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山海南北 » 宋、魏、夏

宋、魏、夏

    那到彦之紧赶慢赶,终于是到了碻磝,本来指望在这儿和魏军大战一场,不想魏军早已经根据战略部署,开始向北撤退了。

    到彦之又到滑台,空城一座。

    再到虎牢,还是空城。

    到彦之不由得大喜过望,这出来一趟,收获颇丰不费一兵一卒,轻轻松松拿下三座城池。

    当即命朱修之守滑台,尹冲守虎牢,杜冀守金墉,剩下的军队驻扎在灵昌津。

    “传我命令!列阵,明日进攻潼关!”

    众人纷纷附和,只有王仲德忧心忡忡,“将军!北国之人,仁义不足、奸诈有余,如今北国军队如数北撤,肯定是休养生息、以逸待劳之计,待到天寒地冻,必然是群聚来攻,到那时,我等死无葬身之地啊!”

    “哎,太过多虑了,我等先从潼关入关中,等到北军来犯,我等以长安为营,不怕北军不败!”

    哎!到彦之看来是经常在南方打仗,没让北魏的人收拾过,胡夏在关中立足那么多年,统万城那么坚固,不还是说没就没了,就算有了长安,能做什么呢?只恐怕这数万将士英灵,魂不还乡,尽做京观!

    这不才过了一个来月,天寒地冻,拓跋焘见时机已到,发动人马南下。

    冠军将军安颉带领诸军来追到彦之。到彦之差遣副将姚耸夫从潼关渡过黄河接战。

    刚一接仗,那宋军宛如霜雪见太阳,虽然雪霜多有万数,太阳只有一个,但是一下就化。

    连慌带退,顷刻伤亡了十之五六,安颉趁机渡过黄河,直进金墉城,宋军军中缺粮,怎么能守得住,杜冀无谋无断,立时便退。

    洛阳已经失落,魏国大军又东去夺虎牢,虎牢守将尹冲也是个菜货,跟小孩找妈妈求助一样,派人去找到彦之。

    到彦之一个头两个大,四下里都是军情紧急,军书摞一堆,都快成了集锦了,“王蟠龙,你去,你去,找尹冲那个菜货!”

    “是!”

    但是到彦之忘了一个定则:有卧龙的地方必有凤雏。

    王蟠龙到了七女津,被魏军杜超截击,竟然全军覆没。

    尹冲听说王蟠龙全军覆没,心中暗骂菜狗,援军都没了,咱还坚持个什么劲儿呢?

    当下连同荥阳太守崔模去投了魏军,虎牢就此失守,到彦之不费一兵一卒得城,费了一大半的兵士失城,恐怕放眼中外古今也是难找的,某种意义上来说,也算是流芳千古了。

    到彦之边打边退,一路到了东平,一面又派出使者去建康求援。

    刘义隆一看,怎么个事儿?不是前两天吹牛吹的挺好,已经到潼关了,怎么又回东平了?

    从肉夹馍干回了煎饼卷大葱,怎么,进攻的时候一天十里,退的时候一日千里是吧。

    本想不派兵,又放心不下自己的威望和脸面,只好让征南将军檀道济领兵增援。

    其实,刘义隆心里八百个不愿意,这不是一个单纯的军事问题,透过现象看本质。

    檀道济何许人也,那是宋武帝刘裕的托孤大臣,虽然讨伐谢晦有功,但是刘义隆还是心存芥蒂。

    反观到彦之,是刘义隆担任宜都王的时候就一直重用的军事人才,本来想借着北伐来给他重开一府,不想这么脆弱,这就不行了。

    魏廷听说刘义隆增援,自己也不甘落后,又派了寿光侯叔孙建和汝阴公公孙道生越黄河南下,同安颉会合。

    到彦之看魏军增援都来了,自己人左等不来,右等不来,心中很是焦急,“传我命令,不日南退!”

    “将军不可!”有道是患难见真知,还是有没喝醉的,乃是参军将军垣护之,“可让竺灵秀守滑台,末将亲自带兵前往黄河以北设防,等到檀将军大军杀到,我们便可以反败为胜了!”

