话,倒是让脸皮颇厚的秦亦感觉有点不太适应。

    “贤侄,昨晚那首‘却道天凉好个秋’是你写的?”

    宁忠突然问道。

    秦亦点头,并无任何隐瞒:“不过是听到徐振林言语中伤家父,心中不爽,便随手写了一首词。”

    “贤侄随手一写便夺了徐振林京都第一才子的名号,可谓天资卓越,陛下所说,虎父无犬子,贤侄当得此夸奖。”

    “……”

    听到这话,秦亦心中诧异,没想到就连盛平帝都知道了此事,看来京都虽大,但任何事都逃不过上位者的眼睛。

    “不过这徐振林仗着他爹是国子监祭酒,年纪轻轻就故作伤春悲秋之态,还博得一个京都第一才子的名号,好不得意!若是让他听到贤侄的话,怕是没脸再待在京都了,哈哈!”

    宁忠说完大笑一声,朝堂之上,文臣武将向来都不对付,尤其大梁以武兴国,现在却因为推崇诗词一道丧失了立国之本,宁忠对文臣也颇有微词。

    当然了,他也并非讨厌所有文臣,他讨厌的是那些只知媚上、误国的文臣,对于一些有真本事且恪守成规的文臣,还是欣赏的。

    比如当初身为户部尚书的秦立新,为官廉洁而又正直,哪怕面对康王的威逼利诱,都能坚守自己的立场,这也是当初秦立新被罚时,宁忠能站出来为其说话的原因。

    在秦亦和宁忠交谈之时,坐在一侧的宁夫人笑容和蔼,尤其是看到秦亦言谈举止落落大方,毫不掩饰眼中流露出的喜欢。

    不知想到了什么,宁夫人突然轻叹一声。

    “亦儿贤侄,听说你跟宰相府有婚约?”

    听到宁夫人一问,宁忠也说道:“贤侄有勇有谋又生得如此俊俏,倒是便宜了古长松!”

    说完之后他又摇了摇头,“不过古家那丫头才学颇高,陛下时常夸奖,跟贤侄也算般配。若非如此的话,老夫都想让贤侄做女婿了!”

    “……”

    想到宁夫人看自己的眼神,再加上宁忠这么一番话,说实话,秦亦有点怕了。

    都说女儿随爹,宁忠虽然不丑,可是那一脸粗犷的模样,他的女儿怕是也强不到哪里去,想想就有些可怖…

    迎着宁夫人的目光,秦亦如实道:“伯娘,晚辈这次来京都,确实是为了婚约而来。”

    “那古家丫头长得的确标致,芳年十八,也到了婚娶之年。”

    宁夫人轻声说着,话音中带着失落之情,随后又道:“不过咱们家莞言跟她比起来也不差,今日莞言不在府上,不然正好介绍给贤侄认识认识。”

    “……”

    秦亦都麻了,这两口子是怎么了?

    他没见过古月容,对于她是否标致,还持保留意见,至于宁家这位小姐,他同样未曾谋面,但是一看宁忠的长相,再加上他们夫妻二人这么着急想把女儿嫁出去,秦亦心里多少能猜到一些…

    肯定是嫁不出去啊!

    秦亦都有点担心,若是他说出是来退婚的,宁忠和宁夫人真让他娶宁家小姐呢?

    沉思片刻,秦亦说道:“伯父,伯娘,其实晚辈这次来京都,是来退婚的!”

    “退婚?”

    宁忠和宁夫人同时出声,只不过一个人脸上是惊讶,另一个脸上则是惊讶…和兴奋!

    “为何退婚?”

    宁忠看着秦亦,不解道。

    古长松可是当朝宰相,尤其盛平帝还格外器重于他,古长松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再加上古月容自己也争气,身为大梁第一女文官,推崇者多不胜数,而想成为古家乘龙快婿之人,怕是能从怀义坊排到兴合坊。

    而秦亦竟然想退掉这门亲事,实在匪夷所思。

    “古人讲,修身齐家治国而平天下,晚辈以为业不立,何以成家?尤其是我初入京都,尚未施展拳脚,没有任何作为,实在无心成家。”

    秦亦看向宁家夫妻二人,娓娓道来:“刚才伯娘也说了,古家小姐早已到了婚娶之年,晚辈也不能让其等着我立业,这对她不公平。为了不耽误古家小姐,晚辈觉得还是退婚为好。”

    这是秦亦冥思苦想而来的借口。

    先立业,再成家。

    为了立业,他甚至可以退婚宰相府,以后若是宁夫人再点鸳鸯谱的话,他也有理由拒绝了。

    至于多次给古长松写信却没有得到回应、连续两次被宰相府拒之门外的事情,秦亦没有提,也不能提,说也只能由别人的嘴说。

    若是他说就属于嚼舌根了,非君子所为。

    倘若他真说了,倒会遭人轻视。

    “先立业,再成家,说的好!”

    宁忠对秦亦的说法颇为赞赏,笑道:“当初老夫就是在战场上立下赫赫战功,被陛下追封为镇国大将军后才成的家,贤侄能有此般想法,很好!”

    宁夫人也喜笑颜开,或许又觉得这么做不太厚道,随后又收敛一些,轻笑道:“亦儿贤侄,你打算何时去宰相府退婚?”

    “回伯娘,明日上午。”

    他已经去过两次,明天是第三次。

    俗话说再一再二不再三,秦亦已经决定,无论如何,明天都是最后一次了。

    “既然想好了,亦儿贤侄去退便是!要不让你伯父陪你一同前往,免得贤侄太过紧张。”

    “多谢伯娘好意,晚辈还是自己去吧!”

    秦亦一头冷汗,尴尬回道。

    “这样也好,省得古家再想多了。”

    “……”

    宁夫人笑了笑,如是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