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平凡的活路 » 第十章:家

第十章:家

    “什么意思?”端木熙钰眼睛了放出光来,“你的意思是我是你家媳妇儿?”

    “我什么时候说过?指不定你是我儿子的老婆呢。”

    “我以后一定是你儿子的妈妈,哼...”

    我为她的俏皮可爱折服,于是换个话题:“学校的资料呢,给我看看。”

    “不急,我先把今天早上洗的衣服收了,你先坐着看会儿电视。桌子上有车厘子,昨天刚买的,不要和你未来的老婆客气哦。”端木熙钰开始忙碌起来,在阳台和卧室之间来回跑动。

    我把包放在沙发上,上前帮忙。我在阳台上帮她收着衣服,也看着太阳一点点躲进地面。心中突然一暖,好像想到了一个场景:等某天我在躺椅上睁开眼,帮着她收衣服,这样的生活,也不错嘛。

    “你不是说养了一只猫吗?”

    “送到姑姑家去了,平时没空管她。”

    我看着收衣服熟练的样子感到莫名心酸,“冒昧地问一句,叔叔阿姨他们多久回来一次?”

    端木熙钰怔了怔,好似很不愿意回答我,但还是耐着性子讲:“他们啊,有空就回来。”

    端木熙钰收着被子,我接过帮她拿回橱柜里。

    “只不过他们一直没空,几年前有了妹妹的时候回来过一次,之后就没回来过,开始我还会和他们视频电话的,后来就断了联系,也就发生活费的时候寒暄两句,像是两个世界的人。”

    “可能叔叔阿姨有自己的难处吧。”

    “想什么呢,他们一家三口的照片在我朋友圈发得多的已经让我屏蔽了。以后别在我面前提他们,我讨厌他们,要不是给我生活费,我才不是和他们是一家人。”

    端木熙钰的眼里擎满了泪水,她在努力克制自己的情绪,安逸的夕阳随着她的哭腔渐渐变得血红,悲伤像跟刺扎住了我的心,我不忍心她活的这么伤心。

    “行行行,不说这些了。以后心情不好的话和我聊聊,指不定我能帮你什么的。”

    我有一股拭去她脸上的泪水的冲动,可理智强行阻止我,我多么希望自己能感性一点,在此时此刻拥她入怀,紧紧抱住她,抚慰她那受伤的心灵。可是我不能,也不敢,所以我仅仅是出于礼貌的口头安慰。像是谎言,苍白又无力。

    “谢谢。我去给你拿资料。”

    所谓资料,就是前三年关于高考志愿填报的书本,还有对省内一些学校的简单介绍,前前后后一共六本厚厚的书,没个大一点的包还真装不下。

    “一起吃个晚饭?留下来尝尝我的手艺。”

    我委婉拒绝她,“不了吧,和家里说了回去吃,下次有空再说。”

    “我帮你叫车吧,你家在哪?定位输入一下。”

    “胜利村就行了,谢了哈。”

    “都说不要和你未来老婆客气,我现在除了钱什么都没有,就想对你好,我怎么忍心老公吃没有理由的苦呢。”

    她就这样理所应当?八字没一撇的事儿她反复强调,心里真的在乎我么,这个问题在我心里冒出来,像是种下了一颗种子。

    我将资料放进包里,和端木熙钰一起下了楼,她就像小孩子去春游一样,欢呼雀跃。

    等车间隙,我忍不住问她:“你在家里一直这样的吗,这样的...可爱?”

    “也可以这样说,我只在我的家——我和你的家,对你这样。”

    端木熙钰眨眨眼,小腿悬着荡秋千,眼睛看向我又看向地面,眼角泛出阵阵笑意,她抱住我的胳膊,轻轻对我说:“只在你面前这样。”

    “姑娘请自重,”我将手挣脱,“以后我希望听到这些没轻没重的话,懂吗?这样不必要的麻烦太多,到高考结束之前,时间越往后越珍贵,我想你明白我的意思。”

    “那高考之后呢?”

    她这一句话将我难住,现在我不谈恋爱的最大挡箭牌就是高考,高考一过呢?选择继续这样麻痹自己,还是直接进行逃避,我不知道,或许还有更好的选择。

    “ennnnn...”一阵语塞之后我干脆不回复她这个问题,“回去微信好友加一下,别忘了这事儿。”

    “知道了,不会忘记的。路上注意安全。”

    ......

