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开局进攻萨尔浒 » 第四十七章:辽东不太平

第四十七章:辽东不太平

    明朝的钱好像一直都不够,准确的来说应该是大明的皇帝特别缺钱。

    万历皇帝的爷爷是嘉靖,嘉靖虽然表面是王爷,实际上的富裕程度还不如湖广的一些大户人家。

    所以万历皇帝对钱如此痴迷也不是不能理解,所以派出太监去监督矿场也不是不能理解。

    这些太监在地方上折腾了十几年,地方上的闹得人怨念沸腾,无论是地方上的官员,还是普通老百姓都对这些太监恨之入骨。

    就不说高淮乱辽了,杨荣乱滇,在大明的各地都有这些太监的身影,哪怕那个地方根本没有矿。

    虽然不得人心,压力山大,但是捞钱是必须捞钱的。

    老皇帝能有什么坏心思呢?

    对了!有一次万历皇帝生病,以为自己要死了,于是给自己下了罪己诏,说什么自己对不起老百姓,要自己的孩子继位之后好好善待老百姓。

    结果第二天病就好了,赶紧要求赶紧把负责传递诏书的人召集回来,当时的太监头子还跟皇帝进行辩论,觉得他不讲理,差点把小命都丢了。

    我估摸着崇祯的罪己诏也是这个原理,反正自己都要死了,还不如在后世讨个好名声。

    所以朱由检和朱由校是万历完美的背锅侠。

    两个人都比较有个性,一个喜欢木匠活,比较具有人情味,另一个则是刻薄寡恩,那些想帮他的官员他居然都砍了,也不知为什么有人想要替他洗白。

    万历造下的孽让两个背锅侠完美的扛下了,最终崇祯背不动了,被这口黑锅压死了。

    万历四十七年春,萨尔浒大败后,已经很久没有过问过政事的老皇帝,面对着如同雪花一般的奏折,终于开始干活了。

    原因很简单,这次打仗的钱自己也贴钱进去了。

    首先是杨稿的奏折,万历皇帝对他做出了批复,他把责任全部都怪罪到了杜松身上,毕竟死人是不会说话的,

    同时也没有忘记敲打杨稿,不要再犯错了,调兵的事情全部交给兵部负责,你这个经略就不要瞎指挥了。

    当这封奏折发到杨稿的手上时,杨稿更抑郁了,因为他听说陈玉庭也收到了皇帝的旨意,担心圣旨里有不利于自己的内容,杨经略整天提心吊胆的。

    在万历皇帝的眼中,最重要的不是江山社稷,而是自己的钱。

    要朱家的江山是可以的,但是要自己的钱是万万不可以的。

    萨尔浒之战,前前后后大约花费了三百万两,户部的白银已经花完了,朝廷不得不临时增派辽饷,皇帝似乎也拿出了自己内库的钱。

    皇帝花了自己的钱,这些打了败仗的将领巡抚肯定是没有好果子吃的。

    杨稿直到自己之所以还没有死,不是因为顾及君臣旧情,而是因为此时的杨稿在辽阳,对于辽东的战事还是有用处的。

    现在杨稿只能把希望压在刘綎身上,他只能希望刘綎能够挺住,不要像杜松和马林一样,一触即溃。

    虽然李如柏也是安全的回来了,但是就这家伙是逃跑回来的,他在奏折里一点用处也没有。

    川军和狼兵一点消息也没有,客兵和辽兵继续在辽阳对峙,听说西边的蒙古各部也开始闹腾了,已经有了和建奴联合的迹象。

    杨经略现在已经彻底后悔了,当初为什么要接下这个差事,把这个烂摊子丢给熊疯子多好啊!

    “报!经略大人,东路军回来了。”

    朝鲜军在拿到了粮食后,对着上天和申用嘉磕头致谢,随后便跨入了鸭绿江,一哄而散,开始向着汉城的方向狂奔。

    留下来的金应河和明朝各个将领,看着眼前的这一幕,都觉得莫名的尴尬。

    在放这些人回去之前,申用嘉把那些即将要回国的朝鲜将领叫来,给这些人送了一些银子,说了一些话,所有的人都被隔绝在帐外,除了这些当事人,谁也不知道他们说了什么。

    果然军队建设就是一个无底洞,现在大致能够明白苏联是怎么被军队玩垮了的。

    这些钱是不要指望这些朝鲜军将领能还得,这些准确上来说应该叫做沉没成本。

    在他人看来,眼前得申用嘉就是个奇货,跟吕不韦有点相似。

    作为监军,自己监督东路军“击败女真,收复辽民无数”,这样的奏折要是写上去的话能给自己带来的东西可比银子实惠多了。

    跟着金应河一起留下来的还有两个偏将八百多名弓手,跟着东路军一起打建奴。

    对于金应河,申用嘉只有一个看法,这是一个忠君爱国的典范,当然这人也是对天朝文官贪财武将怕死的现状是很不满意的。

    不过在金应河看来申用嘉不是贪财的文官,还是一个不怕死的文官,在他看来申用嘉和自己是一类人。

    要是让他知道申用嘉要取代明王朝,不知道他会不会直接拿着大刀把自己砍了。

    要离开宽甸了,大军一路向西北前进,前往辽东的中心辽阳,在大军的行军的途中也不断有辽东难民加入。

    努尔哈赤的刀已经不知道磨了多久了,那些辽东的老百姓也不是傻子,杜松和马林兵败的消息早就传遍了辽东,那些不想当包衣的辽民想着办法往南边跑。

    如果局势进一步恶化,这些辽民就要往关内跑了,目前的辽民还是有不少有钱的有关系的,这些人早就跑到了辽阳等地,只要辽东局势进一步恶化,他们就由山海关进入关内。

    而且这个时候“千古一帝”努尔哈赤还没有露出自己凶恶的面目,在那些人看来投奔努尔哈赤也不是一个坏的选择。

    按照历史本来的进程,辽东的局势果然进一步恶化,那些人直接就往关内跑了

    这也是熊大人为什么说辽人不可用的原因,因为那些人只要还有活命的可能,就不可能留下来帮助明军对抗女真人。

    不过在这些人跑完之后,努尔哈赤露出自己的真面目后,那些跑不出去的人则是对抗后金的生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