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忆梦长安 » 梦长安中;长安奠定史第十四章;昭君出塞

梦长安中;长安奠定史第十四章;昭君出塞

    公元前49年,西汉王朝迎来了第八位皇帝(刘奭),史称“汉元帝”。

    在所有大汉臣民看来,有先前几位皇帝的苦心经营,大汉帝国必将延承这辉煌的时代,然而,谁也没想到,随着汉宣帝一同远去的,竟然还有整个西汉王朝的黄金时代。

    刘奭是汉宣帝的长子,宣帝少年时期流落民间,与夫人(许平君)结为夫妻,生下刘奭。

    刘奭八岁时,就被册封为太子,与雄才大略的父亲不同,刘奭执政期间,酷爱儒家经典,与祖辈的霸道与王道并用的治国理念背道而驰。

    在位时的汉宣帝曾对太子甚至发出了这样的感慨;“乱我家者,太子也”。

    刘奭登基之后,中国历史进入了儒学治国的时代,只要臣民能够以君王作为道德楷模,就可以实现天下大治的理想。

    然而,君王的德行又无法约束与监督,只能寄希望于对君主的教育,来达到帝国政治的理想。

    就在公元前51年,匈奴呼韩邪单于降汉之后,郅支单于向西域发展,成为唯一威胁汉朝的匈奴势力。

    公元前36年,时任西域都护府校尉的(甘延寿),与副校尉(陈汤),出奇兵攻击郅支单于,大获全胜。

    公元前33年,呼韩耶单于表示愿意与汉朝修好,娶汉女为阏氏,也就是匈奴的王后。此时的刘奭也想巩固汉匈之间的友好关系,答应了和亲的请求。

    就在此时,出现了历史上有名的典故“昭君出塞”,就让我们一起探索那段故事。

    “昭君出塞”的典故一直都是家喻户晓的。王昭君,姓王,名嫱,字;昭君,南郡秭归人,拥有落雁的美貌。后改昭君为明君,历史上渐渐有明妃一说。

    王昭君以宽厚博大的胸怀,以国家前途和百姓的命运为己任,前往匈奴和亲,给大汉和匈奴的百姓带来了近半个世纪的和平,为民族团结,国家安定,做出了巨大贡献。

    然而,对于她出赛的原因,至今仍是众说纷纭,昭君作为我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为什么没有得到皇上的宠幸?却代替了汉朝的公主赴塞外和亲?这个问题成为了历史的谜团,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昭君出塞之谜。

    有一种很普遍的说法是;她性格耿直清高,得罪了宫廷画工“毛延寿”,在画她的肖像时,毛延寿故意丑化了王昭君,因此她没有得到皇帝的注意和兴趣,没有得到皇上宠幸的王昭君在宫中百无聊赖,于是自请去匈奴和亲。

    相传,王昭君是齐国王湘的女儿,公元前33年,十七岁的王昭君被选入宫中,汉元帝当时是御览画像来选宫女的,为了能被皇上宠幸,深居后宫的宫女们总是想让画工把自己画得美一点儿,所以她们都不惜重金来贿赂画工。

    王昭君初入宫廷,不懂规矩,没有准备钱财,行贿画工,又觉得自己天生美貌,不怕皇上不召见自己。

    相传,画工毛延寿在画王昭君眼睛时说道;画人的传神之笔在于点睛,是一点千金呢,对画工的暗示,昭君心领神会,但却没有买他的账,反而讥讽了他,惹的毛延寿勃然大怒,便故意将本该点在眼睛上的丹青,点到了她的脸上,让皇帝觉得这是一个丑女,而不被临幸。

    这时恰好匈奴来朝,要与汉人和亲,王昭君久居深宫,觉得生活无趣,便主动要求与匈奴和亲。汉元帝原想她毫无姿色,因此,就同意了她出塞和亲的要求。

    到了她离开的那一天,元帝特意在金銮殿上宴请匈奴使者,酒至半酣,便让人把王昭君叫了出来。

    此时的王昭君光彩照人,顾盼生辉,汉元帝见王昭君如此美貌,不禁大为悔恨。本想留下她,又害怕失信于匈奴,并且被臣下抱以好色之名,只好忍痛割爱,让王昭君出塞和亲。

    后来汉元帝对画工毛延寿大为愤怒,以毛延寿欺君之罪斩首。

    也有人说;这是毛延寿设下的救国之策,画工们见王昭君美貌异常,认为自古以来美女都是红颜祸水,担忧汉元帝贪恋美色,而影响了江山社稷,于是故意将昭君丑化。

    历史上,也有一些文人墨客大大的赞扬了毛延寿的这个举动,认为他这样做,使元帝免于沉浸于女色之中。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王昭君虽然出身平民,但不同凡俗,胆识过人,为了摆脱宫廷牢笼的束缚,也为了汉匈两族世代团结友好,自愿作为和亲使者远嫁匈奴。

