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忆梦长安 » 梦长安上;长安奠基史 第十四章;霸王自刎

梦长安上;长安奠基史 第十四章;霸王自刎

    公元前205年,刘邦趁项羽在齐地与齐军相持之际,率军攻入项羽的都城。正在齐地作战的项羽立即率军反击,大败汉军,刘邦的父亲及妻子都被项羽俘获。

    公元前204年,项羽又进攻刘邦,占领荥阳及成皋(gao),也就是今天河南省荥阳西北。刘邦节节败退,韩信及时反击,萧何也从关中征发大量的军队和粮饷,使汉军重振旗鼓,得以继续战斗。楚汉两军在荥阳成皋一线稳定下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在此期间,刘邦策动项羽的猛将(英布)判楚,牵制项羽兵力,又派韩信攻打支持项羽的盟国;魏、赵、燕、齐等国,对项羽展开战略包围。此外,还唆使(彭越)不断骚扰楚军的后方,切断楚军的补给线,甚至离间项羽和谋臣的关系,使得项羽顾此失彼,实力日渐削弱。

    楚汉两军在荥阳成皋之间的拉锯战长达三年,尽管刘邦在正面战场屡战屡败,屡败屡战,但由于刘邦斗智斗力,战略措施得当,逐渐有劣势转为优势。

    楚军则因为补给不足,而精疲力竭,日益被动。

    公元前203年,项羽和刘邦在鸿沟,也就是今天河南荥阳以东划界;以东属楚,以西属汉,刘邦的父亲及妻子也被释放。但刘邦不遵守诺言,乘势追击项羽,意指;赶尽杀绝。

    公元前202年,在垓下,也就是今天的安徽灵璧,将项羽的十万大军团团包围,最终,项羽自刎于乌江,楚汉战争就此结束。

    历史上,现实中的西楚霸王(项羽),不知是怎样的英勇神武,但通过大量的史记记载及现代的影视作品,我个人还是非常敬佩这位刚正不阿,战神般的男人。相信,古今具有雄心壮志的男儿,都会被他的气拔山河所折服。

    今天我们就简略的回顾一下这个西楚霸王,传奇的一生;

    公元前232年,项羽出生在泗水下相,(今江苏宿迁下相),系出名门,力能扛鼎。

    公元前210年,遇始皇巡游会稽,(今江苏苏州市会稽郡),曰;“彼可取而代也”。

    公元前209年,于会稽起兵,时年24岁。

    公元前208年,攻下成阳与定陶,(今山东菏泽西北胡集镇与今山东菏泽定陶区),斩杀李斯之子“李由”。

    随后,攻打陈留(今河南开封陈留镇)不下,退兵驻扎彭城西,(今江苏徐州市)。

    奉楚怀王命,北救赵国,至安阳时,(今河南安阳市),上将(宋义)畏缩不前,项羽杀之,迫使怀王封其为上将军。

    公元前207年,“巨鹿之战”,(今河北邢台巨鹿县),项羽破釜沉舟,以五万兵力,大破四十万秦军。一战封神,威震诸侯,时年26岁。

    率军行至新安时,(今河南洛阳市新安县),恐秦军生变,将秦军降卒20万尽数坑杀。

    刘邦入关,降秦王子婴,率军十万驻扎灞上,(今陕西西安市白鹿原)。

    项羽西进关中,破函谷关,(今河南三门峡市灵宝市函谷关镇),引军四十万驻扎新丰鸿门,(今陕西西安市临潼县东北)。

    鸿门宴上,不听(范增)之言,放走刘邦。

    数日后,引兵进咸阳,(今陕西咸阳市),屠咸阳,杀秦王子婴,烧秦宫,大火三月不灭,收敛财宝妇女而东。

    公元前206年,分封刘邦等十八人为诸侯王,自立为“西楚霸王”,定都(彭城),时年27岁。

    公元前205年,讨伐齐国,兵至成阳,刘邦趁机合诸侯兵五十六万,攻破项羽都城彭城。

    项羽立即率精锐三万,由成阳返至萧县,(今安徽宿州市萧县),断刘邦后路,大破汉军,歼敌二十万,收复彭城,俘虏刘邦父亲及妻子。

    刘邦仅带数十骑突围出奔下邑,(今安徽苏州市),收集残部,退守荥阳,(今河南郑州市荥阳市)。

    项羽与刘邦在荥阳一带,爆发了七十场大战,四十场小战。

    项羽虽战则胜,但军力渐弱,汉军日盛。

    公元前203年9月,与汉军讲和,以鸿沟为界,中分天下,(今河南郑州市荥阳市),并放回刘邦父亲姬妻子。订约后,项羽东归。

    刘邦撕毁合约,率军追击项羽,项羽引兵反击,大破之。

    韩信,彭越来援,合近六十万大军围项羽十万军于垓下,(今安徽宿州市灵璧县垓下)。

    项羽军难突重围,仅剩不到两万人,四面楚歌,军心瓦解。同时,爱人虞姬拔剑自刎。

    项羽率八百骑,突围南逃,刘邦派兵追击。

    公元前202年,项羽逃至乌江,(今安徽马鞍山市和县乌江镇),因不肯过江东,遂挥剑自刎,年仅31岁。

    项羽的一生可谓;可敬可叹。咎其失败最基本的的原因,无非四点;

    一,项羽数次错失了杀死刘邦的机会。

    二,她太相信亲情,而被项伯出卖。

    三,不懂得隐忍,刚愎自用,不进忠言。

    四,铁骨柔情,爱江山,更爱美人。

    无论成败,“西楚霸王”,这个称号或许是项羽最好的归宿,同时也抒写了历史的传奇。

    “霸王举鼎”,令多少勇士猛将拜于膝下,被人敬仰不已。

    “破釜沉舟”,“背水一战”,“四面楚歌”,等三十二个成语,都是项羽所贡献。

    尤其是“霸王别姬”,在现代的影视作品,话剧,京剧等众多渠道,为我们再现了末路英雄项羽与虞姬,那令人荡气回肠垓下战场诀别的场景,依然慷慨悲歌。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这首悲歌,也是对项羽及其爱人(虞姬),爱驹(乌骓)最后的祷念。

    历史上,有人称皇,有人称王,只有他一人称霸,也被世人尊称“西楚霸王”。史书也评价他为“千古无二”。

    他自负,他高傲,不肯过乌江,不肯回江东。他完全可以渡过乌江,东山再起,然而,一句“无颜面对江东父老”,将生命交给了时间。

    而现代的学者对项羽的说法做法,也是争论不休:

    有的认为;即使项羽渡过了乌江,也难以抵挡刘邦的大军。有的称;项羽如此刚烈且好颜面,顾尊严的人,确实不会回去。更多的学者秉持,项羽在败局已定的那一刻顿悟;只有他的逝去,天下才能安定。

    不论世人如何评说,不论时代如何变迁,自此,在中国的历史上,帝王千百个位,霸王只一人。

    刘邦也在这一年称帝,定都【长安】,建立了西汉王朝,从此,历史掀开了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