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李白这一生 » 第九十三章 受道箓

第九十三章 受道箓

    孟渚泽之后,杜甫因家中有事,回到老家巩县。高适也因有事南下入楚。

    李白与杜甫告别时,相约来年再一道游齐鲁。之后,李白赶往河北安陵,去找高天师为他造真箓。真箓是一种道教的符箓,根据道教相关教义,若能得到它,就可以役使鬼神,保人平安,有护身驱邪的法力。但这个符箓必须由道教的天师级别的道士授予,也只有一定级别的道士才需要并有资格拥有,一般的小道童、小道姑之类的,并不需要受道箓。

    李白与司马承祯、胡紫阳这两位天师级别的道士有很深的交情,与级别稍低一点的元丹丘更是有着兄弟般的情谊,这次到济南的紫极宫北海道教天师高如贵那里,请他亲授法箓,也是天师道的上层直接沟通好的事情,于是高天师亲自登坛施法,招来天罡地煞和四方神圣,为李白的真箓施功加力。经过七天七夜的入道仪式,才授给李白法箓,使李白有了成为高级道士的资格。李白入道后,在一首诗中写道:

    抑予是何者?身在方士格。

    才术信纵横,世途自轻掷。

    吾求仙弃俗,君晓损胜益。

    不向金阙游,思为玉皇客。

    鸾车速风电,龙骑无鞭策。

    一举上九天,相携同所适。

    (《草创大还赠柳官迪》节选)

    诗的意思是,我现在是什么人?我现在已经是一个身在道籍的道士。过去那些纵横之术,就不再说它了。我现在已经抛弃世俗,去求仙学道,信奉“损之又损”的老庄之道。我不再羡慕入朝为官的世俗之荣,而是向往去当一个玉皇大帝的宾客,能够乘鸾车,骑飞龙,同尔一同飞上九天去当神仙。其意是和“吾希风广成,荡漾浮世,素受宝诀,为三十六帝之外臣”(《金陵与诸贤送权十一序》)是一样的。这个“三十六帝之外臣”就是“玉皇客”的意思。三十六帝是道教中所说的天有三十六层,每一层都有一个天帝,故有三十六帝。外臣,方外之臣,不为人间帝王所管。值得注意的是,为什么李白一出宫便急着要加入道籍,做一个道士呢?这是因为,李白通过三年的供奉翰林,深知朝廷和官场的险恶。那些排斥和打击他的高力士、杨国忠、张垍之流,是决不会轻易放过他的。他们会以种种罪名来迫害他,甚至于除之而后快。他必须一隐到底,隐匿到道教中去,有一个真正的道士身份罩着他,才能证明自己是真的脱离人间、跳出世俗,不归人间帝王的王法所管了,这样你还能将我怎么样?再一个原因是,只有当了道士,才能落实他的“谪仙人”称号。我是谪仙人,是个道士,即使是对朝政有所批评,说些狂话,这也只是一个世外之人的意见,你也不好说什么。第三层的意思是说,李白真的是对求仙学道有兴趣,他从小就喜欢仙人自由自在的生活,很讨厌宫廷死板的规矩和世俗礼教的束缚,道教也能给李白提供一些思想方面的自由空间。况且,道教在唐玄宗天宝时期是国教,朝廷给各地的道教宫观和道士的待遇,还是很丰厚的,对李白以后的生活也能提供方便。由于以上原因,李白急于入道也就可以理解了。

    李白回到兖州南陵家中,与子女团聚,十分高兴。他们一起在庭院中浇树种花,扎篱树桩。李白有时会闲坐树下,手执酒杯,看着平阳、伯禽姊弟游戏嬉闹,享受天伦之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