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刚拜师,菩提祖师给我一本西游记 » 第十三章 大品天仙决?佛道双修!!!

第十三章 大品天仙决?佛道双修!!!

    安静的密室内,一袭白衣的老者正端坐于蒲团之上,闭目养神。

    忽然,老者微微睁开自己的眼睛,微微一笑。

    他果然选择了那条路。

    打定主意,要走内丹之道后,李悟便开始在心中默念口诀了。

    大品天仙决,或者说“显密圆通真妙诀”的原文,他可是记得清清楚楚。

    显密圆通真妙诀,惜修生命无他说。

    都来总是精气神,谨固牢藏休漏泄。

    休漏泄,体中藏,汝受吾传道自昌。

    口诀记来多有益,屏除邪欲得清凉。

    得清凉,光皎洁,好向丹台赏明月。

    月藏玉兔日藏乌,自有龟蛇相盘结。

    相盘结,性命坚,却能火里种金莲。

    攒簇五行颠倒用,功完随作佛和仙。

    这简短的口诀,乍一看上去也没任何实质性内容,说来说去,无非就是:惜修生命、牢藏精气神、屏除邪欲。

    大白话就是:少欲望,多养生,OVER!

    但是李悟看了三年经书,三教九流,诸子百家都有涉猎,自然姿势水平是很高滴。

    再加上穿越前也看过不少营销号和自媒体对《西游记》的解读,故而很快一番参悟和品阅下,顿时发现短短的文字,却是蕴含着无数大道理,大智慧。

    “不愧是菩提祖师,修行的口诀却是包罗万象,儒释道也尽在其中。”

    李悟面露几分陶醉,菩提祖师精通道佛儒之法,他传授的金丹大道也含有道佛儒无量自在、太上无穷与至高无上之意。

    不愧为非常之道!

    内丹术。

    简而言之,便是“佛道双修”。

    比如“显密圆通”。

    这四个字既是佛门术语,又是修行道门内丹的妙诀核心。

    显者,是显现在外。

    密者,是保存在内。

    圆者,是不偏不倚,保持客观中立。

    通者,是灵活变通不拘形式。

    内外刚柔阴阳合一,把持核心大道又能见机应变,才能修行金丹。

    “性命双修”,性者神也,命者气也,故便是神气合一的修炼,也就是后面的“精气神”。

    这三者又称之为三宝,所谓“天有三宝日月星、地有三宝水火风、人有三宝精气神”

    所以说要“谨固牢藏”,不能有一点点的泄露。

    “屏除邪欲”,是放下一切俗念,除去一切人的世俗欲望,自然内心无牵无挂,内心如明月。

    到了这个时候,真正的大道就显现了,这时候要在“丹台”,也就是中丹田凝聚内丹。

    重点来了。

    在道家金丹凝结后,还要“能火里种金莲”

    “火里”和西游中佛教的修行方式有关,西游里佛教是“寂灭阴神,涅盘遗臭壳,又不脱凡尘”,也就是说,要“浴火涅槃”,涅盘本来也是寂灭、无生的意思。

    猴子就是被太上老君丢进炼丹炉,用三昧真火炼化,煅烧自己的身躯,硬是给炼成金刚之躯。

    “金莲”是佛教用语,指“金胎两部”即“金刚界”和“胎藏界”中的第一部“莲花部”和第二部“金刚部”。

    “莲花”,指激发本来人人都有的菩提心,出淤泥而不染。

    “金刚”,指理智坚定,具有坚固不坏的智慧。

    “攒簇五行颠倒用”,则是顺用成人,逆用成仙的意思。

    功成之后,仙佛都随便你做了。

    总之,内丹术要求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主动精神,通过自我意识的作用和特殊炼养方法,以人的元精、元和元神为“先天大药”,以人的意念呼吸为“火候”,炼精、炼气、炼神,以实现道教“我命在我不在天”的抱负和“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理想。

    对于“显密圆通真妙诀”有了大概认知后,李悟轻轻舒了口气,便大步走出藏经阁,去找大贞师兄知会一声。

    青砖铺就的小路上,李悟向着大贞师兄住所迈步走去,一边思索着自己今后的“金丹”修行。

    和煦的阳光透过树荫,稀稀疏疏的撒在地面上,李悟突然停住脚步,发现不远处正有一帮师兄们聚在一起。

    师兄们的前方是一位高瘦的道人,他背着包袱,正与师兄们依依不舍的互相告别,脸上带着几分留恋。

    道人虽然穿着素色道袍,却有着敦厚朴实的农夫的面相,脸上挂着谦卑温和、如秋日阳光一样的笑容。

    李悟也是眼尖,认出了那道人赫然是同为“悟”字辈弟子吾明,比李悟早三年入门,以往对李悟也多有照顾。

    “李悟师弟,你也来了。”

    见李悟走来,吾明脸上露出几分憨厚的笑容。

    “诸位师兄,不知这是……”

    李悟作揖施礼,面露不解和茫然。

    “师弟,吾明他如今也是学有所成,得师尊恩准,今日便可出师了。”

    大贞眼皮都不抬一下,悠悠开口,似乎这种事情他已经见识了无数次了。

    出师?

