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雨之书 » 墨守成规

墨守成规

    宋襄公在对敌作战中墨守陈规,一而再,再而三地失去了战胜敌人的大好时机,结果兵败受伤,引起了国人的强烈不满。

    楚军攻打宋国以援救郑国。宋襄公准备迎战,大司马公孙固劝阻说,“上天遗弃商朝已经很久了,君王要振兴它,就是不可原谅的了。”襄公不听。襄公领兵和楚军在泓水地方交战。

    宋军已经排好队列,楚军还未全部渡河。司马公孙固说:“他们人多,我们人少,趁他们尚未全部渡河,请下令攻击他们。”襄公说:“不行。”

    楚军全部渡河,尚未排好队列,公孙固又将上述意见报告襄公。襄公说:“还不行。”等到楚军排好了阵势,然后才攻击他们,结果,宋军大败。

    宋襄公腿部受伤,侍卫官也全部被歼。

    全国人都归罪襄公。襄公说:“君子不再伤害已经受伤的人,不俘虏头发花白的人。古代领兵作战,不凭借险隘的地形阻击敌人。我虽然是亡了国的殷商的后裔,也不攻击没有排好队列的军队。”子鱼说:“君王不懂得作战。强敌的军队,在险隘的地方不能成列,这是上天赞助我们;阻敌于险地而进攻他们,不也是可以的吗?就这样还怕不能取胜呢。而且现在我们面对的强者,都是我们的敌人。即使到了很大年纪,俘获了就夺取过来,管什么头发花白?使军队明白国耻,教会他们作战,是为了杀敌人。伤势还未到死的程度,怎么不再伤害他们?要是舍不得再去伤害受伤的敌人,就应当根本不要伤害他们;要是怜惜他们当中头发花白的人,就应当向敌人投降。军队在有利时加以使用,钟鼓用声音来调节士气。时机有利而使用军队,阻敌于险地是可以的。鼓声宏大以鼓舞土气,鸣鼓进攻未成列的敌人也是可以的。”

    上古时期茹毛饮血的时候,两个小部落之间冲突。宋襄公这么带兵打仗或许还看起来更真有些仁义,勇者冲在最前,弱者不敢上,强者生存。但是时代变了,战斗的武器不再是木棒,树枝,而是更加轻易取人性命的刀戈。

    现在因为战争的失败,家亡国破,士兵的伤亡,家属痛苦,民众成为敌国的奴隶。宋襄公是商殷后裔的贵族体会不到什么是底层人民生活的痛苦,终究是是阶级斗争。一场战争的失利成就了他虚伪的仁义之名。

    墨家追求的仁义是上古时代物资丰富邻里之间相处的和谐单纯的友善,不是追求仁义之名而损害国家民众的利益。

    这场以虚伪的仁义为名战争失败,对墨家所追求的仁义造成了精神信仰上的冲击。仁义被具象化然后被

    能战方能止战,和平需要实力来争取。

    墨守成规,墨家劝民众安分守己,以道德约束自己。道德很早就有,法律随国家的产生。道德和法律都是的利于群体生存,国家法律应该是道德的底线,应是道德中基本、无争议、具有价值的部分。是不同道德之间、道德和政治之间、道德和成本之间的妥协。道德是自律的,法律是他律的。有的国家为方便管理自己国家的民众,提高法律的残酷。也提高道德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