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忆梦长安 » 梦长安下;长安兴衰史第十五章;东晋(五胡十六国) 后秦——长安

梦长安下;长安兴衰史第十五章;东晋(五胡十六国) 后秦——长安

    后秦存在于公元384年至417年间,是十六国时期羌族人(姚苌)建立的政权,历三帝,享国34年。

    公元357年,姚苌在抵抗前秦时兵败被擒,投降于前秦,苻坚即位后,姚苌出任扬威将军,多次出战,屡立大功。

    淝水之战后,姚苌随同苻睿讨伐前秦叛将慕容泓,惨遭大败,苻睿战死,参谋姚苌畏罪逃亡,却得到羌族人的推戴,拥立为首领,后自称大将军、大单于、万年秦王,建立后秦政权,年号;白雀,并联合西燕慕容泓集团对抗前秦集团。

    公元385年,姚苌派兵围擒苻坚,并将苻坚迫害于新平佛寺中。

    公元386年,姚苌于新平又击败西燕大军,随后正式称帝,定都于长安,史称;秦武昭帝。

    定都长安后,后秦势力不断扩充,其统治地区包括今陕西、甘肃东部和河南部分地区。自姚苌称帝以后,就不断的与前秦皇帝符登多年相互攻伐不休。

    公元393年十二月,姚苌逝世,享年六十四岁。姚苌死后,嫡长子(姚兴)即位,史称;秦文桓帝。

    姚兴生性仁慈,气度不凡,在位期间勤于政事,治国安民,发展经济,兴修水利,关心农事,体桖孤寡。

    公元394年,姚兴率兵攻杀前秦皇帝苻登,扫除前秦残部,又趁后燕灭西燕之际,尽收河东之地。

    公元399年,面对天灾频频,姚兴自降帝号,统一关陇地区,国力日益强盛,形成了后秦、北魏、东晋三足鼎立于世的局面。

    同年,趁东晋内乱,率兵南伐东晋,攻陷洛阳,接而攻伐后凉,基本控制黄河、淮河、汉河流域。

    然而,姚兴在位后期,大将赫连勃勃(胡夏的建立者)反叛,后秦遭受沉重打击,致使姚兴穷兵黩武,导致国力衰退,苛捐杂税激化阶级矛盾,内部诸子夺权争位,内乱频发。

    皇太子(姚泓)懦弱平庸,导致政局不稳,动摇了国本,后秦经济不断衰退。

    姚兴在位期间,大力推崇佛学与儒学,组织大规模佛经翻译事业,又广建寺院。

    公元416年,在位二十二年的秦文桓帝姚兴驾崩,享年50岁。原归降于后秦的多民族势力,在此情形下纷纷趁机反叛自立,前秦分裂的场景,在此刻活灵活现的上演。

    姚兴死后,长子(姚泓)即位,史称;秦末主。秦末主姚泓仁孝友善,宽容和气,但胆小懦弱,缺少帝王风范。

    公元417年,也就是姚泓即皇帝位不到一年时间,东晋王朝太尉(刘裕)率大军从建康(今南京)出发,分兵四路,水陆并进讨伐后秦,而(后秦)皇室内部仍然为了争权夺利,内乱争斗频发不止。

    刘裕率兵攻克许昌,收复洛阳。接而刘裕又攻破潼关,(王镇恶)围攻长安。

    公元417年,姚泓穷途末路,只得举国出城投降,后秦自此灭亡。

    姚氏羌族宗室几乎被东晋诛灭,而秦末主姚泓被刘裕押解到东晋都城建康,在闹市中斩首示众,年仅三十岁。

    寄语;

    ‖‖‖

    东晋五胡十六国,大家都知道有十六个政权国家,因时间问题以及本作品内容大纲,本人就只讲解定都长安的前赵、前秦、后秦这三个政权国家,想了解更多内容的同仁,可以翻阅其他文献作品及影视资料查阅,本人在这里就不做太多的解析了。

    随后,述写内容将进入南北朝时期,定都于长安的两个政权国家(西魏)与(北周),本人将分为两个章节分别介绍西魏与北周。

    那么在介绍南北朝时期的西魏与北周之前,先简略的讲解一下南北朝是怎样形成的,以及西魏与北周的来历。

    南朝的形成;