    王仲德也进言道,“我军虽然在洛阳和虎牢打了败仗,但是北军还在东平的千里之外,滑台也还有主力军把守,一旦南下过江,将军的性命是保全了,满军的将士恐怕心就凉了!”

    “那眼下如何?”

    “我等可以从黄河入济南,在决定下一步的战略!”

    到彦之于是都督军队由小清河进入济南。

    才刚到历城,就听见魏军赶来的消息,急忙丢盔卸甲,一溜烟跑到了彭城。

    从济南到徐州,就算是今天,两个城市通了高铁,最快也得一个小时十五分钟,到彦之真可谓兵贵神速啊!实在是刘宋之幸!江南之幸!

    早知今日,那刘裕篡位的时候,不知后不后悔呢?

    竺灵秀见到彦之跑了,自己也退了须昌,转向湖陆镇守,青州兖州陷入被动局面。

    长沙王刘义欣此时就在彭城镇守,日日登城观察敌情,左右近臣,有那贪生怕死之辈,苦苦相劝,“殿下,眼下魏军来犯,还是弃了彭城,去建康的好。”

    “哼!陛下差我来镇守彭城,自然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我刘家人不守我刘家的天下,我对得起死去的父王和皇伯吗?!”

    刘义欣不愧是刘道怜的儿子,果然有骨气在身上!

    叔孙建闻着到彦之的味儿来到济南,但不知道到彦之早跑了,此时的济南就是一座空城,只有济南太守萧承之在这儿守着。

    “大人,魏军到了城外,不足二十里,我们还是……”

    “不能撤!此时如果撤退,那魏军必然知道大军没有在济南驻扎,如果率兵追赶我等,恐怕都做了刀下之鬼,倒不如……”萧承之思考片刻,“你这样,把城门大开,咱们给他来个真真假假、假假真真!”

    叔孙建率领大军到了济南城外,见四下里城门大开,城里城外一片祥和,熙熙攘攘,并没有一点慌张的迹象。

    叔孙建看了半晌,最终还是怕有埋伏,只能悻悻离去,转向湖陆,竺灵秀十分惊讶,怎么就冲我来了?!于是慌忙领兵逃走。

    刘义隆龙书案上的败报一封接着一封,没来由一阵烦躁,这个少年天子,从江陵到建康,诛杀徐羡之等人,仿佛从来没有遇到这么一个难缠的情况。

    现在,这个赌桌又换了一批人,上首坐了两个年轻人,二十三岁的刘义隆和二十二岁的拓跋焘,一南一北,在辽阔的中原、齐鲁、三秦大地上展开了一场殊死搏斗,东西几千里的狭长战线,不知埋葬了多少白骨。

    刘义隆一边收拾心情,一边调整部署:

    竺灵秀,诛杀!

    到彦之,王仲德,免官!

    垣护之,升北高平太守!

    檀道济,速救滑台!

    檀道济率兵重走到彦之的老路,由清河进入济南,正好碰见叔孙建和公孙道生。

    二人经过一番仔仔细细的分析,得出了一个结论:到彦之根本没在济南城,萧承之是个大骗子!

    但眼下也只能和檀道济打了,双方交战三十多次,宋军胜多败少,又转战历城。

    叔孙建前后夹击,烧毁檀道济的粮草,济南这个地方,基本宣布救不了了,意思就是青州、兖州基本无了。

    再说中原战场,司马楚之等人围攻滑台,朱修之苦苦坚守,宛如当年的虎牢。城中粮草短缺,众兵士熏鼠为食,魏军见久攻不下,又派遣王慧龙前来支援。

    滑台城破,朱修之被擒。

    檀道济见黄河周围已经是无险可守,只能领兵南下,叔孙建可不想放过这个好机会,在后边紧紧追赶。

    “将军,檀道济可是一只病虎,我们这么追赶,就是死虎也得咬我们两口。”

    “诸位多虑了,那檀道济被我烧了粮草,如今是一只拔了爪子和牙齿的死虎,此战必能成功!”