    李悟楞了一下,看着面前的吾明,脸上流露几分茫然。

    “吾明师兄,我记得也只是比我早入门三年,到如今也才修道三载。”

    “三年足够多了。”

    吾明挠了挠后脑勺,有些尴尬的憨笑道。

    “俺本是一户农家子弟,六年前来此拜师学艺,只想着能学些本事,俺天资愚钝,得祖师赏识,能在此修道三年,学到本领,已是老天保佑,哪敢奢望得道成仙。”

    修道三年,吾明脸上始终带着原来的淳朴,让李悟不禁感慨真是知足常乐,故而也没有多做挽留,只是拱手一拜,“师兄保重,日后有缘再见。”

    “嗯,俺晓得了。”

    吾明点点头,又看向诸位送行的师兄。

    “诸位师兄,俺家就在方圆百里外张家村,今后若是登门造访,俺一定好生招待。”

    “告辞了。”

    说完,吾名便是躬身一拜,便头也不回的大步朝斜月三星洞外走去。

    看着吾明的身影最终消失在视线中,李悟心中也是感慨万分。

    菩提祖师门下出师的门人不计其数,也闯出了些小名堂。

    有积累功果,举霞飞升,修成天仙果位,位列仙班,顺利考编上岸;有驻世地仙,隐于深山古洞之中,或游戏于尘世之间;有习得禅宗真谛,拜入西天佛门,修得金身,为罗汉菩萨;亦有修成人仙果位,入朝为官,封侯拜相,甚至是担任人曹官,负责传达天庭的旨意、执行天罚;也有人出师后不问世事,潜心修行,自己弄个道观宗门,开宗立派……

    但更多的还是如吾明一般,泯然众人矣,没有修成正果,大隐于市,默默无闻,如凡人一般,百年光景后便是寿寝正终,去见阎王去了。

    原著中,孙悟空当着同门的面卖弄神通的时候,就有人感慨:“悟空造化!若会这个法儿,与人家当铺兵,送文书,递报单,不管那里都寻了饭吃!”

    可见,斜月三星洞的门人,还是有相当部分修行是为了求生存本领的,并不完全是为了成仙。

    如果说李悟这种读的是本科,什么都学,接下来研究生博士一路慢慢进修。

    那么吾明这类弟子,就是技校毕业,学个几年本事就出去自谋生路了。

    这会儿,其他师兄都各自散去了,唯有大贞留在原地,看着还在发愣的李悟,拍了拍他的肩膀。

    “别大惊小怪,祖师门下出去的人可是不计其数。”

    “修行太清苦,红尘多妩媚,不是人人都如师尊这般,早已超脱三界之外,无欲无求,清心寡欲。”

    听着大贞那习以为常的语调,李悟陷入了沉默,但想想也不奇怪。

    西游世界虽然有着漫天神佛,但还是人间富贵乡自得悠在。

    人间是个温柔富贵之地,连神仙爱去消遣日子。

    各处洞天福地的巍峨玉楼飞虹华彩,神仙看的久了,可能会觉得真没凡人的生活有趣。

    西游路上,也是不乏下凡的神仙,不提那些个仙家坐骑,什么狮子精、白鹿精、金毛吼等;也不提各种仙家的宠物或亲戚,什么鲤鱼精、玉兔精、老鼠精等,还有神仙直接下凡当妖怪的,什么奎木狼、黄眉怪、金银二童子

    甚至有仙女下凡和凡人结合,生儿育女,比如杨戬他妈。

    斜月三星洞的门人,真心拜师,寻仙求道,想要修成正果的人并不多。

    甚至日子久了,有些人自感长生无望,也会心生摆烂,重回红尘之中躺平。

    再加上菩提祖师认为求道者要清心寡欲,修身养性,三星洞多是清茶淡饭,连荤腥和酒酿都少见。

    故而出师后,重回人间享受人生的人自是多了去了。

    不过菩提祖师也是无所谓了,他的学术风格一向挺宽松自由的,你爱学学,不想学了就出师吧。

    “对了,师弟可在藏经阁寻到修炼法门?”

    这时,大贞又换了个话题。

    “我欲修内丹术。”

    “你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