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开局进攻萨尔浒 » 第四十九章:辽阳城

第四十九章:辽阳城

    对了,作为辽镇一把手的李如柏,在得知马林和杜松兵败后,逃跑,而且路途中还不忘把路途的辽东老百姓抢了。

    还有吴桥兵变,这件事情的导火索是孔有德手底下的士兵偷了老百姓的鸡吃了,然后老百姓把士兵抓了,然后孔有德反了。

    多亏了同行衬托,在他们的对比下,申用嘉他们没有主动抢劫,已经算是仁义之师了。

    对于主动送上来的物资,申用嘉肯定是要的,不过也只是象征性的收了一点,毕竟不能得罪这些辽东的地头蛇。

    一路上走走停停,三月二十九日,已经快要到辽东了,此时距离辽阳还有三十里,四万多的大军在原地稍作休整,申用嘉先带着拿三百多人的家丁进去看看,顺便和杨稿这家伙说明东路军的胜利。

    申用嘉在家丁的簇拥下,到附近的妙观里上香。

    在现在你和他们讲唯物主义是讲不通的,这些人信鬼神,你也要装出信的样子。

    自打穿越回来后,好好的知府老爷不干了,作死要来当监军,好在东路军在他的强制干预下,勉强击溃了镶蓝旗,一战下来血流成河,至少自己可以在历史上留名了。

    马上要进入辽阳城了,这是自己建功立业的起点?还是自己的重点?

    说不慌是不可能的,但是说特别慌张也是夸张的。

    一行人在道观里烧了香,拜了拜真武大帝,便在道观里散步,突然康常进凑过来,对着申用嘉说道:

    “大人!道观里的道士,给咱们送了一百石粮食,足够咱们吃几天了。”

    “这些道士真有钱啊!能给咱们这么多粮食,以后给这个道长塑金身。”

    道士有钱是正常的,这也是明朝的基本国情。

    自打朱棣造反之后,大明的藩王日子就不好过了。

    原先有军权、行政权、还有地方官员的任命权,不过自从朱棣造反成功之后,为了防止有人过度崇拜偶像,就把他们的那些权力都给没收了。

    于是那些不喜欢晚上只进行造人运动的藩王,便把自己的闲钱和空闲的精力投入到了精力和艺术和宗教里。

    于是乎道教活动基本上就成了藩王们的标配,他们用自己的钱赞助道教活动,收留那些游方道士,编纂道家经典,至于炼丹和筑基也有,道家文化在他们的发展下变得兴盛繁荣。

    话说好像突然能够理解为什么嘉靖皇帝那么喜欢炼丹了,毕竟这也算是上层的高雅情趣。

    当然了,自打辽王、韩王、宁王被朱棣移入关内后,辽东就再也没有藩王了,所以道教在辽东的繁荣程度不如关内。

    本来打算老找找道观里的师傅,却被他的门童告知,这人去宽甸超度故人去了。。

    话说这个超度是不是武力超度的意思?如果是真的话,看来这个道长不仅悲天悯人,也会一些武功,杀贼报国。

    此时的道观内,在真武大帝的神像前,跪着刚从前线退下来不久的申用嘉。

    祈祷结束后,便骑着马,换上其他衣服,披着锁子甲。

    家丁早就把东路军返回的消息告诉了杨经略,杨稿对此相当兴奋,带着辽东的官员、客兵将领、在城外三公里的地方迎接。

    然后在东路军中的难民热闹起来了,这些浩浩荡荡的难民,朝着杨经略看去。

    这些人低头咒骂,认为是杨稿这个搞人害了他们,让他们连家都没有了。

    刘綎当即反应了过来,让自己手底下的士兵喝止这些难民,自己则是和申用嘉下马,快步上前。

    一群武官和文官簇拥着一个胡须花白的高级文官。

    刘綎自然是认得杨稿的,作为武举人,他身份要比杨稿低,只好单膝下跪。

    “东路军总兵刘綎,叩见经略大人,身穿甲胄行动不便,仅以军礼相见,望经略大人见谅。”

    杨稿赶忙上前一步,一把扶起刘綎,随后看到了一旁的申用嘉。

    申用嘉是文官,杨稿也是文官,于是申用嘉仅仅只是作了揖。

    “东路军监军拜见杨稿大人,本官年龄大了,身体也不好了,骨头硬了,跪不下来了,希望大人见谅。”

    本官可以上阵杀人,可以跟这些建奴在雪地里打滚,但是在没见到好处之前不能在杨稿面前跪下来。

    杨稿此时也不管这么多了。把眼光直接扫向了马车上的棺木,感慨道:

    “刘总兵征战一生,数百场战役,未尝一败,现在也带着东路军全军归来,真不愧是帝国的良将啊!”

    刘綎对此感到很恶心,当初在朝鲜跟自己过不去,在西南打仗说自己贪污战利品的是谁?这些文官的脸皮是真厚啊!

    杨稿扶起刘綎,寒暄了两句,随后便拉起申用嘉的手,在其他人看来,这两人就像兄弟一样,杨稿略有讨好的语气说道:

    “申监军啊!本官早就听说过你了,你少时发奋读书,奈何朝廷那些人没眼光,进士居然都不给你,在地方上当知府不好受吧!本官已经把你夜袭建奴、身先士卒的事情上奏给了皇上,不出意外你就是第二个谭纶啊!”

    “哪里,哪里,主要还是经略大人指挥有方,此次打仗的头功应该是经略大人的。”

    申用嘉嘴上这么说,心里早就骂娘了。

    东西不给我配齐,粮草是我自己发的,银子是我出钱垫的,你现在跟我装兄弟?

    “经略大人啊!本官先把东路军的饷银发下去了,眼下本官也是没钱的,希望大人能够接济一下。”

    马屁也拍完了,接下来就要看看杨稿大人有没有接济兄弟的意思了。

    “行!本官这就让人清点,到时候本官让人带过去,兄弟不要担心,为朝廷效力,肯定不会让你吃亏的。”

    为朝廷效力不会吃亏?杨稿这是说了一个天大的笑话,难不成明日领赏,莫带兵甲是假的。

    等哪天找个机会,一定要把朝廷那些东林党那些脸皮及厚的家伙全部都给喽了。

    本官又不走忠君爱国的道路,留着他们干什么?给自己添堵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