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综武侠主少年歌行:天下无双 » 五千道德阐,三百礼仪成。

五千道德阐,三百礼仪成。

    后来裴东来告诉天下,薛府的情况还不算最麻烦的。过节最烦人的是女帝御赐的春宴。一般放在元正日,也就是大年初一,当天晚上,会宴请文武百官。

    这种春宴,往往提前一两个月礼部就要开始筹备策划,然后光禄寺负责具体事务的执行。元正前一日,在含元殿内设御帐,并安排文武百官及宾客的位置,然后元正日当天,整个洛阳城都会被大唐禁军填满,属于特级警戒状态。沿街都是顶盔贯甲、全副武装的士兵,黄色大旗、各种仪仗遍布整个皇宫。

    至于宾客的位置,那也是有讲究的很。

    首先是三品以上的高级文官位于面向皇帝的右侧,这里是最尊贵的地方。武官三品以上的位于这些人的外侧,并略微靠后一些;外地来的各州郡都督、刺史的位置也不错,分别在三品以上文武官的左右两侧,当然,也是官越大,排位越靠前。

    文官四品、五品的位于主区域的右侧,六品以下的在角落里,总让人感觉是填补空位用的。

    各藩属国的使节则正对着皇帝,分东南西北方向来客,分别在文武三品以上高官之后。

    最后能进到含元殿的还有一批很关键的人物,就是皇室宗亲,不过他们没那么被重视,排在最后一排。

    其他人在含元殿里就没有位置了,叫门外位,但也算是参加大朝会了。不过哪怕是门外位,那也得是个有官衔的人才行。文武百官前来赴宴,自然也不可以能是一个人独自前来,自然也有一起前来的侍从、马夫等等。这些人是进不去含元殿和含元殿门外的广场的,他们连门外位都没有。但礼部会辟另一方小场地安置这帮人,也提供最最基本简单的吃食。

    说到吃食…既然座位都已经这么讲究了,那也不难想象宴会的食物也分三六九等。

    宴会分为上桌,上中桌,中桌,下桌这四个等次,按照官职,每个等次吃的东西也不一样。首先上桌在小菜上有瓜果蜜饯,烧炸小吃各五种,大菜上有凤鸡、双棒子骨,五种酒,菜四样,汤三种,不可谓不丰富。

    至于上中桌和中桌则和上桌没有什么两样,只是在菜的种类和酒的数量上少了一点。而下品桌的菜相对于其他几种来说,则显得稍微逊色了不少,就只有一些细粉汤、椒醋肉并头蹄,猪肉饭,馒头和几瓶酒。

    这些菜自然也不可能让百官一落座就吃。

    那春宴吃的是一个春节的喜庆吗?不,不是的,春宴吃的是一个尊卑有别、是时刻敲打这些文官武官自己的位置。

    想要吃到菜,需要经历七步。

    第一步,“中严”,即,中庭戒备。有关人员去请皇帝,还有吏部、兵部和鸿胪寺等分别引领各级文武官员和藩属国使节各就各位。

    第二步,“外办”,即,警卫宫禁。士兵们的姿势或者精神面貌再拔高一次。这时正主儿出来了,皇帝穿着绣龙衮袍,戴着最庄重的冕,总之算是皇帝最好的一套衣服。而且皇帝不是走出来的,是乘御舆被人从西门抬着进来的,到御座面南而坐,侍从会把皇帝的身份证明物品——玉玺之类的东西放在前面。

    第三步,“拜”,即,连续磕头跪拜。先是群体拜,再是当时官位最高的一个单独出来,脱鞋子,跪,把佩剑放到解剑席,拜,之后说几句套话。

    第四步,“回礼”。侍中会走到皇帝的左前方,宣布“有制!”,群体拜,“履新之庆,与公等同之”,意思是大家说恭喜恭喜,皇帝回答说同喜同喜。之后再拜,三呼万岁,又再拜。

    第五步,“送礼”。各州郡镇守官员和各藩属国进献各种土特产作为贡物,并且献上祥瑞。祥瑞分为大瑞、上瑞、中瑞几种,如果有贴金箔的肥猪也可以冒充麒麟。贡物祥瑞各种东西就一样一样摆在皇帝面前。

    第六步,“收礼”。户部尚书说话了,各地的贡品归他了;礼部尚书也不甘寂寞,说各藩属国的贡品他拿走了。皇帝在上面听了,曰可,就是都答应了。于是,原来抬东西那些人再把东西抬走。

    第七步,“礼毕”。程序走完了,礼仪也该结束了。侍中司仪宣布礼毕。皇帝宣布开吃,众人这才可以动筷子。

    宴会过程中共要行酒九次,期间还会有音乐和舞蹈助兴。而在行酒时还要注意一点,必须是皇帝说开始后他们才能开始行酒,期间过程又是繁杂冗长,并不会向普通酒宴那么轻松。

    裴东来倒是耐心,将这些和天下一一道来,说完了春宴,他又说到些零零碎碎的官场谬事。腊月空闲的时候,那位女帝还会在宫中手写福字,写的第一个满意的福字会被悬挂在大明宫的正殿上,多余的福字的话,那位就会看心情就会赏赐给自己的女官和一些王公大臣们。

    明明是一张写的平平无奇的福字,那群大臣还都得小心翼翼地收下,精心装裱,更离谱的还挂在了祖宗的灵位前祭祀。

    裴东来说到这里的时候大概自己也觉得有些荒谬,忍不住嗤笑了几声。

    以前在天启的时候,天下去过大理寺的屋顶,但却从未入过皇宫,所以听着裴东来讲的那些皇家轶事,一时也觉得有趣。

    “等等…你说元正日皇帝会宴请百官,可元正日,”她有些疑惑,“不就是今天吗?”

    “是啊。我昨日与你说了,今天出来拜年,又不是只拜薛叔一个人。”裴东来颔首,伸出食指,指指天上,“上午给薛叔拜,下午给那位拜,晚饭在皇宫吃。”

    “好哇,你就是故意框我出来和你跑腿的!”

    薛勇,任大理寺正卿,官从正三品,坐在离武明空最近的右侧,虽然没有一品和二品官员位置那么靠前,但也在武明空一眼就能扫到的地方。

    裴东来,任大理寺少卿,官从四品上。他坐在左侧中间的位置。本来以他的官职,应该放在左侧主殿的前排,但是裴东来此人一向看不太上官场那些说话一套又一套的人,自己想坐的离他们远一些,酒也能被少灌一点儿;他官职又算不得低,礼部没法把他安排后,只能取个折中,把他放中间。

    天下是看不到这两人宴会上是什么样子的,她陪着裴东来进了大明宫,就被领着和其他一起来的侍从带到了另一处小院子,里面也有吃食。毕竟,他们需要在这里等到春宴结束散场才行。

    大明宫主要宫殿沿中轴线分布,对称严整,等级森严。含元殿、宣政殿、紫宸殿与丹凤门遥相呼应。从丹凤门进来,广场尽头就是大明宫的主殿含元殿,所以并不容易迷路。含元殿巍峨的殿堂坐落在三层大台上,殿基高出地面整整十五米,确实担得起一句“玉阶三重镇秦野,金殿四墉抚周原”,不过它倒并没有让天下感受到多少庄严神圣,只是让她更多地回想起皇权的至高无上。

    大明宫的宫殿本身很壮观,但百官前来“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的气势也不逞多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