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女侠请住手 » 第三章 退婚,初见

第三章 退婚,初见

    盛平八年,七月初一,立秋。

    这天惠风和畅,天朗气清。

    离开淮阳县后的第十天,随着马车外来福的一句“少爷到了”,目的地京都已然近在眼前。

    秦亦掀开车帘,一座高大巍峨的城墙门楼屹立在前方,城墙外是一条宽约四五米的护城河,河水淙淙流淌,城门外,行人进进出出。

    待来福提交完路引,两人下车进城。

    对于在淮阳县生活了三年的秦亦来说,来京都无异于乡下人进城,车水马龙的青石长街上满是行人,沿街叫卖声此起彼伏,比淮阳县热闹不少。

    看着此情此景,秦亦的思绪却飘回了考研之后第一次站在燕京火车站前的一幕,似曾相识。

    “唉!”

    进城后的来福目不暇接,突然听到自家少爷长叹一声,好奇道:“少爷,你是不是想家了?我就说不该瞒着老爷夫人出来的吧?要不你给老爷写一封信说说咱们…”

    “有什么可说的?”

    “少爷,当初夫人让来福跟在你身边,除了平时护你周全,还叮嘱小的,倘若少爷遇到什么烦心事也可以说给我,帮你排忧解愁。”

    秦亦张了张嘴,最后叹了口气,欲言又止。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少爷,你还会写诗呢?”

    来福挠了挠头,仿佛发现新大陆一般。

    秦亦瞥他一眼:“我何时说过不会写诗?”

    “可你原来没写过呀!”

    “……”

    这三年来,秦亦确实没写(剽)过诗词,那是因为淮阳县的老百姓都知道他起不来,就算他写诗出了名,那也只是个起不来的才子。

    那有个屁用?

    现在来了京都,这种担忧不复存在,于是他便说了句大话:“那是我不想写!但凡我出手,灵州第一才子早就是我的了!”

    “……”

    淮阳县隶属于灵州,少爷拿个淮阳第一才的称号都费劲,更别说灵州第一才子了。

    “怎么,你不信?”

    “少爷,我信。”

    “信,那你怎么不说话?”

    “啊对对对,少爷说的都对!”

    秦亦想了想,来福脑子不灵光,也分辨不出自己这随口一句词的艺术价值,懒得跟他计较。

    待二人走远,一位距离他们不远的读书人盯着远去的背影,露出狐疑的表情。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好词啊,为何原来没听过?”

    “那人是…灵州第一才子?”

    “……”

    ……

    京都城内共六十四坊,以皇宫为中轴线,东西南北各有十六坊。

    怀义坊位于东城东北角,距离皇宫不远,坊内大多是文官重臣府邸,宰相府便位于其中。

    辰时过半,日光倾城。

    秦亦进城之后,纠结了半天,最终还是在沿街商铺里买了几样礼品,经过打听后,来到了宰相府所在的怀义坊内。

    进入怀义坊,宰相府正居当中,面积广阔,足足占去大半条街。

    从外面看去,院外粉墙环绕,绿柳周垂;院内庭院深深,青烟如雾,富贵气象十足。

    “来者何人?”

    古语说狗仗人势,宰相府的门倌每天迎来送往的都是朝廷权贵,看见两个陌生面孔站在府前,扯高气扬的问道。

    “在下,淮阳秦亦。”

    既然到了京都,秦亦深知,他代表的不仅是他自己,更是他爹秦立新的脸面。

    当初秦立新被贬至淮阳县已经成了朝中袍泽的笑柄,若是再传出他的儿子不懂礼数,秦立新的腰杆怕是很难直起来了。

    “晚辈特来拜访古相,还望通禀一声。”

    秦亦向门倌作揖道,没有半分唐突。

    听到“秦亦”的名字,门倌明显愣了一下。

    “稍…稍等,容我通禀一声…”

    门倌说完,一溜烟的跑走了。

    秦亦抬头,看着门匾上镌刻的“宰相府”三个烫金大字,只觉日光正盛,有些睁不开眼。

    这时,门倌去而复返。

    刚才在听到秦亦的名字时,门倌脸上那种从疑惑到震惊再到心虚的情绪变化消失不见,现在又恢复了最初的扯高气扬。

    “我家老爷上早朝去了,不在府上。夫人让你先回去,明日再来!”

    只看门倌的态度,秦亦便猜到了结局,拱手说了句“多谢”,便带着来福离开了怀义坊。

    ……

    大梁以武兴国,至今已经百余年。

    都说饱暖思淫欲,大梁在经历了建国、发展到强盛后,大梁天子对武道的重视逐渐向诗词倾斜。

    尤其是当今天子盛平帝,对诗词格外偏爱。

    因此近年来安国文风鼎盛,甚至有读书人凭一首诗词进宫面圣,捞个一官半职。

    大梁同样有乡试、会试、殿试等科考制度,但那纯粹是为朝廷选拔治国之才。

    而会考则与之不同,内容更偏向于诗词,每年会在七月之前举行。

    据说会考第一跟中秋诗会的头名可以一同进宫面圣,为宫中的中秋诗会助兴,若是表现好的话便可入朝为官,可谓一步登天。

    今天是七月初一,恰好是会考放榜日,一群人围拢在街道尽头,交头接耳。

    “李兄不愧为灵州第一才子!”

    “以李兄之才,被陛下赏识是早晚的事!”

    “况且李兄跟古相家是远亲,又有意结亲,成为宰相府的乘龙快婿,那是早晚的事!”

    “……”

    听到这里,秦亦突然停了下来,来福也察觉出了不对劲,挤在人群里一阵打听。

    原来会考第一来自灵州,叫做李慕白,据说是古家的远亲,对外宣称要跟宰相府结亲。

    先是对秦家的书信爱搭不理,随后又把登门拜访的秦亦拒之门外,现在甚至出来一个跟宰相之女传绯闻的灵州第一才子…

    这古家,看来是真瞧不上秦家啊!

    秦亦忍不住多打量了李慕白几眼,他倒不是吃醋,毕竟他本就为了退婚而来,只是对于古家的做法有些不耻,就算想偷腥,起码把嘴抹干净吧?

    不过这样也好,起码退婚时没有心理负担了。

    “快看,是古舍人的座驾!”

    突然,人群外有人喊道。

    众人寻声望去,果然看到从街道一头驶过来一辆马车,因为街道上行人太多的缘故,马车速度并不快,车身幕布上那个“古”字格外耀眼。

    正是大梁宰相古长松之女,古月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