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辽宋轶事 » 第二章 北子擅交情

第二章 北子擅交情

    离开宋国一路向北,眼前赫然出现一座城池,正是辽边境的梁正城。这里曾是宋国的领土,在五年被辽皇的叔叔率兵攻占。道士带着侦儿一路跋山涉水,风餐露宿,终于来到了梁正城。城郊的烽火台上站着士兵,城外有士兵巡逻,城门口设置拒马也由士兵把守。道士往城里走,被守城的士兵拦住,命令道:“留步检查。”士兵队长查看完道士的符照、包裹,发现没有可疑物品,遂放他通行,还提醒道:“城南有个擅长讲书的史讲生,每天都会在南角街演说,老道长若有兴趣带着娃娃一块去玩玩吧。”老道长回应后牵着侦儿的手进了城。

    沿着南大街向里走,没过多久就听见平凡的市井声:摊主们的叫卖,年轻人的嬉戏打闹,店小二的花式招徕……他们共同参与演奏梁正上午辰时的交响乐。道士走到一个卖糕的摊主前,问:“施主,你家的糕多少钱一个?”摊主上下打量了他一番,又看了看他旁边的孩子,开口讲价,“半文钱一个。”“好的,就买两个吧。”“好嘞,给您。”道士拿了糕递给侦儿,侦儿先是瞧瞧,后毫不客气地吃了起来。后来路过一个糖人摊位,侦儿拉住道士的手,眼睛一直盯着上面最大的糖人,应该是想要吧。道士明白他的心意,自己是有意买给他的,可看看手里的钱两只得作罢。旁边的老先生见他窘迫,特意把大糖人买下来送给侦儿。道士知道不该无功受禄,正要推辞,老先生就说:“道长生活不易,小娃娃想要老生就买他一个吧。道长要是实在过意不去,你看这样如何——我姓史名金明,今日申时会在南角街讲说,道长来捧场可好?”道士想到兵队长的话,说:“我在进城时,守城的兵队长就推荐我去看一位史讲生的演讲,没想到在这见着了施主。”史金明笑道:“既然如此,算是老生与道长有缘,及时你可一定要来啊。”“到时就看老先生表演了。”

