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我的生物科技有升级面板 » 第三十二章 老一辈科学家的品德胸襟

第三十二章 老一辈科学家的品德胸襟

    鼹鼠事件对学术会议召开,没有丝毫影响。

    本来L聚合酶就是要公开的技术。

    公开这项技术,只是告诉其他人这项技术夏国有了,并不是把这项技术的细节都公开。

    国外光刻机大家都知道厉害,但别人也不可能公开光刻机的所有技术图纸。

    陆恒接受了一次组织内谈话,一名高级指导员过来解释事件经过。

    有点表达歉意的感觉在里面。

    毕竟基因编辑实验室的人员审核,是他们在做。

    结果审核出现问题,有鼹鼠混入其中。

    还好没有造成严重损失,不然就要谈怎么赔偿安抚陆恒的问题了。

    这件事对陆恒来说其实算好事。

    杨明院士决定直接加入恒基生物。

    他也趁着这个机会,表示以后要独立,不再基因编辑实验室带领项目了。

    以前陆恒用自己的技术,在帮官方搞科研,虽然拿到10亿技术授权费用,和数千万水稻项目实验经费,这些经费大部分都躺在账户里发霉,陆恒没怎么花钱就实验成功了。

    他的自身定位和官方的关系,一直比较模糊。

    现在陆恒提出独立,将来有项目可以合作。

    官方可以出人出力,提前商量好项目所占份额,甚至可以委托恒基生物研发,最后成果也清晰明了。

    对于陆恒请求,这次谈话的人没有权利答应,只能汇报上去,让更高层做决定。

    第二天,陆恒得到消息,他的条件上面答应了。

    不答应也没办法,留住人也留不住心。

    陆恒对这个结果并不意外。

    从杨明这里,陆恒才知道又有人被记过处分,这次是负责安全审查的人员背锅。

    在学术会议召开的前一天,上面让陈文福院士提前和陆恒做项目交接。

    陈院士就是“南袁老,北陈老”的水稻研究专家。

    水稻项目实验室。

    一位满手老茧,白发苍苍的老者和陆恒握了握手。

    相互介绍熟悉后,陆恒开始交接。

    陆恒介绍道:“这次改造的是杂交水稻龙粳21号,考虑用这种水稻是因为它的产量高,去年亩产已经达到1300斤。”

    “现在有没有预估出他在盐碱地的产量怎么样?”陈文福问道。

    这要是问其他人,肯定说不出答案。

    毕竟水稻苗,才刚长出来没多久,谁能预估出它最终产量?

    但陆恒毕竟是有系统的人,他保守估计道:“根据基因层面的表达来看,亩产最少能达到1300斤,种植不出意外,肯定没问题。”

    “当然具体还要您接手后,等水稻成熟,才能统计出来,另外这也只是实验室产量,实际种植能达到多少,都需要时间验证。”

    搞生物科技,尤其是农业,并不是一下子就知道结果。

    生物生长需要时间,所以每个项目持续的时间其实都很久。

    陆恒只是从理论上得出改造后的龙粳耐盐碱稻,产量应该不会比正常龙粳21号低。

    也因为这个原因,明天在学术会议上,陆恒都需要收着点。

    不能过于吹自己水稻项目成功。

    万一。

    理论很完美,实际种植时,出现什么意外。

    水稻不结穗呢?

    真出现这种情况,前期又高调宣传。

    那可就打脸了。

    陈文福这个水稻专家接手项目,将来出现意外,也可以补救。

    这位可是专家。

    他听了陆恒的话后,理解地点头道:“我们搞植物研究的,实验室成功都不算真的成功,只有地里验证过后,才能算是结束。”

    “给我讲讲你怎么判断出能1300斤以上亩产的,从基因判断产量,这还是全新的判断方向,对以后其他植物科研也很有用。”

    要知道盐碱稻,并不是新鲜词。

    科学家早已发现一些水稻能够在盐碱地生存。

    夏国也有很多专家在做研究,陈文福手底下也有类似的项目。

    目前最高亩产,也只能做到500斤左右,对环境要求也比较高。

    盐碱地土壤含盐量为0.34%,pH值不能超过7.9。

    对于盐碱地的衡量也有一个统一标准。

    轻盐碱地是指它的出苗率在70%—80%,它含盐量在千分之三以下;重盐碱地是指它的含盐量超过千分之六,出苗率低于50%。

    用pH值表示为:轻度盐碱地pH值为:7.1—8.5,中度盐碱地pH值为:8.5—9.5,重度盐碱地pH值为:9.5以上。

    陆恒给出的报告。

    却是宣称,能够在重度盐碱地pH值9.5以上的环境下也能生长。

    这就非常夸张了。

    要知道海水的pH值变化不大。

    一般都在8.0到8.5之间。

    陆恒改造的水稻,按照实验报告,简直就是能够在海水中种植!

