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位仙传 » 第一章 宇中未央

第一章 宇中未央

    大晟,这是一个在乱世中衰落的国家,亦是一个在废墟上崛起的王朝。

    大晟,这是一个承前启后的新生皇朝,亦是一个冠古绝今的强大帝国。

    大晟,这是一个逐渐远去的大争之世,亦是一个即将到来的大盛之世。

    大晟,弘继三年,庚寅年,腊月三十,子时,除夕夜。

    十年战争带来的创伤破坏在渐渐抚平,万家灯火点亮的山河大地正欣欣向荣。

    在方圆万里的王朝八方中心,八关腹地,坐落着一座辉煌雄伟的高大城池。

    这里是大晟王朝的都城,宇中城,取“六合之广谓之宇,天下之心谓之中”之意。

    整座宇中城呈正方之形,含中正之意,外城墙四周长宽各为三千丈,高九丈,厚一丈,城外围绕一条宽达三十三丈的护城河。外城共有四座城门,东门为威东门,南门为镇南门,西门为安西门,北门为定北门。

    宇中城分为外城、内城、皇城,外城为士绅富户、黔首平民、奴婢仆役生活居住之地;内城为皇室宗亲、文臣武将、世家大族生活居住之地;皇城即是皇宫,又名未央宫,分为外朝、内廷,有大小宫殿楼阁百余座,房舍亭台万余间。

    作为王朝的政治中心,国家的权力象征,皇城位于帝都宇中城的最高点,亦是整座宇中城的最北端。皇城亦呈正方之形,城墙四周长宽各为三百六十丈,高五丈,厚一丈,城墙四角各有一座风华威武的角楼,每座角楼皆为九梁十八柱结构,象征四级。宫城共有四座城门,东门为青龙门,南门为朱雀门,西门为白虎门,北门为玄武门,宫城南门为朝廷正门,东门为天子门,是皇帝专用御门。令无数人望而却步的未央宫,仿佛无时无刻无声地在向世人宣告着这座巍峨磅礴、庄严肃穆的皇城,非壮丽无以重威。

    皇城外朝分为前宫与正宫,前宫以正光殿为主,是朝廷中枢百官办公理事之地;正宫又称中宫,以大明殿为主,是皇帝登基、大婚、立储、治丧,重要朝会、皇家婚丧大典、册封后妃与皇室宗亲、册封文臣武将爵位、任免文臣武将官职、令臣出巡、命将出征等大礼之地;内廷又称后宫,以光明殿为主,是皇帝日常处理政务与批阅奏章、召集重臣大将商议军政之事之地;光明殿其后,以乾安殿与坤宁殿为主,东西各四殿为辅,又有御花园、御华池,御兵楼、御书阁、御日亭、御星台等布列其中,是皇帝与皇后妃嫔及皇子皇女生活居住、玩乐休闲之地。

    此时正值子夜,皇城内廷格外寂静,各处殿宇虽灯火长明,但却与内城和外城的万家灯火通明、热闹喧嚣形成鲜明对比,子夜的寒风吹动着皇城内廷的每一株枯树,仿佛诉说着万里山河的孤独寂寥。

    乾安殿,大晟皇帝寝宫正殿,庄重却不失典雅的寝殿内,一名面色苍白身形消瘦的青年男子和衣覆被躺卧在床榻之上,在床榻一侧,跪坐着一位面带愁容眼含苦涩的稚嫩少年,除此二人再无他人。

    青年男子正是大晟当今皇帝卫中,字央,三十一岁,于三年前登基,是大晟第二位皇帝,是大晟开国皇帝太祖高皇帝卫光嫡长子,为人仁慈和善,勤政爱民,然而自幼体弱多病,又逢去年爱妻陈皇后病逝,自此忧思成疾,身体每况愈下,如今已不能下榻,每日惟有依靠药物调养身体。

    稚嫩少年则是皇帝卫中嫡长子,亦是惟一的儿子卫起,如今十岁,于三年前其父登基后被册立为皇太子,其下还有一位年芳七岁的妹妹卫巧,俱是已逝陈皇后一母同出。

    卫起双手握着父亲卫中的一只手,几次欲言又止,却又不知该说些什么,只是静静地望着父亲的面容。

    卫中看向儿子卫起的目光中满含不舍与留恋,他轻轻地咳嗽数声,缓缓张口,无力道:“起儿,若往后为父不在,你要照顾好妹妹,你是兄长,要懂得谦让,待她长大成人,若是有了意中人,你要代为父好好把关,莫要教她被人蒙骗了。还要多听仲父的话,当视他如为父一般,切不可再任性胡为……”

