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我的生物科技有升级面板 » 第二十七章 成为焦点(求追读)

第二十七章 成为焦点(求追读)

    陆恒得到消息,他的论文很受看重。

    自然期刊甚至为了这篇论文,联络上清大学联合举办学术会议。

    告诉陆恒这件事后,杨明也在观察陆恒。

    见陆恒兴奋的表情,杨明提醒道:“他们的目的并不单纯,都是为了打听这项技术的秘密。”

    “学术会议上面已经同意了,但你的发言稿都需要经过审核。”

    陆恒无所谓地摆摆手道:“没问题!”

    审核无所谓。

    陆恒期待的是,这次这么多大牛过来,听他在台上讲论文,他会收到多少经验值!

    这可都是高质量人群。

    普通人提供的经验值和这些影响生物界发展的大牛,是不一样的。

    他们提供的经验值甚至会比夏国高层提供的还要多。

    上辈子陆恒已经体验过一次。

    但那次经历就曲折得多了。

    陆恒将论文发到期刊,还被对方拒稿。

    那时候的通讯作者是这辈子的师兄刘启超。

    对方非让他修改论文,把最关键的步骤补上,不然不会刊发论文。

    也没有学术会议,大佬们都没有机会看到他的论文。

    后来几经波折,他去国外一次生物学术会议,蹭了几十分钟演讲时间,才把自己的成果公开。

    陆恒又想到有关部门,询问道:“老师,购买L聚合酶的有关部门怎么说?”

    “还能怎么说,你非要发论文,他们也不可能把你关起来,只能有限度地公开L聚合酶了,只不过你的安保还会被加强,特别是你以后不能随意上厕所了。”杨明好笑地说道。

    陆恒有些懵,片刻后反应过来。

    既然有关部门知道L聚合酶是来自L大肠杆菌,便间接告诉他们,这是出自陆恒肠胃。

    关注夏国情报的势力,也能轻易分析出这一点。

    以后甚至有可能某些人为了陆恒的排泄物,上演特工行为。

    毕竟排泄物是极有可能携带大肠杆菌的。

    陆恒甚至怀疑,有些人会研究他的排泄物。

    呕...。

    干呕了一下。

    陆恒才摇摇头道:“不管了,我的安保反正交给他们负责。”

