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明末英雄传说 » 第三十二章 红与黑(四)

第三十二章 红与黑(四)

    “计划比想象中顺利,这群草包没停在驿站,停在这个丛林。”商队的马车内,蒙面的男子对同伴说,“本来我们只有两刻钟时间。现在他们已经和其他队伍脱节。叫倭狗们去准备吧。”

    他心中狂喜,本来在驿站突袭,乱战之中那位还有逃脱的可能。

    如今这片丛林,一面环水,两面环山,只要把西面道路堵死,就是太子和皇家忠犬们的葬身之地。

    不远处的丛林,朱体檀颤颤巍巍地说:“他们也许只是商队的护卫呢。”

    “你见过哪个商队全雇的倭人?倭人残忍嗜杀,只作为雇佣兵出现。”李澈戳穿了他的幻想。

    眼看那些倭人居然开始以包围之势靠近这里,李澈连忙调头就走,一边嘱咐:“你去通知教官,让他们放信号弹,我去整队。”

    “全军列队,敌袭!!!”尖锐的哨声在丛林中响起。

    “砰!”与此同时,红色的求援信号也射出。

    迷迷糊糊的勋贵们尚不清楚发生了何事,一个个迷茫地互相对视。李澈看着这帮动作迟钝,摸不清头脑的勋贵,几乎气炸了肺。他掏出弘德十二年式燧发手枪,“砰”地朝天上开了一枪。

    “倭寇近在咫尺,尔等再是拖沓,是想沦为刀下之鬼吗?”

    士兵们这才转醒过来,一个个张皇失措地整理装备,足足快半刻钟,才全部跃上了马背。

    “向西突围。”李澈沉声下令,“三位教官,拜托你们临时担任三个十人队队正了。”

    当众人拍马奔出丛林,发现商队已经快围了上来,已经只有大概七八百步的距离。

    后方的道路虽没有倭人,但已经被层层叠叠的路障和空车堵死。

    很显然,对方并不想用围三阙一的战术,而是直接将他们击毙在此地。

    商队中的倭人一个个身材矮小,面目狰狞丑陋,身着片缕,腰间悬挂修长的倭刀,持着比他们还高的燧发步枪。

    马队上的众人皆高大挺拔,在大明赤红色排扣军装的衬托下威风凛凛,同这些倭人相比,宛若天神下凡。

    气势上却完全相反过来,凶残的倭人迫近之下,除了李澈和教官外,大都面露胆怯。

    “队列散开,散兵迎敌。全体匍匐马背,准备射击。马术不精者,下马自寻掩体。”

    他不敢下达冲锋的命令,若身后的是大明的正规军,他会毫不犹豫地下令冲锋。

    八百步的距离,正好足够马匹加速。但此时他指挥的是刚刚训练半个月的老爷兵。若没冲散敌方队列,反而陷进去,后果不堪设想。

    他更不敢让他们在马上边冲锋边开枪,这帮端着枪,马都稳不住的兵,保不齐会把子弹打到同袍身上。

    “准备开火。”他将手举起。

    倭人手持的刀在阳光下发出刺眼的反光。尸山血海中炼出的凶煞之气让空气的温度都降低了几分。

    六百步。

    “放!”

    “砰!砰!砰!”射击声此起彼伏地响起,远处的人群绽放出几朵血花。

    倭人的队列有些骚动,他们从未见过有效射程这么远的枪。

    “冲锋!”被簇拥在商队中间的首领发布号令。军械再强,射程再远,也不可能把自己百人杀光,只需冲锋齐射,对面自然溃退。

    可惜大明锦衣卫和警察司勘察甚密,不能再多集结些倭人。

    “板载!板载!”倭人叽里呱啦地喊着唬人的口号,踏着整齐的队列前进,三十列三行的队伍,标准的横阵。

    “砰!砰!砰!”枪声再次响起,前排的倭人像秋天的麦子一样被收割。又是几人丧失了战斗力。

    商队首领心头大震,这群勋贵手里的线膛枪,射速竟比如今普通线膛枪快上三到四倍不止,能同燧发枪相比。

    “稳住阵型!预备队填上!两百步再齐射!”

