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忆梦长安 » 梦长安下;长安兴衰史第十七章;南北朝 北周——长安

梦长安下;长安兴衰史第十七章;南北朝 北周——长安

    北周存在于公元557年至581年间,是中国历史上南北朝期间的北朝之一,由西魏政权的权臣宇文泰奠定国基,由宇文觉在宇文护的拥立下正式建立,建都于长安,北周又称;后周,或者宇文周。历五帝,享国二十四年。

    西魏权臣宇文泰死后,他的第三子宇文觉在宇文护的拥立下篡位称帝,建立北周,成为北周的开国皇帝,史称;周节闵帝,国号;大周。

    宇文觉称帝后,由自己的堂兄宇文护辅政,由于宇文觉尚未成年,大权落入宇文护手中,军国政事均由宇文护独断专行。

    公元557年三月,宇文觉不满宇文护的专权,为了能亲自执政,与权臣宇文护发生冲突,宇文护岂能善罢甘休,于是联合自己的政治势力合谋废黜宇文觉。经过一系列的谋划下,设计诛杀宇文觉的势力大臣,并使宇文觉身边没有侍卫,成为真正的孤家寡人。

    紧接着,宇文护逼迫宇文觉禅位。将他贬为(略阳公)并幽禁。不久,宇文觉被宇文护杀害,时年十六岁,在位仅仅一个月。

    宇文觉死后,宇文护拥立周文帝宇文泰的庶长子(宇文毓yu)为帝,史称;周明帝。

    宇文毓宽明仁厚,博览群书,公元548年,被封为;宁都郡公、华州刺史、大将军并镇守陇右。宇文觉建立北周后,进位柱国、岐州刺史等一系列官爵,治理地方,政绩显赫,深受百姓爱戴。

    宇文毓看似外表文弱,处事却机敏有度,颇有主见,即位后,励精图治,崇尚节俭,整治官吏,修钻典籍,但军国大事依然由宇文护牢牢掌握,自己虽然身为君王,却不得不听命于宇文护。

    由于宇文毓极力对军政事务进行改革,宇文护的地位自然受到了威胁,便开始设法暗害宇文毓。

    公元560年四月,宇文护设计毒害宇文毓,宇文毓于同年五月病世,在位四年,时年27岁。

    由于先帝遗诏传位,宇文护只得立周文帝宇文泰的第四子(宇文邕yong)为帝,史称;周武帝。

    宇文邕在位期间,励精图治,政绩显赫,为人宽容,君臣关系融洽,威望与日俱增,广纳贤才,注重生产与教育。

    公元572年,终于诛杀权臣宇文护,独掌朝政后,继续推行均田制,改进和发展府兵制度,将府兵指挥权从中外都督及诸军事府收回,由皇帝亲自掌控。

    在宇文邕的带领下,百姓丰乐,民族关系融洽,国力日渐强盛。

    多年以来,北周与北齐相互攻伐不休,双方互有胜负,力量大体均衡。宇文邕亲政后,经济增长,军事强盛,在采取一系列措施后,于公元575年,宇文邕率兵攻打北齐政权。

    北周军纪严明,兵力强盛,所到之处,深受民心,但第一次伐齐还是因周武帝宇文邕抱病而还师。

    公元576年,宇文邕再次率兵伐齐,几路大军并进,攻克平阳(今山西临汾市),又攻陷晋阳(今山西太原市),连连大捷。

    公元577年,宇文邕攻入邺城,灭亡北齐,俘虏齐王父子及王公贵族。

    宇文邕在位后期,生活极为俭朴,不营建宫室,不征发徭役,生活朴素,华丽宫殿一律焚毁,对部众慰籍多恩,对穷人接济帮扶,对俘虏恩威并施,摆脱鲜卑旧制,整顿官吏,政治清明,百姓丰乐,国势强盛。

    公元578年,北方突厥强盛,侵扰边境,宇文邕分五路大军北伐突厥,平定途中病倒,于同年六月病逝。

    周武帝宇文邕死后,长子(宇文赟yun)即位,史称;周宣帝,年号;大成。

    宇文赟继位后,沉溺于酒色,暴虐荒淫,大修宫殿,滥施刑罚,君臣不睦,杀死齐王宇文宪后,导致宗室力量衰落,外戚势力横行。

    公元579年,宇文赟贪图享乐,禅位于皇太子(宇文阐),自称;天元皇帝,但仍然掌握朝权。

    宇文赟在位期间,广纳佳丽,充实后宫,后宫皇后就有五人,整日纵情声色,纵欲无度,身体日益恶化,于公元580年病逝,在位仅仅一年,享年22岁。

    宇文赟病逝,朝政大权由自己的岳父隋国公(杨坚)执政,这也为日后隋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宇文赟死后,由年幼的长子(宇文阐)即位,史称;周静帝,也是北周的末代皇帝。由于宇文阐年幼无知不能理政,朝政大事均由丞相杨坚执理。

    公元581年2月,丞相杨坚迫使宇文阐禅位,将宇文阐降封为介国公,自己则篡位称帝,建立隋朝,北周政权就此终了。

    公元581年5月,宇文阐突然暴毙而亡,年仅九岁,在位不足一年。暴毙原因,可想而知。

    随着杨坚的称帝,中华大地终于再次一统,结束了自西晋末年以来,中国长达近300年的分裂局面。

    而隋文帝杨坚励精图治,开创了开皇之治的繁荣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