    与史金明分开后,道士想今晚不如就在这里休息吧,但他目前还没有选择。走进一个小酒店,一个男人正在清账,一个女人正在收拾。男人,即店主,忙上前将他领到一处坐下,问:“道长想要点什么?”道士说:“就来一套最便宜的饭菜吧。”“好嘞”男店主下去唤他老婆去做饭,自己留下来收拾。等待过程中从屋里出来一个小女孩,莫约和侦儿一样大。她好像是刚刚睡醒,这会儿正揉眼睛呢,轻轻唤着“娘亲……父亲……”。男店主把她抱起,好生哄了哄。她清醒后清脆地叫了声“父亲”,当看到有个小人拿着大糖人瞬间就待不住了,在他爹怀中抖动着要下来。他爹一把她放下,她就点着脚丫跳到侦儿身边,一双水灵灵的眼睛直勾勾地盯着他手上的糖人。侦儿也不吝啬和女孩分享他的糖人,女孩问:“你叫什么名字呀?”侦儿说:“贾侦儿,你呢?”女孩说:“我叫刘乐萍。来,给你看些好看的。”侦儿屁颠屁颠地跟乐萍跑了。道士在后面喊:“侦儿别乱跑,马上吃饭了。”道士又问男店主,“店主你家可以留宿吗?能有最好,如若不能,我唯请求能把我家侦儿留在这里住一晚。”男店主说:“当然可以。”这时女店主端了饭菜上来,有一碗饭,两份家常菜。道士喊侦儿,父子俩是同吃一碗饭的,女店主看不过又添了一碗饭给侦儿吃。吃完饭后,侦儿跟乐萍跑了,道士则与男店主聊天。男店主问:“道长千里迢迢从东京赶来是为何事?”道士说:“我是欲往上京去途径梁正而已。上京有个人中个邪祟,我得去给她做法事。”男店主瞬间认真起来,四下环顾一圈,凑到道士身边,问:“敢问道长这个人是不是奏平王的女儿耶律秦……”道士说:“我只知有此人并不知其名。施主怎么这么紧张?”道士叹道:“毕竟是奏平王的亲女儿,这件事让整个奏平王府都抬不起头,所以被打压下来。道长是怎么知道的?”道士笑说:“天机不可泄露。”两人正聊时走进来一个人,只见那人蹬着一双皮鞋,身披戎甲,头戴兜鍪,左佩刀,右携弓,径直找了个座位坐下,摘下兜鍪,放下弓刀,唤道:“刘小,来份你家的‘刘酒’,再给我配些下酒菜。”“好嘞”店主辞了道士,给新来的人准备东西去了。他把酒菜呈给这位王爷,叫着“来啦,王爷你的酒菜。”这位王爷喝了一口那酒,满脸享受,叹道:“刘小啊,我喝了各式的酒,唯你家的最合我的胃口。”“王爷过誉了。我家刚研制了新款的‘刘酒’,怎样,将王爷要试试不?”“哦,新款的?呈上来我试试,且评评这二代的如何。”店主下到酒窖,抱了一坛酒上来,倒了一碗酒递给王爷。王爷先是闻闻那味,评道:二代的味闻起来同一代相比更香醇了些。他接着抿了一口那酒,咂咂嘴,笑道:“不错,的确是醇醪好酒,浓香蜜口,比第一代更优秀。”他仰头将碗里的酒饮尽,叹道:“此等好酒要是能天天喝到就好了。”店主说:“王爷要是想喝的话天天都可以来,等我扩大新酒产量就行。”“是我要回去向皇上报告了,然后就留在王府生活。”“王爷你要走了?你等会儿我……”店主多次去酒窖搬酒,一共搬来三坛酒,说:“这些都是我新酿的二代‘刘酒’,目前就这三坛成品,现全送给王爷作个留念。”王爷拍拍他的肩膀,道:“谢了,以后若有机会我一定来你家和你喝酒。”店家挠了挠头,笑着说:“实不相瞒,我这正有件小事想请将军您帮忙。”辽南王也笑说:“哦,什么事尽管说。”店主去把道士引来,向王爷坦白说:“王爷不是说要先回京嘛,正巧,我这位朋友也要到上京去,麻烦王爷载他一程。”道士看了眼店主,忙给面前的王爷请安。王爷瞧了道士一眼就同意了,“好说,好说。明日我就派人来接道长,今晚准备好就是。”见这两人如此热情,道士无法拒绝,向王爷说:“多谢王爷!”店主向道士介绍说:“老贾,这位是辽南王,管了我们梁正城五年的政务。”两个人本是素不相识,因为店主的撮合结交了。

    未到申时,道士携了侦儿和乐萍去听书。刚上台的史金明就注意到了台下在前排静坐的三人,他清了清嗓门,说段熟悉的开场白便开始正文了。正讲到一半道士注意到不远处的兵队长,他停留了一会儿就领着巡逻兵走了。结束后道士特意请史先生到茶馆喝茶,两孩子则坐在一旁吃点心。道士问:“我观先生讲书绘声绘色,是师出高门,还是自学成才?”史金明说:“是向我师傅学的,要说我师傅嘛,他也是个讲书的高手。当年我父亲听我师傅讲书,当时就下决心送我去拜师,我花了三年掌握师傅的三字经——‘色’‘情’‘言’,此后开始正式演出并不断积累经验才有今天。”道士说:“听先生口音应该是黄河一带的,怎么到北方发展来了?”史金明说:“那年黄河一带发生洪灾,我举家北渡,在梁正城定居。”道士也不禁感慨道:“想我前年路过黄河见过洪灾。那些天大雨没完没了地下个不停,走到桥头,尽听见混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暴涨的洪水裹挟着人、牲畜向下游冲去。唉,真是……”

