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陶桃的春天 » 第三十七章挑事

第三十七章挑事

    陶桃郁闷。

    第二日清晨去请安,关夫人因为刘家帖子的事,特意叮嘱了陶桃几句。

    世子妃宋氏难得也在,看着陶桃的目光明明灭灭。

    这小村姑,手段百出,若不是世子位置已定,她都担心屁股下的位子了。

    杨氏是觉得大意了,没想到,一个村姑,也能如此蹦哒。

    现下,老七在亲卫营眼见变了个模样,国公爷那眼神跟看宝贝蛋一样欢喜。

    自家相公在衙门里到现在都坐的冷板凳。

    一个恩封虚职,是荣耀也是绳索,也没见国公爷再活动活动去。

    她绝不能放任这小村姑再蹦哒下去,兔崽子成了精的事,她绝不允许。

    可惜姨娘现在不能再出依柳院,真不知道这代价是否大。

    小郑氏又好奇又嫉妒,追问她在大道边卖果子,还有什么稀罕的事没有,她也想跟着见识见识。

    陶桃挑挑拣拣给她讲了几个好玩的,倒把一屋子女眷乐得不行。

    说完笑话,陶桃这次没急着走,喜孜孜地跟小郑氏炫耀表妹昨天穿着天水碧送血燕的事。

    “我就没见过,比姜表妹穿上还好看的人,一湖碧水粼光来,也不知道咋那么好看。”

    三个儿媳表情立时都不好看了,看向关夫人的眼神比刀都厉害。

    陶桃心里暗笑,嘴上却假假地说,“我这眼皮子浅的,就觉得表妹穿那料子太好看了,

    一问五姐姐,才知道叫天水碧,也不知道贵不贵,等有了银子,非得买一匹来穿不可。”

    宋氏咬着牙不说话,蠢货,一匹布一千多两,谁手里没个百八两银子,但这东西金贵,有钱也买不到。

    天水碧需要的丝必须是鹊山的小蚕才能吐出那样的丝。

    鹊山就那一座山,只有吃那桑叶长大的蚕,才能吐出那般柔软的丝。

    这样的丝软如若水,又要费无数顶级绣工才能织出一匹来。

    这布根本不在市面上流动。

    全部进了皇城做贡品。

    也就是现在皇上身体不好,宫里娘娘没几个得宠的,才被皇上拿出几匹赏排面。

    一个寄居府上的臭丫头,见她能逗关夫人开心,就留着罢了,还真当自己是国公府大小姐不成。

    那料子她一直想着,要是大姑姐到时出嫁拿出来,给蓉姐儿也做一件。

    瞧瞧她这好婆婆,真是好赖不分。

    既然婆婆补贴这么多,又是血燕又是天水碧,平时就不用再多给份例什么的好了。

    啍。

    杨氏倒没气,反正好东西不给那外来的也从没到过二房。

    就是小村姑实在妙。

    撕吧。

    小郑氏可不管,扑到郑氏面前笑,“母亲,天水碧还有多的吧,我一早就喜欢,我不要,给语儿做一身穿肯定好看。”

    关夫人僵着脸没吭声,心里也气。

    眼皮子浅的东西,一匹布都看在眼里。

    给语儿做一身,那么好的料子,语儿做了也穿不了几天。

    给纤若做一身,是想着她受了委屈,这马上要相亲,穿得漂漂亮亮成功机会不是更大些吗。

    谁知道她今天就穿上,这不是得罪几个儿媳吗。

    相亲那天穿,不就什么事都没了。

    真是的。

    还有这陶氏,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

    瞪一眼过去,就见陶桃正眼巴巴看着她,好象等着也能做一身衣裳似的。

    面对这小眼神,她心塞得更厉害。

    陶桃看她脸色阴晴不定,暗笑,用魔法打败魔法才是对的。

    因为没要到天水碧,小郑氏脸上不爽气呼呼走了。

    世子妃到娴雅大方,领着剩下的两个妯娌行了福客客气气走了。

    ……

    赵嬷嬷看着夫人难看的脸也是没脾气。

    当初夫人给表小姐做这料子,她就劝过,不患寡而患不均。

    一个寄人篱下的小姐,穿这衣服太奢华了。

    不如留给大小姐出嫁用,谁也说不出什么。

    可小姐就不听劝,净出歪招,被那表水姐一哄什么都忘了。

    看看大小姐,多少年没给夫人要过东西撒过娇。

    夫人还一直觉着是大小姐心冷。

    陶氏为什么一进府就能跟大小姐玩一块?

    这次为什么敢提天水碧的事,这是为大小姐抱不平来了。

    一个外寄女穿的比正牌大小姐都好,这算什么事?

    表小姐也是,穿那么好显摆什么,在世子妃手下吃饭,那么高调干什么?

