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我貂蝉,手握百万大军横行三国 » 第十九章 百密一疏

第十九章 百密一疏

    难怪自从离开长安就总觉得遗漏了什么,难怪数日以来自己总是寝食难安,自己怎么会忘掉董卓身亡之后,西边的凉州了?

    听到王定带来的消息后,貂蝉留下张辽等人善后并协助于夫罗复国之后,自己则与徐晃率5000轻骑向长安疾行。

    “父亲,你可别出什么事才好……”路上,貂蝉一直默默祈祷着。

    虽然王允并非生父,但可能是自穿越以来的处处纵容,也可能是由于自己脑中原本这个时代的貂蝉的记忆作祟……

    总之,貂蝉心中,王允便如同生父一般。

    当初离开长安,自己再三确认是否安排停当,可怎么就忽略了西凉那边呢?

    董卓、牛辅身死,李傕、郭汜必然会投降,但两人曾经挟持天子与百官前往长安,王允赫然在列。

    貂蝉不是不知道王允心中的恨,走之前也多次叮嘱过父亲要以大局为重,不要意气用事,父亲当时也应下。

    哪怕王允执意不愿接受李、郭二人投降,可自己也算过了,凭借自己留在长安的军队来算,这两个人必然掀不起什么风浪。

    可自己百密一疏……居然还是算漏了。

    “主公为何执意不肯小王将军同往?”疾行之中,一旁的徐晃问道。

    貂蝉知道,他是看自己眉头紧锁,所以故意拉开话题,想让自己不要过度担心。可此时的貂蝉心急如焚,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只能摇摇头。

    因为她心里很明白:西河郡距长安道远,非一日能及。就算能到,军队人困马乏也不可能马上作战,更别说五千人的部队能对战局起到多大作用了……

    貂蝉心里知道,此去很可能是父女最后一面了——长安传消息回来便需要时日,王定又找到自己。按照时间推算,恐怕长安城已经被围困半月有余了。看来之后自己要想办法找一些通讯的边界方法了……

    不过,现在还不是考虑这些的时候:“前面就是官道了,只要沿着此路继续向西,很快便能到达洛阳!”

    说是很快,但是貂蝉知道,按照现在的速度,没有三日是到不了长安的。

    不过貂蝉没有想到,刚到官道,她便没有继续往西安行进的必要了……

    “吕……侯爷?你不在长安协助我父亲御敌,在这儿干吗?”貂蝉看到吕布那一刻,心中便有了不安的想法,但这种事情,谁愿意承认呢?

    “是不是父亲已经退敌了,但是怕我着急赶路,所以派你来告诉我长安已经安定了?”貂蝉双目无神,脚步也踩不稳了,“是这样的,一定是这样的。”

    一旁的吕布还是那样俊朗不凡,但是眉目之间却多了一丝愁色:“貂蝉,对不起……”

    “你跟我说对不起干吗?跟我道歉干吗?我们不是赢了吗?赢了为什么要道歉!”现在的貂蝉,已经分不清是“貂蝉”的记忆作祟还是“高蝉”本就如此。

    吕布见貂蝉如此,心中更加愤恨不已:“两日前,长安已经被攻破。王允大人被李傕、郭汜二人五马分尸……归天了。”

    饶是有了心理准备,可亲耳听到这一切,貂蝉仍旧无法承受,径直晕倒在地……

    醒来之后的貂蝉更是一言不发,任凭吕布、徐晃等人载着自己向并州走去。

    考虑到司徒王允身故并非小事,而貂蝉此时的状态肯定应付不了,所以吕布做主,先回府谷县再做打算。

    众人再次回到府谷县已经是两天以后的事儿了,此时于夫罗与张辽早就率军攻向北部的南单于廷,而王定也随王凌一起统军回太原了。

    好在貂蝉不是第一次来,还有徐晃给人的印象深刻,这才能让众人安全进到县内休整。

    傍晚,吕布来到貂蝉房门前,敲动房门。多时,不见应答,吕布知道貂蝉此时应该不想见到自己,于是便在门外说道:“你走之后,王允大人深受天子信任,风头无两,但是也逐渐迷失在权力中……我多次劝谏无果,后来又以你的话劝告司徒大人,大人虽然有所收敛,但成效一般。”

    “啪嚓嚓”一声,屋内传来瓷器破碎的声音,吕布知道自己又说了貂蝉不想听的话了,于是弯身下去,将衣袋中取出的信件塞入门缝:“这是王允大人让我带人突围寻你时所写的信,你……看看吧。”

    然后,吕布便独自离去了。

    听到是父亲的绝笔,貂蝉双目无神地看向房门,然后确认门外没有声音了,才缓缓起身,拿起书信,映着月光开始查看——

    “吾女貂蝉亲启:

    为父知时日不多,临死方知蝉儿当时劝告的是,‘狗急了还跳墙,何况是人?’现在想想,蝉儿说得当真有理。可笑为父已逾天命之年,还不如你一个女娃娃通透。被疯狗咬死,为父一定很丢人吧?

    为父平生三子,小儿王定心思最单纯,与你最好,希望你费心培养多加教导,虽然蝉儿是女儿身,但无论智谋、眼光都不输男子,定能将王家发扬光大,定儿没有野心,辅助你就好,这也算是为父的遗愿了。为父未及加冠便举‘孝廉’,入朝为官十载不足,便位极人臣,何曾想落得如此田地……”

    王允一封遗书,洋洋洒洒千余字尽言肺腑之言,貂蝉看着看着,眼中泪水便婆娑落下。

    看到最后一处,貂蝉却再次震惊:

    “……吾女貂蝉,定要以父为前车之鉴,切莫重蹈覆辙。

    以为父所知,李、郭二人并无才学,借兵攻天子之城全赖一人。

    此人姓贾,名诩,是武威人士。

    贾诩有此才华,以为父观之胜李儒数倍,但在董卓麾下籍籍无名,可见其谋虑之深。

    倘若吾女有朝一日能为父报仇,定要请其相佐,不要意气用事。

    父王允

    绝笔。”

    月光下澈,人影散落;闺房之内,泪眼婆娑。月半明,人生弱,星辰如冥风如破;一书罢了,信终人落寞。权在手,难掌舵,初心忘后难再拓;珠儿低下,晕开手中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