    史金明看出他的善心,恐伤了他身为出家人的心志,故而转移话题,道:“听道长这么说,想必您也是来自南方的。为何往北呢?”道士环顾四周,细声说道:“不瞒先生,贫道此次往北正是为了奏平王的女儿耶律秦……”“耶律秦!?”史金明如芒在背地四下一望,凑近说道:“我倒是知道她。唉,说来她可是个可怜的人……这可真是应了‘自古红颜多薄命’这句话。”道士问:“我听别人说这郡主的事可不经讲,先生又是如何晓得的。”史金明说:“我在这讲书,碰到了不少北边来的辽人,他们其中有人知道这件事。其中有在梁正住下的,与我交好就相告于我。”道士说:“听先生这么说,想必你是个精通交际的人,结交的朋友一定很多吧。你可向我介绍辽南王吗?”史金明听到是辽南王,神情变得放松,小抿一口茶,说道:“辽南王可是我们这儿的大红人哩。五年前他带兵占领了梁正,来不及撤离的宋人纷纷躲了起来,皆避辽兵如鬼神。辽南王来到钟楼下,把俘虏的宋兵全部释放,特宣‘梁正城内宋辽一家’。起初的日子大家伙都是防范的,因为后来一个辽兵因侵犯一个寡妇被辽南王处绞刑致死这才坦然。他做了这城中的管事,五年来兢兢业业,对事公平公正,这可比原来的强多了。虽说他贵为王,却尤擅与百姓结交:他常去城南的萧酒家和那儿的萧店主共坐喝上两杯;城北的胡光常来找他赛马,尽管胡光没怎么赢过;城东有个卖豆腐的李小,每见到辽南王都会送上一包好豆腐……”又补充道:“两年前辽南王的第五个孩子耶律南周就在梁正城内降生,那天半城的百姓都去贺喜。据说五王子诞生的时候从南窗飘进去一串栀子花瓣,其中就有一花瓣落在五王子的额头。众人正纳闷着十月的天为什么会有新鲜的栀子花,一旁的儒士说‘古人云‘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所以这十月的栀子花应该不难解释了。至于它们是如何来到这里的,小生实在想不透。’他身边的云游僧人说‘我们出家人尤其讲究‘缘’了,这些花瓣对贵公子来说一定有着特别的意义:世人评价栀子花多是素雅芬芳、暗香自怜的,有种幽怨少女的气韵;南北朝的刘令娴就曾写过‘同心何处恨,栀子最关人’一句。‘南窗’、‘少女’、‘同心’,不正是指定贵公子的姻缘吗?’如此说的话,五王子以后的正妻就是南方人。道长你也是出家人,你说说看,这种‘缘分’可信吗?”

    道士笑着说:“信得,信得。既有十月的栀子花为证,天意已经很明显了。”史金明说:“我见道长如此从容,你一定是其中的行家。你可知道那个少女是谁?”“知道”道士笑着,喝了一口茶,说:“这事可是其中的秘密,不能告诉局外人。”“道长可是局内人吗?”道士摇摇头,有种高人的深层,说:“一半是,一半又不是。知缘算缘之人可属局内人,然与他们无直接关系又属于局外人。”史金明挠了挠头,说:“这出家人的事还真不是我们这些俗尘的人能懂的,是又是、不是又不是,还真是……”道士举杯相邀,说:“咱不谈这些,咱继续。”“好”史金明回应,说:“辽南王常常到民间走访,与百姓们相交甚欢。只可惜他明日就要走了,我们多有些不舍……明天他们早上会从北大街走,路两边会有人为辽南王一家送行。”道士又问:“他们在这蛮好的,为什么回去呢?”“哦,这个嘛,辽南王同大家说过是回京向皇帝递交梁正城的政绩然后去到左战区对抗党项人。”直到黄昏两人分别摸了摸口袋发现没有再续茶的钱,便相告离开。道士一手牵着一个娃迎着霞光走去,史金明望着那个深沉沧桑的背影,不由得吟起:因过竹院逢僧话,偷得浮生半日闲。

    道士一行回到酒店,乐萍兴冲冲地跳到她母亲怀里,真挚地邀请侦儿到里屋玩耍,说:“你快跟我来,有好东西哟!”乐萍又到地上,拉着侦儿就往里面跑。侦儿问:“好东西?是新玩具啊?”乐萍回首冲他微微一笑,“比玩具还好呢。哎呀,快来啦!”两家大人见这一幕,心里自然是高兴的、放松的。店主两口给道士安排了一间房,道士带侦儿洗漱后就准备睡觉了。后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