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刚拜师,菩提祖师给我一本西游记 » 第四章 庄周只是梦到蝴蝶?

第四章 庄周只是梦到蝴蝶?

    “今日讲道已完,尔等可以散去了。”

    大殿之中,坐于瑶台之上的菩提祖师手中拂尘一挥,对着一众听讲的门人念道,随即便起身离开了。

    一众听讲的弟子们,自行思量琢磨刚才听到的道法奥妙,或者凭借各人资质自行参悟,或者相互探究以求启发,或者苦思不得其解,干脆也就不去多想,打起瞌睡起来。

    一时间,大殿内时不时响起啧啧称奇之声。

    某个不起眼的角落中,李悟坐在一张蒲团上,一手撑着下巴,冥思苦想着,仔细回想方才菩提祖师的讲道。

    隐隐约约似乎有所领悟,但要仔细盘算起来,却又似乎什么都没有。

    当日他拜入菩提祖师门下的时候,初次听闻菩提祖师讲道,倒是获益匪浅。

    但那是建立在自己有修行底子,外加两个世界的修行差异和漏洞,让他可以卡BUG。

    类似吞噬星空,一个从来没有吸收过宇宙能量的人,第一次修炼五心向天吸收宇宙能量都会获得极大提升。

    但是卡BUG哪有那么容易?

    拜入菩提祖师门下已有三载了。

    多次聆听师尊讲道下来,李悟每次的收获,却已不复初次那般丰盛了。

    菩提祖师每次讲道,可谓是妙演三乘教,精微万法全。

    三教九流,他都很精通,毫无滞涩。

    ‘道’字门中有三百六十傍门,如那术字门的请仙扶鸾、趋吉避凶,流字门三教九流的看经念佛、朝真降圣,静字门的参禅打坐、戒语持斋,动字门的采阴补阳、攀弓踏弩等等,十分驳杂。涉猎范围包括儒家、释家、道家、阴阳家、墨家、医家。

    李悟每次总觉得能从中领悟出大道理。

    但他自己也说不清楚。

    知其玄妙,却不知为何玄妙。

    别看遮天世界的“先天道体”,动不动就是身与道合,举手投足,挥动天地法则,镇压一切同阶高手云云。

    但那是点娘玄幻世界的“先天道体”。

    在《西游记》这种动辄元会起步,仙佛满天的古典神魔世界里,也顶多得到菩提祖师一句“仙骨尚可”的评价。

    什么,你说猴子?

    拜托,猴子是什么跟脚?

    自鸿蒙开辟就存在的先天仙石,经混沌以后,十洲祖脉育养,受天真地秀,吸日月精华所化。

    天生圣人!!!

    闻道即可入道,听禅即入禅理,自然是理所应当的。

    “诸位师兄,我还有事,告辞。”

    想了半天都没有想出个什么名堂,李悟也索性不去想了,便客套的和师兄们打了个招呼,就去忙自己的了。

    回到自己的居所,李悟换了身装扮,就出了三星洞,轻车熟路的来到后山。

    此时的他却是一身短打扮,腰间系着把砍刀,手里拿着扁担。

    若非举手投足间透露着的仙家气质。

    活脱脱一介山中的樵夫。

    没错,他就是去重操旧业,到后山砍柴。

    师门规矩,初来的弟子不会传授道法神通。

    只会安排你学习洒扫应对,进退周旋之类的礼节,平时作些养花修树,砍柴挑水的工作,闲暇锻炼些呼吸吐纳,定息存神的基础功夫,菩提祖师讲道时也可来旁听。

    就如孙猴子拜师入门,便是菩提祖师让师兄弟们教他“学语言礼貌,讲经论道,习字焚香,每日如此”,空闲的时候便是干“扫地锄园,养花修树,寻柴燃火,挑水运浆”这些杂活。

    具体多少年,视情况而定。

    心性尚可者,两三年就行了。

    孙猴子那种,也过了七年。

    李悟自然也不例外。

    这三年来,他也是如此这般。

    如此这般过去了七年,才被传授神通。

    到了合适的地方,李悟挥舞着砍刀,刀锋呼啸间,便有一截截切口整齐的枯木枯枝落地。

    不多时地上便到处是截好段的木柴,只需捆好便可带回去。

    后山的树木也不知叫什么名字,反正木质极其古怪,说软不软,说硬不硬,刀砍不能,斧劈不动,烧火倒是极好,无烟且旺。

    门中对于柴火规格,也有明文规定,即砍柴只能砍二尺至三尺长的枯枝枯木,从中剖开成条,再劈成四段。

    这活非常枯燥乏味,纵使砍过柴的李悟,也觉得要求有点高,不过还是照办了。

    毕竟遮天世界就有个老人,砍柴砍出名堂。

    神庭的帝主都对他忌惮不已。

    叶黑也挺尊重他的。

    待到砍断的木柴都被他捆好,李悟也忍不住感慨,“砍了三年木柴,我这刀功也见长了。”

    他初来后山砍柴的时候,带回师门的都是一堆大小不等、粗细不均的木条、木块和木渣。

    但熟能生巧,三年下来,他砍柴的功夫已经是炉火纯青了。

    闭着眼睛,只是单靠感觉,就能随手砍下劈下一根长短合适的枯枝。

    此刻,若是让遮天世界的圣地大教,荒古世家,不朽神朝看到,都会惊掉下巴。

    先天道体!!!