    “汉恩自浅胡恩深,人生乐在相知心”这句话也是后来人对昭君的评价。

    但是也有人认为;汉代的谋臣和良将众多,却用一个女子来寻求和平,实在是有伤国体。

    后世也有很多诗文对她评价,例如;当年一恨叹昭君,欲冒冰敷染胡尘,烟塞未安兵如鲁,朝廷何事拜功臣。

    汉朝的时候,外戚宦官专权,王昭君为了能够救天下的黎民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而选择了出塞和亲,这是一名普通女子对国家和百姓最大的贡献,有关王昭君的故事在汉书,后汉书等正史文献中,有着大量的记载,也衍生出了各种不同的版本。

    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她的身份与和亲一事,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众多文人墨客也是对他赞赏有加,即使不论为何,昭君出赛,对于维护边疆的安宁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汉族与匈奴的关系和睦,国家安定达五十余年之久,昭君功不可没。

    西北边疆的和平宁静,使汉民族与西域各少数民族的交往畅通无阻,然而,虽然对外交往频繁,王朝的问题却开始显现出来。

    土地兼并加剧,农民流离失所,新兴的地方豪强,依托于土地不遵号令,与中央政府相抗。

    在面对王朝晚期的选择性难题时,刘奭做出了推行儒政的抉择,这样,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社会的矛盾,使帝国免于即刻崩溃。

    然而,刘奭真正信任的并非儒生,而是宦官,他的逻辑很简单;就是宦官在外没有自己的家族,在内被百官唾弃,无法结党营私,只能忠心耿耿地效忠皇室。

    因此,刘奭表面上对儒臣恭敬有加,实际上,却将权力交给了以(弘恭)和(石显)为首的宦官集团,开启了汉代帝国宦官擅政的先河。

    在实施儒家学说以宽治国的政策后,皇家权利被大大削弱,导致皇室政权开始衰落,由于皇家权威下降,朝中各种势力乘势而起,展开了争权夺势的斗争。

    (萧望之)对太子宠信宦官十分不满,但刘奭并不采纳自己老师的意见,又在石显等人的谗言下,将萧望之下狱。

    随后,摒弃大量正直官员,最终,这些忠臣或是丧命,或是被贬。宦官集团把持朝政,大汉帝国日益衰败。

    然而萧望之毕竟是帝师,当他的儿子来求情时,刘奭还是顾及师恩,下令释放萧望之。

    然而,石显等人蛊惑刘奭道;陛下将恩师下狱,天下人都以为陛下柔仁好儒,现在若将他无罪释放,岂不承认皇帝之前犯错了,萧望之不但不会感激,还会心存愤恨,除非将他再次关进监狱,否则他是不会反省的。

    石显等人的花言巧语,说动了优柔寡断的刘奭,于是,下诏将萧望之再度收监。

    萧望之眼看着自己的学生被宦官操控,朝廷腐败不堪,无奈之下服毒自尽。

    而后,更可怕的是;越来越多的儒生被名利所吸引,他们饱读诗书,只是为了贪图功名利禄。

    由于刘奭一味强调“以经取士”,演变成一些并无真才实学的儒生,也能被选进政府机构,这种局面对国家和社会影响恶劣。

    而此时的刘奭,将权力交给宦官集团,自己则过起了骄奢淫逸悠闲的生活。

    在西汉诸帝中,刘奭可能是最具文艺色彩的君王,据说;他写得一手好篆书,弹琴鼓瑟,辩音协律等技艺,令人叹为观止。

    刘奭沉浸在儒生与宦官为其营造的天下无事的幻境中,雄心壮志早已消磨殆尽,兴趣转向后宫,不理朝政。

    自此,西汉朝廷阴盛阳衰,更致命的是;刘奭的一次选择,甚至间接造成了西汉王朝的灭亡。

    在刘奭即位后,(王政君)成为皇后,其家族势力迅速崛起,不久,王氏外戚将会出现一位颇具争议的人物,就是他,亲手结束了西汉帝国二百一十年的统制,他就是王政君的侄子(王莽)。这位日后权倾天下,改朝换代的人颠覆了刘氏皇家天下。

    公元前33年,刘奭驾崩于未央宫,享年42岁,谥号;孝元皇帝,葬于渭陵。(今陕西省咸阳市周陵镇新庄村东南方向)

    史学家往往用“柔仁好儒”来形容刘奭,他不仅改变了西汉政治面貌,更改变了中国的政治面貌,正是从他开始,儒家学说成为了每一个封建王朝统治国家的核心理念。

    纵观刘奭的一生,他既没有吞天吐地的豪迈之气,也缺少强悍有效的政治手段,他过于笃信儒家政治理念,在理想和现实之间失去了平衡,再加上他亲小人,疏贤臣,最终导致大权旁落,为国家埋下了祸害。

    为什么仁人爱民的国策,不能令百姓安居乐业?不能让官员克己奉公?不能使国家重回巅峰?这些问题的答案,刘奭只能将希望寄托在自己太子(刘敖)的身上。

    然而,刘敖却一步一步将大汉王朝带到了悬崖边,步入了属于自己的宿命深渊,照耀帝国的斜阳也悄然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