    西晋灭亡后,司马睿称帝,史称;晋元帝,定都建康(今南京),史称;东晋。

    公元323年,东晋王朝矛盾四伏,又因王敦之乱后,晋元帝郁郁而终,在位六年,享年四十七岁。

    司马睿长子司马绍即位后,大力巩固了东晋的统治,于公元324年,平叛王敦之乱,在位三年,享年二十七岁。

    司马绍长子司马衍即位后,于公元341年,将江北迁入东晋的世族编入户口,在位十七年,享年二十二岁。

    司马衍之弟司马岳即位,司马岳酷爱书法,为后世流传佳作,在位三年,享年二十三岁。

    司马岳长子司马聃(dan)继承帝位,司马聃即位时年仅两岁,由其母皇太后摄政,属于典型的傀儡皇帝,在位十七年,享年十九岁。

    司马衍长子司马丕即位,在位期间,内部军阀争斗激烈,大司马桓温执政,多次兴兵北伐,徒耗国力,导致东晋走向衰败,司马丕本人为求长生,导致中毒而死,在位四年,享年二十五岁。

    司马衍次子司马奕即位,公元371年,被大司马桓温废黜,于公元386年病逝,在位七年,享年四十五岁。

    晋元帝司马睿幼子司马昱即位,受大司马桓温牵制,成为傀儡皇帝,在位八个月后,郁郁而终,享年五十三岁。

    司马昱第六子司马曜即位后,打破东晋门阀政治的格局,恢复司马氏皇权,在位后期又沉溺于酒色,贪图享乐,造成朝政昏聩,后被心腹宫人杀害,在位二十四年,享年三十七岁。

    司马曜长子司马德宗即位,内乱争斗激烈,国势日衰,于公元419年被刘裕杀死,在位二十二年,享年三十七岁。

    司马曜次子司马德文即位,于公元420年禅位于宋王刘裕,后废为零陵郡王,正统王朝东晋就此终了,同年九月,司马德文惨遭刘裕杀害。

    公元420年,正统王朝东晋的末代皇帝司马德文禅位于刘裕,并被刘裕杀死,随后从刘裕创建的(刘宋)政权开始,中华大地正式拉开了南北朝时代,而刘宋只是南北朝时代南朝的政权国家之一。

    北朝的形成;

    说到北朝,就不得不提起前秦天王苻坚。公元383年,前秦天王苻坚在淝水之战惨败后,国力锐减,归附者纷纷叛逃。

    公元386年,十六岁的鲜卑族人拓跋珪趁前秦四分五裂之际,在牛川自称代王,重建代国,定都今内蒙古自治区和林格尔县。

    公元389年,拓跋珪正式定国号为;魏,史称;北魏,别称;后魏,又被称;拓拔魏、元魏。

    公元398年七月,拓跋珪迁都于今山西大同市,并称帝。

    公元439年,太武帝拓跋焘统一北方,这是自前秦天王苻坚统一北方之后的又一次统一。我国历史上巾帼英雄花木兰,替父从军的典故,就发生在这个时期。

    公元493年,孝文帝拓跋宏迁都洛阳,大举改革,佛教兴起,大大促进了北魏中央集权制度和各民族的融合。

    公元534年,北魏分裂为东魏与西魏。

    从公元386年,鲜卑族人拓跋珪重建代国开始,至公元534年北魏分裂,享国148年,历20帝。

    而北魏就是南北朝时期,北朝的第一个政权国家。

    西魏来由;

    公元386年,由鲜卑族人拓跋珪重建代国,定国号;北魏开始,至公元534年北魏分裂成东魏与西魏两个政权国家。

    北魏孝庄帝杀死尔朱荣后,北魏大乱,尔朱兆、尔朱世隆杀害孝庄帝,先后拥立元晔、元恭、元修为帝,混战中胜出者是高欢。

    公元534年,孝武帝元修与高欢决裂,逃到关中投奔宇文泰。高欢于是在邺城拥立元善见为皇帝,称为(东魏)。

    元修在年底被宇文泰杀害,宇文泰在长安拥立元宝炬为皇帝,称为(西魏)。

    北周来由;

    东魏政权在高欢的控制中,于公元550年,被高欢的儿子高洋取代,建立(北齐)。

    西魏政权在宇文泰的控制中,于公元557年,被宇文泰的儿子宇文觉取代,建立(北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