    放那个势力不是倾力培养?!!!

    只要半路没有陨落,起码也是大圣!!!

    现在被打发去砍柴,已经不能用“暴殄天物”来形容了。

    不过西游记世界的修道画风,跟玄幻世界不一样。

    学道先要学做人,先修人道,后修天道。

    而学道要先养性,培养自己的耐心,这其实就叫磨炼性子。

    按张至顺老道长的话来说,你凭啥要师父教你东西?你有什么功德?

    张道爷拜师之后,给师父做了三年饭,才得师父传授开始学道。

    李悟闭着眼睛深吸了一口灵气,脸上露出了陶醉的神情。

    如此充裕的灵气,天天砍柴又如何?

    随即,他拿着扁担轻松将硕大两捆柴火挑起,原路返回了。

    虽说山林陡峭,可对于他而言,却如履平地。

    回了三星洞,李悟将柴火放回柴房,回居所换了身道袍,便又顺着小路穿过三座琼楼和一座宫阙,来到了藏书阁。

    巍峨楼阁一眼看不到顶,仿佛与天宫相连。

    藏书楼的中部是楼梯,周围都是藏书的房间。

    菩提祖师的藏书也是包罗万象,三教九流、天文术数、诸子百家、士农工商无一不包。

    李悟走入藏书阁,在一处房间停下脚步,推门走入摆满藏书的书房内。

    藏书阁虽然对他开放,但是涉及道法神通,炼器炼丹等与修道息息相关的书籍,却是严禁现在的他去涉猎。

    菩提祖师法力无边,李悟自然是不敢忤逆,故而来到书架前,一番挑选后,取下了一本《南华经》。

    和修道息息相关的藏书,他可不敢去碰。

    但若博览百家,精研六艺,从中汲取诸多灵感,化为自身的底蕴。

    倒也不失为一条路。

    算是在自己修行前,奠定基础吧。

    李悟找个了靠窗的地方坐下,又翻开了《南华经》开始仔细品阅。

    《南华经》便是《庄子》。

    是那位道家的庄周所著的道家经典。

    只是在书的空白地方,加上了菩提老祖的注释。

    每一个注释旁征博引,以祖师那杂糅三教九流的理念和认知,来重新解读道家经典,精妙无穷。

    李悟读着读着,仅仅是领悟《逍遥游》,越发的感觉庄周那“天人合一”与“清净无为”思想的博大精深,如同高山仰止,让他感到望尘莫及……每一次读,都有全新的感受。

    正要去翻过一页去领悟《庄子·齐物论》时,李悟忍不住放下书,脸上带着向往和迷茫。

    “究竟是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

    李悟喃喃自语,陷入沉思之中。

    他本以为蝴蝶是‘我’,庄周亦是‘我’

    之所以那庄周会有这般困惑。

    不过一时记忆交叠罢了。”

    但是按照菩提祖师的注释,也许人所认知的世界,只不过是梵天的一场梦。

    那么,梦醒之后呢?

    会是回归现实?

    又会是梦?

    李悟缓缓闭上双眸,又缓缓睁开,看着自己面前的世界,又突发奇想。

    会不会孙悟空在取经后,抵达灵石,功德圆满了,被如来消除了头上的紧箍。

    高兴之余,喜得猛睁开眼,发现自己还在灵台方寸山,眼前还是须菩提祖师。

    本以为自己成佛耗时近千年。

    却被菩提祖师告知自己只是睡了一瞬而已。

    也有可能是孙悟空真的悟了后,只觉得天旋地转,斗转星移,复又闭上了眼睛。

    再次睁开,哪有什么灵台方寸,福地洞天,哪有什么西天灵山,面前站着的还是那只须发皆白的通背老猿。“大王,灵台方寸,存乎一心。既是如此,又何来什么海外真仙,世外高人呢?”

    这个时候,镜头一个回转,全水帘洞的猴子蹦蹦跳跳地喊“恭喜大王,贺喜大王!”

    然后孙悟空再一个回头,“我终于悟了”。

    甚至不排除孙悟空悟了后,特么发现自己一直就是从未曾爆裂过的那块海边的石头。电光火石间,它似乎已思考了千万年,然而外表依旧平凡,普通。面对大海,波澜不惊。

    也许某日,自己一觉醒来,会发现自己只不过遮天世界的岭南农家子弟,面前还是那个刚刚和他拉过勾勾的小囡囡。

    或者是自己依然身处方才熬夜加班的办公室,或是躺在医院的ICU里。

    而在诸天万界的经历不过是梵天一梦。

    自己依然是那个享受996福报的打工人。

    也有可能会发现所有都湮灭在茫茫宇宙中。

    整个世界都重新开始,重新开始剧本中的人生,与曾经经历的一模一样。

    所有的错,所有的殇都毫无意。

    只不过,你忘记了一切,只得又一次接受命运布置下来的作业,完成。

    所有的一切,都在重覆同样的一生。

    这便是轮回。

    众生万物都逃不脱天道的控制,逃脱不了成为梵天梦里的尘埃。

    “庄周忘记了自己,忘记了蝴蝶,跌入命运,重叙旧梦吗?”

    一时间,茫然李悟似乎忘记时间的流失,只感觉时间停滞在这一瞬。

    唯有一只蓝蝶,振着翅膀,不知从何处飞来,驻足指尖,扇翅聆听,片刻便翩然飞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