    ……

    陶桃一路笑呵呵回了青松院,叶嬷嬷知道这事很不赞成。

    嗔她不该刺激妯娌,让婆媳关系更恶化。

    陶桃笑嘻嘻应了却不以为然,一个偏心眼婆婆无所谓,但一个挑事的白莲花表妹她可不喜欢。

    看看宋氏跟小郑氏的脸,白莲花受点折腾才好。

    在屋子里写了一会字,关太老君身边的丫头就过来叫她。

    刘府的人到了。

    陶桃换了衣服赶去慈溪院。

    关夫人跟世子妃等人早到了。

    刘指挥使夫人夏氏带着大小儿媳跟桐哥儿过来的。

    等她行完礼,夏氏笑咪咪招呼,“来,好孩子,真是个有本事的。”

    笑着拉过陶桃的手,扭头对关老太君说,

    “我家老夫人那天刚一见面就猛夸这孩子,说是个好的,老太君,您可有福了,这儿孙一代比一代更好。”

    关老太君笑得满脸菊花看着陶桃笑,“是个好孩子,经常来这陪代这老婆子说话。”

    关夫人脸色不好,这是她这媳妇没做好了。

    身边的佟夫人等她们说完话,走上来先跟陶桃诚恳道歉,当日一着急,说话不好听,请她千万别放心上,又对她救了儿子的事千恩万谢。

    最后更是眼角泛红拉了桐哥儿过来跪下跟她道谢。

    陶桃听听就算。

    救了桐哥儿是意外,让刘指挥使欠个人情才是大事。

    有刘家镇着,关七郎仕途也顺当点。

    桐哥儿一岁多,白白嫩嫩随了母亲佟氏。

    只话还说不长,一个字一个字蹦着跟她叫姨姨。

    逗得一屋子人哈哈大笑。

    宾主客套一番,关夫人陪夏氏,世子妃陪佟氏,赵氏拉了她在一边嘻嘻哈哈说话。

    征了夫人同意,赵氏跟陶桃回了青松院说话。

    陶桃这才知道,刘家前晚闹了半宿。

    长孙差点出事,刘指挥使大怒,让管事亲查。

    自前年右侍郎孙子被卡不在后,帝都圈的贵人们,对乳嬷嬷丫头们看管极严,瓜子榛子这样的坚果是坚决不给小爷们吃的。

    刘府前日过大寿,人多,一下子就出了纰漏。

    追查下去才知道,凶手竟是大哥最宠爱的小妾孙氏。

    “那孙氏长得跟妖精似的,大哥喜欢得不得了,就有些宠幸,大嫂跟孙氏就有些不对付,

    孙氏从前有孕,不到三个月就没了,孙氏就把这事扣到大嫂头上,

    这次趁人多,让小丫头喂了个榛子,要不是你,桐哥儿定保不住”

    陶桃也没想到,这事还有如此内幕,不由催着赵氏问后续。

    “能有什么,竟敢在太夫人生辰上搞事,太婆婆气得都晕过去了,直呼自己该死,

    公公气得用家法揍了大哥一顿,孙氏也被打死扔回娘家了。”

    陶桃看着赵氏吓一跳,这小妾胆也太大了吧。

    “你也觉得这小妾胆大吧,人家就觉着,有大哥在,哥儿都死了,总没她这活人重要。

    更离谱的是,那孙氏又有孕了,自己也不知道,打了几板子流血才知道,大哥知道后眼圈都红了,

    还是我公爹心硬,就那么让人押着继续打,让全府的人都看着,一直打到没气为止。”

    赵氏提起前夜还是心悸,当日参于事情的,全部打死,家小也全部发卖矿上,鸡犬不留。

    事实是,刘指挥使出手,一户口本都不够杀。

    陶桃跟赵氏说了半天,都唏嘘不己,哎,男人犯的错,最后是妻儿家小来承担。

    还不知道刘大哥以后看见桐哥儿啥心情呢。

    愧疚还好点,就怕迁怒,那对哥儿就可怜了。

    正午,关家留刘家婆媳吃了一顿饭才回去。

    赵氏依依不舍跟她相约,七月早点去沐阳公府一起赏荷吃酒。

    刘夫人走后,关老太君让人把刘家送来的礼物都抱到了青松院。

    这还不算,为了奖励这孙媳,关老太君从自己私库里又拿了一匹跟天水碧不相上下的软烟罗给陶桃。

    陶桃跟几个大丫头拆礼物拆到手软。

    首饰,料子,补品,还有一对古董花瓶,真是应有尽有。

    可惜没有一两银子,陶桃不免小小遗憾。

    她现在缺银子,很缺银子,那天大约算了下,烧烤店开张大约得二万两银子。

    这还是郑疯子提供店面。

    要陶家庄种辣椒,也得提前给每家先掏点订金。

    庄户人全靠这点地活,让他们种辣椒,没有银子作保证,可没人信。

    还有肉,这年头,畜牧业不发达,要想有充足的肉,还得找地方合作。

    全是钱。

    陶桃长叹。

    陶桃在为银子发愁,姜纤若在为吃食生气。

    今日午饭,她是独自在清影阁用的。

    还是份例四菜一汤,但今日的菜明显凉很多,肉也是白的多。

    据芳苑问的,厨上说,要招待刘夫人,没空单给她做。

    姜纤若只能咽下这口气,到晚上,芳苑照例去端燕窝,厨娘却一脸笑着说,安国公府的女眷们都是早上一碗。

    晚上可没有份例这说法。

    芳苑可不信,这几年,自家姑娘那天不是两碗燕窝。

    早一碗,晚一碗。

    婆子比她还怒,说世子妃查厨房,问怎么费了那么多燕窝和柴火,是不是她们贪污了。

    一碗燕窝不算啥,一年算下来,可不是多一份银钱。

    婆子还跟芳苑说,以后晚上想要燕窝点心,都要自己出钱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