    而夏国的盐碱地多达9913万公顷,换算成亩数达到1,486,950,000亩。

    耕地面积根据去年统计,夏国一共19.179亿亩。

    两个数据对比一下,盐碱地近15亿亩,耕地面积19亿亩。

    可以想象一下,要是陆恒的水稻基因编辑成功。

    能带来多少耕地面积!

    当然实际计算不能如此简单粗暴,毕竟盐碱地很多是没有水源的干旱地。

    但排除掉这些干旱地方,还可以加上沿海地区的浅滩盐碱地。

    以前这些并没有计算在内。

    两者相结合,真正可以种植盐碱稻的耕地面积,也许还会超出15亿亩。

    如此重大的成果,官方怎么可能不重视。

    现在不太敢宣布海洋稻取得突破,关键就在海洋稻还没结穗。

    但也可以宣传。

    毕竟陆恒已经证明,他转基因改造的盐碱稻,可以在pH值9.5左右的地方生长。

    就算不结穗,也取得突破性进展。

    将来再继续研究,让盐碱稻结穗就好了。

    明天学术会议,陆恒要宣布的也就是这个结果。

    新闻播出的,也是这些内容。

    陈文福详细了解完陆恒的改造思路后,惊叹连连。

    陆恒带给他很多新视角和方向。

    水稻和竹子一样,都是禾木科。

    现在陆恒是将禾木科植物,底层基因进行了修改。

    加入了树木科的基因!

    转基因水稻,不能再叫水稻了,甚至可以叫做,水稻树!

    很多人看海边的视频,也许会看到很多树木生长在海水里,所有这类植物,其实都叫红树林。

    陆恒对陈文福说道:“红树林的基因非常强大,我将它们很多的基因加入到海洋稻当中,最后海洋稻的口感目前我也无法确认,不过就算再差,经过特殊处理后,给牲畜当饲料,或者提炼淀粉还是没问题的。”

    陈文福点点头,笑道:“也只有你能想到将红树林基因用在水稻上了,地球上估计除了你没有人能成功。”

    陆恒谦虚地挠挠脑袋。

    红树林的确很特别,他是地球上唯一一类根部浸泡在盐水中还能生存的树。

    有非常多品种,都可以统一叫红树林。

    至于海底的植物漂浮的海洋植物,都是海藻海草类。

    将来陆恒要研发漂浮的海洋稻,就要用到这些植物的基因。

    现阶段的盐碱地转基因水稻,适用于远离涨潮的盐碱地海滩,和内陆水源充足的盐碱地。

    “如果这个项目成功,你就是国家的功臣,甚至全人类的功臣,全球可是有140亿亩左右盐碱地。”

    “去年,沙特那边的土豪,还来我们夏国引进了盐碱稻,这种盐碱稻在阿联酋的产量达到每亩500公斤,远超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的全球水稻平均亩产,有他们的例子在,全球很多国家都来找我们合作了。”

    “你这个项目成功,你就是无数人的救世主!”

    说完陈文福抚摸着已经手掌高的绿色稻苗,想到它将来养活无数人的场景。

    补充道:“我来接手项目,不是为了抢功劳,你其实已经把项目完全做完了,只剩下实地种植这一项没完成。”

    “所以以后宣传时,我也不会挂名字,这是你的荣耀,老头子我不会占你便宜。”

    陆恒顿时对陈文福院士佩服不已。

    要知道,现在陈院士接手这个项目,将来宣传时,说是陈文福院士带领研发成功的,也不会有多少人说闲话。

    可陈文福却现在就保证,将来一切名誉归陆恒。

    今年陈院士也68岁高龄,老一辈科学家的品德、胸襟,真的很让人佩服。

    ps:新的一个月了,大家的月票,投资名额刷新了哦,求投资,求推荐票,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