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皮影之家 » 第八章排练木偶戏

第八章排练木偶戏

    按照黄会长的要求,五个白天六个晚上的东老爷山庙会,晚上得演皮影戏,白天得演木偶戏。

    木偶戏和皮影子戏都是傀儡戏,都是演员在幕后操作,一边挥舞着手中的竹棍进行指挥,一边在唱。

    虽然木偶戏和皮影戏有许多相同点,但还是有许多区别的。

    就表演手法来说,木偶戏不像皮影戏要借助光和“纸亮子”,木偶戏不需要“纸亮子”投影就能直接表演。

    衣着打扮也不一样,木偶娃娃的衣服是真实的布料做的,不同角色的木偶娃娃有不同的服饰,可以脱可以穿;而皮影子娃娃的衣服是皮影制作人在材质上画上去后,精心雕刻,上色制作出来的,和皮影子浑然一体,不可以脱。

    就体型而言,木偶娃娃要比皮影娃娃大得多,一般木偶娃娃高3尺左右,皮影娃娃高8寸左右。

    就制作的材质而言,木偶娃娃的材质是木头,皮影娃娃的材质是牛皮或者驴皮。

    更重要的一点区别是,两者的观众不一样,看皮影戏的多一半是上了年纪的,看戏听故事,故事感比较强,怀旧味重。木偶戏多动,木偶娃娃能吐舌头,能喝水,还会鞠躬行礼,木偶娃娃穿着真人的服装,形象感非常强,看木偶戏的多为孩子和年轻人。

    李老汉早早起来,给木偶娃娃装好线,穿上衣服,取出戏本,等着秀秀和孙女起来一起排练,今天要排练的戏叫《三英战吕布》。

    太阳爬上山头时,众人聚在了一起,李老汉以前带着孙女唱的都是皮影子戏,包括秀秀对木偶戏怎么表演也了解得很少。

    李老汉说,根据木偶形体和操作技术不同,木偶分为布袋木偶、提线木偶、杖头木偶和铁线木偶。铁线木偶和皮影子最相似,提线木偶最灵活,但表演难度最大,我们要去东老爷山表演的是杖头木偶。

    李老汉说着,拿起一个木偶进行表演,动了一下主杆,木偶娃娃低垂的头缓缓扬起来,又轻轻动了一下,木偶娃娃眨了一下眼睛,再轻轻动一下,木偶娃娃吐了一下舌头,这是一个文生木偶娃娃。

    李老汉放下它,拿起一个武生木偶娃娃,武生木偶娃娃脊背插着五个五色靠旗,全服武装,手提大刀。

    李老汉没有操作表演,而是对身边的家人说:“下面,我进行一下分工,由秀秀担任后台司鼓,坐在后台左侧,这样就能看见我的表演动作,又能把握好整个乐队的音乐情绪。秀秀就是后台的总指挥,除了指挥整个乐队外,还要打鼓,兼打小锣。”

    银花笑嘻嘻说:“妈妈当了总指挥,我应该当个二拿手。”

    李老汉说:“银花就当二吹手,吹唢呐和喉管。”

    银花说:“爷爷,我不喜欢吹唢呐,再说喉管还是不吹了,改吹萨克斯怎么样?”

    李老汉说:“你这个娃娃,总爱挑三拣四的,不要用那个洋玩意,就吹喉管,兼打钹。”

    银花点点头,答应了。李老汉望了一眼金花,说:“金花就当二吹手,吹笛子吹唢呐。”

    老婆子说:“老头子,我就不用你封官了,我还是来打梆子。”

    看见大家都有了活,桃花急红了脸,结结巴巴地说:“爷爷,我也想挣钱。”

    李老汉望了一眼桃花,说:“梨花和虎子小,需要人照看,你还是照看他们两个,到时候挣到钱了,也给你分一份。”

    桃花结结巴巴道:“爷爷,我要唱戏,让奶奶去看他们,我想打梆子。”

    老婆子说:“好好好!把两个娃娃让给桃花看,我也不放心,就让桃花跟着锻炼个,打梆子,敲个锣。”

    李老汉说:“好吧,现在我把戏本发给大家,大家熟悉一下,然后跟着我排练。”

    桃花不懂乐谱,也没有跟着乐队伴奏过,不知道从那里着手,李老汉便开始教桃花怎么打梆子。

    梆子,又名梆板,汉族打击乐器。约在中国明末清初(十七世纪),随着梆子腔戏曲的兴起而流行。

    李老汉从戏箱子里面拿出两根长短不等、粗细不同的实心硬木棒来,一根为长25厘米的圆柱形,直径约4厘米,另一根短而粗的为长方形,长约20、宽约5-6、厚约4厘米。

    李老汉示范了一下,梆子相碰发出了清脆、高昂的声音。李老汉说,梆子来源于古代巡更人或旧时衙门人用以集散人众所敲的响器,是用竹子或挖空的木头制成的。

    银花说:“爷爷,你打住,我给大家往下说,《水浒传》第二回有这么一段描述:那庄前庄后,庄东庄西,三四百史家庄户,听得梆子响,都拖枪拽棒,聚起三四百人,一齐都到史家庄上。”

    李老汉说:“原来小说中还有梆子的记载。”

    银花说:“好爷爷,你就知道唱戏,不知道看小说。《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二回也有梆子声:外面那洋号一回一回的,吹得呜呜响,人来人往的脚步声,又是那打更的梆子敲个不住,如何睡得着。还有《砂丁》也有描写:二更的梆子果然响起来,清脆的木头的声音在这静夜里和那一声两声的狗叫互相应答。”

    李老汉对着银花说:“去去去,练你的喉管去,你的低音吹得还可以,中音还需要好好练习,去去去,不要打扰我给桃花教梆子。”

    银花努了努嘴:“就知道自己吹牛逼,还不准别人吹牛逼。”

    李老汉不再理银花,给桃花讲了一顿大道理,然后开始示范,桃花听得迷迷糊糊的,拿在手里敲打着。

    李老汉说:“要跟着节拍,你就跟着你妈的节拍来,只要你能够掌握好快慢节奏就算入门了,至于要打出个门道来,也得个十年八年的功夫。”

    银花抢了一句:“以梆为板,月琴应之,亦有紧慢。俗呼梆子腔,蜀谓之乱弹,四妹,你就胡乱打,不要太认真。”

    李老汉看别人都在认真排练,唯有银花嬉皮笑脸,想练不想练的,便走到银花面前,用手指敲打了一下银花的脑门:“挑三拣四,还不好好练习,到时候给你少分一部分钱。”

    银花用手拉住李老汉的衣角:“爷爷,我这就好好练习,到时候你给我多分几个钱。”

    李老汉不语,坐到院里的木头疙瘩上开始抽旱烟,银花跑进窑洞,泡了一杯子砖茶,猫着腰来到院畔,把茶杯放在李老汉面前的砖头上。

    李老汉白了银花一眼:“是不是又想听故事了。”

    银花点点头:“爷爷,那些老戏,我早都练的滚瓜烂熟了,你就给我讲个故事吧。”

    李老汉喝了一口茶,说,好吧,我就给你讲木偶娃娃兵吓跑敌兵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