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忆梦长安 » 开篇

开篇

    【本文参考大量史记记载及影视作品叙述,并加以个人情感色彩。若内容阐述与其他文献作品有近似雷同,纯属巧合。如有误导读者观点的段落及表述不清的章节,请参照历史史记正确解析。】

    长安概况;

    长安(今西安),世界四大古都之首,我国十三朝古都,建都史长达1100年。

    礼周、霸秦、强汉、盛唐这些我们耳熟能祥的强盛王朝均在此建都。

    长安——究竟有何魅力能让历代君王如此青睐,并建都于此呢?下面给大家详细解析长安的地理位置,人文情怀!

    首先,长安坐落于我国版图中心区域的关中平原中部,这是我国第四大平原,也称八百里秦川。它是古代强盛王朝的基石。

    这里背山朝河,战略地位及其优越。首先是形胜之最;昆仑以秦岭一道分割我国南北,形成华夏龙脊,龙脉秦岭横贯东西,高大雄浑的山体形成一道天然屏障。长安便坐落于秦岭脚下。

    长安城把中国古代堪舆城市规划学展现的淋漓尽致。大体方位,首先西安位于我国西北,在易经中代表乾卦位,乾代表天,蕴意至高无上,九五至尊。

    在自然水土方面,城外有八水环绕和沃野千里一马平川。最早的天府之国讲的就是关中平原。在冷兵器时代,关中绝对是一块兴胜之地,易守难攻,粮产充足。古人云;得关中者得天下!

    从小范围来讲,首先是八百里秦川的母亲河(渭河),和其最大支流泾河以及来自秦岭北麓的灞河,浐河、潏(jue)河、滈河、沣河、涝河八条河流为水龙,将长安层层包裹。在城内还有一条旱龙,龙首在今天的龙首原,龙尾在今天的韦曲南,这便是九龙汇聚之地的起源。

    战略地位极其优越,古人曰;关中披山戴河,四塞以为固。秦岭横亘其南,形成天然屏障。北有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绵延千里,阻隔匈奴。

    四大关隘各据东西南北,分别是;东潼关、西大散关、南武关、北萧关。

    潼关;号称天下第一关,关中四大关隘之首,有着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美称。潼关位于黄河之南,南邻华山,黄河与华山对峙,十分险要。扼守此关,进可入中原,退可守长安。它也是史料记载次数最多的关口。

    大散关;川陕咽喉,南北交通要道。铁马秋风大散关,这里是通往巴蜀的重要关隘。汉初大将军韩信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走的就是大散关。

    武关;三秦要塞,秦楚咽喉。位于秦岭腹地,两山对峙,地势险要。古为秦楚边界,汉高祖刘邦就是经此关进入长安。

    萧关;人称银夏门户,抵御北方匈奴铁骑。萧关处在一条狭长的河谷走廊之中,这也是阻挡游牧民进攻的重要关隘。

    长安——厚重的历史底蕴,承载着远古神话至今的历史烙印,人祖华胥,伏羲女娲之母,炎黄之远祖,便栖息在这片土地。

    它是华夏首个以(京)为命名的城市。

    西周镐京就在这里。

    秦始皇及汉武帝都曾在这里传令各将击杀匈奴,使得匈奴远避漠北,赐予了我们中华民族前所未有的自信。

    曾在龙首原上,万古来朝的唐朝政治中心(大明宫),引领我们走向史上最强盛的朝代。

    在他们百年之后,仍然长眠于这片他们曾经生活过的土地。

    秦王安睡在骊山脚下,汉武帝与其爱将霍去病长眠于渭水之北。这里共有13个朝代,72个帝王长眠于此。

    “江南的才子,北方的将,陕西的黄土埋皇上”。这首民间小调人人皆知,至今陕西地区的老人孩童张口就来,亦是口口相传。

    现今的西安,我们依然能看到汉代长安城遗址及明代的城墙。

    明代城墙,这也是我国现保存最大,最完整的城墙,城里城外现代建筑与古建筑交相融合。

    城墙以古钟楼为核心,钟楼的东西南北分别对应东大街,西大街,南大街,北大街。

    东大街对应着城门的长乐门,西大街对应着城门的安定门,南大街对应着城门的永宁门,北大街对应着城门的安远门。城墙四周还分布有着大大小小18个城门。

    唐大雁塔,及其个各朝代留下无数的古建筑,古文化已经成为现代耀眼的明星,依然续述着它曾经的辉煌!

    长安——在这座广袤的关中平原上,历朝历代皆曾发生过大大小小的战争。

    它曾,经历了被鲜血染红了的大地,人嘶马鸣过后的残垣断壁,被硝烟笼罩的天空,恐怖到人间地狱的鬼城。

    它也曾摘夺了世界四大古都之首,建都朝代最多,建都时间最长,影响力最大,当年世界上历史最大,当年世界上最发达,当年世界上规划设计水平最先进,当年世界历史底蕴最丰富,当年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人口过百万的都城,而现在,它是陕西的省会,又是一带一路的发祥地,等等一系列数不尽的荣誉。

    自古以来,多少文人骚客对这里感概万千,留下千古佳句,留芳至今。

    一夜醉梦,一世长安。五千年的文化缩影烙印于此,来到这里带给您的是一种民族血液里的归属感,历史的厚重感。

    厚重的底蕴是长安应该拥有的骄傲,时至今日,带着这份荣耀,长安仍然大有作为!

    欢迎您常来长安,也欢迎您回家!

    今天,就为大家述写了长安的奠基史,奠定史,兴衰史及长安后记。随着笔迹,与热爱历史文学的各位同仁一道,共同解刨长安的前世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