    正说着,帐外带进了两个宋军的俘虏,亲口供述了檀道济缺少粮草的事实。

    檀道济这边也嗅到了不安的因素,叔孙建跟的太紧了,看来不给这只狼看看手机的刀,他不会害怕。

    “吩咐下去,营中将士,就地安营扎寨,建起临时的粮台,里边用沙子填充,只在上边盖上一层薄薄的米粒,去办吧!”

    宋军行动迅速,不到夜半,全部筑成。

    黎明时分,北魏就派探子前来探查了,到近一看,只见粮草充足,只能回去如实禀告。

    叔孙建听说之后,大为恼火,跟手底下人吹的牛这么快就破了,一定是那两个人,是诈降,对,诈降!吩咐将两个宋兵斩杀,才稍微找回了一点点的面子。

    杀了两个还是不解恨,又召集军队,往南杀去,“前方就是檀道济的军营,随我冲杀进入,活捉檀道济!”

    檀道济听见帐外的喧嚷,并不在意,“扶我出去。”

    “将军,您受伤了?”

    “废话太多,让你扶,你就扶!”

    “将军,盔甲,穿上。”

    “不穿了,就这样就行。”

    檀道济不慌不忙出了大营,并不骑马,而是套了一辆马车,悠哉悠哉地带着军队南去。

    这一顿操作直接给叔孙建整不会了,不是,这谁敢追,万一他变身了怎么办?

    只能在后边跟着,硬生生跟到宋军的地盘,当了一路的保镖,半道上有想打劫檀道济的山匪都让叔孙建吓跑了。

    “撤!”叔孙建也不能再往前送了,容易把自己送进去。

    “将军,魏军撤了!”

    “好,扶我。”

    “末将真是服了您了!”

    “扶我,腿压麻了。”

    檀道济下来,冷汗淋淋,湿透衣背,只可惜那叔孙建连着上了两次当,都是空城计。

    至此,宋魏第二次战争基本落幕,南宋属于罐里养王八,越养越抽抽,还不如刘义符的指挥水平,当然,不排除徐羡之、傅亮、谢晦的指挥参谋。

    北魏属于芝麻开花,节节高,虽然有叔孙建这样的,两次上一个当的卧龙,但是好在没有造成大的损失。

    但是,我对于宋国、魏国的士兵们都表示肯定,无论指挥者做出了什么样的决策,他们都始终落实,星夜奔忙,日日苦守,并不是时代的巨轮碾压了他们,而是他们推动了时代巨轮的前进!

    安颉将滑台守将朱修之带回平城,拓跋焘大为赞赏,“卿苦守滑台,忠义感人,如果我朝有幸,可否在我朝中担任侍中呢?”

    朱修之原本以为到平城必受侮辱,却不想魏主如此抬爱,犹豫再三,还是接受,不久,又迎娶了魏国宗室之女,也算的是爱情、事业双丰收了。

    司马楚之为散骑常侍,还奏请拓跋焘趁热打铁,再次伐宋,拓跋焘心想你心里的小九九我又不是不知道,拉倒吧,你上嘴唇碰下嘴唇,老子的兵随你到处跑,我又不傻!

    王慧龙有重大立功表现,为荥阳太守,在荥阳几年见,百姓人人称赞,刘义隆见北魏中也就此人还算的上一个干吏,有心拉拢,人家死活不干。

    那既然得不到就彻底毁掉,屡次使用离间计,但人家拓跋焘压根不信,甚至放出话来,“王慧龙要是想南去,我亲自送行,给车给马给路费!”

    无奈之下,只好派人刺杀,刺客吕玄伯到了荥阳不久,就发现王慧龙这个人实在是太好了,一下子就透露了实话,王慧龙似乎早就知道,并不责怪,只是留在身边。

    王慧龙去世之后,吕玄伯为其守坟三年,哎!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南宋的危机解除了,但是好像忘了什么事情,什么事情呢?

    哦!原来是西夏,那奚斤大将军还在人家手里呢,赫连定听说南宋败了,当时就写信给刘义隆,信中表示可以一起攻打魏国,事成之后一人一半。

    拓跋焘知道了这事儿,本来还想多休整两天,这下直接忍不了了,“大胆的赫连定,逮住了一个奚斤,就以为自己天下无敌了?让将士们吃饱喝足了,过几天,灭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