    “我回来了。”空荡荡的家飘忽着我的嗓音,偌大的家显得落寞,本来好好的一个家,被病魔拖垮了。

    门外的红豆杉幼苗摇曳,大门敞开着,风肆意地呼呼往里面灌。迎面是一可爱的小女孩儿——卫宁,她着一连衣裙,穿着凉鞋朝我蹦来,她大抵是听到动静了。

    “叔叔,你可算回来了,今天家里就我一个人,真无聊。”

    “哦?那你有没有哭啊,有没有认真写暑假作业,爸爸和爷爷奶奶去哪儿了?”

    “我才没那么会哭呢,爸爸和他们去临安了,好像说是去复查,晚饭让我们自己解决,他们说不准能不能回来。”

    “真乖,晚饭要吃什么呀,我给你点份外卖,偶尔也吃顿好的。”

    “我要吃冰激凌,还要...”

    “行行行,时候不早了,我马上下单买晚饭。”

    我拿出放在抽屉里的手机,上面除了几条骚扰短信,还有端木熙钰的好友申请:小钰儿申请加你为好友。

    我同意,然后用语音回复一句:【到家了,不用担心】。

    其实这句话有点画蛇添足,但作为基本素质我还是发了过去,而且语气平淡,不夹杂任何私人感情。

    端木熙钰秒回:【吓坏我了,还以为你丢了我要守一辈子寡呢】

    【都说了不要没轻没重,我要准备晚饭,有什么事晚点聊】【不屑.jpg】

    【等你哦】【等你.jpg】【亲亲.jpg】

    我不再理会,打开外卖软件,点了份我哥爱吃的干锅牛蛙,加了备注让老板不加辣,宁宁不喜欢;但是爸妈喜欢吃什么菜,我不知道,只记得印象中他们吃的是地里种出来的蔬菜,肉菜也是很平常的猪肉,偶尔买点羊肉。对了,羊肉!我记得每次买羊肉都是半个羊头,妈还特喜欢羊的眼睛。想到这儿,我又加了一份羊头,确认,然后静静地等待。

    “宁宁,这两天你爸爸的生意怎么样?”我坐在沙发上,把资料放在桌子并整理好,问起了卫宁。

    我哥从事电商,具体的形式就是开网店,每天守在电脑前,偶尔做个游戏代练赚个外快,一年到头全年无休。幸运的是家中有母亲,衣食起居不必担心,只需赚钱即可,这也是他这两年没有再婚的一个重要原因。一方面,家庭托了他后腿,另一方面,家庭总是在背后默默支持他。他像是生活的孤勇者,一个人艰难地活着,却还有忠实的粉丝——家人,做着他最坚强的后盾。

    “不知道,爸爸从来不说生意上的事情。”

    “爷爷奶奶的身体怎么样呢?”

    “爷爷经常和我抢电视看,真讨厌!奶奶的身体好像没什么问题”

    和她有一句没一句地搭着,我在想,以后有了女儿会不会也这样呢。不用我太操心,又能给家里增几分生气。

    整理完资料,我开始淘米,“暑假过得开心吗,不像你叔叔啊,这么早就开学了,下星期还要考试呢。”

    “我才不得意呢,奶奶说了,你马上就要去上大学了,她说上了大学就轻松了。哪里像我,还要上初中高中,诶...要是我能和你一起上大学就好了,可以吃很多很多冰激凌...”

    我摸摸她的头:“早着呢,跟我一样慢慢熬吧,学不好的话没得上大学哦。小小年纪就这点小心思,老实点儿。”

    ......

    外卖送到,我将它们摆好放在桌子上,用饭菜罩盖盖,“等饭熟了再说,不要偷吃。”

    看着卫宁鬼鬼祟祟的样子,我开口喝止。“家里长辈还没回来就先开动,有没有一点礼貌,小心以后嫁不出去。”

    卫宁撇了撇嘴,“爷爷奶奶和爸爸回不回来还不知道呢”

    “那也等饭熟了再说!”

    门外,汽车碾过路面发出的吱吱声隐约传来。片刻,传来关车门的声音从窗户爬进来。我意识到是他们回家了,就示意卫宁到门口接他们

    看到卫平,卫宁激动地喊了出来:“爸爸!你回来啦!我好想你啊!”

