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唐:乞丐开局怎么活 » 第五十五章:养老他不香吗?(求追读)

第五十五章:养老他不香吗?(求追读)

    安阳听了李渊的话,暗道:“就你还麻皇。。。”

    搓了搓被冻的有些麻木的脸,露出一副乖巧懂事的模样。

    刚想给李渊和长孙皇后请安,便已经被迫不及待的李渊给拉上了座位。

    随后便是安阳的表演时间了,由于昨日的某些原因,安阳觉得自己还是得把话说在前头才行。

    于是开牌之前,安阳便与李渊说道:“太上皇,小子昨日有些欠考虑了,今日太上皇若再要那般行事,小子以后可无论如何都不来了。”

    李渊哪里在意这些,牌都摆好了,见安阳还在磨磨唧唧,当即就答应下来:“安小子放心吧,昨日吾不过是第一次玩,有些生疏罢了,今日可不会对你手下留情了!”

    说完又催促道:“快些开牌吧。”

    见李渊这般说了,安阳虽心知这老小子说话跟放屁一样,大概率最后是不作数的。

    不过没关系,自己本身也不是为了他的这点金子来的,当然了,如果这老小子真给,那自己的启动资金也算是有了,省的自己还得想办法去筹措启动资金。

    抱着这李渊万一能说话算话的态度,安阳今天没有像昨天那般放海,而是用了八成功力来与这位在麻将一道上犹如稚童般的太上皇决斗。

    卯正开牌,巳正结束。

    才两个时辰,战斗就被安阳以一己之力强行结束。

    其间李渊的脸色一直黑的跟锅底一般,甚至一边的长孙皇后的脸色也不太好。

    因为除了那个凑数的太监,两人都输了个精光,李渊是输了现金,长孙皇后就是纯纯被殃及池鱼了,虽不是主力,可欠条也是打下了不少。

    所以在安阳的全力输出下,一场不太和谐的牌局,就此结束。

    只是正如安阳所料,自己刚想将那些金子装起来时,便又被李渊给赶了出去。

    “唉。”

    站在太极宫外的安阳,深深的叹了口气。

    虽然知道大概率是这般,可一想到那成堆的金子,安阳只觉得心还是有些痛。

    好在安阳从一开始就没有多少期待,现在释怀的倒也很快。

    等了一会,没见长孙皇后出来,见日头尚早,安阳便打算先去御史台看看。

    毕竟自从安阳上任台院侍御史以来,安阳可还一次都没去过御史台呢,虽事出有因,可安阳也不想给那些同僚留下个狂傲的印象。

    虽然他们现在可能已经这么认为了,但是安阳觉得自己还是可以抢救一下的。

    一路无事,待安阳来到御史台时,房内众人见到安阳也是一愣。

    今天是吹了什么邪风,这位居然来了,不过大家都和安阳不熟,所以连个说话的人都没。

    安阳也没在意,这帮人自己一个也不认识,今天来就是找杜淹报个到。

    毕竟人家现在好歹也是御史大夫,御史台的最高长官,自己在人家手底讨饭吃,怎么也得和人打声招呼不是。

    不过说起杜淹,安阳其实挺不喜欢这家伙的,其人自幼便聪慧过人,又有才能,本应是一谦谦君子才对。

    可这厮自命清高,沽名钓誉,喜欢迎逢上意,还是个软骨头。

    之前和两个侄子被王世充抓住,这杜淹便直接投降了,若只是这样也就罢了。

    可他还向王世充进谗言,借王世充之手杀了自己的亲侄子,也就是杜如晦的亲哥哥。

    后来又将杜如晦的弟弟杜楚客关进了监狱。

    看押期间,杜淹经常不给杜楚客饭吃,经常是几天才送上一碗狗吃剩下的饭菜给杜楚客,差点饿死。

    后来洛阳城破,王世充败于李世民之手,这家伙若不是有杜楚客这个以德报怨的傻子帮他向杜如晦求情,最后杜如晦又心软了向李二求了情,这家伙的坟头草都得三米高了。

    可这家伙到好,投了秦王府门下后,又开始朝三暮四,明面上跟着李二,私下里又开始找机会结交李建成。

    不过这厮到底是个运气好的,当时李二和李建成直接的关系很微妙,都想要拉拢对方的人才归于己用。

    等李二知道这厮有想改换门庭的想法的时候,为了防止秦王府人心动荡,李二连忙给他封了天策府兵曹参军,文学馆学士的官职,这才让杜淹满意,打消了去跟李建成混的想法。

    直到后来的杨文干事件发生,杜淹这厮替李二顶了一回黑锅,这就等于镀了一层金,让原本无足轻重的杜淹,反而在李二心目中的地位大幅提升。

    玄武门之变后,李二将杜淹召回朝中,将其提拔为御史大夫,封安吉郡公,署理府中的一切典仪。

    这下就算是彻底熬到头了,真可谓是运气到了,老天爷都能把饭塞你嘴里。

    让安阳羡慕的同时,又打心眼里瞧不上这个靠着投机取巧才上位的家伙。

    只不过安阳不知道的是,杜淹也同样瞧不起安阳这个莫名其妙升上来的台院侍御史。

    杜淹之前听闻自己手下突然多了个台院侍御史,自然要查查安阳的底细。

    这一查,直接给杜淹给干沉默了。

    看到李二对于安阳的县男封赏,杜淹还能理解,毕竟无烟煤确实是个好东西,哪怕是杜淹自己,如今每天也都在用。

    可让他无语的是后来查到的东西,这小子不知道向陛下说了什么,陛下只说这小子进言有功,然后就给了个门下省录事的职位。

    到这里杜淹还是能理解,毕竟虽然不知道那小子说了什么,可既然陛下觉得有功,那便是有功,给个小官小职的,倒也无伤大雅。

    可再后来的发生的事,彻底让杜淹满头黑线了。

    这小子在录事房里睡了四天后,陛下就让这小子到自己手下干台院侍御史了。

    这次的旨意连门下省的程序都没走,听说还是后来补办的。。。

    可就是如此,连个升迁的由头都没有,门下省居然给过了!中书省那边也给过了。。。

    这下众朝臣谁还不知道这小子有问题的话,那就别在朝堂里混了,回家养老他不香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