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唐:乞丐开局怎么活 » 第二十七章:殿中奏对(求追读)

第二十七章:殿中奏对(求追读)

    安阳一瞅这架势,当下也不犹豫。

    撒腿就跑。

    当然了,安阳可以去找长孙皇后。

    可安阳知道,长孙皇后护的了自己一时,可护不了一世。

    所以安阳也没向宫外跑,只是绕着大殿狂飙。

    开玩笑,身后跟着的都不是老虎了,那是一条真龙!

    跑慢点,只怕是小命不保。

    而李二见安阳跑了,当下嘿嘿一笑。

    你以为老子会追你?

    拍了拍手道:“拿下!”

    然后正在殿内狂飙的安阳,就见原本空旷的殿内,一下涌出十来人。

    其中有个领头模样汉子,居然就直接出现在安阳身边。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安阳就被他按在了李二面前。

    随后就是李二的表演时间。

    几下老拳出手,安阳就彻底躺在了地上。

    李二虽然觉得还不够舒坦,毕竟这小子躺的太快了。

    不过这几下,倒是让李二心中郁气尽散。

    这才拍了拍手,让那几个忽然出现的大汉,又重归暗影。

    踢了踢装死的安阳。

    李二开口道:“起来。”

    躺在地上的安阳,微微眯起眼睛看了看李二。

    见其好像真的泄了火。

    这才动手揉了揉刚被李二锤了的地方,慢悠悠的站了起来。

    李二此时已然又恢复那威严模样。

    开口道:“昨夜之事,就此结束,那崔御史,你也别想着动他。”

    “朕且问你,今日长安城中传的那首诗赋,可是你所做。”

    李二虽然问话,可语气之中的肯定之意,已然溢于言表。

    安阳也不是傻子。

    当下老老实实的开口道:“正是臣之拙作。”

    “呵。”

    李二轻笑一声。

    这种锦绣文章,还说什么拙作。

    臭小子讽刺谁呢?

    见安阳承认了。

    李二心下思索一番。

    又道:“写的很好。”

    “但也让朕有些失望。”

    这话让安阳有些疑惑,你都说写的很好了。

    怎么还失望了。

    见安阳疑惑的表情,李二开口道:“大唐立国不久,正是百废待兴之时,锦绣文章写的再好,亦不如你做出的那无烟煤。可懂?”

    懂!

    我可太懂了!

    不就是要实干,不要虚名嘛!

    了解,明白!

    安阳心中暗道。

    不过口中说出的却是:“陛下心怀万民,是为千年难见的圣贤之主。

    想来便是唐虞也是比不上陛下的,瞧不上臣的拙作,自是应当的。”

    李二一听,这小子居然说尧舜都比不上自己,不由暗骂。

    这小子肯定是在嘲讽自己。

    自己才登上皇位几天啊,啥事都没做呢,唯一做的事还是签了耻辱的渭水之盟。

    自己凭什么和上古大贤相比。

    不过自己刚揍了他一顿,这再出手,只怕这小子会去找观音婢告自己的黑状。

    想了想,还是忍下了。

    低声道:“朕!得位不正!”

    安阳一听,卧槽,这是我能听的?

    当即就捂起耳朵,一副我不听我不听的模样。

    开玩笑,有些事就算是真的,也不能说啊,就算有人说,那也不能听啊。

    这老小子不会是想找借口给自己咔嚓了吧。

    “…”

    李二见安阳这夸张的动作,当下就沉默了。

    就这样看着安阳。

    而安阳就被李二的眼神给看的头皮发麻,悻悻的将手放下。

    等安阳将手放下,李二铁青的脸色,这才舒缓些。

    开口道:“所以,朕!必须要当好这个皇帝!不仅要好!还要超越前朝所有的皇帝!朕!要当千古第一帝皇!”

    “而这!朕一个人办不到!”

    “所以,朕礼贤下士!勤于朝政!一刻不敢懈怠!”

    “而你,虽然年少,但所行所做,无不说明你是一个有才之人,而且是大才!”

    “所以,这就是朕,能容忍你杀吾兄弟而不斩的缘由!

    即便你今日在皇后面言行无状,甚至抹黑于朕,朕亦是只小施惩戒的原因!”

    “你!懂否?”

    这一句,问的严肃。

    问的真诚。

    问的安阳,亦将脸上的随意变成严肃模样。

    安阳知道。

    这是李二要用自己了!

    这不正是自己这半年来所行之事的终极目标吗!

    当即亦是满脸通红,随着深深一拜。

    开口道:“臣!懂!”

    见到安阳臣服,李二绷着的脸色,终于放松下来。

    上前将安阳扶起。

    便道:“那安县男,有何教朕!”

    安阳被李二扶起。

    知道是时候拿出真材实料了。

    正色道:“陛下所忧,臣尽知!”

    “但!万事不可急躁!尚需缓步前行!”

    “臣今日斗胆!便予陛下一言!”

    李二此时亦是心中肃然。

    拍着安阳的肩膀开口道:“尽言!”

    安阳目光炯炯的看着面前的李二。

    开口道:“陛下目前所虑,不过有三。

    其一:朝中无人可用,如今朝堂之人分为三种。

    第一种为太上皇之旧臣,陛下勿怪臣言,陛下亦知得位不正,那便忌惮太上皇的势力死灰复燃,自是不敢重用其旧部。

    第二种为陛下的秦王旧臣,诸如长孙无忌,房杜二位之辈,这些人攻伐谋略尚可!但若说对于如今大唐国事有什么真知灼见,只怕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所以陛下虽然重用他们,还是觉得治理国家之时心力不足。

    第三种则是前太子李建成所部,这些人大多在陛下上位之前,便将所有的政治资本压于前太子。

    所以这群人,即便陛下想用,他们亦不敢尽心尽力,毕竟害怕陛下事后清算!

    臣今日说的第一件事便与其有关!”

    李二道:“尽言!”

    安阳也不卖关子,直接开口道:“太上皇旧部,多为老臣,说句犯忌讳的话,待太上皇崩殂之后,这群老臣,自是不足为虑!

    但前太子麾下则不同,其麾下多是青壮之人,想来陛下忧虑的也是这些人,那臣便斗胆推荐一人,望陛下重用之!”

    安阳所言,尽是李二所想。

    此时直接开口问道:“何人?”

    “前太子心腹!魏征!”

    安阳回道。

    李二一听,道:“那个让前太子杀朕之人?”

    安阳道:“正是!”

    李二问道:“为何?”

    安阳回道:“魏征其人,自隋末起义,先跟瓦岗李密,后献策归唐,拜于前太子李建成门下,可谓是前太子心腹之人。

    若是陛下能重用此人,前太子旧部,自当归心!

    且其人,尤善治国行政之道,陛下如今门下之人,无不可比,若是陛下能得此人,如今国事可尽问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