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科幻灵异 » 渡魂成神 » 第六十三章 师弟速来

第六十三章 师弟速来

    村子里的大年很热闹,陪着爷奶看春晚,包饺子。倒不是说春晚真的有多好看,而是全家在一起的感觉真好。

    本来爷奶说要守夜的,那怎么能行?听完了难忘今宵,赶紧催着老两口进屋里睡了。今天晚上大哥常生还得向爷奶拜年呢。

    村子里过年比城市里更热闹,算上城里回来的大大小小老老少少,满共也就三十来口人。人虽然不多可拜年却很早,具体几点那得看早晨几点饺子出锅,出锅就放鞭炮,这边放了那边放你要想睡大觉是绝不可能的。

    一大早来常家拜年的人挺纳闷,往年早早就准备好了的常家人,今年竟然只有常明一个人在门口支应客人。按理说,家里有老人的,大年初一都会等着小辈的过来拜年才对,可见到常明喜气洋洋的给大家拜年,常家的爷奶指定不是因为身体有啥不舒服的,就跟常明说的那样,岁数大了熬不了夜。

    虽然常老爷子和常家奶奶没起来,可该给孩子们的红包却一个不少,常明早就备下了。众位叔伯给他的红包常明也没有推辞,图的就是一个喜庆。待拜年的一波又一波人都走了,直到太阳在东边升起的时候,两位老人才打屋里出来,眼圈都是红红的,精神却是极好。

    “小明啊,昨天我和你爷梦着你哥啦。你睡觉的时候梦见他没有?”奶奶的手抓着常明的手颤巍巍的抚摸着,一脸希冀的看着他。

    这时候能说啥,说我其实天天能见到大哥,他天天跟着我,一天也不分开?得了吧,再把自家爷奶吓出个好歹来,以为唯一的孙子得了神经病。不过还是点了点头:“我哥还说他在那边混的可好了,有空再回来看咱们。”

    这话一说,奶奶刚止住的泪水又流了出来,点着头道:“好,好,我就说我常家的儿孙都是有能耐的,也不知道~~~”。常爷爷就在旁边,听到老伴儿这话,知道她要说什么于是摆摆手岔开了话题。

    大年里除了去各家拜年,也没啥事可做,常明在家可不闲着,每天除了练功就是给二老针灸按摩,爷爷的老寒腿,奶奶的眼睛和高血压都被他调理的顺顺当当的。有空了再去村里各家去转转,把把脉,扎扎针,有两个脉象有问题的用真气扫了一遍,建议过完年到天医那边去做个全面检查。

    常生也很忙,天天在磋磨那个什么天狗之余,晚上就带着手下的小弟张昊在这十里八乡转悠,该超度的超度该净化的净化。这片可是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发现隐患早处理,等开春城隍庙建好了,张昊这个阴差可就要在这边独当一面了。

    刚过了十五没几天,老村长通过大喇叭叫常明到村支部去一趟。常明有些奇怪,这时候能有啥事,昨天不是还和老头在炕桌上干了大半瓶老村长吗?

    “有个叫刘盈月的,打电话来,说是让你给她回个电话,这要不是今天我过来给县里联系材料,这电话还真接不到。”老村长把电话交给常明,却没走在一边拿个本子记着东西。

    “喂,是刘盈月吗?哦,伯母你好,我是常明,刘盈月的师弟。”电话是刘盈月的母亲接的。不一会电话到了刘盈月手里:“常明,给你打一次电话可真不容易,拜年找不到你,有事找你黄花菜都凉了。”说起这个,刘师姐就满肚子委屈,这个木头就不能主动给她打个电话吗?

    “哎呀,不好意思啊,师姐,这不我这电话可是在村支部这边,赶上过年就没人支应了。小明子在这边给您陪不是了,刘师姐有啥指示,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听着语气肯定打了不止一两次,可不能再火上浇油了。一旁记账的老头低着头嘿嘿直乐。

    常明瞟了一眼这个为老不尊、没眼力劲的老头,转过身背对着老村长。

    “王教授联系我,让我通知你有一处寺庙的地宫待发掘,看你能不能早点回津门。”

    “啊,这个啊,可以,那我后天就回去吧,你一起回去吗?”挣钱比啥都重要,把四万给了村长建城隍庙,自己手头可是一干二净了。“你不回去,我也得回去,这次出现场我也要跟着的。”听常明问自己,刘盈月心里美滋滋的。

    “你能明天过来吗?提前一天,帮我哥看看病。”

    “你哥?刘亦阳?他能有啥病?”上次从津门回来,两人可是见过的,对方那一身的腱子肉把衣服撑的鼓鼓的,怎么可能有病?

    “他练硬气功,受了内伤,我说你是你们学院杨卫新教授的关门弟子,这不找你好好给他调理调理。”这事可是刘盈月向自己哥哥一力举荐的,刘亦阳对此却不以为然。自己这伤部队里的军医和三零幺相关科室都看过了,西医认为脏器受损想恢复需要长期静养,中医认为经脉受损需要针灸按摩慢慢恢复,总之继续日常训练都不行更别说随队执行任务了,甭想。

    “行吧,那我明天过去,你家地址给说下。”“不用,明天10点,我和我哥去汽车站接你。”挂了电话,村长爷笑咪咪的道:“这个女娃子是哪的人啊?”

    常明哪能不知道这老头的心思呢:“我大学那边的一个师姐,这不有事找我帮忙,明天就走,回头家里还得您多多照应着些。”村长点头应了,这么优秀的娃子就自家儿媳妇娘家那姑娘,真的配不上啊。

    既然决定明天就走,常明下午就开始忙碌起来。该收拾的收拾,天天在家盘在火炕上胖了一圈的三毛也得拾掇利索了,回去南大物理系那边还有一笔外快指望它呢。奶奶听说自家孙子明天就要走,心里真是舍不得,可孙子大了有自己的事业可不能拦着。中午没休息拿棒子面,豆面,黏米面,米面和成了光溜溜的糊糊给孙子摊了一下午的煎饼。

    晚上,常明看着奶奶用包裹包好的那半行李箱的煎饼,满头冒汗。山东煎饼可不是津门的煎饼果子,这玩意嘎嘣脆能放还顶饿。真要自己一个人吃,这么多煎饼够自己半个月不换样的可劲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