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唐:乞丐开局怎么活 » 第七十八章:萧瑀

第七十八章:萧瑀

    李泰走了,带着安阳的那张青藤纸走的,走的很安详。

    不过走之前给安阳留了一句话,便是李泰的先生,也就是宋国公萧瑀在李泰来时让李泰给安阳带的一句话。

    让安阳有时间去弘文馆找他,他想跟安阳交流交流算术一道。

    这个萧瑀,安阳有些印象,好像就是被李二贬了六次又六次提拔的家伙。

    在唐初也算个人物了,所以安阳前世读唐史的时候,也看了一眼。

    只不过据史料记载这人心眼比较小,安阳觉得没必要因为这种小事就驳了他的面子。

    若是能结交一个朋友,又何必多一个敌人呢。

    而且自己明日还得入宫请见李渊,到时去弘文馆看看便是。

    所以安阳想了下,便答应了。

    又在躺椅上躺了会,日头渐盛,安阳便回屋开始编辑准备给李泰的礼物。

    从提笔到落笔,从日盛到日落,整整一下午,安阳都在忙于此事。

    直到下人将屋中油灯点亮,安阳这才放下手中笔,看向窗外天色。

    夜幕沉沉,繁星点缀,又是一夜好景。

    只是安阳看着空寂的房间,忽然觉得有些孤独。

    刚刚书写的那些文字,无一不在提醒着安阳,在这个世界。

    自己是特殊的。

    无父无母,无宗无族,便有二三友人。

    亦无人在身边。

    白日里的嬉闹,黑夜中的清冷。

    让安阳不得不再次想起了前世的家庭。

    贤妻,幼女。

    慈母,严父。

    还有一群狐朋狗友。

    这个时间,自己应该刚从院里出来,正在路边的烧烤店与那几个损友一起吃着烧烤,骂着院长吧。

    谁让那老东西天天让自己做实验做到八九点才允许自己回家的,骂他不冤。

    哈哈。

    安阳看着手中的纸张,嘴角开始上扬,只是视线有些模糊。

    “人啊,还是不能太闲,不然总是容易乱想。”

    安阳嘲笑了自己一声,揉了揉眼睛,起身上床。

    明日还得去和李渊玩耍,还得去见萧瑀,还得将书册交给李泰。

    事太多,得收拾收拾心情,没个好睡眠哪有精力应付。

    一夜无话。

    翌日,王老的敲门声在安阳卧室外准时响起。

    巳初,安阳到达太极宫。

    与往常一般,在殿外等候。

    午初,还是与往常一般被李渊赶出了太极宫。

    午时一刻,安阳行至弘文馆前。

    弘文馆是李渊在武德四年设立的,初名修文馆。

    李二去年上位后,将之改名为弘文馆。

    弘文馆内聚书二十馀万卷。置学士,掌校正图籍,教授生徒;遇朝有制度沿革﹑礼仪轻重时,得与参议。置校书郎,掌校理典籍,刊正错谬。设馆主一人,总领馆务。学生数十名,皆选皇族贵戚及高级京官子弟,师事学士受经史书法。

    如今李二的儿子都在这里修学,萧瑀每日便在此教学,所以安阳便来此处找他。

    只不过安阳入了弘文馆后才发现自己来的不是时候。

    这个时间正是午膳时分。

    除了守卫的宫人在,萧瑀和李二的那几个儿子都没在。

    由于安阳早饭吃的比较晚,现在也不饿,干脆找了本书,找了个地方坐在一旁看书。

    本来安阳还想假装一波文化人,等萧瑀回来也能留个好印象给他。

    只是这书中内容,安阳看了一会只觉昏昏欲睡,实在是提不起兴致。

    便将书又放了回去,独自坐在一旁假寐等待着。

    不多时,安阳便见一个身着紫色圆领襕袍,腰束金玉带,十三銙的半百老者进入了殿中。

    安阳观其服饰,便心中清楚,此人应该就是萧瑀。

    而那老者见殿中有一个没见过年轻人正坐于其间。

    开口问道:“汝为何人?”

    安阳在其开口时,便已经起身,等其问完,安阳上前恭敬道:“回宋国公,小子安阳,昨日卫王殿下告知小子,说宋国公要见小子,小子不敢怠慢,今日便前来请见宋国公。”

    萧瑀听完安阳的话,当下绷着的老脸也展开了。

    露出笑意开口道:“倒是个懂事的小子,今早卫王早课之时,老夫还问了你的事,但是卫王对你的评价可不太好啊。”

    安阳露出一抹尬笑,这小鬼,怎么什么话都往外说啊。

    看来自己得多出些题目了。

    不过好在萧瑀看见安阳的神色,便没再多说什么,又道:“你昨日给卫王的那张纸,老夫也看了。

    你所使用的那些符号,老夫亦觉得颇为新颖,使用起来也较之前方便许多,老夫想将此法推广于大唐,听卫王说是你所创,所以想听听你的意见。”

    “小子自是没有意见,一切听从宋国公安排即可。”

    对于推广之事,安阳自是同意,就算是萧瑀不说,安阳自己也准备上奏李二,让李二大力推广。

    只是萧瑀后面的话,让安阳明白了这个老家伙打的什么主意了。

    “既然你同意,那此事便如此定下,不过这符号想要推广的话,总得有个称呼,你觉得叫什么好呢?”

    萧瑀的话虽然说的隐晦,可其中之意不言而喻。

    显然不过是想要在这里分一杯羹了。

    只不过是还顾着点脸面,没有明说罢了。

    安阳看着眼前的老者,沉思片刻道:“不若就叫唐数?”

    萧瑀一听便有些不满意安阳的不懂事了,自己都说的那么直白了,叫什么其实不重要,关键里面得有自己的名字啊。

    你这叫唐数算怎么回事。

    当即开口道:“唐数这个称呼自然是极好的,只是没有特点,不太适合推广啊,不若在里面加一些有特点的?”

    萧瑀说完便笑眯眯的看着安阳,其中含义,萧瑀觉得自己说的很清楚了。

    安阳见萧瑀之神态,心中明白,这老家伙看来是铁了心要在这事里分杯羹了。

    不过安阳也能明白,若是这些东西真的推广开来,等以后整个大唐都用数字和符号后,那便是变相的流传千古了。

    安阳不是没想过自己做这事,只是安阳想了许久,还是决定将这个功劳扔给旁人。

    这里面包含的利益太大,虽然不是什么真金白银,可对于这些文人来说,真金白银哪有流芳千古来的得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