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重回80:我的文艺人生 » 424 票房分成一九开!

424 票房分成一九开!

    “怎么回事?”吴天民的嗓音顿时提高。

    “是因为”刘处长看了方明华一眼,欲言又止。

    方明华顿时明白什么,说道:“吴厂长,你忙你的,我先回去了。”说完他就站起来。

    “哎不用走,我还要给你说点事。”吴天民说了句,又对刘处长说道:“你说吧,没事。”

    “吴厂长,刚才中影公司的人打电话来说,他们不同意80万元购买《红高粱》拷贝。”

    吴天民听了顿时眉头紧皱:“他们说出多少?”

    “最多70万。”

    吴天民一听顿时气不打一处来:

    “80万都舍不得出?我们只要求保本都不行?!能在柏林电影节上拿奖的影片竟然还要让我们亏本?!你这不是让我们这些电影人寒心吗?!”

    “但没办法,我们据理力争,人家中影根本就不理我们。”刘处长说道。

    “锤子!中影简直就是个阎王殿!”吴天民再也忍不住,破口大骂起来,“逼急了,老子现在就去燕京,找广电部的领导和他中影打官司!”

    方明华没有回答,他知道吴天民只是发发牢骚,胳膊是拗不过大腿的。

    这个年代中影集团一统天下,全国16家电影制片厂生产的影片都由中影公司统购包销、独家垄断发行。

    无论制片厂影片的制作成本是多少,中影收购价都保持在70-120万之间!

    当然,票房也与你无关。

    不过中影竟然给一部获奖的电影只出最低价70万,这让方明华也有些没想到。

    难道这里面还有不为人所知的隐情?

    果然,吴天民冷静下来,叹了口气幽幽说道:“我知道,中影那些人看我不顺眼,他们这是报复!”

    “报复?吴厂长,你和中影有过节?”方明华感到好奇,忍不住问道。

    吴天民听了哈哈一笑:“过节?当然有,我早就看那帮人不顺眼了!”

    原来中影公司一统天下垄断,导致全国电影市场13左右的发行企业亏损,许多放映单位改业,又反作用到制片企业。

    1987年9月,中国电影展中外记者招待会上,吴天民再次呼吁打破压在电影制片厂头上的三座大山,激活电影市场,并将矛头直指中影。话一出,中影公司领导包括全体中层干部也一齐撤离。

    有人劝吴天民找老朋友道个歉。可吴天民坚决不干,他说:“我没错,不过是把厂长们讲了好几年的话又重复了一遍。”

    听了这些,方明华心里不由得说了一句话。

    牛逼啊

    不过人家也有底气,这几年西影厂在吴天民带领下,蒸蒸日上,连续在国内外电影节上斩获多项大奖。

    去年西影厂拍的几部电影,除了《红高粱》,还有陈开歌拍的《孩子王》,吴天民亲自执导的《老井》。

    《孩子王》获得第41届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奖提名,教育贡献奖。

    《老井》获得第二届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奖和最佳男主奖,而且这三部都是今年金鸡百花奖的获奖大热门。

    放眼全国十六家电影厂,哪个还有这么牛逼?

    方明华突然发现,前几年吴天民还是一头浓密黑发,现在变得稀疏了许多,头顶已经出现“地中海”。

    为西影厂操碎了心啊。

    看到吴天民彻底冷静下来,方明华这才说道:“吴厂长,其实和中影未必也闹这么僵,还有条路可以走。”

    “什么路?”

    “票房分成!就是按票房总收入,和中影谈判,要求按照一定的比例分成,分多少是多少,赢了是我的,亏了我也毫无怨言,其实国外大部分制片企业都采用这种模式。”

    这倒是一个办法!

    吴天民眼睛一亮。

    “就按明华说做,咱们去和中影谈,这也是一种改革。”

    刘厂长却显得没啥信心。

    “厂长,你说中影那些人会同意吗?这个没有先例。”

    “没有先例?改革嘛.如果有先例能叫改革吗?!”吴天民语气铿锵有力。

    “我们谈成功不就有先例了?咱不三七,二八开,我就一九开,中影那帮人该会同意吧?!”

    一九开?!

    只要票房的十分之一?!

    刘处长被吴天民这番话震惊无比。

    过了下才说道:“吴厂长,一九开,那岂不是说票房最起码要达到800万?”

    “800万多吗?”吴天民哼了声,突然又问方明华:“明华,你觉得《红高粱》国内票房八百万多吗?”

    方明华笑了笑:“不多。”

    “看吧?明华也说不多!老子不相信获得金熊奖的影片,卖不到八百万票房!刘处长,就按票房分成这个思路你准备准备,过两天跟我一块去燕京,和他们谈!”

    “好的,我去准备。”刘处长匆匆出了办公室。

    心里还在琢磨这事。

    800万还不多?

    就按照现在平均票价两毛钱,那得有4000万观众进电影院!

    额的神呐

    怎么和吴厂长交往的这些人,个个神经都似乎不太正常?

    等刘处长走后,方明华这才问道:“吴哥,你刚才还有什么事和我要说?”

    “也没啥事,好久没在一起喝酒了么,别着急回,今晚咱们一块喝个酒!”

    我#¥%¥%……

    既然吴天民说话,方明华也不好推辞,只好给家里打了个电话说晚上不回去吃饭。

    请客当然不是他们俩人,还有西影厂的顾长卫、周晓文、何平、芦苇几个人,都是在影坛上崭露头角,以后的大佬啊。

    唯独没有张亿谋。

    在酒桌上,吴天民说了将去燕京和中影谈《红高粱》电影票房分成的事,大家都纷纷叫好。

    方明华也看出来,在座的都是吴天民的嫡系。

    最后方明华大醉而归。

    《秋菊打官司》的剧本交给吴天民,方明华就不再操心此事。

    后来听说,吴天民带着西影的几个人真赶到燕京,和中影的领导进行一番谈判,对方同意票房分成。

    一九分。

    时间到了四月初,这天早上,方明华一上班就把白苗叫进自己的办公室。

    “白苗,会议筹备的怎么样了?”方明华问道。

    (看完记得收藏书签方便下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