    好在倭人悍不畏死,阵型面前维持住。

    两百步。

    此时倭人阵列已经出现几个缺口。团团硝烟中,约莫二十余人失去了战斗力。

    “开火!”

    “砰!砰!砰!”

    三排倭人,一排蹲,一排半蹲,一排站,轮流开火,火力不绝。

    然而对面的大明军队呈散兵阵型。占据较高地势的他们以马匹或地形做掩体。密集火力的杀伤力没有商队首领想象中的大。

    实际上,只有两个倒霉的士兵被流弹擦伤。

    “该死!他们的枪怎么这么准,这么快。”

    “对面的指挥是傻子吗?为什么不散开阵型,纵队冲锋?为什么还在齐射?”

    两方的指挥者心境逐渐扭转。

    士兵也是如此。

    平日破罐子破摔的勋贵子弟们突然觉得战争也不是那么难。你看,对面就跟傻子一样站在那当靶子。

    纵横印度洋的倭寇发觉自己的敌人同那些黑皮肤和白皮肤的酋长完全不一样。他们不仅高大英挺如天神,还有着不能匹敌的神器。

    几番齐射后,倭人自己的阵型已经快维持不住。

    新战术对旧战术、新武器对旧武器的碾压,就是如此残酷。

    “黄大人,撤退吧。再纠缠下去,附近的队伍要来了。”脸上全是刀疤的倭寇首领对蒙面的商队首领黄员外说。倭人善海战不善陆战,但基本形势看得清楚。

    黄员外心中万分不甘,如此时机,错过就再难有机会擒杀太子。

    但看着敌方个个神枪手一样收割着千金雇来的倭人的生命,他只得咬咬牙,怒吼:“撤退!”

    这些勋贵骑术应该不会太精,应该。

    倭人有序地往后退,骑马的黄员外还身先士卒地第一个往回退。

    见状,李澈拔出腰间的佩剑,一勒缰绳,马蹄扬起。如一泓秋水般明澈的剑刃,在灼灼烈阳下熠熠生辉,一时炫目。

    “一排骑兵队,全体上马!”

    “锥形阵列,冲锋!”

    众人士气大盛,仿佛先祖的血脉苏醒,嗷嗷地跟随李澈杀向逃窜的倭寇。

    黄员外见敌军杀来,心中却是一喜,刚准备开口命令列阵反攻,白刃肉搏。

    却见敌方身先士卒的排长在奔驰的马匹上,端着枪。黑洞洞的枪口对准了他。他连忙掉转马头就跑。

    李澈扣动扳机,子弹在螺旋膛线的加速下从枪口射出。

    “扑通!”脸上带着刀疤的倭寇首领倒下。黄员外肝胆俱裂,拼命夹着马腹。

    李澈见状,冷笑一声,也不贪功冒进,反而是控制马速,保持距离。扳机一扣,便是一条倭人的生命跌进无间地狱。

    倭人惊恐地发现,身后那人像赶羊群的牧羊人,死死缀着他们身后,不进不退。

    他手中的枪喷吐着在阳光下有些模糊的火焰。有节奏的射击声像催人上路的鼓点。

    他身后的众人看到如此骑射功夫,一时愣住,竟只是跟住他,如同郊游般闲逛。

    在阎王点名下,一身蛮勇的倭人士气彻底崩溃,争先恐后地向后奔涌。骑兵队爆发一阵叫好和欢呼,纷纷跟随长官向不成队列的倭人冲刺。

    李澈一马当先冲入阵中,扛旗的朱体檀紧随其后。骑兵队随二人杀入阵中。

    弯刀不断挥舞下,本就单薄的阵列顷刻间被凿穿。李澈和朱体檀两人带着五名骑术最佳的骑士,径直去追早已脱离本阵、逃之夭夭的几个匪首。其余三队在教官的指挥下收割倭人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