    “阿父……”卫起双手微微用力,情不自禁地开口打断父亲的话,他不想听到如此这般不吉利的言语。

    “朝中大臣,多为与你大父开创基业的能臣贤士,才能出众,难免偶有争权夺利者,你当谦虚有礼,尊之重之;军中大将,多为与你大父征战天下的猛将威士,功勋无数,难免偶有恃功傲能者,你当赏罚有度,谨之慎之,尤其边镇守将。做事切勿急躁,若遇不遵令者,亦当缓缓图之,多询问你仲父之意。军政大事,皆非儿戏,你当三思而行,谋定而动;国家法度,不可败坏,你当以己为规,以身作则。文臣武将,贤者忠良,佐命则垂统,辅翼则成化,流大晟之恺悌,荡亡秦之毒螫。凡事多听,多看,多学;少言,少决,少断。切记,切记……”卫中依旧谆谆叮嘱道。

    “阿父,阿母已经不在了,您也要离孩儿而去吗?……”卫起双目泛红,眼角湿润,好似完全没有将父亲的叮嘱放在心上,只是悲恸地望着父亲,想要从他的眼睛里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卫中缓缓抽出被儿子握着的手,轻轻地抚摸儿子的头发,喃喃道:“为父当然不想离你而去,为父想要看着你长大,想要看着你行冠礼,还想要看着你娶妻生子啊……”

    “阿父,宫中那么多太医,都是天下名医,他们定然能医治好您,您一定会恢复如初的!”卫起复又握着父亲的手臂,忍住泪水,神色坚定地鼓励道。

    卫中微微摇了摇头,叹息道:“没用的,你阿母已经不在了……为父的病自己知道,药石无医,神仙难救,皆是枉然……”

    卫起听闻父亲言及神仙,顿时精神一震,说道:“大父曾与孩儿说过,这世上是有神仙的,大父从不骗我,如果真的有神仙,那神仙定然可以医治好您!孩儿明日便在宇中城内张榜布告,再通告各州郡县,无论神仙要多少金银玉器、粮食布帛,朝廷都能满足,阿父安心!”

    卫中看着儿子带着一丝热切的目光,心中暗感好笑,却不忍拆穿打击儿子的念想,于是说道:“你大父最疼爱你,定然不会骗你的,也许这世上真的有神仙呢……吾儿长大了,懂得礼贤下士,收买神仙了。”

    “这叫礼贤上士,神仙高高在上,可不会是下士……况且,钱财乃身外之物,只要能医好阿父的病,即便将国库与内帑的财帛都搬空,亦无不可。”卫起慷慨道。

    卫中轻声笑了笑,又抚摸了下儿子的脸颊,柔声道:“为父知吾儿孝心,为父已将你的表字取好了,‘立’。希望你能承继你大父之志,隆盛世起乎旧墟,建功德立于新天。”

    “阿父,孩儿方十岁,离加冠早着呢。”卫起面色有些疑惑,此时距离他行加冠礼还有十年之久。

    卫中嘴唇微抿,叹息道:“不早了,过了今夜,你便十一岁了……”

    “那也得等孩儿到二十岁,阿父为孩儿行过加冠礼方能用表字呀,还早呢。”卫起氤氲湿润的目光注视着父亲,略显倔强地辩解道。

    卫中并未再多言,而是面露遗憾道:“今夜除夕,为父却无法陪你看烟火,吾儿莫怪为父。”

    卫起默然片刻,神情郑重地回道:“烟火年年有,天下无不同,惟有阿父在,方知佳节重。”

    卫中闻言,缓缓闭上双眼,轻舒一口气,低声说道:“起儿,为父有些困乏,你回去睡吧。”

    卫起点了点头,将父亲的手臂轻轻放回被子中,又将被角掖好,而后起身,朝父亲躬身拱手施礼,告别道:“阿父,孩儿告退。”

    卫中没有睁开双眼,只是轻轻点了点头,并未多言。

    卫起又望了父亲一眼,遂后退几步,转身而去,步出寝殿。

    待儿子起身离去,卫中方睁开双眼,直到儿子的背影消失在他眼中,卫中也没有收回目光。

    直到一名中年近侍小心翼翼地走进寝殿,靠近床榻轻声开口说话,卫中方回过神来。

    “你说什么?”卫中收回思绪,看着床榻边的近侍。

    “圣上,您之前嘱咐奴出宫宣都卫将军冠军公进宫,此时冠军公已在内廷宫门外等候。”近侍轻言慢语地回道。

    床榻之上,卫中略显疲态的面色稍微打起精神,说道:“安弟来了,唤他进来吧。”

    “诺。”中年近侍躬身应命,随即后退,转身出殿。

    约莫两刻钟后,一名容貌俊朗身形高大雄壮的青年男子步入寝殿,缓步来到皇帝卫中的床榻前数步站定,躬身行礼问安,神色担忧地望着床榻上的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