    我哥——卫平,抱起卫宁转了一圈,“今天又长大了一点,马上就能追上爸爸了。”

    我趁机将这温馨的画面拍下来,发给了端木熙钰,配上一个“羡慕”的表情包。是啊,生了这样一个女孩儿,即使再冰冷的生活也有了温度,再困难的窘境也有了盼头。

    “爸,妈,身体怎么样?”我询问。

    “没什么大问题,医生说要注意些,少食多餐。”老爸回答,神情里带着轻松。

    他快步从我身边走过,神采奕奕。

    “晚饭点了外卖,刚刚好饭熟了,可以吃了,等你们呢。哥,有你喜欢的干锅牛蛙,还买了点羊肉。”

    饭桌上,静悄悄的。卫宁拒绝的声音打破了沉默,原因是爷爷给她夹了一把青菜,她不喜欢吃。

    “你这老头子,一把年纪的人了,还带着一身病,和自己孙女过不去。”奶奶替卫宁抱不平,但是也要求卫宁把菜解决,于是只有卫宁委屈的成就达成了。

    老爸只是嘿嘿地笑,欺负这个小孙女可是他平日里的一大乐趣。

    这也由不得他,脑梗和肝硬化戒掉了他平时不离身的烟酒,渐渐没落的家境又使他告别了曾经的狐朋狗友,半身入土的他同龄的伙伴只有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邻居老黄。孤独成了他绕不过去的宿命,于是陪着孙女玩闹成了他的精神寄托,聊以慰藉那腔滚烫的热血和那副如今破败不堪的身躯。

    饭后一家人坐在一起,老爸率先关心我:“儿子,高三怎么样,有没有把握考上临安大学?”

    我白了他一眼。拜托,临安大学可是浙省的最高学府,仅次于肩清华北大的存在。整个江城一中考上的学子不过数十个,我这个两三百名徘徊的渣渣怎么配得上的,老爸这样说莫不是打击我自信的?

    “诶诶诶,你这人,儿子什么水平不知道啊,非要这样要求。其他的不管,我只要卫凡全力以赴地考试,二本三本我也不会说什么,瞧瞧你这幅模样。”老妈一如既往的数落着老爸。

    “高考这个事情不到出成绩一切都不好说,上什么大学还早着嘞,现在好好复习才是正事,学校里那么辛苦,在家就好好休息,把身体拖垮了可不好。”哥在一旁用客观的角度分析着问题。

    “嗯。”我不作声,啃着一个苹果当饭后甜点。

    在华夏,高考就是低位向高位迈进绿色通道,无限趋向于绝对的公平,分数是衡量的唯一标准,高分意味更高更好的大学,更高的平台,更有前途的人生。我爸在九十年代站在风口起飞风光了好一阵子,后来因为赌博生病同时搞垮了身体和财富,再加上哥哥因为学历的原因收入让他不甚满意,于是开了个新号,就是我。

    他从小培养我,虽然他自己是个文化不高的农民,却常常请老师给我补课、给我买辅导书,在我写作业时就静静坐一旁陪着我......在我考上江城最好高中的消息传来时,他吹嘘了半个村子以及所有的亲戚朋友,吹嘘他卫家终于出了个读书人。

    他这般期待我考上好大学,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他的虚荣心,还是怕我走他和我哥的老路,怕我再吃没文化没见识的苦...

    “诶,老爸,这次配了多少药回来。”老爸指了指放在电视机下的那袋药,多种疾病缠身的他已经可以将药当饭吃了。也好,不需要动手术什么的。

    当初老爸诊断出肝硬化时,在江城的人民医院又是住院又是吊针抽水什么的,每天抽的几管血更是日常,折磨得他死去活来,价格还死贵,以至于老爸为了医药费把心爱的几亩葡萄田租给了别人,要知道,老一辈农村人最放不下的就有土地。也不知道是哪个人提了一句去临安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看看,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爸和妈去了,结果呢,什么住院!几分钱一片的恩替卡韦管活,七八年了,一点事儿没有,配合上其他药物,病情恶化离开人世什么的已经是明日黄花了。现在是定期的检查和专家号之类的占医疗支出的大头,收支也没有原本那般紧张。

    “妈呢,身体没什么问题吧”

    “心脏有些小毛病,不过不要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