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唐:乞丐开局怎么活 » 第七十四章:选址

第七十四章:选址

    王虎选的厂址位于鄠县北门外五里处的一片颇为平缓的平原。

    其中北面的尽头一条溪流横穿而过,东面是一处矮山,上面还有些枯树,西面和南边都是一片片田地。

    “不错,虎哥眼光不错,这里确实挺适合的。”安阳看了四周的环境,满意的道。

    王虎见安阳满意,脸上也露出笑容。

    “那便在此处建工坊吧,到时候若是需要扩大规模,也可向西南两方扩张工坊。”

    安阳自顾说完,指着面前的平原对一直跟在身后的陆鸮:“陆公子,我便是准备在此处建立些工坊,做些能改善我大唐民生之物。”

    说罢,又从怀中掏出一张图纸,正是安阳前些日子画的曲辕犁,将图纸递给陆鸮后。

    指着图纸对陆鸮道:“陆公子可看此图,这个,便是我准备在工坊建成之后,第一个要做的东西,名为曲辕犁。”

    陆鸮接过图纸,看着上面的图案,只觉似曾相识,又听安阳称呼其为曲辕犁,便想起当下农耕用的长直犁。

    当下向着安阳问道:“敢问爵爷,此物可是用于农耕?”

    见其明白此物用处,也省的自己解释,便道:“确是,此物是我根据如今的长直犁所改造,首先是将直辕、长辕改为曲辕、短辕。

    并在辕头安装可以自由转动的犁盘,这样不仅使犁架变小变轻。

    而且便于调头和转弯,操作灵活,可大大节省人力和牲畜。”

    为了防止这到嘴鸭子跑了,安阳便向陆鸮解释其中奥妙。

    陆鸮听完安阳的话,心中思索着安阳话中的真实性。

    虽然已经决定要抱上这棵大树,但这并不妨碍陆鸮有自己的见解。

    陆鸮又仔细看了看手中图纸,虽然看不出太多名堂,可陆鸮在脑中根据图纸想象着做出成品后的曲辕犁。

    在脑海中模拟几次后,陆鸮虽还是不确定是否真如安阳所言的那般省力。

    但也确实能感觉到此物与如今的长直犁相比较的话,确实是更加灵便。

    当下心中也对安阳的话信了七八分。

    也更是明白,眼前的这位大人,是真有几分本事的。

    再加上之前这位做出的无烟煤,陆鸮觉得,安阳说不定还有其他的奇思妙想,只怕是与自己不熟悉,才没有告知自己。

    当下心中拍板,便道:“安爵爷心怀百姓,实乃真君子也,当真是小人之前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建立工坊所需,小人定全力以赴!”

    说罢就是一个大礼拜下。

    安阳见其躬身大拜,连忙虚扶其身,道:“陆公子无需如此,陆公子拳拳报国之志,本官亦深感敬佩,本官平生所愿亦不过是天下太平,百姓安定,让这世间的苦命人能有一处安身之所尔。”

    陆鸮被安阳扶起,又听安阳之言,当下更是心中敬服,思索了片刻,才面露苦色的说道:“安爵爷之志,深刻高远,小人万不能及,但小人有个难言之隐,还请爵爷体谅!”

    安阳见陆鸮神色,心中一咯噔,难道还有什么变故不成。

    连忙道:“陆公子请直言便是!”

    陆鸮见安阳此话,当下也是狠狠心,知道有些事他不解决,那就永远都是问题。

    如今结识了这位安爵爷,想来也是自己的运道。

    若能让这位爵爷出手相助,自己也能趁着这股东风,在族中获得更大的话语权。

    当下捋了捋心中思绪,开口道:“爵爷容禀,小人之宗族,自从岭南躲避战乱迁居长安以来,族中长者虽费心操持,在长安也有了几分薄产,但也不过勉强算是有个立身之处罢了。

    而这些年主家之中的年轻一辈中大多不堪重用,而小人对于经商之道,亦有几分心得,后被族中长者看中,这才被族老们立于高位,执掌族中商物之事。

    但奈何小人终究只是旁支的外姓人,即使入了族老们的眼,小人也不过是名义上的管理之人,在族中其实并无甚实权。

    若安爵爷只想建立起此处,以小人这些年积攒下来的银钱,倒是没什么问题。

    所以小人虽有心为您解忧,但处处掣肘之下,小人估计便是尽力而为,以小人之财力,只怕也支撑不起这么大一座工坊的运转。

    但爵爷应知,这建立工坊,其实是最简单的,若想支撑起这么大一座工坊的运转,其中工本费运输费材料费等等等等。

    以小人之财力,只怕是万万不能及也。”

    听完陆鸮的话,安阳不禁松了口气,自己建这座工坊确实是为了制造一些可以利民之物,但其实安阳还打算做一些奢侈品。

    酒安阳不打算做,如果想大批量的酿出之前老流氓喝的那种高度酒,那就需要大量的粮食供给才行。

    而在这个本就缺粮的时代,这么做无疑是在榨干百姓手里的最后一点口粮。

    就算安阳能从那些高门权贵手中掏出粮食,可到最后受伤的,一定还是百姓。

    因为那些人会想方设法的再从百姓手中掏出那些被安阳弄走的粮食,以保证自己的利益。

    所以安阳在尉迟恭和秦叔宝找自己的时候,就已经明确的表了态。

    而除了酒这种消费民力的东西之外,安阳准备做的其实就是玻璃,在大唐,这东西还被称为琉璃。

    这东西既不消费民力,又能挣钱,一个巴掌大小的物件,那些高门权贵都愿用百金来换。

    所以安阳准备每年抽时间做几个流入市场便可将这座工坊运作下去。

    至于那些从西方流传入大唐的琉璃,不是安阳自夸,那些西方玩意的工艺就跟屑一样,安阳有足够的信心干碎他们。

    而且因为前些年的中原大战,让西方与中原的商路几尽断绝,除了偶有胡商还会为了利益而铤而走险之外,如今的大唐哪怕是西方的琉璃也几无踪迹。

    至少安阳没有在李二的东宫和李渊太极宫没有见到过。

    安阳估摸着,哪怕那玩意还有些许留存,也都在那些世家豪门的宝库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