    杨明倒是有些欣赏自己学生的心态了。

    这件事没这么简单,当L大肠杆菌暴露后,会有很多势力变得疯狂。

    从陆恒这里得到L大肠杆菌是一个办法。

    还有一种办法,那就是收集其他人类的排泄物,看能否找到类似大肠杆菌。

    这注定要载入史册。

    全球无数生物学家,学习生物的学生们,估计要经历一段今生难忘的科研岁月。

    有关部门也担心其他人找到样本。

    但最终还是在高层拍板下,选择开放的态度。

    不要惧怕竞争,就算国外势力找到类似的实验材料,夏国也走在前面。

    更何况这终究是工具。

    阿美莉卡国,2013年就发现基因剪辑工具,还选择公开技术。

    真察觉到有实验室找到类似大肠杆菌,那就是专利权上的争夺了。

    很明显,夏国占据有利地位,是夏国先发现这种大肠杆菌。

    和导师交流一会,陆恒才想起来还要通知字母台的编导。

    告别导师后,陆恒回自己办公室,联络了字母台的编导。

    对方得知这个好消息后,也很高兴。

    表示要全程参与这次学术会议。

    新闻暂时不播出,等陆恒当着全球许多顶级专家演讲的视频拍下来后,再使用这个画面。

    全球顶级的生物学家组团来到夏国。

    更加证明夏国生物科技进步迅速,已经走到世界前列。

    可以提振国民信心。

    随后陆恒又联系赵和光,让他赶紧过来。

    L大肠杆菌和聚合酶,他没权利随意出售,但转基因生菜不影响呀。

    趁着全球各国的专家过来,可以赚一大笔外汇。

    这些顶级专家背后,都是各个大学、各国提供的实验经费。

    还有各大医疗、生物公司。

    全都是有钱的狗大户。

    为了研究他的生菜,想必他们会“慷慨解囊”,资助恒基生物发展。

    卖给普通人麻烦不说,赚钱速度也比较慢。

    但卖给这些大佬,那价格就可以开到天上去了。

    现在所有转基因生菜,陆恒都做了预防措施,二代种子无法使用。

    就算对方买走种子,源头依旧掌握在陆恒手里。

    赵和光知道消息后当天就回到京城,以最快的速度开始完善恒基生物框架。

    尤其是涉及外贸订单的专业人才,更是紧急挖人。

    陆恒不管这些杂七杂八的事。

    他只需要在实验室,加快培养更多绝户的转基因种子,准备发一笔横财。

    说不定建立农业基地、购买总部的钱,都能赚出一大笔。

    学校第二天接待了来自《自然》背后出版社的考察团队,他们这次过来首先要确认论文是否真实。

    随后才会和上清大学协商学术会议的事。

    邀请全球顶尖生物学家非常简单,《自然》期刊只要给生物专业的审稿人都发送一封邀请函,再附带一份陆恒的论文,相信大家都会踊跃参与。

    因为字母台最近准备报道陆恒,他们也参与到本次会议。

    制定了一系列宣传计划。

    还好上清大学经常举办各种学术会议,才没有因此手忙脚乱。

    外语系的学生们,收到通知,不久后要给外国人兼职做翻译。

    学校也开始一系列面子工程计划。

    一些花花草草要修剪,窗户要擦干净。

    各种宣传资料要印刷...。

    最闲的倒是成了陆恒。

    因为时刻处于保护当中,陆恒平时接触其他人都比较麻烦。

    他也喜欢这种不需要应酬的状态。

    前世可没办法这么悠闲,很多时候他都要亲力亲为。

    还要担心别人背后插刀。

    但有国家作为后盾,陆恒不需要操心太多。

    有关部门效率很快,和杨明交流的当天,就有一辆房车到位。

    在外时,陆恒要在房车上方便。

    陆恒家里的厕所,也有人上门改造。

    但因为改造老楼的洗手间过于麻烦,最终只能送来特制马桶。

    因为这件事,有关部门加快给陆恒寻找四合院的速度,打算一步到位,在新家为陆恒准备特殊洗手间。

    外界也开始铺天盖地地宣传。

    这算是一次国际性生物领域的顶尖学术会议。

    还是以夏国为主导,将领先世界的技术选择性公开。

    媒体也收到风声,开始预热。

    现在各大新闻平台被置顶的头条新闻,都成了基因编辑技术科普。

    因为《自然》期刊已经在网络上刊发预览电子期刊,于是理所当然地,陆恒成为这次事件的核心宣传焦点。

    这是自上次新闻发布会后,陆恒第二次成为新闻人物。

    事情还是那件事。

    只不过这次是因为论文登上顶刊,又因为这篇论文,专门召开最顶级的生物学术会议,宣传阵仗比上一次还大。

    忙碌一天回到家,陆恒的父母都提起这个话题。

    郑小红说道:“儿子,现在上清大学的扫地阿姨都知道你了,听说我是你母亲后,激动得不得了,非要拉着我合影。”

    “你这算是成明星了吗?”

    陆恒摇头解释道:“妈,我这哪里算明星,又没有拍电影电视剧上综艺,只能算是名人吧,都是恰逢其会,上面需要树立一个标杆,等这阵风过去后,就没什么人报道我了。”

    郑小红和陆天对视一眼,都比较满意。

    他们还担心陆恒会飘,准备提醒一下。

    结果陆恒的心态很好。

    陆天还是提醒道:“你已经懂事了,我们也帮不上你什么,你记着抬得高、跌得重,里面的分寸你自己把握好。”

    陆恒点点头,刚才他没说实话,因为将来他可能一直都要处于风口浪尖。

    毕竟生菜项目过后,还有水稻项目。

    生菜项目在很多人眼中,属于观赏性提高的改造,就算生长快一些,总体产值连主粮的毫毛都比不上。

    可主粮改造成功,四大粮商会怎么想。

    国外势力会怎么应对?

    把某种治疗疾病的生物技术拿出来,医疗集团会不会抓狂。

    再加上陆恒还会拿出更多黑科技改造生物。

    他这辈子,注定过不了平凡生活。

    这次媒体聚焦,国内外不知道多少人在关注他。

    陆恒也生出危机感,打算赶紧把杀手锏弄出来。

    宣传带来了坏处,自然也有好处。

    经验值增长让陆恒喜不自胜。

    这可比拍视频产生播放量换取经验值快得多。

    相当于陆恒在数亿甚至十几亿人面前,都曝光一次。

    按照一百万增加一点经验值,这就产生至少1000点经验值。

    这些人里,每个人产生的经验值也根据自身影响力,增加不同数量。

    所以会翻很多倍。

    最终陆恒只是从前期宣传预热当中,就收获了15万经验值,生物芯片再次升级都足够了。

    等到学术会议时,还能收获一波。

    学术会议被媒体报道,又能收获。

    虽然收获的经验值看起来挺多,陆恒却是知道,远远不够使用。

    生物太多了,每一种生物的改造,都要单独消耗经验值对生物升级。

    可以说需要的经验值无穷无尽,陆恒只是刚刚上路罢了。